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拉郎的快樂

作者:顧四木
林姜彎腰看黛玉刺繡。

  一針一線,細密平穩,看得她有點呆了。

  黛玉正坐在繡架子前頭,一擡頭見林姜這樣發呆,就道:“要不姐姐讀書給我聽吧,我邊繡邊聽着。”

  林姜也就隨便拿起案上一本書揀了一頁讀起來。

  其實黛玉本性喜讀書喜詩文,對做針線不太熱衷。況且黛玉眼光高,對自己要求也高,做的針線活有一點兒不好就要拆了重來,所以素日也只做些香袋扇套——比較好拆。

  而且香袋香囊好出數量,本朝的規矩,長輩的生辰,女孩家一般都得送上兩色自做的針線,平日不免就要做點攢下。

  但這幾日黛玉卻罕見地支起了繡架,繡起了大幅的山水。

  林姜看得出,黛玉心裏還是不安的。爲的自然是年節下太后娘娘壽宴,要入宮拜壽之事。

  偏生這又是個祕密,不能早早叫榮國府的人知道了去,於是平日兩人也就乾脆不談起此事。

  畢竟現在書信剛剛命人帶下江南,哪怕是走最快的水路,估計林如海這會子也還收不到。

  父親那邊的消息不來,黛玉始終不能安心,又不能宣之於口,只好自己想法排解。

  繡山水也算是靜心的一種方式。

  只是黛玉的高標準嚴要求沒變,四五天過去了,才堪堪繡了一個角。讓林姜來看,這幅山水的完工期限,大概跟愚公移山的時間差不多。

  林姜乾巴巴唸了一會兒書,倒是把自己念困了,於是連忙扔下書本子,轉了轉頭,奇道:“哎?寶石呢?又出去搞人事關係社交去了?”

  黛玉當年第一回聽說‘社交’這個詞,就是林姜說的。

  林姜告訴她此乃海外流行語,是父親出海回來後教給她的,現在黛玉也聽習慣了,還抿嘴笑:“寶石姐姐在社交方面當真是人才。這賈家上下媳婦丫頭們沒有個不說她好的。”

  “我每日去外祖母處請安,但凡說起寶石姐姐,她們都是又親近又敬重。明明寶石姐姐纔來兩個多月,聽她們的口氣,倒像是提起鴛鴦姐姐、平兒姐姐這些一直在府裏的大丫鬟一般。”

  可見寶石真是很快跟賈府的人民羣衆打成了一片。

  正說着,就聽見大門口有動靜,林姜巴着窗子看了看:“說曹操,曹操回來啦。”

  果然是寶石從外頭進來。

  林姜看寶石臉跟手都有些發紅,還勸她:“這天兒開始冷起來了,你也該在屋裏歇歇,也不必對這裏太上心了。橫豎咱們又不在榮國府住一輩子。”

  黛玉忙讓雪雁倒了一杯熱茶給寶石。

  “多謝林姑娘賞茶。”

  蘭芝院不比賈府別的地方,大丫鬟們作威作福,比如寶玉屋裏更是丫鬟名正言順就用寶玉的東西,拿他的月錢去頑。

  寶石是王府選中又培訓過的人才,十分守着禮節規矩,哪怕林姜和黛玉都不是在意這些鎖事兒的人,她也從不亂動姑娘們的東西。就連一杯茶,哪怕她渴極了,也要走回去喝她自己的份例,姑娘不發話,絕對不擅自用任何一點兒主子的物件。

  此時黛玉發話,雪雁遞上茶,寶石也先謝過林姑娘,才雙手捧着接過來,喝了兩小口,然後就放下茶回話。

  “姑娘,今日不是我主動出門,而是璉二奶奶處的平兒姑娘尋我,特意說了半日話,這才耽誤了時候。”

  “咦?璉二奶奶有事?”

