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情滿四合院
“成,這事兒交給我們!”
“老閻,你是文化人,記賬、收禮、寫輓聯這些事情都歸你了。”
“沒問題,我等會兒就回去準備紙筆。”
“剩下的婦女孩子由老太太、易嫂子領着,清洗鍋碗瓢盆、佈置桌椅板凳,
再把這幾天要用的糧食都磨出來,
既然要把老賈風風光光的送走,那咱們也別摳搜,直接上白麪兒,得讓街坊們高看咱們一眼,
大家沒問題吧!”
見何大清安排得合理,四合院衆人自然沒有異議,
“沒問題老何,那咱們現在就開始動起來。”
等何雨柱跟着何大清、許富貴他們分幾趟把糧食扛回四合院,此時老賈已經被裝殮好,喪棚也在棚鋪那些工匠的操持下逐漸成型,
晚上,何大清先前確定好的各種喪葬用品也陸陸續續的到齊了,
計有:
紙火鋪裱糊出來的紙匾額一塊;
引路王、打道鬼、噴錢獸、金童、靈人、廚子、老媽兒、使喚丫頭、使喚小子、擺放各種物件的擡尺頭桌子、筵席、戲出等紙活兒若干;
鬆獅子、鬆亭蓋、鬆駱駝、鬆狗、鬆扎和合二仙、鬆扎二十四孝等鬆活兒若干;
然後是三半堂的執事,
第一半堂:十二名大雪柳(穿孝)、一柄座傘(拉幌)、一座八擡影亭(穿孝)、一乘八擡魂轎、金立瓜、金鉞斧、金天鐙和金拳各一對、一對綠扇和十二幡傘件,
第二半堂:三尖刀、象鼻刀、青龍刀、斬馬刀、金縷槍、金輪槍、金蓋槍、金傘槍各一對和十二件幡傘,
第三半堂:飛虎旗、飛龍旗、飛鳳旗、清道旗各一對;肅靜牌和迴避牌各一對;兩對催壓鑼;十二件幡傘。
半夜2點,何雨柱準備去保安隊逛逛,剛小心翼翼的打開房門,就被眼前栩栩如生的紙人紙馬、刀槍劍戟給嚇得頭皮發麻,
他在現代社會哪裏見識過這些滲人玩意兒,
更別說現在還是後半夜。
看到守靈的賈東旭和幾個喇嘛在喪棚裏面點着篝火、迷迷糊糊的打瞌睡,何雨柱硬着頭皮往前走,
路過那些慘白紙人的時候,
他總感覺這些東西下一秒就會【嗚呼呼…呼,嗚哈哈…哈】的笑起來。
等到他好不容易溜出四合院,這才鬆了一口氣,拍了拍痠軟的雙腿,藉着皎潔的月光朝着什剎海方向摸了過去。
說來也巧,
何雨柱家住帽兒衚衕95號四合院,而保安隊位於不遠處的45號,
更巧的是,保安隊的旁邊是憲兵隊,也就是前清步兵統領衙門、後世國家話劇院那個地方,緊鄰北平地鐵8號線什剎海站。
帽兒衚衕全長不到600米,何雨柱很快就摸到了目的地,
比較幸運的是,他不止在過來的路上一個人都沒遇到,就連保安隊和憲兵隊外面也是靜悄悄的,連個哨兵都沒有。
之所以會如此,
一來是保安隊和憲兵隊只是治安部隊,紀律是出了名的鬆弛,
二來,紀律再鬆弛那也是部隊,估計這幫人也沒想到會有人敢來捋他們的虎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