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3節 彼之失意,吾之開心
許多敵人後背受創倒地,一些僥倖未死的躺在地上,明軍後面官兵們過來,給他們補刀,盡數殺死!
宣傳上說“優待俘虜”,但前線軍官有戰場自主權,更樂意殺死他們,如此一了百了,而軍法官則當作沒看到,連記都不會記一下。
明軍官兵動作迅猛,一旦韃軍敗陣,一些人即時脫了衣甲,輕裝上陣,發揮出平時每天五公里負重行軍練出的長跑本事來,輕鬆地追上沒有戰意的敵人那是一刀一個,有如斬瓜切菜一般。
遇到不識相不肯乖乖引頸受砍的敵人抵抗時,輕裝明軍也不退卻,只與他們纏戰,不必拼命,自有後面披甲的兄弟們上前收拾他們。
宜將餘勇追窮寇,不可沽名楚霸王!
皇帝說過“細節決定成敗”,打仗如下圍棋,收官很重要,現在明軍就利用韃軍敗退之機大肆追殺,收穫累累。
因此,韃軍的敗北帶來的是雪崩似的災難,籤軍防護差死得快,被追上去的就是個死,而漢軍中許多拼命作戰保住性命的老兵,都在逃跑中死於非命,他們自相踐踏,一心只想着比別人跑得快一點,結果誰都跑不了,都被留了下來!
李彀是大頭目,裝備精良,威武好看,是戰場上的顯眼包,戰鬥中引領部下打仗很有用,敗戰時成爲衆矢之的,明軍中的騎兵以他爲目標,紛紛向他追來,被他箭射一個,砍殺一個給幹掉了二個,然而其他人對他“癡心”一片,不棄不離“追求”他。
除了盔甲之外,李彀身上的零碎實在不少,大弓、四袋箭枝、馬刀、骨朵、大砍刀等武備的份量足足,還有一些私已,哪怕他的馬匹是龍馬,跑得快,但不能與後面紅着眼追來的明軍騎兵拉開距離。
殺死或者俘虜韃軍的大頭目,賞三百貫錢,連升三級!
皇帝豪氣,說賞就賞,不打折扣,怎麼能辜負皇帝美意呢?
見不是路,李彀只好來個霸王卸甲,在親兵的幫助下,拋棄了他私人購買的價值五千貫的盔甲,把武備大部分丟下,私已也丟了,比如帥氣的披風,必須丟掉,狠狠心,將重達三十六斤的大砍刀也丟了。
保下命來,比什麼都強,他看到明軍騎兵來勢極快,要是跑不了就糟糕了。
心頭滴血,他個人損失大了,這些裝備算下來,價值一萬貫,即一千萬錢,折算成錢幣足以堆滿一間屋子。
爲韃子做狗不容易,還得自備口糧!
蒙韃給漢人世侯一定的自主權,但打仗要他們自備裝備和馬匹,這些物資價格昂貴,不是區區一個漢人世侯的財力所能支撐的,要用到國家的財力和物力,如南朝軍隊是裝備、馬匹、軍資全包,就連伙食也包了,還贈送免費奶茶,北朝軍人們討論起來,誰都羨慕不已。
然而想向蒙韃伸手要錢很難很難,蒙韃自己的騎兵也是自備裝備去打仗。
爲了保命,李彀只好丟棄了大部分的東西,就連他那漂亮帥氣的上漆木製馬鞍也丟了,換上了“丐版”的皮革馬鞍以減輕重量,他自嘲道:“好在我沒有一部大鬍子!”
要是有,就得象曹阿瞞割須棄袍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