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一章老店新主
石澳,最初被稱爲“石凹”。
這裏有2004年被《時代》週刊亞洲版評選爲最佳市區山徑以及亞洲最美遠足徑——龍脊徑。
也有港島最驚豔漂亮的海角祕境——鶴咀和石澳郊野公園,以及風貌淳樸的石澳村和豪宅區。
因爲半島上的二十二個富豪居所,所以石澳沒有高層住宅的入侵,沒有房地產能在這裏開發,彷彿仍舊是幾十年前的小漁村。
這裏的房子,很多都被塗成了五彩繽紛的顏色,有粉紅、黃、桔、紫色……路也不寬,自行車比汽車還實用,“慢駛”這種安全標語在路面隨處可見。
有簡陋的村屋,也有色彩豔麗的歐式小樓。
無論是簡陋還是豔麗,它們共同的特點是乾淨,以及窗臺上有無數鮮花盛開,隨處可見叫不上名字的小花小草在探頭探腦。
“這感覺真挺好的啊,在香江這麼喧囂的地方,也能有看着這麼安逸的地方。”
曾離看着街邊的景色說道。
寧遠道:“這要是石澳半島上住了全香江的大佬,涵蓋香江各個領域,不可能讓地產開發商把高樓蓋到這附近的,這附近要是要高樓,那下面的這些豪宅不全都沒什麼隱蔽性了嗎。香江這地方很注重隱私的,所以這周邊是不可能有高層建築物的。”
《喜劇之王》裏的場景,大多數都在石澳村裏和石澳後灘泳灘,只要走進村裏隨便逛逛,很容易發現它們的蹤跡。
“聽說這邊,就是星爺拍《喜劇之王》的取景地。”
寧遠指着前方不遠處亭子說道。
曾離想了想,“我想起來了,就是那個‘我養你啊’那個地方是吧。”
寧遠道:“好像就是這。”
《喜劇之王》裏的經典場景之一,是張白芝和星爺在一棵小樹前擺着POSE。這棵無名樹,在石澳健康院的旁邊,穿過著名的天后古廟,再走過幾條小巷子就能找到。
大多數人來到石澳,都會在這棵樹旁邊擺同款動作拍照。
而寧遠也來了性質,招手讓不遠處的保鏢過來,教他怎麼操作相機。
夫妻倆做了一個經典的電影動作。
然後看着拍完的效果,兩人都笑得不行。
不遠處,是石澳後灘泳灘,儘管海灘不長,但沙幼、乾淨,特別適合漫步和淺海游泳。
一行人又來到海灘上,寧遠在這給曾離和兒子寧華卿一起拍了很多照片。
“我聽說這個海灘也經常在TVB的港劇裏出現,要是上班受了氣、生活過不開心、還是男女主角準備要表白……就會有它的身影。”
“確實挺安靜的。”
早上的海灘還沒什麼人,坐在岸邊,聽着海浪陣陣,看着海水拍打着礁石產生的白色浪花,彷彿心中所有的思緒都會慢慢平復。
“好了,該回家了喫早餐了,想來這的話晚上下班我陪你過來。”寧遠從沙灘上拉起曾離。
“你說的啊,晚上在陪我過來。”
寧遠道:“嗯嗯我說的,你這問的好像我什麼時候忽悠過你一樣,兒子在這呢,爸爸什麼時候說話不算話了。”
寧華卿搖搖頭道,“沒有。”
曾離輕笑道:“那確實沒有。”
回到家,陳嫂已經準備好了早餐。
早餐很豐盛,有菠蘿包,牛油多士,奶茶,海鮮粥,煎蛋,還有炒河粉。
不過種類雖然多,其實量不算大,所以早餐喫完,也就沒剩下什麼。
寧遠喫飯完了東西,一邊喝着奶茶,一邊看着報紙。
並且在其中找着關於TVB的消息。
“得悉TVB易主之後,TVB的當家小生花旦佘思曼、謝添華、林楓、黎曜祥等均表示希望人事變動不要太多,也希望新老闆有新作風,帶領無線創出新氣象。佘思曼表示,新人事可能會有新作風,無論如何,希望新老闆可以創作多些新節目,娛樂大衆。而黎曜祥則表示:“不擔心內部會有大變化,公司始終有悠久的歷史,人手、架構等都非常完整,應該不會有什麼大改變。”
“作爲老員工的謝添華表示,其實公司內部早前已傳出邵氏將會賣盤的消息,知道公司正與買家洽談當中,。至於是否擔心公司會有大變,他說:“相信不會有大改變,因爲電視臺始終也要營運,估計對藝人不會有太大影響。如果這次方案真的落實,希望在新領導層的帶領下,能夠創下更多的佳績。”他又表示:“站在藝人的角度,當然公司的變動越輕微越好,只要是好的領導人就沒問題。”備受TVB力捧的林楓,對於公司賣盤的消息也說:“相信不會有大影響,但希望在新人事加入下情況會更好,也希望會有更好的福利!”
