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章一頓不行那就兩頓
銀河科技這邊,CEO許仕平和CFO王明遠以及銀河控股的法務部總監帶隊。
“景新,好久不見。”跟大摩的負責人握手之後,寧遠看到了他身後的雍景新。
“寧先生。好久不見。”雍景新也笑着過來跟寧遠握手。
“這項目有你我就放心了。”寧遠很禮貌的說了一句很明顯是場面話的場面話。
“寧先生客氣了,我們團隊都是行業頂級的。”
沈南朋的妻子雍景新是大摩這邊的項目組負責人,兩人是見過幾次面說的,加上沈南朋跟寧遠的私交不錯,所以即便在這場合敘舊也是沒問題的。
律所和會計事務所以及大摩這種國際性的投行,作風都是比較國際化的,不會跟國內的兩個公司談生意一樣,見面先扯犢子扯個半天,在喝個大酒,酒不喝好都不帶談正事的。
國際化的風格就是簡單明瞭,打過招呼之後,立馬進入了正題,四方開始交換意見。
這時候包括寧遠在內的幾個負責人都是默不作聲的承擔鎮場子的作用,具體的溝通都是下面團隊的人在進行。
首先作爲大甲方的銀河方面,拿出了自己的公司沿革及業務概況、股本結構、籌資用途及經營風險分析、業務發展目標、籌資成本分析等。
然後是承銷商大摩和君和以及德勤己方分別對這些概況進行業務分析,並根據公司情況提出上市的承銷方案。
這場會也可以稱之爲上市策略研討會,當然這會也不止一場。
實際就是上市公司上市前資料準備階段,在這期間,專業中介機構的參與是企業上市計劃中必不可少的重要力量,企業能否成功上市,中介機構發揮了舉足輕重的作用。
主要的中介機構包括保薦人、律師、專業會計師、估值師等等。專業的顧問會對公司進行盡職調查並協助擬備招股書,然後將資料遞交給港交所。遞表後,散戶便可以在披露易或者港交所網站中,查詢該企業的招股書。
在前期準備時,保薦人需要爲擬上市公司作出定量分析,並對其各個方面進行評估,需要確定擬上市企業是否滿足香港上市的要求。
而這僅僅是上市的啓動第一部流程。
“我們將在7月1日向港交所上交申請......”
最後在確定了提交日期之後,作爲主承銷商的大摩,基本上也就等於是拿下了很可能是今後年最大規模的上市IPO。
企業上市一般會伴隨着股票的首次公開發行,這對發行公司而言是股票的發行。而保薦人是上市推薦人。
IPO主承銷商,是指在股票發行中獨家承銷或牽頭組織承銷團經銷的證券經營機構。主承銷商是股票發行人聘請的最重要的中介機構。
它既是股票發行的主承銷商,又是發行人的財務顧問,且往往還是發行人上市的推薦人。
當一家企業決定發行股票後,往往會有幾家、十幾家甚至幾十家證券經營機構去爭取擔任主承銷商,競爭十分激烈。
承銷商越多,可以觸及的潛在購買者也就越多,股票也就更容易賣出,有利於推高股票發行價,增強流通性。
而擊敗高盛拿下銀河這一大單的關鍵所在,大摩的亞洲區負責人心裏是有些疑惑的。
不過他也隱約能感覺得到大摩跟內地和國企之間的良好關係也絕對是其中的重要因素。
甚至有可能是決定性因素。
會議結束後,自然是一場商務用餐,不過這種用餐跟國內的不喝到不算喝好的場面也是略有不同。
更多是點到即止。
用餐過後,寧遠跟許仕平王明遠以及法務總監張宏林都回到了酒店的商務套房。
“大摩方面給出的方案,跟高盛當初給QE的方案是一個思路,建議我們把估值放在一百億美元左右進行開盤,這樣當天就會有不小的上漲幅度,這樣有益我們後面進行操作。”
“這個先不着急,等審覈期過後,聆訊期間再說吧。”
上市公司遞表之後,有關機構需要對上市公司和第三方機構出具的各種申請報告,意見書,等進行審覈。這個審覈的期限,基本是3——6個月。
所以關於具體的股票發行方案,還有很長的時間來確定。
寧遠跟幾個人聊了幾句之後,就離開了酒店回家了。
許仕平三人送寧遠出了酒店,看着這位大老闆上車之後纔回到房間裏。
“大老闆跟大摩的哪位雍小姐好像認識?”法務總監張宏林好奇道。
許仕平解釋道:“雍小姐是先生是沈南朋,所以你稱呼他沈太太也可以。大老闆跟沈南朋關係很不錯,很多投資的都是兩家都是一起進行的。”
“我還以爲...哈哈哈。”
王明遠道:“張總你這樣讓大老闆知道,估計沒你好果子喫啊。哈哈哈。”
張宏林道:“你可別瞎說,我什麼都沒說。”
許仕平道:“但你是這個意思。這事不能就這麼算了。”
張宏林笑着道:“行,算我失言了,怎麼樣,晚上去西貢喫個海鮮,我請客。”
“你想一頓海鮮就把我們打發了?開什麼玩笑。”王明遠也笑着說道。
“那你們想怎麼樣?”
“最少也得兩頓啊。”
“哈哈哈哈。”
“行,大不了喫完了海鮮再請你們去蘭桂坊。”
三人有說有笑的回了房間。
“我之前跟大老闆說過,想要成立一個戰略投資部門,這次等他回去開董事會應該差不多了。”回到酒店房間之後,許仕平說道。
之前寧遠的所進行的投資,都是以銀河資本進行,跟銀河科技並無關聯,所以在銀河科技上市之際,成立自己的投資部門,並記性相關產業鏈的投資,也是對銀河科技的一種補充。
畢竟銀河資本或者銀河控股,那只是寧遠的家族產業。
而銀河科技一旦上市,就意味着寧遠不可能想之前一樣無所顧忌的獨斷專行。
之前做什麼決定,都可以通過一個電話,一個通知就推行下去。
但上市之後,就要對全體的股東負責,有些行爲一旦產生不良後果,寧遠就要擔負責任。
就比如中泰集團,容首富在投資失敗之後,就失去了董事長的位置。
而這其實對於CEO許仕平來說,算是一件好事,這樣意味着他可能擁有更多的決策權。
不過事到如今,他對於當初跟寧遠爭奪控制的心思,也是感覺到很可笑。
“其實我很費解,爲什麼大老闆不把光通通信和光通互娛直接跟銀河科技進行資產重組,然後在進行上市,那樣的情況下。組建的公司市值,絕對會超過目前的QE,成爲世界級的互聯網企業。而他本人對公司的總持股,也並沒有減少,而公司估值這樣的疊加情況,也絕對會有一個飛躍。”
哪怕在不懂互聯網,但是作爲銀河控股的法務部總監工作了也好幾年了,他對此一直存在着疑問,今天跟這兩人聊天,也就問了出來。
誰知道問過了之後,許仕平和王明遠也很無奈的搖頭。
其實他們對於這個答案,其實也很好奇。
許仕平的猜測,寧遠是爲了更好的掌控,所以進行的制衡。
王明遠的猜測是可能是爲了一些其他因素。
不過他們也都知道自己的猜測很可能是錯的,而且有些話也並不適合說出來。
所以他們都沒對此發表意見。
“這個,說實話,大老闆的想法,我是跟不上。爲什麼拆開發展,這個問題我也是想了很久都沒想通。”
“爲什麼?”此時的石澳大宅,陳以勤也問了寧遠相同的話題,而寧遠則反問道。
“你知道反託斯拉嗎?”
:https://www.zibq.cc。:https://m.zibq.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