  林姜自打到了賈府,王熙鳳就一直是周到的,起碼這蘭芝院從沒缺過什麼。只是她畢竟是王夫人的內侄女,也不可能明面上對林姜和黛玉多親熱。

  所以這會子忽然打發最心腹的平兒來找寶石,林姜不免奇怪。

  “平兒姐姐拉着我抱怨了一程子薛家。”寶石想了想道:“說了一籮筐薛家大爺紈絝胡鬧之事,又說,薛家好好的生意讓薛家大爺很是敗了不少,進京後還拉着璉二爺越發愛往外頭胡鬧,從不做好事。”

  林姜點頭:“哦,知道了,這是璉二奶奶來撇清干係了。”

  王薛兩家想奪林長洲出海生意一事未成,落了個灰頭土臉白得罪人。王熙鳳肯定不願意在中間憑空喫掛落。但她畢竟也是王家女兒,是薛家親戚,來故意表白一下,貶一下薛蟠是順便,申明自己與此事無關是真的。

  林姜想:甭管鳳姐兒到底知不知道這件事,現在跑來撇清,可見跟王夫人也不是穩穩的一條心。

  或許將來可以跟鳳姐兒接觸一二,試試看能不能挖王夫人的牆角,讓王熙鳳奪王夫人的權勢——總不能只許王夫人想挖她家牆角,不許她挖回去吧。

  其實鳳姐兒還真是跟此事無關。她最近忙的不可開交,沒功夫摻和這事。

  平兒回來的時候,就見鳳姐的額角上還貼着膏藥治頭疼呢。看見平兒進門,鳳姐兒才擡了擡眼眉問道:“可都把話跟寶石說明白了?”

  “都說清楚了,寶石妹妹雖比我小兩歲,但處事比我還老道,果然是紹王府出來的人。”平兒跟着王熙鳳,已經比尋常姑娘們的丫鬟強多了,見過了許多大世面,也很會料理家事。

  可跟寶石接觸過後,還是讚不絕口。

  鳳姐兒聽了也只點點頭,冷笑道:“解釋清楚就與咱們無干了,咱們沒想喫螃蟹,就更不能去白沾上一手腥,沒得晦氣。”

  她那姑媽,當時辦這事兒根本沒跟她透一點風兒,可見是不準備分她一杯羹的。

  平兒見鳳姐聲氣兒不好,也不敢多說:近來府裏事多,東府小蓉大奶奶又病的厲害,請了大夫都說難辦,可能今冬都熬不過去,甚至還有直接叫預備後事的。而自家二奶奶又一貫跟小蓉大奶奶關係好,怪不得心情極差。

  想到這裏,平兒不由道:“雖說小林太醫現在是陛下跟前有名有姓的人,但到底住在咱們府上有親戚情分,怎麼不能請她給小蓉大奶奶看看呢?小林太醫也常去拜訪林家故舊夫人們,想必舉手之勞的看診也就做了。”

  鳳姐兒看了平兒一眼,只道:“這話別去外頭說。東府的事兒多少有些古怪。”她沉思了一會兒到底跟平兒交了底:“我冷眼看着,別瞧着珍大哥哥珍大嫂子到處請醫問藥的,但未必是盼着蓉兒媳婦真的好起來。”

  平兒聽得心裏都犯突突。

  榮國府許多事都是瞞上不瞞下的,下人們嘴裏什麼都敢嚼說。比如關於寧國府混亂的男女關係,平兒就聽過很多閒話。

  東府裏大老爺賈敬在道里‘修仙’,府裏說了算的就是賈珍。珍大爺算起來其實跟寶玉是一輩,輩分不高只是年歲長。

  上頭既然沒有親爹管着,那真是無所不爲。

  而珍大爺的兒子賈蓉小爺,幾年前娶了秦氏爲妻,那小蓉大奶奶生的着實貌美。

  也就是因爲這貌美,生出許多閒話來。東府許多人背地裏都說,珍大爺跟兒媳婦不清不楚,說的有鼻子有眼的。

  平兒乃是榮國府的人,素日都有所耳聞,何況東府裏頭,估計更是傳得人人都知道。

  這回小蓉大奶奶病的蹊蹺,寧國府請大夫的架勢倒是很足,可偏生隔壁榮國府住着的女神醫就不請,只說不敢打擾御用太醫。而小蓉大奶奶也越病越厲害,如今只說起不來身,都不許人去探視了。

  只怕其中另有隱情。

  說來,林姜也知道秦可卿病重之事,還搞得她很好奇。

  雖然她不是癡迷紅樓的人,但好歹也看過些紅學家解析討論,關於秦可卿的出身和死亡,一直是個謎團。還有人說她是什麼廢太子之女,所以死後纔有隆重的大喪之禮,甚至還有人猜測連元春封妃都跟秦可卿之死有關。

  簡直像是裏頭藏了個驚天大陰謀。

  林姜不知道原書真相到底爲何。但就她此世看到的現狀,覺得這個說法不靠譜:廢太子,哪裏來的廢太子呢?