寧遠看完這報紙,然後嘴角微翹,曾離這邊看着寧遠笑,“看什麼呢,笑成這樣。”
寧遠隨後把報紙遞給她,然後喝了一口奶茶,然後解釋道:“我是笑這些藝人啊,一個個都是提線木偶。”
曾離看了這報紙,“什麼意思啊。”
寧遠解釋道:“這些人在這說這些話,你以爲是他們想這麼說嗎?”
曾離詫異道:“他們不希望有變化,不正常嗎?”
寧遠道:“正常啊,也不正常。對於這些演員來說,其實他們是希望電視臺有些改變,比如林楓就提了福利的問題,還有演員都比較關心的合約之類的,畢竟他們不是普通員工,無論是簡編機構還是其他的什麼,都不會動這些演員。但是他們卻說不希望機構發生大的變化,這話就肯定不是他們的本意,沒猜錯的話,應該就是那幾個派系的大佬在通過藝人和媒體之口,跟我說的。”
這下曾離聽明白了,“你的意思是他們在通過媒體給你傳話,讓你不要對電視臺作出太多的變動?”
寧遠點點頭,“就是這樣。”
曾離好奇問道;“那你打算怎麼辦?”
寧遠道:“有些情況還要在瞭解瞭解才能作出判斷,TVB現在這個模式現在看是有點問題的。不過可以嘗試一下推行一下製播分離。”
曾離道:“這個能行得通嗎?”
“試試看吧。”
喫過早飯之後,寧遠就坐車去了新界的將軍澳電視城。
倒了自己的主席辦公室之後,寧遠就用座機打了個電話,找來了總經理陳之雲。
“寧先生。”
“陳經理,早啊,坐。”
陳之雲笑着點頭,然後做到了寧遠的對面的椅子上。
陳之雲早年做DJ,做電視節目出色,自擔任無線電視臺業務總經理以來,風頭極盛,傳言是他愛捧別人不要的,所以他旗下的演員,有作風開放,惹人不滿的“華姐”陳琺拉,有“GAY”傳聞的陳劍鋒,有非親生,有傲骨的鄧萃文。
而從近年臺慶拿獎趨勢來看,“陳派”在獎項上很有競爭力。如崔劍邦莫名其妙的拿下新人獎,鄧萃文衆望所歸斬下“視後”。徐紫珊、陳琺拉兩人頻頻有參演大銀幕電影的機會。
可以說在目前來看,陳之雲絕對算是無線的實力派。
“我這邊有些事情,想跟陳經理了解一下。”寧遠很溫和的說道。
陳之雲面對這位新老闆,當然是不敢拿大,“寧先生請問,一定知無不言,言無不盡。”
“我是想知道,目前的TVB藝人合約情況,我因爲是做網絡的嗎,在內地的時候就老是聽有人說TVB的合約問題,好像很多演員都會抱怨薪酬過低,我想想了解一下這方面。”
如今的TVB劇集多少有點星光暗淡,說到底還是演員的流動和新老交替的斷層所致。
早前的港劇實行的是製片廠模式,由製片廠培訓演員,這就類似現在所說的霸王條款。
導演和製片人不需要考慮演員資質,只需要專注自己的故事和拍攝,演員就像工廠的零件會按照劇本去組裝好一部影片。
這種模式最大的好處是——演員爲角色而生,演技紮實過硬;缺點則是戲路單一固定,也就是觀衆經常看到有人在老港片裏面演了一輩子的表哥、大佬、姐夫……
而邵氏主政時期的TVB演員的薪酬,甚至即便到了殼王時期,依舊是低的可憐。
仗着自己造星工場的渠道,真的是在壓榨。
而造成TVB造血能力喪失最根本的原因也就是是片酬問題。
說一千,道一萬,就是錢的問題。
:https://www.zibq.cc。:https://m.zibq.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