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四章如臨大敵
V信版本正式上線。
寧遠全程參加了,並在最後還上臺講了幾句。
而這樣的消息,立馬就被即時通訊領域的霸主,QE注意到。
小馬哥、大佬劉、張智東三個人聚在小馬哥的會議室裏,三個人各自用手機下載了一個V信,然後進行了消息的互傳,並且試着用了一起其他的功能。
“有點棘手啊。”大佬劉把手機放在桌面上,倚在椅子上。
小馬哥還在用手機操作着,這款軟件對比目前手機扣扣來說,無論是穩定性還是用戶數量來說,都不值得一提。
並且因爲技術問題,此時的v信版本並沒有語音發送功能和圖片發送功能,而且這也是寧遠爲了穩住運營商的選擇,畢竟一下子就做的太全面,讓人看到了意圖,並不是好事。
徐徐圖之,纔是正道。
“v信這個名字很有意思,微型的郵件,這個名字非常確切。他們這個軟件是郵箱團隊開發的,爲了快速實現,儘可能複用了原先郵箱的整個後臺協議和框架,所以背後的通信協議採用的也是郵箱的HTTP協議,而不是通常即時通訊工具所用的UDP協議。
所以我們每次發送一條V信消息,就真的是在通過v信後臺向朋友發送一封v型的郵件。有點意思。這是張曉龍那個團隊做的吧?”
一向以產品經理自居的小馬哥很快就搞清楚了這個軟件的技術問題。
“是的,今天是上午開的發佈會,寧遠還親自去了發佈會現場了。”大佬劉說道。
張智東道:“這個軟件很方便,但短時間時對手機扣扣不會形成威脅,但如果這個V信得到銀河方面全方位的推廣,在社交和幾十通訊領域,對我們絕對是個威脅。特別我們在圍脖這個領域,已經被銀河方面甩開很遠了。”
大佬劉道:“圍脖這種泛娛樂化的平臺,寧遠的能夠施加的影響力太大了。”
對於此時的QE來說,最根本的業務無疑就是社交網絡和即時通訊。
而在移動互聯網時代到來之際,此時的戰局,在國內市場上,領先於QE半個身位的有兩家公司。
第一個當然是電信運營商,尤其是移動,它也許是最早,也是最有可能成爲一個開放平臺的移動服務供應商,當時很多觀察家認爲,“由於運營商擁有的壟斷地位,將來運營商將會控制移動即時通信市場”。
移動曾有一個非常顯赫的產品——“移動夢網”,不過在非智能手機時代,它只是一個計費渠道,沒有真正控制人與應用的交流,而且在2G環境下,互動只能體現爲短信的通知,當智能手機爆發的時候,短信模式立即落後。更糟糕的是,在過去的幾年裏,移動自以爲格局已成,開始有計劃地驅逐第三方。
有媒體刻薄地評論:“一個地主圈了一塊特別肥沃的地,一開始招募了一羣佃農,自帶耕牛和農具來開發。土地被耕耘出來了,地主不樂意再跟別人分享果實,就想辦法把佃農們通通趕走,自己添置了大量的耕牛和農具,自得其利。後來發生的變化是,突然出現了拖拉機。那些被趕走的佃農們用新的機器和工具開出了更多的地,結出了更多的果實。”
而另一個,就是寧遠的銀河圍脖了。
寧遠在年初宣佈,銀河圍脖用戶達到1億人,每天發博數超過2500萬條,其中有38%來自於移動終端,已是國內最有影響力、最受矚目的圍脖運營商。
銀河圍脖的主政者運用他們非常嫺熟的媒體運營手段,發揮明星效應,讓銀河圍脖以令人喫驚的速度吸引了網民的眼球。
到2010年前後,隨着智能手機的普及,具有天然的移動屬性的銀河圍脖進入空前鼎盛的時期,成爲國民性的現象級產品。
在圍脖上一夜走紅的前谷歌高管、李開富以自己的開博經歷出版了一本書,書名爲《圍脖:改變一切》。
在李開富看來:“因爲有圍脖,網絡傳播的社會化時代已經到來!因爲有圍脖,每個人都有可能,也都應當參與進來,讓自己成爲新媒體的創建者!”
