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百八十五章逃亡的國王 作者:未知 對這個問題,達維斯回答的很簡單明瞭。 “王室必須消失,王室成員第一軍團可以保證他們的安全。” 達維斯的回答,無疑讓欽爾曼很難以接受。 這個國家是由陛下做主的,如果連王室的利益都無法保證,陛下怎會選擇妥協? 心中頗爲無奈,欽爾曼只得道:“貴軍的意思我會向陛下表明,還請貴軍給予我們一點思考的時間。” 對這個要求,達維斯沒有答應,也沒有拒絕,只是道:“總攻的時間不會改變,你們還有幾個小時的時間。” 現在快要將近午時,第四,第五艦隊的先遣隊應該快要抵達各自目標的城下了,制定的總攻時間是下午三點,如果沒有意外發現,下午三時,第一軍團將會對卡爾弗王國發動全面進攻。 幾個小時? 也就是說第一軍團打算在今天向卡爾弗王國發起進攻嗎? 想到這,欽爾曼連忙站了起來,向達維斯告辭了一番後,慌忙離去了。 在河面上,小船兒在搖擺着,在欽爾曼的催促中,兩位隨從用力划動着船槳。 完成自己的任務後,達維斯便回到了旗艦中。 “將軍,從使者的口中無法得到太多有用的東西,卡爾弗王國是否會無條件投降,從使者的神情變化上看不出結果,或許他們會選擇戰爭。” 對達維斯所說,譚雅的神情很是平靜。 能擔任使者的,自然會比較穩重,怎會讓人從話中,從臉上看出太多的東西。 看着視窗外的德里城,譚雅淡然道:“妥協也好,還是戰爭也罷,對第一軍團而言沒有任何區別,去準備吧,進攻的時間不變,爭取在黑夜之前攻入城中,十天內解決戰爭。” “是!” 總攻的時間制定,只是爲了給打響第一槍提供一個好的時機。 一旦戰鬥打響,對卡爾弗王國三城的主攻部隊將會同時發動進攻,那時候德里城將會發現,選擇戰爭將會是他們一生中最錯誤的決定。 在總攻時間到達前,第一軍團的三支艦隊可沒閒着。 在阿拉弗海峽登陸的兩支部隊已經進入了林海深處,向各自的目標城抵近。 而停靠在德里城外河道上的艦隊也沒閒着,碼頭附近的水面不適合登陸,水深太淺,不過四米左右,哪怕是喫水較淺的“坦克登陸艦”也無法抵近登岸,會在登岸的途中便擱淺在淺水區中,因此,一個合適的登陸點就很重要了。 多艘快艇從幾艘大型運輸艦的甲板上放下,駛向了更前方,在戰鬥打響前,他們會沿着伊洛河找到一個合適的登陸點。 時間就這麼一點一點流逝了,德里城會如何選擇,卡爾弗王國會如何抉擇,這就不是譚雅所能知道的了。 對譚雅而言,她也無需去想太多。 作爲入侵奧及利亞大陸的第一站,卡爾弗王國是沒有抵抗能力的,對這一點,譚雅有着絕對自信,她並不認爲卡爾弗王國會給第一軍團帶來太大的威脅。 雙方的戰力層次相差的太遠了,如果把第一軍團比作大象,那卡爾弗王國便是螞蟻,一隻擋路的螞蟻,螞蟻能扳倒大象嗎?答案當然是不能的。 在等待中,總攻時間即將到來。 在這幾個小時中,德里城的反應讓人十分的疑惑,明明知曉第一軍團將會發動進攻,城中卻沒有絲毫的動靜,給人一種詭異的平靜。 西城上的守軍也沒有太大的變化,依舊是之前的規模,並沒有集結兵力有抵抗的舉動。 城外看城中當然是平靜的,然而譚雅卻不知,此時的德里城可不平靜。 當欽爾曼把城外艦隊相關的信息帶回王宮時,卡爾弗王國的上層完全亂了。 第一軍團來了,那可不是卡爾弗王國所能戰勝的存在。 得知了城外艦隊的身份,也得知道了第一軍團的目的,朝中大臣中有兩種不同的聲音。 一是堅決抵抗,哪怕失敗是註定的,也要抗爭到底,卡爾弗王國就算要毀滅,也要在毀滅在戰火紛飛中,有尊嚴的毀滅才能對得起逝去的先輩們。 二是投降,有條件的投降,但這條路無疑是走不通的,因爲第一軍團說了,只接受無條件的投降,雖然如此,總會有一些抱有幻想的大臣們還在想着與第一軍團談談條件,爲卡爾弗王國爭取更多的利益。 