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1節 北伐“萬事俱備,只欠東風”

作者:比薩餅
“自古以來,中原地區是我族命定中地,興旺發達的場所,往北到達長城邊,中部陰山和東部幽雲十六州,如若丟失,則北虜從北而至,直達黃河北岸!

  諸如遼虜,他們從東線河北打開了我族核心地區的門戶;西線扶持北漢佔晉陽,此地高屋建瓴俯視整個河東地區,南下便可飲馬黃河,直逼中原腹地。局面上遼虜等於兩隻腳都跨進了中原的門檻,而且盡佔戰略要地,進可攻退可守……”賈似道做足功課,有備而來,說得大家頻頻點頭。

  在面向皇帝的大地圖前,賈似道手指教鞭,指點江山,爲大家一一道來。

  “僅以前朝而言,宋太宗二次北伐,先是平定北漢,然後攻打幽州失敗,此爲第一次北伐,第二次北伐則兵敗於高梁河,從此宋師再不北顧!”

  “之後遼金之爭,金國強盛,遼國勢弱,且與前朝有友好盟約,前朝背盟,與金人結盟攻遼,待到金人陷東京、上京、中京三道,前朝決心北伐,遣童貫二十萬軍隊北伐燕京,大敗而回,嚴重暴露宋兵的腐化,爲後來的靖康之難埋下禍根。”

  “南宋時期,則有四次北伐,請陛下觀閱!”賈似道說道。

  “第一次是高宗朝的紹興四年至十年的嶽武穆北伐;第二次是孝宗朝的隆興元年至二年隆興北伐;第三次是寧宗朝的開禧二年的開禧北伐;第四次是宋理宗端平元年的端平入洛。”

  “嶽武穆北伐是最接近成功的一次,嶽武穆兵強馬壯,而金人立足不穩,河北義兵遍地爆發,確有成功機率,然而宋朝上層出了問題,一旦戰勝,可能迎回宋欽宗,則高宗皇帝的皇位難保,縱然其它因素仍然有利於北伐,高宗不同意,北伐最終走向也就只能失敗了。”

  “第二次北伐時君臣朝野對北伐的認識較充分,支持度也較高,甚至可以說氣氛比第一次還好,但主帥張浚卻是個問題人物,他在高宗時代多次被委以重任卻總是成事不足敗事有餘:在川陝擅殺大將導致最精銳的陝西兵元氣大傷,整個關中幾乎全部淪陷;在襄陽和岳飛不合;在淮南逼反酈瓊,導致幾萬百戰精兵譁變。”

  “也就是主帥出了問題,張浚和一線武將間的關係十分惡劣,口碑也比較差,因此無法勝任調和一線將領間分歧、統一指揮的統帥之任,結果最重要的前線大將李顯忠、邵宏淵不和,彼此拆臺,在大好局面下打出個符離之敗,宋軍大潰,斷送了大好局面!”

  “至於第三次北伐的主持者是宰相韓侂冑,上下都有問題,準備既不充分,內部支持度也不高,真正支持者只有少數恢復派人物和北方流寓人士,其中部分支持者還心懷叵測,希望他搞砸藉機弄掉他取而代之,被他整過的理學派更是逢韓必反,而且江南民衆也不支持他,加上此時北方金朝已逐漸鞏固,中原士民經過幾代之後,以宋爲宗主的正統觀念漸淡,宋軍並無必勝把握,結果幾戰不利後,取勝的金人要韓侂冑的腦袋,最終韓侂冑身故,北伐失敗!”

  說到這裏,賈似道含糊其辭,實際上是以陰謀起家的韓侂冑被史彌遠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弄死,但史彌遠可是天家的恩人,賈似道哪敢提起此茬。

  “第四次的端平入洛,此時的中原已滿目瘡痍,根本無力養活大量兵民,而南宋軍力、國力弱於蒙古,國內更沒有廣泛的北伐支持氛,主要是江南承平已久,朝野也普遍缺乏北伐信心,中原經過數代普遍對宋感到陌生冷淡,許多漢族人甚至把已滅亡的金當故國,加上剛剛滅金四個月就不顧和蒙古間的盟約擅自出兵中原,在外交上也理虧,結果蒙古一翻臉,北伐即告失敗!”

  。

看小說網

看小說網是您最喜歡的免費小說閱讀網站。提供海量全本小說免費閱讀,所有小說無廣告干擾,是您值得收藏的小說網站。

網站導航

熱門分類

© 2023 看小說網 版權所有

首頁 分類 排行 書架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