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4節 英雄的力量!
韃軍的箭技不消,其攻速高,射得遠,射得久。
然而以京湖軍爲中堅的宋軍絲毫不弱,對韃子還以顏色,你箭似雨下,我箭如飛蝗,雙方箭斗的結果是平分秋色。
一直打到中午,兩軍精神倍長,打得更是如火如荼,一個誓要拿下南蠻,一個則讓韃子去死,還是相持不下,表現在於兩軍接觸的火線老半都不動,只有堆着的屍體越來越高,血越流越多。
宋軍的戰鬥力讓諸韃爲之心折,如大酋納鄰合丹,在被宋將劉師勇打得抱頭鼠竄後,謂身邊壤:“記得提醒我,日後見了張萬戶,我要請他喝酒!”
張萬戶即張柔也,納鄰合丹先前很看不起張柔,認爲他打仗拉胯,粘粘乎乎地,一點兒都不痛快,率軍在京湖地區與京湖軍對峙時,一直無甚戰績,很不出彩,枉費大汗對他另眼相待,給他這麼高的地位。
如今挨京湖軍教訓過了,納鄰合丹方纔知道京胡軍厲害,才明白到張柔的聰明之處,能夠與如此戰鬥力的京湖軍打仗不落下風,沒有損失部隊,張萬戶是行的,大汗有眼光!
要知道蒙古人仗着騎兵、重甲、堅忍和弓矢橫行於世,他們“將勇而志一,兵精而力齊”,來自蒙古高原,經歷了蒙古高原殘酷氣候的蒙古人特別能熬,特別能扛挫折,在宋人乃至於各個與蒙古刃對勢力的眼中,蒙古人“忍耐堅久”,“每戰非累日不決”,“敗不至亂,自昔用兵所未嘗見”
對於蒙古騎兵而言,不能打一百餘個回合,何以謂馬軍!
如此他們擅長欺負喫素的敵軍,那些敵軍持久力不足,戰場上,敵軍常常苦鬥終日自以爲勝利在望了,卻發現“虜殺傷強半,而氣猶銳”,打下去,總是一次次在意志上被韃子壓垮。
唯有久被韃子磨鍊的宋軍三大主力即川軍、京湖軍和兩淮軍,方纔是韃子的對手,能與韃子打對臺。
除了意志、裝備和訓練上不落下風,補給上大家均有條件。
蒙古軍士兵喫的是很好的,他們的主要軍糧是牛肉乾和馬奶。尤其是牛肉乾,富含優質的蛋白質和氨基酸,可以蒙古士兵越喫身體越壯。
而中原的士兵基本上喫不到肉食,宋軍士兵每頓飯往往只能喫到餅和菜湯。這些食物如果是現在坐辦公室的白領喫還可以,畢竟清淡易消化。
但是作爲行軍打仗的軍糧,是很差的食物。
因爲根本不抗餓。喫完之後沒過多久便餓了,這樣怎麼能有體力打仗呢?
宋軍對戰韃子常打敗仗,不是不肯戰不敢戰,而是餓了沒力氣打仗,打持久的肉搏戰誰受得了?
直到宋軍中出了個奇葩就是孟之祥,這傢伙拿肥沃無比的成都平原來養牲畜,即時馬畜彌山,牲畜爆欄,讓川軍頓頓喫肉,還帶契到京湖軍和兩淮軍也頓頓見肉,畢竟從長江上游運送活牲畜、牛肉乾和肉臊子省時省力。
孟之祥是平價供應,對兩軍只收成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