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5節 史天澤的煩惱
他細忖着,目前有三策:一是誘敵深入,這是蒙古人的戰法,此乃上策;二是堅守城池,以堅城防守,在城上大量殺傷城下明軍,消耗掉明軍的進攻態勢,再行反擊,此乃中策;三是直接與明軍硬拼,出動主力與明軍對戰,此乃下策。
擺在史天澤前面最好的方法就是仿效“端平入洛”蒙古人戰法,當年宋朝趙範和全子才領兵殺向洛陽和開封兩京時,韃帥塔察爾放棄地盤,任由南人殺來,奪回兩京後,塔察爾即時出兵,打敗宋軍。
宋軍是陣戰失敗,即使陣戰得勝也不頂用,蒙古人拉長南人的補給線,待到時機成熟,集中兵力與南人決戰,切斷他們的補給線,勝券在握。
對於史天澤,此策在軍事上是上上之策,可政治上卻有很大的問題。
他畢竟不是蒙古人,蒙古人厚顏無恥能做的,他不一定能做。
史天澤很清楚在蒙古人內部有着強大的反漢勢力,他們看不起漢人,認爲給漢人世侯太多的權利了,應該把這個權力收回來,史天澤的退兵,正好給他們有藉口。
爲什麼史天澤等漢人世侯依附忽必烈,因爲忽必烈尊重他們,爲他們提供庇護,其他大酋不當漢人是回事!
但形勢會變的,一旦史天澤丟失了太多的地盤,又無法打退或者消滅明軍的話,則他誘敵深入就是笑話,授人以柄,忽必烈也不好爲他說話。
史天澤不得不考慮已軍失利的可能,換作是宋軍做他的對手,他會毫不猶豫地退兵,誘敵深入,他完全有把握打敗宋軍,奪回失地。
可是當前之敵是孟之祥,孟神通的軍隊!
史天澤膽寒了,被打怕了。
他參加了蒙哥汗討川之戰,結果蒙哥汗被孟神通射殺,蒙古軍與助戰的漢軍損失慘重。
失敗給他造成了很大的心理陰影,所以他選擇中策,試圖依託山川地形和城池,擋住明軍的去路,爲已軍的反擊創造條件。
萬萬沒想到的是明軍攻擊竟是如此犀利,中策竟然是失策,史天澤感覺到明軍完全摸清了他的虛實一般,這仗難打了!
是的,除了帶路黨給力之外,明軍的間諜先前也收集到了大量的情報,而缺乏防諜意識的史天澤軍隊未能阻止情報的丟失,待他們加強控制時,明軍已經打到城下了。
於是史天澤望着窗外美景,心中瓦涼瓦涼的,拿不定主意。
正在頭疼之時,聽到門外腳步聲,接着有人進來,史天澤扭頭一看,頓時露出了笑容,來者是侄子史忠,他是兄長史天安的兒子。
史天安,太師木華黎以其兄史天倪爲萬戶,而質天安軍中。天安隨木華黎從討錦州叛人張致,平之。又略地關右,生擒鄜州驍將張資祿號張鐵槍者。
他能征善戰,前幾年已卒,兒子史忠接過衣鉢,善使大刀,有萬夫不當之勇,是史家諸子之冠,還有謀略,史天澤重用他,分了他五千精兵,眼下他奉召而來,史天澤讓他坐下,把已軍所遇到的麻煩和盤托出,問他的打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