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0章 料敵先機
謝珝真手捧着纔剛剛從宮外送進來的信紙,雙眼慢慢地睜大了:“夏至,把寶喜叫進來!”
她將手中比起尋常紙張而言,格外輕薄的信紙捏成一團。
“是。娘娘。”夏至愣了下,覺察出密信上所寫的內容恐怕有什麼問題,她一刻也沒有耽擱地小跑着出去把院子裏的寶喜給叫了進來。
謝珝真與皇后一樣,比起宦官,更喜歡交代宮女女官們爲自己做事,因此在入宮第一天就被分派過來的兩個小太監一直都不得重用,做的最多的就是跑腿看門,幫忙搬搬重物件的零碎活計。
而在謝珝真入宮後不久,就已經查過這兩個小太監的身家背景了,寶祿有個在御書房做事的幹爺爺,寶喜雖身後沒什麼特殊的地方,但他曾經與壽寧宮外的人暗中接觸過一次,那時謝珝真並沒能追查出他究竟是和什麼人有聯繫,而自那之後,寶喜就一直都很安分,表現得十分中忠心,便也只能暫時放下了此事。
而在謝珝真還懷着女兒,臨近生產的那幾個月,尚宮局爲她分派來一個產婆一個女醫,謝珝真又藉機試探過這兩個不太清白的小太監一次,寶祿照舊是沒什麼問題出現的,寶喜也做得看似很是周全,但實際上他言語中有些暗暗引導謝珝真,讓謝珝真認爲產婆有問題的意思。
只是他那時言語隱晦,並不出格,謝珝真雖有所懷疑,但到底拿不到切實的證據,便想暫時留下了他來,看看能不能借自己生產之機,將他背後那隻暗手給引導出來。
然而接下來孟家姑侄矇昧無知地跌入她的陷阱,寶喜卻保持了一貫的安靜又忠心的態度,半點破綻也不曾露出。
再接着,謝珝真產女,懷敬貴妃離世等一連串事件發生,她便沒了多餘的心力去算計一個小太監,只是稍稍遠着他了些,更叫春分等人在暗中盯梢。
直到今日,收到這封意料之外的信件以前。
寶喜也照樣還是安分憨厚的。
思及信中種種讓自己倍感後怕的內容,謝珝真無比肯定這寶字開頭的小太監果然是自己宮裏藏得最深最不安分的那個!
只是
她捻了捻手中薄薄的信紙,不確定自己該不該藉此一搏。
“給娘娘請安。”寶喜穿着身靛色的衣裳,袖口窄窄地紮緊,衣襬也只到小腿,腳上一雙同樣樸素且便於行走的布鞋,而他的頭髮也是規整地紮成一個小小的圓球服帖地綁在腦後,那張平平無奇的臉孔加上平平無奇的打扮,幾乎往太監堆裏一丟就找不到人了。
謝珝真看着他:“起來吧。”
寶喜起身後照樣把腰彎得很低:“不知娘娘何事吩咐奴婢?”
謝珝真給了夏至一個眼色:“你先出去,叫人注意着些,莫要讓咱們壽寧宮宮牆上長了耳朵。”
“是,娘娘。”夏至面色跟着凝重起來。
交代完,謝珝真才轉向寶喜:“你平時是如何與長瑞宮那邊聯繫的,你主子又交代了些什麼?”
她語氣十分平靜。
而面前的寶喜卻很明顯地愣了一下,他下意識就有個擡頭的動作,只是很快就壓下去了,依舊垂着腦袋,語氣十分恭敬地說道:“請娘娘恕罪......奴婢平日裏......並不主動與長瑞宮聯繫,都是、都是那邊主動聯繫,奴婢才......”
謝珝真待宮人們並不差,甚至可以說是十分友善,過年過節,或者單純只是她心情好了,都不吝惜賞賜,若是宮人家中有什麼難事,更是從來都不無視,也不推脫,而是盡己所能地幫忙拉一把
寶喜從很早之前,就已經是鄧賢妃的人了。
宮中太監上下勾連、以老欺新的事情可比女官們多得多,也嚴重得多;他這樣的小太監,想在宮中活得好些,不受老太監的欺凌的話,勢必是要尋個大腿抱牢了的。
早早帶着臥底身份進入壽寧宮的寶喜,雖時刻記着鄧賢妃對自己有過的恩惠,但見謝珝真直白挑破此事,心中也難免有些愧疚:“......來聯繫奴婢的人,會把密信放在壽寧宮碧竹園那條小道邊上的一塊青磚底下,因那處地方是在壽寧宮最邊界,竹林茂密,小徑兩又常年生着苔蘚可以掩飾青磚被撬起過的痕跡,而且娘娘您也不愛過去,所以才一直都沒人發現。”
“本宮竟不知壽寧宮裏有一個你,就到處都是窟窿了!”謝珝真有些薄怒地說了一句,皺着那雙好看的眉毛,心中十分平靜地估算着自己從信裏所見之字句展示的價值,然後繼續故作惱怒之姿,沒聲響地給寶喜施加上一層壓力。
“娘娘恕罪。”寶喜跪了下去。
謝珝真冷冷看着他:“你曉得本宮不喜歡你們跪來跪去,起來說話。”
“是。”
“方纔,本宮接到家裏的傳信,這信中例舉了賢妃娘娘這些年在宮中發展出來的人手,以及......她在宮外開設的酒樓茶肆當鋪等,更有通過這些暗樁子,與她私底下有過交易的部分官員的名字,她說,要將這些東西託付於本宮,只求本宮在皇帝對英國公府發難時,保她宗族不斷傳承。”
謝珝真的確知道鄧賢妃很擅長草蛇灰線的手法,但從未想到此人竟然能把事情預料得這麼遠。
要知道。
許美人流產一事,是自己等人藉由信息差給她反手佈局,而當日的那一劍,也是謝珝真臨時起意,爲破帝后僵持之局才靈光一現的行動。
鄧賢妃是萬萬不可能早料到謝珝真會用那樣的魯直的方式,一言不合就取她性命,並且成功了的。
這封密信。
必是她在那日之前,或者更早以前,就留下來的後手!
謝珝真越想,就越覺得自要學的,要鍛鍊的地方還有很多,雖然這麼想可能有些對不起皇后,但此刻的謝珝真無比慶幸皇后是那樣較真的性子,與皇帝當面對峙起來,讓那男人逼着自己想出這樣一個破局的法子來。
非但解了自己的困境,還猝不及防地,將鄧賢妃這樣心思縝密的敵手一劍敲暈,避免她能有更多時間和機會再度針對自己佈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