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八章清水灣
“可是邵先生當面。”聽到聲音之後,轉過頭,是一個看起來只有二三十歲的青年人,西裝筆挺,面容俊朗,眉如斷劍,神采奕奕。
邵一夫笑着點點頭。
“是寧生吧。”
“晚輩寧遠。”
“寧生請坐。”
邵一夫伸手王旁邊沙發上比一下,寧遠也不推辭,走過去坐在沙發上,然後很鬆弛的做下。
“寧生這麼年輕,已經取得了這樣的成就,很了不起啊。”
“不過是借了時代的東風,順勢而爲。”
“哈哈哈,能借東風的,那是諸葛亮和周公瑾啊。”邵一夫笑着說道。
寧遠則微笑道:“不敢當。”
語氣不卑不亢,說話的聲音也正好能讓邵一夫聽清。
已經一百多歲的老人點點頭,眼神中帶有一絲欣賞。
“1924年,我大哥在,魔都成立了天一電影公司。那時候大哥是製片兼導演,二哥做編劇,三哥主管發行,我剛剛中學畢業,也被兄長們拍的片子搞得心癢難耐,就在片場中覓一個‘夥計’之職……後來又跟利孝合一起坐了無線電視臺,一轉眼,快九十年就過去了,我前半輩子都在跟電影打交道,後半輩子都是在做電視臺,一輩子就做了這兩件事。”
寧遠道:“人一輩子能把一件事情做好,就很厲害了,邵先生把兩件事都做到了極致,已經是盡善盡美了。”
這到不是寧遠在吹捧這位邵大亨。
香江在電影領域能稱得上是獨霸的,只有五六十年代的邵氏。
至於七十年代以後嘉禾和新藝城崛起,邵一夫的注意力那時候都放在了電視上,直接停產了。
換句歡說,人家不玩了。
人家跑去電視市場上獨霸一方去了。
雖然也有着製片模式落後等原因,但無論是邵氏還是TVB,都是香江的文娛產業最巔峯的一個時期的代表。
不過最讓寧遠佩服的是,這位老先生,活了一百多歲,這叫人瑞啊。
“寧生現在是嘉禾的董事局主席,不怕我對此有意見嗎?”邵一夫笑着問道。
嘉禾算是邵氏的叛徒鄒聞懷一手創立的,現在在寧遠手裏,所以纔有此一問。
寧遠道:“邵先生說笑了,我是我,鄒先生是鄒先生,嘉禾是嘉禾。”
“呵呵呵。”邵一夫輕笑了兩聲,然後道:“寧生準備出價多少來接手邵氏手裏的這部分股份。”
邵一夫共擁有TVB%的股權,分別由邵氏公司、邵氏基金和其妻方一華掌握。
而邵一夫要轉手的這部分股權,是邵氏公司旗下的所持有的TVB億股,佔現行股本26%權益。
這部分股權雖然只有26%,但已經足夠成爲第一大股東,從而對TVB進行控股了。因爲無線上市比較早,在好幾十年的時間裏,股權經過很多次流傳,所以顯得碎片化。
26%的股權,就已經是第一大股東了。
當然寧遠除了這部分股權之後,還打算繼續收購一部分,最少也要持股百分之四十左右。
而對於邵氏的這部分,寧遠也送上了自己的報價。
“63億港幣,如果加上清水灣那塊地皮,我願意出價九十億。不知道邵先生對這個價值滿不滿意。”
邵一夫笑了笑,“已經溢價了,價錢上已經沒什麼不滿意的了。不過我最想知道的是,寧生接手TVB之後,準備如何做。”
“不破不立,大破大立。”
邵一夫拍了拍手,然後笑道:“到底是年輕人,有氣魄,我也不是不知道TVB有些問題,但我沒這個精力折騰了。刮骨療毒,需要的不光是勇氣決心,還有時間和耐心。寧生這個年紀要是接過去因循守舊,我到要想想是不是寧生在跟我說些好聽的,夠坦誠,寧生有君子之風。”
“邵先生客氣了。”
由於邵一夫年事已高,其子女又無心接手TVB,因此近年來TVB的易主傳聞層出不窮,“傳媒大亨”默多克、“小超人”李二公子、香江第二大富豪李昭基的長子李加傑乃至央視和魔都文廣集團等都被傳有意收購邵氏公司的股份,但最終都未成真。
其實這些也不光都是價錢的問題,而是一些事情讓他擔心所託非人。
最後轉給殼王陳果強,其實也是無奈之舉。
而這次的買家寧遠,可以說是非常讓邵一夫很滿意。
首先寧遠是做影視行業的,還自己做過導演,名下有影視公司視頻網站等,並且這幾年的兩檔綜藝節目也是打破了收視率,從而引起現象級的關注。
所以邵一夫對寧遠這個接手自己的人選是很滿意的。
而且寧遠給出的報價,也是很有誠意了。