  太上皇他老人家沒有嫡子,更是從來沒有立過太子,只給諸子都封了王爺,直到五年前皇上登基爲帝,其餘人也都是老老實實的王爺。

  至於書中提過的那個壞了事的義忠親王則是太上皇一輩兒的兄弟,只是削爵,全家性命也保全了正在關禁閉。實在找不出一個能給秦可卿當爹的奪嫡失敗者。

  那秦可卿的病是爲什麼這麼來勢洶洶又遮遮掩掩呢?林姜很好奇,是單純的家庭醜聞兒媳公公的私通鬧出來了?

  ——

  林姜沒想到的是,待她明日入宮上班的時候,皇上居然也問起了這件事。

  那時她剛把完脈,表達了皇上一切都好,連補藥都不用多喝的意思後,皇上就把袖子放下,忽然問了一句:“你就住在榮國府,可知道寧國府的宗婦病重之事?”

  林姜當場就驚了:啥啥啥,難道還真有什麼驚天大案隱藏其中?不然怎麼連皇上都特意過問寧國府一個少奶奶的事兒。

  皇上見她驚訝,便只擺擺手:“朕不過隨便一問。”

  這給林姜急的,恨不得大逆不道搖晃皇帝陛下:說話就說完啊,到底咋了,你別說一半啊!可她實在沒這個膽子,只好自己憋着疑惑。

  其實皇帝也只是想八卦一下。

  榮寧二府是他父皇的舊日愛臣,如今忽然聽說寧國府公公媳婦扒灰的大丑聞,皇上看的還挺樂。現在秦可卿‘病重’,顯然是賈家要把這不守婦德的婦人處置了。

  皇上還特意讓人去留意搜尋些證據,若是將來他們有不敬之心,清算之日,也是寧國府一樁罪名。

  只是皇上這樂子也沒人可說,見了林姜忽然想起她的住處,就問了一句。

  問完見林姜一臉驚訝,皇上又連忙止住:這小林太醫性格頗爲活潑,又穿着朝服,以至於方纔差點忘了,這不是個男人,還是個未出閣的小姑娘!

  自己一個做皇帝的,怎麼能跟她討論這種腌臢事呢!估計她就算住在賈家,也是毫不知情的。

  於是皇上見林姜寫完今日的脈案,就讓林姜告退了。正巧畫眉公公進來回稟:“回陛下,衛副統領在外頭候着見駕。”

  皇上點頭:“宣他進來吧,朕這裏已然診過脈了。”

  林姜出得門來,便與一身戎裝甲冑的衛刃擦肩而過,兩個人彼此打了聲招呼。

  畢竟都是皇上心腹,在宮裏當差,難免要遇到,也算是混了個臉熟。

  說來,她很喜歡遇見衛刃,因爲衛刃金光閃閃,如同人形大寶石一樣,讓她想起她的聲望值。只是這一個月,聽說衛刃奉命出京去了,兩人就總沒碰見了。這回遇見心情也不錯。

  可就在擦肩而過,離得最近的時候,林姜忽然瞥見,衛刃的左手上,有一塊紅色的光斑。

  光斑顏色也不深面積也不大,但確實是存在。只是兩人擦肩的太快,【主任的眼鏡】還沒來得及凝視出到底什麼病症。

  “小林太醫?”

  畫眉公公見她忽然不走了,而是凝視着衛刃的背影,不由喚了一聲。

  林姜回神,想了想就對畫眉公公道:“公公覺不覺得,衛副統領的左手,似乎有些僵硬。”

  畫眉公公倒是不覺得,但他素來很信任林姜的醫術,便道:“說來衛副統領上個月確實奉命去河南查辦安撫流民之事了,不知是否在外受了傷。”

  林姜便道:“那有空再問問衛副統領吧,我先回去了。”

  畫眉公公點頭,將林姜送下了臺階,又轉身回了殿內。一回去就聽見皇上在說:“你知不知道寧國府的事兒?”

