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6節 呂氏不足爲患
他們,中國的繼承製度是“有嫡立嫡,無嫡立長”而不是韃子的“幼子守竈”那一套,因此對於叔叔們選擇師襲爵,他們嚴重不滿!
要知道,中國這種廢長立幼,釀成慘案的事情還少嗎?
呂氏襲爵,要是呂文德在,他誰就是誰,誰都不能置疑。
現在他不在了,襲爵是呂文德兒子的事,不是叔叔們的事,不關他們的事,他們無權決定呂文德兒子誰人襲爵。
四呂要求從他們當中選擇一人襲爵,其他人,不行!
聽完四呂的話,李庭芝和蒲總督相對苦笑。
呂文煥作出選擇後,曾與他們溝通過,起諸呂中年長者多頑劣不堪,風評不好,若讓他們當中的某一人襲爵,將來生出事端,失了體面,被朝廷追究,萬一奪了爵位,有悖朝廷保存功臣之意。
然而諸呂得也有道理,合乎國情民俗。
皇帝聖旨得很清楚,要讓呂文德中一子爲公爵,是他呂家的事,他人不可越俎代庖。
李庭芝無奈道:“那就有請聖裁吧!”
他把諸呂的意見整理過後,寫奏摺急發往應府皇帝所在,結果不出他所料的,皇帝下旨,立呂師爲一等公!
皇帝的理由是先前呂文德在世時,在君前奏對,兒子師爲人甚賢,可堪大任,現今皇帝記起呂文德的話,所以立賢爲重,以呂師襲爵。
皇帝此言一出,諸呂瞠目結舌!
不能質問皇帝的,可要問呂文德有沒有過這話,那得到地下去問!
李庭芝看着旨意,心想孟之祥的帝王心術越發地爐火純青了。
皇帝最怕什麼?
要是諸呂團結,鐵板一塊,孟之祥肯定擔心的。
如今諸呂不團結,狗咬狗,孟之祥很開心。
當然呂文德的面子也要給的,除立呂師爲公爵之外,以呂文德歿於王事,忠義可嘉,朝廷另外加恩,給他的兒子統統晉爵一等,如師望原爲二等子爵,現爲一等子爵,師夔、師龍、師道等人皆升爵位,可謂是滿門爵位,他人不能皇帝刻薄。
儘管如此,諸呂中多不開心,他們敵視呂師,冷言風語如箭般嗖嗖而來,言下之意就是你子何德何能,仗都沒打幾次,哪有什麼功勞,有何資格襲爵。
呂師受激不過,找到蒲總督他不要這個爵位了,還給朝廷,從哥哥們當中擇一人來襲爵。
蒲擇之嚴肅地道:“呂公爺,朝廷公器,豈可輕授,陛下是你的,就是你的,誰也奪不走!”
他讓呂師襲爵後回老家守孝,纔沒生出事端。
至於其餘呂氏子弟,皇帝奪情使用,讓他們繼續在軍中任職,有呂師一人丁憂守孝作代表即可。
丁憂是祖制,具體來,是朝廷官員的父母親如若死去,無論此人任何官何職,從得知喪事的那一起,必須回到祖籍守制二十七個月,這叫丁憂。
奪情則是中國古代丁憂制度的延伸,意思是爲國家奪去了孝親之情,可不必去職,以素服辦公,不參加吉禮,奪情原本少見,但在戰場上,談不到“丁憂”,古人稱之“墨絰從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