邵一夫持有的這部分股權是億股,目前嗎,每股的股價是不到45港幣,也就是寧遠等於是溢價了差不多十三億港幣的高價來收購這部分股權,每股的股價差不多是55港幣了。
而他這筆收購款的其實應該這樣來算,其中的五十億差不多是來買下邵一夫的股份,而另外十三億港幣,差不多兩成的溢價,買的這是控制權的讓渡。
你光是拿到股份,並不意味着就萬事大吉了。沒有這位執掌無線四十年的掌門人的支持,能夠順利入主TVB那就是個夢想。
當然如果寧遠等殼王陳果強入主幾年之後在接手,其實要花的代價要少很多。
因爲殼王接手後的TVB幾年之後,就把TVB幾十年的名聲敗了不少。而且殼王本人也沒撈到多少利潤,不過倒是趁這個機會跟不少TVB的女星......咳咳咳
說好聽的那是龍入大海,虎歸山林,鷹擊長空,是如魚得水。
換個說話那就是蜜蜂進了花叢,老鼠進了油缸
不過那時候的TVB的金字招牌就有些蒙塵了,所以寧遠還是打算直接在這個時間段截胡。
而那塊清水灣的地皮,也是優質資產,將近三十億的價格算是比較合理的。
“其實在你之前,也個內地人來想買下這部分股權和清水灣的地皮。當時他的開價比你高很多。”
寧遠笑了笑,“碧貴園的楊老闆嗎?”
邵一夫點點頭,“沒錯,就是那位楊先生,但是如果不是金融風暴,這些東西早就易主了。”
1998年之後,清水灣的片場因爲設備老化,還有因爲規模太小,開始被淘汰了。邵一夫開始在將軍澳建設新的電影廠。2002年新的片場開業,清水灣片場這塊也就廢棄了。
不過片場雖然倒閉了,但這塊地皮將十分搶手。因爲清水灣早就成爲了香江的市中心,跟之前邵氏入手時候的荒地的完全是天上地下。
當時來自香江跟內地的衆多財團都有意競購。內地地產大亨楊果強第一個出售,他出資125億收購邵一夫的邵氏兄弟手上的TVB股權,不過真正目的是要收購清水灣這塊地皮。
當時市場給這塊地皮的估值是54億。楊國強當時自己只有30億,他找到了李昭基借款30億。
隨後劉欒雄決定聯手楊果強一起收購。不過邵一夫的妻子方一華認爲劉鑾雄太強勢,可能會影響自己在TVB的控制權,於是拒絕了劉欒雄參與,並且建議由邵一夫借款給楊果強收購。
最終大家都已經談好了,可惜卻因爲金融風暴而擱置了。
“希望這次,不要出什麼差錯纔好。”邵一夫輕描淡寫的說了一句,然後本來溫和的眼神突然變得很銳利,看向寧遠。
“這個邵先生可以放心,就算現在颳起了狂風暴雨,我也不至於被這風吹倒了。”寧遠也毫不示弱的回望,眼神如一潭深淵,看不見底,嘴角卻始終的保持者笑意,顯得底氣十足。
“寧生是打算在公司上市之後在進行簽約,還是現在呢。”邵一夫的眼神又從那一瞬間的銳利變成了老年人的慈祥和善。
寧遠不動聲色的說道:“隨時,我會單獨在香江成立一家資金管理公司,來收購這部分股權,不用等銀河科技上市。”
邵一夫又笑了笑,“這倒是我小看寧生了,寧生可不要介意啊。”
實際上寧遠的報價,也正是前段時間邵一夫給別人的報價。
李昭基的兒子李加傑聯手了馬清揚和復星的郭光昌,計劃收購清水灣地皮和TVB股份。邵一夫開價就是90億,李加傑認爲太貴了,經過了數次談判,最終還是沒有談妥了,最終收購失敗。
而寧遠的報價,邵一夫不認爲這是空穴來風,應該是通過某種渠道知道這些不算祕密的事情。
雙方也就原則性達成收購邀約,並約定好在八月份進行簽約。
至於後續一些具體細節,那就要交給律師和會計去談了,而關於寧什麼時候入主TVB的事情,寧遠也給出了自己要求,11年正式元旦,他會正式接任TVB董事會主席。
至於目前執掌無線的方一華,行政主席這個位置會給她保留一段時間,以便雙方達成平穩過度。
寧遠離去,也讓百水高齡的邵一夫也鬆了一口氣。
對他來說,跟寧遠這樣一個年輕人打了這麼久的機鋒,是一件很耗神的事情,而且他也並不想在那樣一個人年輕人面前顯得老態龍鍾。
所以即便精神不濟,也是硬撐着。
“到底是老了啊。”
:https://www.zibq.cc。:https://m.zibq.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