  畫眉公公:我的陛下啊,您真是好生八卦。逮着小林太醫沒說成,又抓住衛副統領交流。

  可見主僕一脈,皇上喜歡看熱鬧八卦的心,也不比畫眉公公少。

  衛刃是剛剛回京,還真不知道此事,於是皇上終於捉住了一個可以分享八卦的對象,很是說了一通,又鄙夷了一番這些老牌世家的男人尸位素餐,家族金玉其外敗絮其中。

  衛刃聽得直皺眉,覺得此事骯髒齷齪,簡直不堪入耳。

  皇上一吐爲快後,一轉頭卻見畫眉上下打量衛刃,不由道:“怎麼,你不認得他了?”

  畫眉公公忙道:“回皇上,方纔奴才送小林太醫出去,她與衛副統領打了個照面後,跟奴才提了一句,看着衛副統領的左手有些異樣。奴才這不才多瞧了兩眼。”

  皇上“咦”了一聲,問衛刃道:“你這回去河南,受傷了不曾?”

  語氣裏全然是關切子侄的意味。

  說來,這衛刃跟他的子侄也差不多了。衛刃並不是朝中任何官宦世家出身,他是皇上撿來的孩子。

  那時候皇上剛二十七歲,奉命去江西賑災,路過一個村子只見白骨森森人煙滅絕,十分嘆惋,剛要率親隨離開卻聽見小兒啼哭。那孩子就是當時還不足歲的衛刃。

  誰也不知道,滿村子大人都餓死了,一個襁褓嬰兒是怎麼活下來的。

  皇上心中不忍,當時就把這孩子帶走了。本想着到時交給善嬰堂撫養便罷了,可後來皇上回京後因賑災有功被封了親王,又有府裏精通算數的謀士說,這小孩子大難不死有些福氣,皇上也就把他擱在王府教養了。

  後來衛刃長大,學了武藝,就加入了王府的護衛隊。

  五年前,皇上登基,衛刃也跟着水漲船高,從王府親衛變成了皇上御前龍禁尉,經過五年,不過十七歲的年紀,就超擢升了副統領,深得皇上信重。

  比如那些有家有業的世家子弟,衛刃這種獨自一人還是皇上救過性命,算是親自教養的孩子,更讓皇上安心重用。

  衛刃聽畫眉公公這樣一說,方纔還在蹙眉的臉上不由露出些訝然:“這位小林太醫當真看的出來?回皇上,臣是在河南受人暗算,左手被小羽箭射中一回。不過都是皮外傷,現在也好的差不多了。”

  皇上一笑:“別說,那小林太醫的醫術,當真有些神奇之處。”

  言語裏還很有些自己慧眼識珠的驕傲。

  說完後又叫畫眉公公:“把她再叫回來,給衛刃好生診診,說是皮外傷,但說不得那箭上就有些毒啊藥的,外頭流民叛賊多的是些下作手段,不可不防。”

  畫眉公公就連忙叫了個跑得快的小徒弟去叫。

  而快要走回太醫院的林姜:……這不是溜我嗎?

  倒也因此知道了這位衛副統領在皇上心裏的地位,聽說他病了,居然直接叫自己回御前診脈,想來是很看重的心腹了。

  林姜再次回到明正宮時,皇上卻沒有第一時間就讓林姜診脈,反而指了衛刃道:“這是朕親封的龍禁尉副統領,你仔細認一認臉面。”

  “在這宮裏,朕若召你,必是讓畫眉和他四個小徒弟去,絕不會叫個臉生的小太監就去太醫院尋你。”

  “而你若在宮外,朕有急事要召見,必是衛刃去榮國府——可別稀裏糊塗,隨便上了自稱是宮中的馬車,叫人把你拉去賣了都不曉得。”

  林姜:您跟太上皇真是親父子,嚇唬人的話都一樣。

  聽完皇上的話,她走到衛刃跟前,行了個同僚官禮,也算是兩個人作爲皇上心腹,官方正式會面。

  衛刃還了一禮,然後解了甲冑的兩枚鎖釦,從貼身衣物中取出一塊玉佩。

  林姜:?剛見面就要送大禮啊,這不太好吧。

  衛刃當然不是要送禮,他只是拿出這塊玉佩給林姜看:“林太醫,這是我珍藏的貼身之物,極少有人見過。請您仔細瞧瞧,若有朝一日,我不能親自去接您,必會讓人帶着這信物去。”

