第四百一十一章光棍節引發的雲計算
“曉棠姐說的真沒錯啊,跟老闆你出來真的是得注意點,不然就得胖成球了。”柳飄絮一邊喫着當地一種名烏勤藤餈的甜點,一邊說道。
這是台山人在三月三這天各地作爲祭品的傳統糕點。
烏勤藤,又名雞矢藤,是多年生草質藤本,喜溫潤的環境,常生於溪邊、河邊、路邊、林旁及灌木林中,愛攀在其他植物上。採摘回來的烏勤藤,多數只保留鮮葉,將藤及其他雜質去掉,稍作清洗後進行曬乾,曬乾後磨成粉狀裝好儲存。
烏勤藤餈在做法和配料上大同小異,按比例搭配糯米粉、麪粉、黃糖,然後分別加入提前準備好的烏勤藤粉即可。
寧遠道:“跟我有什麼關係?我逼你吃了?自己管不住嘴怪誰啊?”
柳飄絮被寧遠說完也不吱聲,只是在想着今晚睡前要去健身房多做幾組運動來消耗一些熱量了。
而另一邊的作爲保鏢兼任司機的趙貴麟看着柳飄絮喫癟,則是笑得很燦爛。
“貝勒爺,你這個笑,好像是在幸災樂禍啊。”柳飄絮看着趙貴麟說道。
“貝勒爺”這個外號還是寧遠給趙貴麟起的,也是跟他的出身有關,畢竟是王府的嫡支,要是大清還在,這小子妥妥的一個****爺。
“有嘛?沒有啊。”趙貴麟矢口否認道。
“懶得理你。”柳飄絮一臉嫌棄的表情。
助理和保鏢在鬥嘴,這邊寧遠拿出手機看了看郵件,挑重要的回覆了一下,然後看了下手機上的日期,11月11日。
“兩位節日快樂啊。”寧遠笑着調侃道正在鬥嘴的兩個人。
“什麼節日?”趙貴麟好奇的問道。
而一旁的柳飄絮明顯就知道了寧遠在說什麼。氣呼呼的接着喫東西。
“你問她。”寧遠笑着跟趙貴麟說道。
趙貴麟很聽話的問道柳飄絮,“今天什麼節啊?”
“光棍節啊,還問什麼節,土鱉這個都不知道。”柳飄絮沒好氣的說道。
趙貴麟一聽哈哈哈的笑了起來。“怎麼你介意自己是光棍嗎?”
柳飄絮道:“你不介意嗎?”
“我不介意。”
他對着這種事情是看的很開,柳飄絮則是很不爽。不過鬥嘴又鬥不過,趙貴麟這傢伙跟沒說一樣,自己這點小語言根本對他造不成傷害。只能自行消化了。
這邊看兩人鬥嘴的寧遠,則是若有所思,這個11月11日的意義很重大啊。
在2009年的11月11日之前,11月11日只是大家開玩笑的光棍節。但是在今天之後,就多了一個概念。也就是“雙十一購物節”
T貓開始在11月11日“光棍節”舉辦促銷活動,最早的出發點只是想做一個屬於TB商城的節日,讓大家能夠記住TB商城。選擇11月11日,也是一個有點冒險的舉動,因爲光棍節剛好處於傳統零售業十一黃金週和聖誕促銷季中間。
於是張永“一拍腦袋”:“正好,光棍沒事幹,乾脆就多買點東西吧。”
但這時候天氣變化正是人們添置冬裝的時候,當時想試一試,看網上的促銷活動有沒有可能成爲一個對消費者有吸引力的窗口。
結果一發不可收拾,“雙十一”成爲電商消費節的代名詞,甚至對非網購人羣、線下商城也產生了一定影響力。
此時“T貓”還叫“淘B商城”,“逍遙子”張永也還未成爲A裏掌門人,爲了做大淘寶商城的品牌,時任淘B商城總裁的張永和他的團隊決定效仿米國“黑五”,策劃一個嘉年華式的網上購物節。
直到2009年8月,淘B商城事業部恢復,T寶CFO張永兼任商城總經理。
從2009年8月淘寶商城事業部恢復,到2009年11月11日,“雙11”,成就了“淘寶商城”,也就是現在的天貓。2009年,淘寶全年GMV爲2083億,“雙11”GMV爲5000萬。
也是2009年,淘寶首次首現收支平衡。
新時代的序幕,由此開始。
