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8 去衛所

作者:喫飯的蘿蔔
賈寶玉心裏窩火,不過面對一個總兵,他這個千戶根本不夠看。

  若不是因爲有詔書護體,恐怕他就直接被曹友義給打出去了!

  好在賈寶玉已經做好心理準備,問道:“那這糧餉的問題,總兵府可否給予方便?”

  曹友義雙手一攤,無奈道:“地主家也沒有餘糧啊——”

  看着對方那張欠揍的臉,賈寶玉恨不得上去給他邦邦兩拳,不過毆打上官可是大罪,輕則流放,重則滿門抄家。

  他皺起眉頭道:“總兵大人,皇上派我來練兵剿匪,你這裏什麼都沒有,無論如何也得撥些耕地和住所,還有工匠,否則衛所如何整飭?”

  “這——”曹友義也是一臉爲難,“賈千戶,不是我不支持你,實在是前幾任的總兵已經把稅收到50年後了,即便是我,現在也只能苟延殘喘。”

  “你身爲天津總兵,誰敢給你難看?”

  賈寶玉有些不相信。

  曹友義說道:“天津是塊肥肉不假,可這塊肥肉太明顯,誰都想過來咬一口,因着此地距離京城不遠,許多京城的官員都在天津購置房產,將家人安置此地。

  那些勳貴更是跑馬圈地,把天津城周圍的好地都給侵佔完了,我連口湯都喝不着。”

  曹友義也是一臉的怨氣。

  大周朝歷經二百餘載,勳貴、官僚集團體系膨脹,佔據了大量優質的資源,天津城也不例外。

  光是地主豪強就數不過來。

  曹友義壓低聲音道:“本地最大的漕幫,背後就是巡撫馮大人,他同樣不敢動那些勳貴的土地,您要是想要回土地,先得跟本地的豪紳拜碼頭。”

  “哪個豪紳?”

  曹友義說道:“楊柳青韓氏!”

  金貞祐二年,設柳口巡檢,置柳口鎮。

  元代,隸屬河間府清州靖海縣,鎮東歸武清縣分管。至正三年,得名“楊柳青”。

  楊柳青鎮在天津的南邊,屬於天津城的南碼頭。

  楊柳青鎮擁有最高等級的驛站——楊清水驛站。

  楊柳青鎮也是天津城往南方向的第一大鎮,因爲靠着兩河水運,這裏的商貿發達,酒樓、妓院遍地都是。

  這是一座沉澱了千年歷史的古鎮,它曾是漢地的九州之一、南北漕運的運輸碼頭,商貿集散地。

  韓氏就是楊柳青鎮的第一大姓!

  楊柳鎮就是韓氏的地盤,祖輩憑藉着這個商貿聚集地崛起,由此可以北上神京城,南下揚州,沿途經過臨清、德州、濟寧、聊城等富庶鄉鎮。

  大周朝漕運發達,大運河就是大周朝的大動脈,每年有上百萬石糧食由江浙、湖廣等地裝船運往京城。

  還有布匹、食鹽、煤炭等生活必需品。

  可以說誰掌控了運河,誰就掌控了大周的命脈。

  而楊柳青鎮的韓氏,就是靠運河漕運發家,成爲一個大糧商,什麼南糧北運,賺取差價,每年至少幾十萬兩的銀子。

  這韓氏坐擁鉅富,就要買地。

  楊柳青鎮雖然隸屬於河間府靜海縣,但有錢能使鬼推磨,韓氏通過賄賂主官,把持鄉里,侵佔了天津周邊十幾萬畝田地,其中就包括天津左衛的兩萬畝地。

  按照一個衛所5600的兵額,每個兵要分5畝地,天津左衛就是兩萬八千畝地。

  剩下的八千畝地,則被天津右衛和天津衛瓜分。

  天津右衛的主官名叫賀金東,據說是賀人龍的本家,不過賀人龍現在人在陝西,今年三月就會跟着丁啓睿去打李自成。

  天津衛的主官就是總兵曹友義,他已經明確表示不會讓出土地。

  賈寶玉從總兵府裏出來,只得了五頭牛。

  盧劍星等人牽着牛,一行人重新出城,往北方的天津左衛而去。

  路上盧劍星等人問道:“大人,而今我們無人無糧,怎麼編練新軍?”

  賈寶玉指着城外的許多難民道:“他們就是我的兵源。”

  順着手指的方向,幾個人只看見一羣衣不蔽體的叫花子,這些是各地逃亡來的難民,形銷骨立,風一吹就會倒的那種。

  賈寶玉笑道:“其實也不是完全沒有收穫,我已經跟曹友義說了,他不給我兵不給我糧餉,我便不派班軍,也不聽他調遣,至於屯田一事,誰佔的地,就讓誰吐出來。”

  一行人終於在天黑之前,趕到了天津左衛。

  天津左衛在靜海縣往北90裏的小直沽,小直沽在今天津市內獅子林橋西端舊三汊口。

  一路走來,岸邊是裸露的大片乾燥的土地。

  或許是因爲剛下過雪,麥苗還看不見。

  一條子牙河橫貫東西,不過因爲是枯水期,子牙河河水很淺。

  “這田地比起黑土村的要好不少,而且臨近就有河流,就算是遭遇旱災,也有水源灌溉。”

  說話的是李貴,他已經被賈寶玉從黑土村調了過來。

  現在賈寶玉是光桿司令一個,李貴雖然不是什麼大才,可在內政方面,頗有建樹。

  子房河是一條大河,中間還有許多支流,不過這些支流因爲年久失修,許多地方淤塞廢棄。

  距離河道稍遠一些的土地,就已經荒廢。

  不過眼下大周朝根本沒有工夫來興修水利,各地都在鬧匪患,哪還有功夫搞什麼民生工程。

  一來朝廷沒錢,二來即便撥下錢糧,也會被官吏貪污,修出來的也是豆腐渣工程。

  天津周圍沒有什麼大山,屬於平原地區,土地平坦開闊,是渤海的入海口。

  李貴說道:“二爺,這一片地勢開闊平坦,是種田的好去處,如果把這些廢棄的河道疏通開來,招募流民,不出兩年,就是一片良田。”

  賈寶玉其實早有打算。

  他此番來天津,一是看上了漕運之便,二就是想效仿曹孟德,實行軍屯。

  土地永遠是大周百姓的心頭好,只要有田地耕種,百姓就能安居樂業。

  不過想要搞軍屯,首先要有一支強大的軍隊,否則再好的土地也會被敵人搶走,不穩定的環境下,百姓根本無心耕種。

  田地總歸是夠的,只不過良田多數集中在大戶手裏,普通百姓只能淪爲佃戶。

  尋常年月還好,一旦遇上天災人禍,百姓只能撂地拋荒,賣兒賣女。

  在黑土村的身上,賈寶玉看到了農民對於土地的渴望。

  一行人來到天津左衛城外。

  襲人從馬車裏探出頭來,心都涼了半截:“這也是城?”

  :https://www.bie5.cc。:https://m.bie5.cc

看小說網

看小說網是您最喜歡的免費小說閱讀網站。提供海量全本小說免費閱讀,所有小說無廣告干擾,是您值得收藏的小說網站。

網站導航

熱門分類

© 2023 看小說網 版權所有

首頁 分類 排行 書架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