  他沒有明說,在場中人也明白:若有極端情況,比如突發宮變之大事,衛刃必然是要護衛在皇上身側不離的。到時他一旦脫不開身,卻又需要林姜到場的時候,只能靠信物了。

  就如同兵符一般。

  這是要緊事,林姜也就不管什麼男女授受不親了,接過衛刃手裏的玉佩,仔細辨認着。

  衛刃的珍惜之物,並不是什麼上好的美玉,反而是一塊雜質斑駁的玉牌,上面雕的圖案線條也粗糙,像是外行所爲,甚至邊緣還缺了一個小口。林姜也聽說過衛刃的身世——想必這是他從前至親留下的物件吧。

  她細細看過將玉佩特徵記在心裏,才還回去。

  這樣近距離接送東西,她倒是把衛刃的傷看了個清清楚楚。他的左手是箭傷遺留問題,估計是當日沒有好好包紮用藥,那一箭又正在射在筋骨處,才留了些隱患。若是不趁現在治好,留了沉珂宿疾,早晚會受罪的。

  於是她交還玉佩就提出:“衛副統領能否讓我看看傷口?”

  衛刃有些猶豫,還忍不住看了皇上一眼。

  皇上倒是好笑:“醫者之心等同視之。況且只讓你露出手臂,人家姑娘家都沒有什麼,你倒是扭捏上了?”

  衛刃是久在軍營之人,夏日時打赤膊的時候都有,並不是自己害羞,只是還把林姜當成閨閣姑娘,覺得不好解衣服。聽皇上這麼一說,也就爽快的開始拆臂鎧上的緊扣。

  而他一撩起衣袖露出皮膚,身上的金光在林姜眼裏更閃耀了。

  林姜:我的寶石們要是有朝一日能堆成這麼大一堆就好了!

  她將手指搭在衛刃的脈搏上——其實她從未停止過學習,有了【主任的眼鏡】和【醫神的靈感】進階後,她並沒有躺在自己的能力上一直喫老本。這兩個月在太醫院,她也在努力吸收這個時代的醫學知識。

  比如真正的把脈和脈象。

  再比如根據【主任的眼鏡】開出的藥方,她就倒回去瞭解各類藥材的藥性,不同病症所需的藥物與藥量區別。

  這會子一搭脈,就發覺果然如自己眼中所見,這位衛副統領的身體,好的沒話說,體內氣機之強健,簡直頂的上好幾個皇上。

  估計是修行武藝的緣故。

  林姜沉思着,時間就不免長了點。

  皇上在旁還關心道:“怎麼,還真有大不妥?”這可是他看好的心腹,將來是要負責他人身和這皇宮禁內安全的,萬一出了事,叫他一時上哪裏去找這樣從小養大的心腹?

  林姜搖頭笑了笑:“陛下,衛副統領的傷沒有大礙,只是我第一回爲身負武藝的人把脈,只覺這脈象與常人不同,所以才摸的久了些。”

  她收回手來,取下自己腰上錦囊:“至於衛副統領左臂上的舊傷,只是傷的不是地方,正好落在筋與骨的連接之處,當時處理的又粗糙,纔有些不妥,我扎兩針就好了。”

  皇上聞言蹙眉道:“隨你去河南的太醫院醫使是哪一位?”

  林姜一聽就知道衛刃這一趟出京估計不簡單,皇上連太醫都讓他帶上了,可見風險頗大。

  衛刃搖搖頭:“回陛下,當時事態緊急,臣只是自己隨手包紮了一下,回去又把此事忘了,並沒有召太醫看。”

  皇上聞言無奈,只得罷了。

  兩人說話對答的功夫,林姜的針已經落在了衛刃的胳膊上。衛刃竟然絲毫不覺疼痛,不由看向正在給她施針的林姜。

  太醫院青色的官服,與勒在下頜處玄色的束帶,越發顯出眼前的姑娘如玉像一般的容顏,她低着頭的神色又專注又自信,在她明媚嬌麗的容顏上更添了一種別樣的神采。

  衛刃先是一怔,然後連忙轉開臉。

  但他跟個撥浪鼓似的頭轉過來又轉過去,早落在了皇上眼裏。皇上看着正坐在一處的醫患兩人,忽然心中一動。

  ——

  林姜很快施針完畢,收了自己的銀針笑道:“衛副統領身體果然極好,這兩針下去便夠了,連藥也不用再喫。”