超乎所有人預想,首個“雙十一”平臺交易額是5200萬元,這是平時時日常交易的10倍左右。
2009年第一個“雙十一”,只有L寧、幻想等27個商戶參加,單店最高銷售額記錄是傑克瓊斯的500萬。
電商高速發展的背後,物流的保障必不可少。雙十一的背後,就是一部快遞發展史。
2009年不僅是雙十一誕生的第一年,也是國內民營快遞“轉正”的第一年。
此前,舊郵政法規定“信件和其他具有信件性質的物品由郵政企業專營”,民營快遞公司長期遊走在灰色地帶。
2009年10月1日,修訂後的新郵政法正式頒佈實施,確立了民營快遞企業的合法身份,擺脫了“黑快遞”身份,民營快遞業從此走上正軌,開始高歌猛進。
2009年第一個“雙十一”,共產生物流訂單26萬。
彼時,淘B、淘B商城,也就是T貓前身的平臺效應仍未顯現,26萬的訂單量並未對快遞企業造成壓力,對於剛剛擺脫“黑快遞”身份的民營快遞企業來說,恐怕不會想到日後的命運將會與這個大客戶緊密聯繫在一起
但是作爲平臺的啊裏卻很不好受。雖然五千多萬的成交額,但是平臺系統差點崩潰啊。
電商、購物節、海量的快遞發貨單數,這也就海量的數據計算和存儲,而這時候,啊裏的雲計算可還沒影呢。
2009年的我國,雖然已經加入WTO,還把去年把國際友人請來熱熱鬧鬧地開了一次奧運會,但在科技領域仍然是個標準的“三無”國家:沒有自己的操作系統,沒有自己的芯片,同樣沒有自己的計算力系統。所以,購買國外成熟的設備和系統,幾乎是BAT和所有大企業的唯一選擇。
國外的東西,無外乎“IOE”這三樣標配:
“I”指IBM,服務器提供商,他們提供的服務器俗稱“小型機”。
“O”指Oracle,數據庫提供商,他們的軟件是著名的“甲骨文商業數據庫”。
“E”指的是EMC,存儲設備提供商,他們提供的是“集中式存儲”。
國內的互聯網企業都脫離不了這些IOE。
國內第一個搞這個的是啊裏,去年就開始搞了。
2008年,在啊裏的IT架構中,T寶和ZF寶使用的絕大部分都是IBM小型機、Oracle商業數據庫以及EMC集中式存儲。
用戶激增,數據越來越多,每天早上八點到九點半之間,服務器的處理器使用率都會飆升到98%。離爆棚就差兩個百分點。
啊裏就像賽道上的跑車:速度飛快,但引擎已經發紅,再踩幾腳油估計就要冒煙,後果不堪設想。
可能馬清揚自己都沒有想到,阻礙啊裏增長最迫切的阻力不是商場上的博弈、不是政策的變化,而居然是IT基礎設施的瓶頸。
怎麼辦?花錢繼續買服務器和軟件啊!
這話聽上去沒錯。但是有兩個小問題,一個問題是太貴。
那時候小型機價格大概是從幾十萬到百萬人民幣;商業數據庫軟件費用差不多幾千萬,外加一大筆維護費。
另一個問題是不好用。
啊裏在08-09年的時候,業務增長速度實在太快。每年都是十幾二十倍,IOE雖然都是米國公司,但事實證明有時候外國的月亮也不會更圓。
它們的系統並沒有經受過服務幾億人這麼大規模的考驗,此時已經變得非常難用了。
負責搞阿里雲的王監直接跟馬清揚算了筆帳,然後馬清揚在開會的時候丟下一句,一年扔十億,十年也要搞出啊裏雲來。
他有的魄力寧遠當然不缺。
想起於是直接帶着一行人順路去了粵州的光通通信,然後只找熊銘華、楊晶、張曉龍三個開會。
這也是寧遠一直以來的習慣,成大事者不謀於衆。
:https://www.zibq.cc。:https://m.zibq.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