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5節 濟南水軍敗戰
雪上加霜的是明軍戰船開過來,船上的投石車砰砰地扔出了許多火球,火箭也紛紛飛向空中,落在濟南水軍船上。
水軍船隻各處起火,帆布也燒起來了。
着火的船隻不少,沒法救,船上水兵紛紛放下小艇,或者跳水逃生。
這時明軍的主力鉅艦陸續靠近過來了,四下裏雙方很多船隻都開始了接舷戰,河面上的迷霧被驅散,空中濃雲消失,天氣變得十分地晴朗,十分合適殺人放火。
火光倒映在水面上,河面上殺聲震天。
戰事愈演愈烈。江面上十多條的濟南水軍大船燃着熊熊大火,相反明軍中着火的大船一條也無---濟南水軍也曾竭盡全力想點着人家的船隻,他們不顧傷亡,奮力地將火球和火箭打在明軍大船上,奈何明軍水師船上的損管部隊相當出色,及時地把火焰撲滅。
戰船上水兵們各司其職,哪怕着火,依舊有人戰鬥,他們不管着火,負責滅火的是損管部隊。
損管是損害管制的簡稱。損害管制是指艦艇爲保持或恢復自身生命力所採取的預防、限制和消除損害的措施和行動,器材主要包括:堵漏器材、排水器材、消防器材等,比如船上着火後,使用水和砂石滅火,明軍還動用了一種滅火毯,直接蓋在火焰上,斷絕火源的空氣來源,很快把火給熄滅。
滅火毯主要材質就是石棉,使用石棉有着久遠的歷史,在中國東漢末年,就已經有石棉製作的纖維織物火浣布,火浣布因爲具備不可燃性,被稱作防火衣。
明軍水師的滅火毯用上石棉,滅火效果明顯。
越來越多的船隻在船隻在接舷混戰,大江上吶喊震天一片混亂,雜物和屍體在江水中時隱時現,越來越多。
濟南水軍挨明軍水師狠揍,一條接一條的大船上的大元旗幟被扯落,取而代之的明軍旗幟。
要說到濟南水軍並未投降,始終堅持抵抗,無奈技不如人,明軍官兵們皆訓練有素,軍官帶頭衝鋒,士兵衝得比軍官還快,亂刀亂槍而下,濟南水軍倒地。
在他們的大船上,駐有一二名蒙古兵或者色目人作爲監軍,自然有幾分刷子,他們長相兇厲,煞氣逼人,比廟裏的惡鬼還要惡,讓濟南水兵們如鼠見貓般一樣老實,普通人避之則吉。
然而明軍官兵們望見他們,立即人人爭先恐後地上前去戰他們。
明軍內部開出賞格,一個韃頭二十貫,一個漢軍人頭才五貫錢,韃頭一個頂四個。
要是這個韃子是軍官,則值五十貫,須知社會物價,一頭水牛才二貫,好馬值得三十貫,韃頭值錢哩。
哪怕韃子厲害,可架不住那些精通《破虜八刀》和《破虜二十四式疾雷槍法》招式的明軍,且人多勢衆,韃子無不飲恨西北,被嘎了。
見勢不妙,濟南水軍都督馬一全率船隊往下游而逃,船隊軌跡貼近黃河河堤。
明軍水師追擊,一小部分中輕船隻跟隨濟南水軍,大部分船隻則在黃河中游,與濟南水軍平行。
馬一全見狀,一口老血幾乎要噴出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