  衛刃起身一禮:“多謝林太醫。”

  皇上在旁忽然開口道:“衛刃,這是替你解決了一輩子左手的病候,一聲謝就完了?來日可要備點禮送到太醫院去。”

  衛刃領命。

  倒是林姜覺得,皇上這人,心思也太細緻了,啥都要出言管一管,剛纔還問自己寧國府的事兒呢,真是個愛操心的帝王。

  待林姜和衛刃都告退後,畫眉公公給皇上換了新茶。見皇上拿起了摺子,他便準備悄默聲退下去看大門。

  誰料皇上又放下了摺子,對他招手,然後用一種隱祕的語氣道:“你看這兩人如何?”

  以畫眉公公多年揣測帝心的本事,一時都沒反應過來皇上在說什麼,只道:“這兩位大人雖然都年輕,卻各有本事,對皇上也忠心耿耿。”說點好話總沒錯吧。

  皇上發出了一聲讓畫眉公公都覺得奇怪的笑聲:“呵呵呵,正是如此,所以朕覺得,他們兩個很是般配!”

  畫眉公公要是晚生幾百年,應該就能分辨出來,皇上這種奇怪的笑聲,就是傳說中拉郎磕cp的笑。

  而此時畫眉公公只是大爲震撼,他忍不住脫口而出:“可衛統領比小林太醫大好幾歲呢!”這一驚,連副統領都忘了說,直接給衛刃升了官。

  皇上不以爲然:“大幾歲怕什麼,別說男子比女子大,便是反過來也無妨。”皇上自己後宮裏那什麼年齡的沒有,差上二十歲的都有,根本不覺得有什麼。

  他細數道:“衛刃的出身孤苦,至今連個至親都沒有,以當日朕撿到他的村落來看,估計是親人都不在了。”

  “朕當年將他帶回王府,教養了這些年,以後要用他,當然也要安排他的終身。只是這滿京城裏,誰家擇婿不是挑三揀四的,那些有體統的世家眼高於頂,對衛刃的出身不明和親眷全無,不肯容受。”

  “而那些巴不得捨出女兒來拉攏衛刃的人家,哼,朕又看他們心懷鬼胎,只怕將來衛刃真叫妻族糊弄了去。”

  皇上越說越覺得自己有道理;“倒是小林太醫,是家中獨女,又是朕看重的心腹太醫。雖有個父親,卻又常在海外尋仙,礙不着什麼。”皇上頓了頓:“便是林氏一族,林如海也只一個女兒罷了,他也無甚可爭,從來避着京中皇子,也算識趣。”

  畫眉公公在旁聽着,心道:皇上您打算的都挺好,可那都是爲您自個兒打算的啊,好吧,還有爲衛副統領打算的,唯獨沒想想小林太醫的心思。

  在衛刃和林姜之間,皇上自然偏心衛刃這個從小帶大的孩子,但對畫眉公公來說,替他治病免痛還能一起暢談八卦的小林太醫才更好,衛副統領啥的就是塑料同事情!

  在畫眉公公看來,小林太醫這些年呆在巡鹽御史府,如今也是正經官宦家小姐不說,連自己也是從五品官兒了。以林家在江南之勢,哪裏尋不來一個好夫婿呢。

  這時候畫眉公公的腦回路跟林如海奇異重合了:到時候嫁一個敦厚的讀書人,由林大人扶持着走官場,再加上小林太醫在宮裏的體面,將來她不做太醫,做個文官家的誥命夫人不香嗎?

  衛副統領雖得皇上重用,但皇上自己也說了,他不是世人眼裏的好女婿。再加上他常要替皇上做些危險要緊之事,這萬一哪天……小林太醫好好的女孩子,難道還得守寡不成?

