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9節 反間計奏效

作者:比薩餅
這天下最安逸的人是誰?

  不是趙官家,他外怕蒙古人,內怕他的將軍造反,生活得戰戰兢兢,哪怕他很相信孟之祥,依舊派皇城司去監視孟之祥的一舉一動,其他的將軍同樣受到他派人監視。

  也不是宰相鄭清之,他要是打贏了“端平入洛”,那他就舒服了,可是他沒贏,且他清楚韃靼人即將南下,他的好日子即將到頭。

  更不是孟之祥,他有心殺賊,無力迴天!

  喬掌櫃很有錢,但他不安逸,他要想着如何賺更多的錢,如果讓欠他三十萬貫的孟之祥不要倒了賬。

  至於那些升斗小民,得過且過,辛辛苦苦一天只能賺百文,有上頓沒有下餐的。

  ……

  過得最舒服的是元太宗窩闊臺汗,他在都城和林(蒙古高原的中心,地址位於蒙古中部後杭愛山南麓,額爾渾河上游右岸的額爾德尼如近旁),築萬安宮居住。

  初,太祖成吉思汗居怯綠連河,又徙於盧朐河。

  太宗即位,亦居怯綠連河及盧朐河,至是始建都於和林,國語曰喀剌科魯木。春,帝居萬安宮一月,居揭揭察哈殿二月;夏,避暑於昔剌斡兒朵;秋,居於闊闊腦兒行宮;冬,大獵於汪吉河;四時臨幸,率以爲常。

  窩闊臺手控天下最強的軍隊,他想打誰就打誰,最能威脅他地位的四弟拖雷已經魂歸大地,所以,萬安宮恰得其分。

  去年南宋“端平入洛”背盟在先,給了蒙古無可辯駁的進攻藉口,即使南宋派出使節解釋,窩闊臺根本不接受,高傲的大汗,既沒看得起滅亡的金國,同樣看不起南宋。

  窩闊臺兵分三路,一路西征,以欽察、斡羅斯部未定,命諸王拔都、大將速不臺討之,皇子貴由、合丹,皇弟闊列堅及諸王鄂爾達、昔班、唐古忒、貝達爾、不裏、蒙哥、撥綽皆從行。帝諭拔諸曰:“聞欽察別部酋八赤蠻有膽勇,速不臺可勝之。”

  第二路是以高麗不遜,諭諸王唐古伐高麗。

  第三路纔是進攻南宋,而且再分二路進攻,不過對南宋的“待遇”比金國要好一些,窩闊臺派出了皇子出戰。

  蒙古窩闊臺汗七年(宋端平二年,公元1235年)春,窩闊臺以宋背盟爲由,遣軍兩路攻宋。東路由其三子闊出(曲出)及宗王口溫不花、國王塔思、都元帥塔察兒等統率,攻宋荊襄、江淮地區;西路由其子闊端、都元帥達海紺卜等率領,攻取四川。

  當其時,闊出(曲出)並未急進,而是派口溫不花與都察兒先行,兩人的本部兵馬各一萬,另有欽察部苫徹拔都兒一萬人、漢軍張柔部一萬人,另籤軍二萬,兵力不算多。

  主要問題是軍糧不足,儘管經過了一年屯田(塔察兒大敗兩淮宋軍其實也沒有用多少力氣和動用多少軍糧),軍糧依舊不足,發民夫五萬支前。

  金帳內,口溫不花、塔察兒與一衆將領正在商議軍情。

  口溫不花,滿嘴的絡腮鬍子,身材魁梧,挺着一個將軍肚,嗜酒,有勇力,善打仗。

  他是成吉思汗異母弟別裏古臺次子,於窩闊臺四年率萬騎與拖雷會師三峯山,大敗金軍。

  聽探馬作了敵情介紹,當前宋軍是京湖制置使趙範指揮的軍隊,其精銳部隊是參與滅亡金國的忠順軍基礎上組建的鎮北軍,另有襄樊、江陵、鄂州部隊過十萬。

  對比之下,宋軍兵多,以逸待勞,還佔據城防優勢,但蒙古人言談輕鬆,根本不當宋軍一回事。

  口溫不花的部將察罕如牛一般壯實,拳大如鬥,他自告奮勇,願意率本部騎兵三千急進,爲大王破敵!

