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8 第 68 章

作者:夾生的小米
江菱翻了翻那幾頁名冊,但管事姑姑卻不許她再看了,說是讓她看到前面幾個,已經是極大的通融,要是再看後面的,日後沒法在惠嬪面前交代。江菱也不強求,將林黛玉等幾個名字記下來之後,便欲告辭離去。

  臨走之前,江菱像是不經意間問道:“那幾個姑娘,怕是有些名不正言不順罷?”

  管事姑姑一面收拾冊子,一面無所謂道:“管他呢,橫豎榮國公府裏的事兒,查不到咱們頭上。小主不知道,這些年我在宮裏呀,什麼事情都見過,別說是有點兒名不正言不順,即便是已經被放逐出去的宮女,也有改了個名字和年紀,重新回來參選的,你說這不是糊弄着我們玩兒麼?可這偶爾一個兩個的,戶部那裏懶得查,我們自然也由着她們去。這一來二往的,便成了約定俗成的規矩。”

  江菱想到自己的身份,亦默默地捏了一把汗。

  但現在不是計較這個的時候。江菱笑了笑,看似不經意地說道:“這要是沒出事兒,自然大家夥兒糊弄糊弄,也就過去了;可要是真出了事兒,又該算誰的?”

  管事姑姑動作一停,詰問道:“小主這是什麼意思?”

  江菱又笑,指着剛剛自己看過的那本冊子(其實只是其中的幾頁)道:“我是說,要是這幾個人當真被查出來了,名不正言不順的,真要怪罪,應該怪到誰的頭上?戶部?內務府?還是宮裏掌事的女官?……噢,姑姑別用這樣眼神看我,我沒有別的意思,不過是偶然想起來,這幾個姑娘雖然掛着榮國府的名,但在三四年前,卻還是正兒八經的官身,真要進宮當了宮女,怕是影響不好。”

  ——而且這可不是放出去又回來參選的宮女啊。

  管事姑姑臉色變了變,再次將那一摞冊子搬過來,一頁頁地翻看。江菱也不急着走,不過稍微往後退了兩步,以避嫌疑。管事姑姑翻冊子的速度很快,不過半個多時辰,就將手裏的秀女名冊翻完了,臉色變得相當難看。

  江菱知道事情已經起了效果,便再一次出言告辭。

  管事姑姑的表情緩了緩,道:“這回要多謝小主提醒。要不是小主提起這事兒,我還尚未發現,這幾個人居然是官身,與別個全都不一樣。要是真被什麼人拿捏住了,跟我較真兒,那是會讓人頂罪的。”她想起了自己在宮裏的幾個仇家,臉色變得更加難看了。

  江菱等管事姑姑說完了,才故作驚訝道:“居然會這樣嚴重麼?”

  管事姑姑青着一張臉,道:“自然是極嚴重的,因此還要請小主替我將此事保密,我得設法跟惠主子通通氣兒。聽聞小主與榮國府的人素有淵源,這幾個秀女……”管事姑姑話說到一半,忽然又剎住了話頭,只是重複道:“還請小主替我保密。”

  江菱微微頷首,道:“理當如此。”

  管事姑姑隨後便推脫自己有事,匆忙離去了。江菱自然也不可能獨個兒留在裏面,便亦離去了。

  這件事情已經被她推到了明面上,只等一個合適的臨界點,便能徹底崩塌。

  江菱一直等到第二天早上,纔等到了惠嬪那裏的消息。據說是昨晚惠嬪大發雷霆,將負責明年待選事宜的幾個管事姑姑,全都叫到宮裏,挨個兒訓斥了一遍,而且還將秀女名錄一併徹查清楚,從中挑揀出所有往年可以模糊過關、但嚴格來說卻不應該在冊子上的秀女,全都給抹去了。

  而且惠嬪還先發制人,到皇太后那裏去告了一狀。

  皇太后年紀大了,又被前些天事情弄得身心俱疲,被惠嬪這麼一鬧,便由着惠嬪去折騰。於是當天下午,惠嬪又到貴妃宮裏去鬧了一場,據說跟貴妃兩個人鬧得相當不愉快。

  第三天,榮國公夫人進宮,據說是要探望貴妃的病情。

  第四天,貴妃客客氣氣地將惠嬪請到了自己宮裏,不知緣由。

  據當時留在貴妃宮裏的宮女們說,當天惠嬪和貴妃吵了一架,惠嬪直接當着貴妃的面道:“這事兒總歸是你們榮國府出的差錯,通融通融?你們要如何通融?往年名單可以模糊過去,卻不代表明年可以模糊過去,既然這事兒到了我手裏,那自然得照着我的規矩辦。我的規矩便是照着規矩辦事,連一絲的縫兒都不能有。誰能進宮、誰不能進,俱是白紙黑字寫得清清楚楚的。莫說是榮國府,即便是王爺親臨,我也仍舊是這句話:照着規矩辦事,一絲一毫的模糊都不能有。”顯然是絲毫不給榮國府留情面的意思。