  所以畫眉公公並沒有很接話附和皇上,面對皇上的追問:“如何?朕想的這樁親事是不是極好?”他只是忠厚爲難狀:“陛下,您這話問奴才,奴才實在是不知如何回答。奴才聽小林太醫說過,年節下林遊弈使就會進京,皇上正該問着小林太醫的父親纔是。”

  皇上一琢磨,是這麼個道理。

  而且他到底還沒親眼見過林長洲,很該再考察一下人品,別是那種會惹是生非給他女婿拖後腿的人。

  再者林姜年紀確實小一些,這親事可以慢慢商議去。

  ——

  林姜並不知道,自己進明正宮一回,連終身大事都被人安排了。

  她此時確實擔心終身大事,只是擔心的卻是黛玉的。

  這些日子她在宮裏,把皇子們的脈案翻了個遍,十分頭疼——實在是這些皇子看起來沒有一個良配。

  且說當今皇上生兒子有個很神奇的規律:嬪妃位份越低越容易生。

  這宮裏皇子的生母,多半是些貴人答應之流,罕有的三個嬪位還都是皇子長大後,皇上一層層爲其生母提上來的。

  這給皇上愁的。

  他難道不想要個嫡子嗎?雖然他不甚喜歡皇后,但按着宮規,逢旬日都會去皇后的鳳霖宮,就當政務一般認真對待耕耘嫡子之事。可這些年辛勤勞作下來,愣是顆粒無收。

  可惜皇后娘娘連好消息都從來沒有過。

  而正二品妃位上,寧妃、哲妃這些家世不俗的嬪妃,生的都是公主。反而宮女出身的各位答應、常在,倒是常常一次就有了,一生就給他生個兒子。

  想起此事,皇上就有些糟心,唯有貴妃還能給他些安慰,算是碩果僅存的擁有兒子的高位嬪妃。

  讓林姜來說,皇上的皇子們也是倒黴,很有些爹不疼娘不愛的意思:太上皇他老人家這幾年被病折磨的兒子都不管何況孫子,一年到頭也懶得看一眼。又是烏泱泱一羣更不顯得珍貴,每年拜壽磕頭,太上皇連人都分不清。

  而皇上就更忙了,一邊要擔心自己的病一邊要治理國家瑣事,更要緊的是還要應付太上皇這尊頭頂大佛,對兒子們也就是大撒手不管。

  以至於前四位皇子都成年娶親了,也沒有個正經親王郡王爵位,還全在宮裏擠着住。

  皇上不提,太上皇不問,朝中便是有人敢說話,提過後見兩位陛下都沒動靜,也就不敢再說了。

  而這些皇子們,除了貴妃所出的十皇子,生母位份還都頗低,母家也指望不上。

  貴妃的十皇子出身倒是夠了,皇上貴妃也很看重疼愛,可無奈十皇子才六歲,而且特別體弱多病。

  他這短短六年的脈案,就能碾壓他大哥二十五年的脈案史,可見一斑。

  林姜看來看去,總覺得這宮裏將來水要渾的不能見人啊!這太上皇一旦去了,皇上的兒子們開始奪嫡起來,估計得是一團亂象。

  所以這種皇子妃的榮耀真是不要也罷!這纔是鳳姐兒常抱怨的:外頭體面體面苦。

  黛玉自己的心思也是這樣,用她的話說:賈家纔多少人,不過兩房主子便日日烏眼雞似的,看的好不心煩。那宮裏自然只有事兒更多的,她是很不喜歡常日與人陪坐敷衍更甚至要勾心鬥角的日子。

  她可以懟人,但她從來不是那種與人鬥其樂無窮的鬥戰勝佛脾氣,實則很不願沾染這些。

  林姜和黛玉就此事已經悄悄商議過,只是林如海對黛玉來說是可依賴的生父,是定海神針,他的信一日不到,她們也就總是記掛着。

  “小林太醫又研究了這麼久的脈案,真是刻苦啊。”

  太醫院的所有脈案記錄都封存在太醫院大堂東側的靜室內,除了陛下可以取走,旁人都是不能帶出門的,林姜也只能搬着小板凳來此處坐着看。

  等她看完出門,在大堂裏值班的太醫們就都會跟她寒暄幾句。

  他們也是真覺得這小林大夫難得——進了太醫院,也就是當世醫者所能走的最亨通的官路了。許多人進來後,也就懈怠了,只看自己最熟的那部分病候。

  畢竟在這宮裏,多做還可能多錯,還不如只幹熟練工求個穩當。

  鄉野之間哪怕有神醫,太醫院的大夫也不去比較,橫豎他們已經進了官衙門,有了終身保障。

  但看這小林太醫進了太醫院後,還日日夜夜不放下對脈案醫書的研究,甚至年紀輕輕就因爲看書看壞了眼睛,戴上了眼鏡,不由讓這些圖安逸的太醫們感慨:這簡直又是一個醫癡秦院正啊!

