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5節 阿里不哥的選擇
當然明朝大臣也不傻的,火中取栗的事情他們不會做,會對高麗人軍援,會送一些裝備,不會虧本做生意。
這也涉及到新朝的一個大改變:量入而出,不論面子。
面子要的,但打腫臉當胖子的面子不要。
不過明朝這樣對待高麗,足讓高麗人心滿意足,主要是受夠了蒙韃“六事”的荼毒後,才明白到明朝宗主國的可愛與可貴,明朝大臣說得很明白:“我朝對貴國土地並無意思……”
也是,大明的土地豐饒,物產豐富,自己人口都開發不完,哪會要北方苦寒之地,哪會看得起高麗的小地方。
《明朝-高麗友好通商條約》報到孟之祥那裏,很快就得到了批准,此時高麗使臣金玉璧取出蓋有璽印的空白詔書,寫上內容,即時生效。
原來他們臨行前,高麗國王王禃已經給他們定下了底線,如果未到底線,即動用空白詔書,讓條約早日生效。
金玉璧是現時高麗權臣金俊的親戚,和崔成之同行,負有監督的職責。
他們派出了侍衛長樸奉瑾和數人坐明軍快船火速趕返回高麗,隨行的有一船的金銀銅帛,價值十萬貫,正是明朝欲從高麗採購物資以資助阿里不哥行事的資本。
……
漠北的戈壁沙灘上,一支蒙古騎兵隊伍正沿克魯倫河往南而行。
這支隊伍的旗幟無精打采,人員灰頭土臉,皮甲褪色,當中一名豹眼高大魁梧漢子更是沮喪,眼中無神,眺望着茫茫戈壁,沉默不語。
他,正是黃金家族成員,孛兒只斤·阿里不哥,是成吉思汗湹乃鎰櫻元睿宗拖雷的第七個兒子,同時也是元憲宗蒙哥和元世祖忽必烈湹牡艿堋k在蒙哥在位時駐守在大蒙古國首都哈拉和林,並反對忽必烈的漢化政策。
蒙哥戰死四川后,阿里不哥在哈拉和林被蒙古本土貴族推舉爲大蒙古國大汗。然而,忽必烈也從蒙、宋前線北返,在開平宣佈即大汗位。雙方隨即展開了激烈的內戰,這場內戰持續了多年。
阿里不哥的軍隊在初期取得了一些勝利,例如分遣阿藍答兒進軍西涼府,另遣其子玉木忽兒満凸剌察兒南征,但最終都被忽必烈所敗。1264年,阿里不哥在阿力麻裏被忽必烈的軍隊擊敗,幾乎消耗了他最後的力量,看似無力再舉。
此時,忽必烈派人勸降,對他說道:“你們是一家人,同爲兄弟,家裏人吵意見不少見,你只要回去,向哥哥認個錯,也就算了,你哥說既往不咎,會好好待你!”
來者是擁戴忽必烈的蒙古宗王移相哥的兒子昔日畢,在他的勸說下,阿里不哥從阿力麻裏返程,前往大都去見他哥。
阿里不哥的血脈尊貴,無人敢對他不敬,是以隨行五百騎兵都是他的怯薛軍,對他依舊忠心耿耿,陪同的昔日畢只帶一百騎兵,行動舉止完全聽阿里不哥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