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樓外樓 作者:未知 “我的那柄黑白大劍有兩個名字,一個比較通俗一些,名叫七刃大劍,而另一個名字也有黑白二字——黑白主宰,殺伐與守護之劍。我同樣也領悟了一個殺招,名字已經想好,就五個字——破空拔刀斬。”黃廿四向諾修做了一個抹脖子的手勢,彷彿是在對諾修說我將會一劍割下你的頭顱。 諾修對黃廿四的手勢不以爲意,只是冷冷說了一句,“你也配用黑白二字!” 說完這句話後,諾修轉身離開,不再理會黃廿四那怒目圓睜的一雙眼睛,更不給黃廿四任何的反駁機會,不過黃廿四並不是真的怒火中燒,配與不配不是言語就能做出決定的,即便是空中樓閣也得有堅實的基礎,騎驢看唱本,咱們走着瞧。 約麼半刻鐘的時間,兩隊人同時從主城門滿載而出,黃廿四和諾修各自回到了自己的隊伍中,然後在一番各自高度戒備下分道揚鑣。 “廿四,離星君找你所謂何事?”地一謹慎問道。 “沒什麼大事,似乎是想要拉攏我和諾修爲他做事,不過離星君還暫時瞧不上我和諾修的實力,我倒是有一個發現,在天啓能源樓的第九十八樓中藏着一個巨大的鍛造工廠,若是我所料不錯,第九十八樓中的東西不只是我表面上看到的那般,在裏面肯定還藏着一個更大的祕密。哎……只是我實力太淺薄,因此並未找到那個最大祕密。”黃廿四自嘲說道。也不怪黃廿四,換作是四廿四的任何一個人也沒有辦法在三分鐘的時間裏挖出第九十八樓的祕密,黃廿四的收穫已經是非常豐碩了。 “天啓能源樓一共九十九樓,首長們已經探知了三十二樓,剩下的六十多樓還得靠我們啊!”天一感嘆一句,當他真正進入天啓能源樓後,他才認識到自己眼前對天啓能源樓的看法有多天真。 地一卻是搖了搖頭,“天啓能源樓不止九十九樓,我觀察其整體形態,再加之我的環境預知感,天啓能源樓之下似乎也藏着更大的祕密,恐怕和資料上所說的情況有着較大的出入。” 聽到地一的這一番話,黃廿四立即皺起了眉頭,“資料上說天啓能源樓下有着四種屬性的能量流,難道出現了第五種能量?不應該啊……” 地一拍了拍黃廿四的肩膀,“不是能量的問題,而是‘數量’的問題,我隱約覺察到天啓能源樓下藏着一隻數量龐大的軍隊。” “軍隊?不是說離星君掌握着黃金島半數的普通軍隊嗎?爲何又會在能源樓下再藏一支軍隊呢?”黃廿四有些費解。 “在我們來之前,鐵面判官首長便跟我們提及過關於黃金島勢力分佈的問題,按照首長所說,黃金島隱約已經分成了三個不同的派系,並且還叫我們小心最爲狠辣的靈君。首長判斷這一次的提前進島就是靈君所爲,黃金島看上去十分的平穩,只是不知道這平穩到底是真還是假,這便是留給我們的難題了。”地一也不敢妄下定論,畢竟他們纔來黃金島不久,對於黃金島的事情只是在資料與首長的口中得知,都說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要想了解到黃金島的風雲變幻,還得要四廿四親自費一番功夫。 “這件事情暫且先放下!我們先回去將我們自己的事情做好,這些事情該來的總會來,不該來的也不會來,先走好眼前的路吧。”地一輕輕吐了心中的一口濁氣,比起這些,他更想知道黃金島到底位於什麼位置。 ‘基地’探祕黃金島三十餘年,雖然帶回去了不少的先進技術,但始終沒有弄清楚一個最明顯的問題,那就是黃金島究竟位於世界的哪一個位置,有人猜想黃金島位於深海下的一片未知之地;有人則是猜測黃金島位於不同的空間;有人更是猜測黃金島其實在地球之外,通過時空隧道與地球連接;有的人卻是斷章取義認爲黃金島就是真實存在於世界中的冥界,是居於地殼中的人類。這些個猜測缺乏理論依據,但又不能說其沒有任何的道理,但就是沒有人能夠給出確定的答案,只知道在大西洋中的某一片非固定海域裏藏着一個黃金島與外面世界的一個接口,進入這個接口之後就宛如來到了浩瀚星辰之下,彷彿置身於遠古世界之中,沒有任何的生機,一切都是渾濁的黑暗,就像是光明不可及之地,那條古怪的冥河更是讓黃金島充滿了神祕感,不能否認黃金島的存在以及超越了外面世界的理論,看似不合理,但又拿不出任何的證明,只有一批又一批的人前仆後繼地朝着黃金島而去,然後倖存的人帶着收穫而歸,代價就是關於黃金島的許多記憶都消失了。 不可否認的是每當有一批人從黃金島中走出,那麼外面的世界的就會慢慢地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曾經有過傳言,黃金島影響過上世紀的世界格局,兩個屹立於世界的強國就是因爲其中有一方在黃金島中競爭落敗,結果導致整個國家的技術水平開始落後於另一個國家,最終導致一個極點崩塌,世界只留存一極存在。因爲一方的落敗,所以導致黃金島的祕密也隨之在世界各國中悄然蔓延開來,再加上那個勝利的國家因爲暫時沒有對手,所以就逐漸冷淡了黃金島的存在,結果卻是導致一個神祕組織走向了神壇,接着又出現了新秀‘基地’,而曾經的王者卻是一跌再跌,直至跌落下了神壇,黃金島的格局開始出現明顯的變化,而在外面的世界中,世界的格局也在慢慢地出現變化,有的人把那些變化的大部分功勞都歸集在了黃金島上,認爲是黃金島的先進技術幫助了那原本實力並不強大的國家在短暫的時間裏增大了國家體量,轉眼就刷新了世人的眼光。因爲種種因素,所以這一次的黃金島之行的規模超過了以往任何一屆,甚至是一些成名已久的科學家也冒着生命危險想要從黃金島中帶回未來幾十年的研究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