  林姜看了一眼懷錶,已然到了下班的時辰,便與同事們告辭,準備出宮去。

  榮國府在這件事上積極的不得了,給她備下馬車和車伕,專管隔一日送她出入宮。

  她心裏想着事,從宮道上往北門外走——橫豎中午這時辰,也沒有外臣出入,她就慢慢溜達着走,神遊天外。

  “林太醫。”

  忽然一聲從她身後響起,把她嚇了一跳,一轉過身又險些亮瞎了眼——正是衛刃站在她身後兩步開外。

  林姜忍不住摸着心口:“衛大人啊,人嚇人是會嚇死人的。”

  衛刃也想不到這在御前看起來都頗爲自然隨意的太醫,居然被自己一聲呼喚嚇得像只貓一樣,險些跳起來,忙道:“對不住,我是瞧着太陽正烈,林太醫卻不走宮牆下陰涼處,只一路曬着自己,這纔過來問候一聲。”

  林姜擡頭,果然正午時分,日頭頗大。怪不得剛纔看衛刃,比在屋裏看還要閃光。

  林姜收了心神笑道:“衛大人是習武之人,寒暑不侵。我倒覺得這初冬天氣頗冷,還是曬曬太陽的好。”

  衛刃點頭,又看了一眼林姜:“官服薄了些,林太醫應當多穿些。”說到這兒又止住話,覺得有些不好意思起來。

  說來他自己就粗枝大葉的,受了傷都隨便裹一裹,平時當然也不關注旁人穿什麼戴什麼的。可方纔,見這林太醫在太陽下面曬着,青色官服玄色束腰,越發襯的她有些纖細,像是一株可憐的小柳樹一般蔫噠噠垂着頭,他不自覺就上來打招呼了。

  林姜見衛刃邊說話,邊與她一道往宮門處走,不由奇怪:“衛大人不當值了?”

  衛刃點頭:“今日向陛下面呈了河南流民之事,陛下許我半日假。”

  林姜心道皇上可有點周扒皮的意思啊,聽畫眉公公的話音,衛刃這一去可是一個多月,還受了工傷,居然就給人家放半天假。

  於是她真心實意道:“衛大人辛苦了。”

  這句話衛刃聽過許多次,只是像林太醫這樣語氣真摯,似乎真的替他感到辛苦委屈的語氣極少,心裏頓時有種被關懷惦記的暖和。

  林姜則是做慣了大夫,繼續囑咐下去:“還有,衛大人也不要藝高人膽大,受了傷也不當一回事。殊不知許多小病不管不顧,一味逞強就成了大病。而且人這一生長着呢,年輕時候虧欠身體,老了以後,身體可要找你要債的。”

  衛刃生無親眷,性子又冷,兼之是皇上心腹,整日不是鎮守禦前就是外出辦差——生殺戰場對他來說很習慣,但這樣的午後,曬着太陽與人閒庭信步,邊走邊說家常話,實在是個新奇的體驗。

  以至於他一時都不捨得說話,只是像休憩的豹子一樣,對着太陽眯了眯眼睛,難得露出一種安閒的姿態。

  眼見宮門在眼前,他甚至想這條路可以再長些。

  只是天不遂人願,走向宮門的路沒有變長不說,橫空還跳出來兩隻攔路虎。

  “衛刃!衛刃!我在這兒呢!”

  林姜有些詫異:這宮牆之內,還有這樣大呼小叫的人?

  :https://www.bie5.cc。:https://m.bie5.cc

看小說網

看小說網是您最喜歡的免費小說閱讀網站。提供海量全本小說免費閱讀,所有小說無廣告干擾,是您值得收藏的小說網站。

網站導航

熱門分類

© 2023 看小說網 版權所有

首頁 分類 排行 書架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