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1節 對南歸之人的處置
君臣理政的地方是牛首山臨江閣,居高臨下,眺望大江,勝景無限,江風吹來,人的心胸也變得開闊。
孟之祥最喜此處,常在此辦公、飲宴和召美女們玩樂,眼下他正與趙葵談論北使到來的消息,趙葵向他請示如何處置北歸之人。
北歸有三類人,一是沈炎、曹永年、戴慶火三漢殲,他們罪孽深重,報應在前,盡在孟之祥的一念之中。
三漢殲寫過自辯狀呈交朝廷,孟之祥和趙葵看過了,都嗤之以鼻。
文中他們盡是推卸責任,說他們主要是爲了南朝民衆而不得不委身從賊,他們在僞職上做了很多工作,保全南朝民衆,不但無過,還有功云云。
孟之祥看得被逗笑了,做漢殲都做得這麼理直氣壯的,真當勞資是傻的啊。
二是千名奴隸,他們主要是普通民衆,無足輕重,釋放他們,安排他們回鄉,爲他們找工作和衣食住行即可。
最棘手的是前朝宗室趙與砞、趙善騰、趙思正等人,再有大臣董槐、楊棟、徐清叟、陳韋華等人,這些人雖然被俘,皆不從韃子,回來後如何安置?
大酋忽必烈是個有意思的人,在經過威逼利誘後,南朝宗室和大臣不從他時,他也不勉強,也不殺他們,當然不會給他們好過,因此那批人受了很多的苦,回來時多瘦得皮包骨頭,要在邊境地方將養一段時間,也給出朝廷時間,看看如何安置他們。
孟之祥反問趙葵道:“你們覺得怎麼樣?”
趙葵奏道:“我們計劃是前朝宗室和一些年老大臣給份閒職安置他們,養着他們。”
孟之祥點點頭,這是應有之舉,他們有氣節不從韃,值得尊重。
一朝天子一朝臣,改朝換代,前朝宗室和大臣自然是落地鳳凰不如雞了,且朝廷位置就這麼多,自家人都安置不過來,只能給些閒職給前朝宗室和一些年老大臣,讓他們領一份祿米過活。
“不過當中的有些人,如謝堂、邵澤、張鎮、桂錫孫等,他們要求回朝效力,這些人年富力強,都是進士出身,棄之可惜。”趙葵躊躇地道。
前朝出來的進士,以自己的表現證明了實力,多得啓用,許多人也站上了高位。
其實,大明閣臣中,趙葵、姚希得、賈似道、史巖之等,盡爲前朝進士矣。
“那不就用嘍,你在擔心什麼?”孟之祥道。
“臣在擔心秦檜!”趙葵輕輕地道。
秦檜是怎麼上位的?
他是北宋政和五年進士,又中宣和五年詞學兼茂科。靖康中,累官爲御史中丞。反對向金割地求和,並“乞存趙氏”,被金軍俘虜北去。他在金朝受到完顏昌信用,對金態度爲之大變。建炎四年,秦檜南歸,入見高宗趙構,主張和議,得拜禮部尚書。
之後的事情就毋須多言,他把持朝綱,陷害忠良,把岳飛父子和張憲害死,硬生生地斷送了戰爭好局,致使漢家江山最終落入韃手,可以說他是“崖山之後無中華”的主要禍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