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6節 這不是和平,這只是休戰!
郝經解釋道:“這是一個交換,各取其需,通過談判,南蠻得到土地,對其國民有個交代,同時他們不必付出稱臣和歲幣的代價,我們則得到銀錢,雙方和平!”
阿圖臺皺眉道:“我們會不會是虧了一點?”
“黃河不足爲憑!”郝經直截了當地道。
“黃河以南地區,直至淮河,處於平原開闊地帶,是四戰之地,南蠻欲得徐州與海州,只是想作爲其前朝三京的屏障,其實防線不易構造,聖朝軍隊想來就來,想去就去,南蠻能耐我何!且該地區民窮地貧,守之無益!”郝經滔滔不絕地說了一通。
阿圖臺緊張地思考着,目前的形勢很明瞭,南蠻憑恃着一時的勝利,信心極度膨脹,想讓他們仿效先前的《澶淵之盟》和《紹興和議》是不可能的,甚至他們趁聖朝軍隊主力北向之際大舉進攻,其實聖朝軍隊的漢軍有實力對抗南蠻,奈何三京所在勢力與史天澤內訌致使三京失守,好在張柔給力,弄死了南朝大將呂文德。
千軍易得,一將難求,南朝被張柔重挫後才同意和談,否則連談都不用談了。
他們會繼續進攻,從而影響到大汗北上討逆的大計。
很顯然,南蠻重兵在側,大汗不敢盡出主力北上,他不去,逆賊阿里不哥依舊生蹦亂跳,令人頭疼。
南北朝達成的條件,在阿圖臺看來並不理想,要知道,蒙韃不玩虛的,他們的外交六事即“君長親朝、子弟入質、編民、助軍役、納賦稅、置達魯花赤”實實在在地把各方勢力牢牢地控制在手上,然而,南朝自成體系,不稱臣、不納貢、不給歲幣,還要聖朝給土地!
雖說是贖買土地,而且聖朝土地不值得錢,但阿圖臺相當不滿意!
可是談判破裂,又影響到聖朝的北上討逆大計……
最終,阿圖臺點頭認可,但要南蠻給多點錢絹。
下午,按照阿圖臺的吩咐,郝經和張易見着南使時,提出加價的要求。
沒問題!
最終雙方商定的價碼是八十五萬貫錢,外加五十五萬匹絹,不過北朝要給個添頭,釋放三百官吏和三千奴隸人口給南朝。
至此,大家初定和議,北使得派人在南朝的協助下,帶着協議文本急急離境,急赴北方,進入北境後,以騎傳加急的模式向在開平的忽必烈皇帝陛下報告,要經他批准同意後執行。
而南朝的情況則方便多了,厲文翁與翁甫入朝,在文華殿主殿上,向孟之祥、皇后餘十一娘、內閣大臣趙葵、姚希得、賈似道、江萬里和趙與籌等,軍機要員王堅、李庭芝、林千之等作了彙報。
現在開小會,皇后直接參會,大朝會則不露面。
須知朝廷內會議的精髓,“大事開小會,;小事開大會,特別重要的事關起門開會”;“小圈子定大事,大會議走排場”;“人多的會議不重要,重要的會議人不多”;“小問題開大會,大問題開小會,關鍵問題不開會,不解決問題來開會”。總之,會議的重要程度是與參加的人數、範圍成反比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