在大臣們還在談論是投降還是戰鬥時,卡爾弗的王室卻做出了一個令人驚訝的舉動。 在大臣們正在商討如何應對第一軍團的威脅時,卡爾弗王國的國王卻帶着王族成員在一衆近衛軍的護衛下從東門離開,向東南方逃亡了。 因爲“國王”是中途藉口離開,當大殿內的大臣們得知國王率領近衛軍出城逃亡時,已經晚了,已經無法阻止國王這般懦弱的行爲。 當一衆大臣與貴族匆匆的趕往東城牆上時,只能看到城外正在離去的近衛軍。 隆隆的引擎轟鳴聲,不時響起的車鳴,還有城下還沒有完全進入林海中的近衛軍,看着這一幕,登上牆頭的一衆大臣沉默了,面面相覷,有些不知所措。 在這個關鍵的時候,國王竟然逃離了,雖然知道這一任的“國王”性子有些懦弱,沒有明君的才能,但在外敵入侵的情況下,不想着保護子民,不想着抵禦敵軍,最先做的事竟然是逃亡。 這讓大臣不知所措的同時,也有些不可思議,更多的則是恥辱。 卡爾弗王國建國已經將近百年,萊爾達王室也已經傳承了七代,歷代君主雖不說有着宏圖偉業的野心與才能,但也能謹守本分用心的打理先輩們留下的家業,但這一任君主,似乎耗盡了萊爾達王室的所有氣運。 在牆頭的衆位大臣裏,欽爾曼也在其中。 他看着林海中正在遠去的近衛軍,搖頭道:“陛下這一步可走錯了,如果有逃亡之心,還不如答應第一軍團的無條件投降,這樣不但能夠保住王室的安危,也不用流離失所,選擇逃亡,不但會被人恥笑,還會落下一個逃亡君主的名頭,何必如此呢?” 欽爾曼這話讓周圍的大臣頗爲同感,他們也想不通陛下爲何會做這般愚蠢的事。 這時,一旁的大臣向欽爾曼道:“現在該怎麼做?陛下大概是收到了布魯城,羅塞城也被第一軍團圍困的消息,才做出瞭如此不可思議的舉動,欽爾曼大人知道,國王陛下一向沒有主見,此事必有人在一旁煽動,是否需要派人把陛下勸回來?” 欽爾曼是內務大臣,雖在職權上並不是一等的官位,但因掌管着王國財政,有很大的聲望,手中也擁有着很大的實權。 此時,在這裏,欽爾曼成爲了衆人的主心骨。 微微一嘆,欽爾曼沉聲道:“罷了,就讓他去吧,就算勸他回來也已經晚了,第一軍團進攻在即,一旦戰鬥打響,可就沒有投降的機會了,王室能否倖存這還是未知之數,走了也好,至少萊爾達家族這一脈還能夠保住,也不算愧對先王了。” 情勢變化太快了,第一軍團入侵,國王逃離,一切的一切都讓人始料不及,也無法讓人相信這是真的,王國幾十年無戰事,爲何今天卻突然發生變化了呢? 對大臣們來說,這讓他們難以接受,但又不得不接受,因爲這是真的,是眼下必須面臨的難題。 “欽爾曼大人,現在我們該怎麼辦?國王已經逃亡,德里城也只有你能主持大局了,是戰是降,大人需得拿一個主意,趁着戰爭還沒打響前,需儘快做出決定。” “是啊,欽爾曼大人,你拿主意的,我們沒有任何意見,就算有,現在也由不得我們了。” 大臣中,並不缺少一些頑固之人,但國王的逃亡讓他們都保持了沉默。 他們明白,這時候的他們已經沒有選擇的權利了。 面對衆位大臣的注視,欽爾曼沒有猶豫,立即道:“現在投降恐怕已經晚了,立即通知布魯城,羅塞城,讓他們舉白旗,打開城門不要抵抗,還有德里城西城的守衛,同樣換上白旗,打開城門,所有軍隊撤回各自軍營,沒有命令不得外出,快,快去。” “是!” 聽到欽爾曼的命令,人羣后幾位身穿軍服的士兵連忙應道,慌忙跑下來城牆。 對欽爾曼這個決定,牆頭的大臣們沒有一人表示反對。 在默認中贊同了欽爾曼的決定。 下達最後的命令後,欽爾曼回頭環視着身邊的大臣們,道:“各位同僚,我們回議事大殿中等待吧,卡爾弗王國的命運如何,已不是我們所能決定的了,我們唯一能夠做的,只有儘可能的減少殺戮,保全王國子民,其它的就只能祈禱了。” 話雖有些沉重,但意思很明瞭,也在理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