  口溫不花嘉其言,問塔察兒如何決定?

  塔察兒道:“你可以進軍,但不要攻城,封鎖各城交通,唔,你可以佯攻鄧州、均州與蔡州,但不可攻打唐州。”

  察罕瞪着銅鈴般的眼睛看着塔察兒,想問他爲什麼?

  “嘿嘿,我那義弟如果在鎮北軍的話,我們就有麻煩,他不在鎮北軍,我們破鎮北軍易如反掌!”塔察兒笑容可掬,對打敗宋軍充滿了信心!

  孟珙不在京湖,孟小七不在京湖,宋人那羣飯桶,誰是我軍的對手?!

  見察罕還在傻乎乎地看着他,衆人也伸長耳朵想聽,塔察兒說道:“南蠻的京湖制置使趙範水平很差,他控制不住他的軍隊,他的軍隊裏有他帶來的將領是爲南軍,有北軍即金國投降之人,兩軍矛盾很重,不打唐州,靜觀其變!”

  口溫不花着察罕依令行事。

  察罕軍到逼唐、鄧、蔡、均州諸州,對各州先行襲擾一番,各州宋軍皆堅守不動,打的是以逸待勞。

  此時唐州守臣楊侁出身南軍,和當地的“鎮北軍”統制官郭勝正如塔察兒所言是矛盾重重,楊侁發現蒙軍並未進攻唐州,而其餘各州都受到攻擊,卻是爲何?

  不久他聽到風聲,說郭勝是歸正人,偷偷與蒙軍會唔,想獻城投降!

  五月底,楊侁祕密派人去襄陽向趙範告發,說郭勝“有異志”。

  趙範起初不信,但楊侁言之鑿鑿,說郭勝有一次出城巡察,與韃軍中的漢軍將領言笑兮兮,顯然有勾結,

  這其實是郭勝路遇敵軍將領是以前的同鄉陳子程,看在同鄉的面子上,大家不好開戰。

  趙範是個沒主意的人,就信了,下令在襄陽簿廳置勘院,將以查勘也即審問郭勝,同時派人去召郭勝回襄陽。

  不想!

  派去的人當中幕客有蔣應符,他也是個歸正人,平時對趙範唯唯諾諾,趙範挺信任他的,關鍵時刻他密告給郭勝聽:“不要回去,否則必死無疑!”

  郭勝大驚,咬牙切齒地道:“你不仁,我也不義!”

  於是他召集部屬,先下手爲強,在六月六日楊侁前往道院朝拜天貺節(注1)時,下令封閉城門,捉拿楊侁手下,先斷其羽翼。

  待到楊侁從道院出來,上了涼轎,行在街道上,只聽得一聲梆子響,亂箭射出,向着涼轎發射!

  楊侁猝不及防,竟然被射殺在涼轎裏!

  事已至此,郭勝不反也得反了,他下令道:“百姓及忠義軍大軍之屯戍在城者,皆不殺。”派兵維持秩序,盡殺南軍,又前往州庫,得回易錢(注2)達千萬錢,皆入郭勝私囊。

  郭勝更是一不做,二不休,派人前往韃軍聯繫,說他們反了宋國,請韃軍支援!

  ……

  注1:天貺節源於宋真宗趙恆,某年的六月六日,他聲稱上天賜給他天書,遂定爲天貺節,還在泰山岱廟建造一座宏大的天貺殿,同時,六月六也是佛寺的一個節日,叫做翻經節,傳說唐僧從西天取經回來,不慎經書丟落到海中,撈起來曬乾了,後來到了六月六,佛寺就取經書來曬。

  注2:回易錢是指軍隊自行經商的錢,千萬錢按一貫一千錢的話(其實宋制的一貫錢是七百錢),值上一萬貫錢。

  。

看小說網

看小說網是您最喜歡的免費小說閱讀網站。提供海量全本小說免費閱讀,所有小說無廣告干擾,是您值得收藏的小說網站。

網站導航

熱門分類

© 2023 看小說網 版權所有

首頁 分類 排行 書架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