  事情便被徹底揭了個乾淨,次年的秀女名冊上,額外多出來的幾個人,全部都被劃掉了。

  這些事都是在貴妃宮裏發生的,江菱不過偶爾聽了兩句,又在惠妃的夢境裏看見了一些隻言片語,具體的情形,卻不大清楚。不過等過了幾日,她又去翻了翻那些名冊,看見林黛玉等人的名字都被劃掉了,才真正鬆了一口氣。

  如此兜兜轉轉,又是一月有餘,轉眼間便到了年關。

  這已經是江菱在這裏住的第三個新年了,比起前面兩回,今年的她的情緒變得平穩了許多。或許是真的適應了這個世界,現在外面不管出什麼事情,江菱都能當成平常事兒一樣,有條不紊地處理乾淨。在第二年的元宵節,賈元春曾向皇太后提起,希望能再回府省親一次,但卻被駁了回來。

  現在貴妃在宮裏禁足,榮國府如熱鍋上的螞蟻,寧國府空空蕩蕩,日子就這樣慢悠悠地過着。

  等到上元節的那一日,江菱不能出宮,便偷偷派人出去,給林黛玉送了封信。等送信的嬤嬤回宮之後,江菱才知道,在上元節當天,林黛玉也沒有去佛寺,她被北靜王帶到園子裏,見了太妃。

  據說數月前,太妃曾見過林黛玉一面,北靜王亦隱晦地提過一次,但那時卻不曾表態。

  因此這回北靜王便想再試上一次,讓太妃再見見林黛玉。

  後來的事情,林黛玉在信中寫道,要是那一次不成,北靜王就只能請皇帝下旨賜婚了。畢竟她現在寄居在榮國府裏,即便是要三媒六聘,也很難過王夫人那一關。王夫人不一定會答應。

  江菱接信默然。

  然後她回信道:但北靜王終究是個王爺……

  半個月後,林黛玉回了江菱一封信:正因爲北靜王是個王爺,難以得到更大的好處,舅母纔不一定會鬆口。因爲如果真的嫁過去,就跟榮國府徹底斬斷關係了,不像在宮裏,還有一個貴妃看着。

  在那封信的後面,還附有解釋:這些話是北靜王仔細掰碎了說給她聽的,但林黛玉自己仍舊是一團漿糊,懵懂不知。王夫人那裏亦未曾表態,但北靜王已經派人到蘇州,試圖找到林黛玉的本家,只等找到之後,便繞過榮國府直接下聘,將人領走。

  江菱揉了揉額角,默默在心裏感慨了一句:看來北靜王倒真是不錯。

  如此一來一回地三四封信,林黛玉的事情便陸陸續續地敲定下來,只等太妃那裏鬆口了。

  江菱等到一開春,便找藉口又出了一次宮,見到了愁雲慘淡的林黛玉。林黛玉一見到江菱,便抱着她長久都不放手,北靜王在後面看着,想要去扶,但剛剛伸出手,便又停頓住了。

  江菱輕輕拍了拍林黛玉的背,低聲問道:“怎麼,事情不順利?”

  雖然問的是林黛玉,但她卻看向了北靜王。林黛玉害臊,多半是不會說給聽的。

  果然林黛玉半晌都不說話,還是北靜王看不過去,低低地咳了兩聲,道:“倒也不是不順利,只是額娘那裏有些難辦,先前南安太妃曾想給我做媒,不過被我辭了;額孃的意思是,先把人定下來,等南安太妃那邊消了氣,再迎她過門。現在她住在那園子裏,左右不是個滋味,便想讓我把她接出來,在外面住一段時日。”但他們兩個男未婚女未嫁,真這麼幹了,怕是林黛玉又要難做。

  林黛玉稍稍擡起頭來,抱着江菱道:“阿菱,你可有什麼法子麼?”

