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4 第 94 章
現在已經臨近十月,再等到康熙啓程回京,最少要等到七月中旬。廣州城距離嶺南,從這裏一路回到杭州、揚州、金陵,再前往山東泰山,起碼是九月或者十月的事情了。再加上祭祀的事兒又多又雜,沒有十天半個月,是斷斷辦不下來的。這樣算起來,等回到京城,便應該入冬了。
但不知等到回京之後,又會是怎樣的一番光景。
江菱想到這裏,忽然又在康熙懷裏翻了個身,擡頭望着他的側臉,輕聲問道:“皇上已打定了主意麼?回程的時候,要到泰山去祭天?”
康熙緩緩地點了一下頭,道:“已決定了。”
江菱重新靠在他的懷裏,閉上眼睛,心裏忽然有些不是滋味兒。泰山在皇帝眼裏有多重要,她是知道的。剛剛自己弄了一場六月飛雪,要是真到了泰山腳底下,不知道能不能過老天爺那一關呢。
康熙攬住她的腰,輕拍着她的肩膀,不覺有些感慨道:“今天這件事情,委實有些過於順利了,連朕身邊跟了二十多年的老臣,都感到有些不可思議。想來應該是上天庇佑,讓朕過了這一關。”他說到這裏,忽然笑了笑,俯身輕吻她的額頭,低低笑道,“自然,還有你的緣故。”
要不是當初江菱提點了一些事情,怕是不會像今天這樣順利。
江菱閉上眼睛,有些被動地承受着那個吻,良久之後,才低聲問道:“難道皇上不疑心我干政麼?”
這個問題已經存在她心裏很久了,直到今天,才真正問了出來。
江菱等了片刻不見迴應,便擡頭望着康熙,又輕輕問了一句:“皇上?”
康熙愣了很久,才輕輕點了點她的腦門,笑道:“你這小腦瓜子裏都想着些什麼呢。”
“幹不幹政的,你說了不算,朕說了也不算。要等到那些大臣們上了摺子彈劾,這纔算。”康熙說到這裏,忽然低低地笑出了聲,捏了捏她的鼻尖道,“你這是將皇瑪嬤一塊兒訓了。”
“我……”沒有啊。
江菱呆愣愣地望着他,良久都沒有回過神來。孝莊太后當年干預的政事,可不只是一件兩件,而是把百分之九十九的事情都幹了,否則以當年順治六歲的年紀,康熙八歲的年紀,是斷斷穩不住局面的。那“後宮不得干政”的說法到底是哪兒來的呀,她記錯了麼?
康熙見到她的表情,禁不住又笑了笑,將她整個兒都抱在懷裏,低聲道:“菱兒行事知道分寸,那自然是沒那麼多規矩。等回了京朕再告訴你,到底那些能干預哪些不能干預。現在麼……”
他一翻身將她壓在了薄被裏,手指摩挲着那顆珠子,低低說道:“先給朕生個孩子罷。”
緊接着便是一路輕輕淺淺的吻,弄得她腦子裏混混沌沌的,差點兒什麼都想不起來了。直等到外面的帳子落下來,才猛然驚醒,剛剛康熙叫她什麼?……
又來了又來了,每回碰到這個稱呼,都是康熙情緒逐漸外露的時候。
今天晚上肯定會很難熬的,嗚。
情到酣時,他忽然低聲問了她一句:“可喜歡麼?”
她霎時間紅了臉,別過頭去,一句話都不說。耳旁再一次傳來悶悶的低笑聲,還有人在自語道:“那便是喜歡了。好極,要是你不喜,朕還得懷疑懷疑自個兒……”
江菱伸手捂住他的嘴,又惹來一陣低低的笑聲。
“菱兒要是喜歡,那自然是無需害臊。”他一寸寸地撫過她的面容,望進她的眼睛裏,仍舊是那種極淺淡的笑,帶着點兒揶揄之意,還有一絲極自然的親暱。不知道是不是她的錯覺,這段時間康熙夜夜都有些瘋,有點從此君王不早朝的意味。雖然第二天他往往起得比她要早。
江菱混混沌沌地想着,總有一天,自己也會被這個傢伙同化的。
朦朧的影子斜斜照在帳子上,隱然有些讓人臉紅心跳的氣息。一時間她又忘了自己身在何處,如同一葉小舟在隨着風浪起伏,狂風驟雨一般地翻卷着,唯獨餘下一室的旖旎。
第二天早晨,江菱理所當然地,又睡到了日上三竿。
午後有個小太監過來告訴她,皇上剛剛降了旨,十五日之後啓程回京,與江菱昨晚估計的時間絲毫不差。江菱面色平靜地點點頭,讓他退下去了,自己則坐在屋子裏,望着外面的鳳凰花木發呆。
這些花兒被昨天的霜雪一打,倒是蔫了一大半。
江菱昨晚被折騰得狠了,再加上白天又連續製造了四起風暴,全身的力氣都被抽乾,一整天都是軟綿綿的提不起精神。倒是林黛玉的信終於送到了她手裏,略略地翻了片刻,多半是在向她陳述婚後的生活,還有一兩句提到了榮國府,但是筆墨寥寥無幾。
林黛玉說,京裏的那場風波,慢慢地平息了。
賈璉去金陵收拾祖產的舉動,顯然是起到了效果,現在京城裏除了薛家日子過得有些緊,其餘皆是一片平靜之聲。薛蟠倒是下獄了,但是薛家還有薛寶釵撐着,另外還有一個薛蝌,也是準備考科舉的,雖然日子過得緊張,但卻沒有傷筋動骨。至於原先的王家,因爲王大老爺被貶官,倒是消停了不少,但家族的底子還在,日子過得不是很艱難。
而且還因爲王家被打擊的緣故,王夫人這些日子收斂了不少。