社交網絡擁有“贏者通喫”和“環境通喫”的團體化特徵,銀河圍脖的意外躥紅,本就讓QE的用戶基礎遭到前所未見的挑戰,不只是小馬哥,包括新朗的曹國維、網億的丁三石、搜虎的張超陽,全都意識到了這點。
QE圍脖上線於2008年年底,比銀河圍脖遲了整整一年多,這對於一個戰略性產品來說,幾乎是難以追趕的時間距離。
爲了說服各路明星和意見領袖們轉投QE圍脖,QE上上下下使出了各種招數,從送蘋果手機到支付高額“創作費”。
一度,小馬哥親自上陣,硬着頭皮邀約他熟悉的人成爲QE圍脖的用戶,這對於性格內向的他而言,實在是太爲難了。
儘管在2010年2月,騰訊就匆匆宣稱騰訊圍脖的用戶數達到1億,甚至劉詳等體育明星的粉絲數超過了1000萬,但每個人都明白,這是扣扣導流和殭屍粉的成就。
幾乎所有的觀察家都意識到,在白熱化的圍脖一戰中,包括QE在內的四大門戶對銀河的取勝概率十分渺茫,“能夠戰勝圍脖的,一定不是另外一個圍脖”,如果沒有新的戰略級產品誕生——正如邁克爾·波特所提示的,“挑戰者必須找到不同於領先者的新競爭方式以取得成功”,QE在移動互聯網時代的未來無疑是黯淡的。
本來在微型博客領域就搞不過銀河系了,現在光通通信又搞出了一個微型郵箱。
這就昭示着,寧遠這個幾乎從不失手的可怕對手,正式出現了QE安身立命之本,即時通訊領域。
DB在線上線的的時候,QE方面還沒感覺到競爭,因爲定位不同。
但是這一次的來勢洶洶,明顯就有不一樣的意味。
事情已經很明顯了,移動互聯網時代的即時通訊和社交網絡,會面臨着一輪新的大洗牌。
如何在這一輪的洗牌中拿到足夠多的牌面,纔是眼下QE內部權力最高的三個人要考慮的事情。
“要不要發動運營商對V信進行圍剿?”大佬劉提出了一個看起來可行性很高的辦法。
畢竟V信目前不僅是手機扣扣的威脅,還是運營商的威脅。短信彩信可是他們的營收大頭。
“沒這種可能性的。那可是寧遠。”沒等小馬哥個說話,張智東就否掉了這個辦法。
小馬哥也點點頭,然後道:“寧遠有一次在粵州,出一號院做的都是李顯恭的車。”
這句話直接讓大佬劉無言了,李顯恭是誰他能不知道?
“手機扣扣目前不需要調整什麼東西,另外在搞一個微型郵箱類得應用跟銀河打擂臺吧。”
小馬哥目前也很無奈,QE目前處於在移動通訊上處於領先位置,不可能爲了一個剛上線的軟件就進行大刀闊斧的改變,以應對未來的威脅。
V信可以一天更新一個功能和版本,這叫船小好調頭。
但是本身作爲航母的,就不能隨意的更改方向。
而在就在第二天的時候,他們發現,銀河圍脖上已經開始有了V信的推廣。
這還只是第二天。
而實際上,QE高層的如臨大敵並不爲底層員工和外人所理解。
V信第一個發佈的版本的是iPhone版,安卓和塞班的版本,陸續在一個星期之後來陸續上線。
一個星期的時間,用戶突破了一百萬。這樣的推廣效率讓很多人覺得咋舌。
V信的第一批用戶幾乎都是互聯網的從業人員。大家覺得光通做了一個產品,都要來試一下。
版幾乎沒有收到市場的任何反響,和歐美不同,國內的電信運營商提供了豐富的套餐服務,正常用戶每個月的包月短信根本消費不完,以省短信費爲賣點的產品,在國內完全沒有出路。
此時很少有人意識到,包括小龍哥在內的人,意識到這款軟件具有改變人們生活方式的力量。
但小馬哥憑直覺感覺到了其中的一些說不清道不明的東西。
一個孤獨的身影站立在地平線上,面對藍色星球,彷彿在期待來自宇宙同類的呼喚。
這個頁面讓他感覺到了危機。
然後他撥通了寧遠的電話,他知道對方在粵州。
:https://www.zibq.cc。:https://m.zibq.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