  自從江菱把她的名字從秀女名冊上抹掉之後,在林黛玉心裏,便沒有江菱解決不了的事情。

  江菱望望北靜王,又望望林黛玉,問道:“不如以我的名義……”

  北靜王搖頭道:“不妥。如此便要累了小主的聲名。”

  林黛玉看看這個,又看看那個,彷彿有些焦急了。江菱安撫地拍拍林黛玉,示意她稍安勿躁,忽然間靈光一閃,問道:“阿玉,你父親留下來的……可有京裏的鋪子或是田產?”

  林黛玉一怔,低聲道:“有是有,但那不過是一間小鋪子。”

  江菱想了想,便道:“不管鋪子的大小,只要有京城的鋪子就行。你設法把那間鋪子換成一座大宅子,只說是父親從前在京裏買下來的,再挑揀幾個丫鬟,只當是你父親還在世時……阿玉、阿玉你莫哭。”

  大約是“只當是你父親還在世時”幾個字引發了林黛玉的思念,眼圈兒又紅了。

  林黛玉自個兒想了片刻,嘟噥道:“阿菱你別開玩笑了,那不過是一間小小的鋪子,還是我父親無意中接手的,沒有什麼進益,哪能換成一座大宅子呀。京裏的宅子可不便宜。”

  江菱輕咳一聲,指了指北靜王道:“這便要指望王爺了。”

  北靜王先是愣了一愣,隨後心領神會,朝江菱抱拳道:“多謝小主提點。”

  林黛玉眨眨眼睛,看看江菱,又看看他,嘟噥道:“你們在說些什麼呀……”

  江菱笑道:“半真半假,半假半真,東西是林大人留下來的,即便是二太太也挑不出錯兒。”

  林黛玉越發地糊塗了。不過仍舊懵懵懂懂地被北靜王帶上車,預備送回大觀園。現在他們兩個的事情都有些繁多,因此與江菱見面的時間,便被壓縮了小半日。

  在臨走之前,北靜王又叫住江菱,問了些榮國府裏的事情。江菱都照實答了,但見到北靜王的眉頭越皺越緊,成了一個深深的川字,卻不知道是什麼緣由。

  如此又過了兩月,選秀之事平平安安地過去了,再沒有什麼意外。

  期間王夫人曾進宮看過貴妃一回,但因爲貴妃被禁足,又正在病着,只能留了些藥材在宮裏,囑咐她好好靜養,便再沒有什麼動靜。至於寧國府,則更加沒有什麼動靜了。

  但這種情形,怎麼看,都像是暴風雨前的寧靜。

  小選終了,宮裏放出了一批宮女,又新收了一批宮女進來,不少宮裏都重新換了人,連帶着江菱跟前也多了兩個宮女。江菱又去問蘇麻喇姑,這回總該是超規格了罷?但蘇麻喇姑只是笑,卻沒有表明任何態度。

  第二天,乾清宮裏忽然降下一道聖旨:康熙準備南巡,而且指定的地點,就是金陵和蘇州。

  在這個節骨眼兒上南巡,怎麼看都有些風雨欲來的意思。宮裏那位貴妃曾經不顧自己正在禁足,想要闖進乾清宮求情,但卻被梁大總管帶了回去,其結果是:再禁足半年。

  第三天,王夫人想要進宮,卻被擋在了宮門外,一貫靈驗的套路也不靈了。

  第四天,宜嬪和惠嬪藉着探病的名義,又去看了看那位貴妃。據說當天宮裏吵起來了,隱約可以聽見“鳳藻宮”三個字,似乎是當日在鳳藻宮裏,賈貴妃讓宜嬪難堪了,宜嬪便一直記到了現在。

  第五天,去的人是榮嬪,但沒有什麼消息傳出來。

  第六天,康熙皇帝南巡的旨意終於傳遍了紫禁城內外,內務府和沿途各處都已經準備妥當。

  顯然這場南巡,是康熙皇帝早就定下來的,否則不會在短短五天的時間裏,就將一切事務都籌備妥當,連帶着沿途的住處都安置妥當,這也忒不合常理了。

  還有一件更加不合常理的事情:

  ——這回伴駕隨行的嬪妃,仍舊只有一個江菱。

  至於康熙皇帝在明面上給出的理由,則是“朕順手指了一個,指到誰便是誰”。

  江菱默然。166閱讀網

  推薦都市大神老施新書

  :https://www.zibq.cc。:https://m.zibq.cc

看小說網

看小說網是您最喜歡的免費小說閱讀網站。提供海量全本小說免費閱讀,所有小說無廣告干擾,是您值得收藏的小說網站。

網站導航

熱門分類

© 2023 看小說網 版權所有

首頁 分類 排行 書架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