江菱提筆給林黛玉回了一封信,但因爲沒有什麼好寫的,便零零碎碎地寫了一些日常瑣事,還提到了自己在廣州的日子。康熙回程的時間雖然已經定了,但是她沒敢提,誰知道會不會有人藉此機會大做文章呢。京裏的人,可個個都是人精啊。
又等到第三天,廣州城裏才起了一些流言蜚語,說是上天震怒,所以才降下了那場六月飛雪。
江菱不想把事情弄得太突兀,於是便又製造了兩場小冰雹。比起六月飛雪,七月冰雹對於南粵來說,倒不是那麼罕見,起碼二三十年還可以碰到一回。不知不覺地,那場六月飛雪變成了一個傳說,僅僅存在於人們茶餘飯後的話題裏,雖然津津樂道,但卻沒有造成什麼恐慌。
南邊兒的人,果然都不大在意這些細節。
等歇了三五日,事情全部都平穩下來,康熙那邊的事情也都處理利索了,便開始打道回府。剛剛南巡的時候,康熙身邊其實帶了不少人,但是一路走下來,有些提前回京了,有些留在揚州和金陵,還有些被康熙留在廣州城收尾,回去的人已不足半數。輕車簡從,速度便快了不少。
到八月的時候,他們途徑過杭州,她還被康熙帶到了錢塘江的盡頭,說是看海。
錢塘江的大潮一浪接着一浪,倒是引發了江菱不少關於前世的記憶。
在杭州停留了兩三日之後,便又一路北上,回到了揚州和蘇州。江菱按照林黛玉信裏的話,給林黛玉在蘇州的本家帶去了一封信,還有北靜王帶去的一些話。蘇州林家的人見到江菱,倒是歡喜了好一陣子,問了她許多關於林黛玉在京裏的事情,江菱都一一地答了。
離開蘇州之後,便一路北上直往山東。
江菱曾問過康熙,爲何這一次不回金陵。
康熙答道:“當初之所以到金陵,是因爲要拾掇那些鹽商,現在既然已經收拾乾淨了,朕的人又留在蘇州和揚州,金陵自然變得可有可無。況且——”他笑了一下,但笑容卻有些冷,“早先朕還在金陵的時候,便已經有人提前在金陵做了佈置,現在去金陵,不過是弊大於利。”
江菱猜想,這說的應該是薛王賈史四大家族。
但康熙僅僅是隱晦地提到了一點,卻沒有繼續深入下去。
於是皇帝的鑾駕便浩浩蕩蕩地一路往北,直到了山東境內,才停了下來。祭祀蒼天是個苦差事,江菱又因爲暈(馬)車,精神有些疲倦,便被康熙留在了城裏,歇了兩日。
等到康熙回城時,江菱才聽說,泰山上出現了難得一見的奇景。
而且還據說,這一次祭天的行程,比前面幾回都要順利。
江菱不知道這是個什麼緣由,略微聽了一些,便過去了。等到祭天之事結束,鑾駕便又浩浩蕩蕩地啓程回京,一路經過了不少有意思的地方。江菱估算的日期很準,等回到京城時,已經是十月中下旬,寒風蕭瑟,天空中甚至飄起了小雪,已進入初冬時節了。
這是康熙爲時最長的一次南巡,從春末一直到初冬,幾乎都在路上。
回京的第一天,江菱便接到了康熙的一份兒手諭,讓她繼續留在太皇太后的寢宮裏住着,哪裏都不要去。但那份手諭上,卻沒有提到半點原因。江菱接到手諭之後,便派人送去給了太皇太后,太皇太后亦回道:那便住下來罷。
於是江菱便在太皇太后的宮裏繼續住着,完全沒有挪動位置。
不過在第二天,陸陸續續來探視的人卻多了許多,有噓寒問暖的,有旁敲側擊的,還有問她康熙在路上可曾碰到過什麼“溫柔婉約的江南女子”,想要收留在後宮爲妃的。不過這些人,江菱倒是沒見過幾個,有多半都被蘇麻喇姑擋在了外面,板着臉說道,小主剛剛回京,需要靜養,你們還是等小主休息好了之後,再上門探視不遲。
順便一提,太皇太后還把她每日的晨昏定省給省了。
江菱在宮裏住得越久,便越是感到奇怪。在南巡之前,康熙雖然也讓她住在太皇太后宮裏,蘇麻喇姑雖然也會替她擋着這些人,但卻從來沒有像現在這樣,連一些普通的應酬都給她推掉了的。甚至有些時候,江菱想要出外面走走,蘇麻喇姑都會攔住她,明裏暗裏地告訴她,現在不是一個合適的時間。
江菱問蘇麻喇姑,那什麼時候纔是合適的時間?
蘇麻喇姑沉默了很久,才道,這就要看皇上什麼時候才能完事兒了。
言罷朝江菱身上瞥了一眼,目光落在她那對珍珠耳墜上,眼神有些複雜。
江菱摸了摸自己的耳墜,暗想,這對兒罕見的淡藍色南珠,確實是顯得有些扎眼了。
但更深層次的東西,她卻沒有往下細想。
又過了兩日,約定好跟林黛玉見面的時間快要到了,江菱剛剛跟太皇太后提了提,說自己想要出宮禮佛還願,太皇太后便瞥了她一眼,用茶蓋撇去茶水上的浮沫兒,平靜地說道:“是想去見見你那位手帕交麼?皇上昨兒跟我提了提,今天一早,我已經派人將她接到宮裏來了,你無需出宮。”
太皇太后說着,目光又有意無意地落在了江菱的耳垂上,眼神相當複雜。166閱讀網
推薦都市大神老施新書
:https://www.zibq.cc。:https://m.zibq.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