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9 第 119 章

作者:夾生的小米
屋子裏緩緩地走出來一個人。

  是個五十來歲的婦人,穿着素淨的衣裳,發間略略點綴着兩枚珠花,既顯得平靜祥和,又不失雍容大氣。“這位便是王夫人了。”那位婦人道,“哀家素聞王夫人之名,但是卻從未單獨見過。”

  抱琴見到那位婦人,又瑟瑟抖了抖,垂下頭去道:“太后娘娘。”

  王夫人是見過太后的。上回在賞花宴上,還有每年初一的命婦覲見,都遠遠地見過太后一面。現在再看這位婦人,顯然便是皇太后無疑。她的臉色變得更白了,想狠狠地剜抱琴一眼,但又不敢在太后面前造次,最終無可奈何地跪在抱琴身邊,道:“臣婦參見皇太后。”

  太后略擡了擡手,便有兩個嬤嬤拖着一個三十來歲的女人,從裏屋到了院子裏。那女人神神叨叨的,披散着頭髮,雙眼呆滯無神,見到王夫人時,還嗬嗬地笑了兩聲。王夫人見到那女人,原本煞白的臉色變得更加蒼白如紙。

  “哀家聽你們府裏的管事媳婦兒說,這是十里八鄉都有名的仙姑。”太后的聲音很平緩,但卻隱隱帶着不容置疑的慍怒,一字一字道,“這仙姑最擅長的便是換命,借了別人的福運,嫁接到另一人的命格上,以此收取財貨。哀家已經命人看過,她手裏的兩個小人,一個背後寫着雲嬪的生辰八字,另一個則不知道寫着誰的,但正面,卻俱是賈貴妃的生辰八字。”

  這便是一個極爲陰損的辦法了,假借他人的福運爲己用。

  王夫人的臉色稍白了一點。這兩個小人,顯然是爲江菱準備的。一個是江菱真正的八字,另一個是假的。如此一來,不管江菱的身份到底是真是假,都要老老實實地給賈元春借命,將福運全都匯聚到賈元春的身上,將兩人的命格徹底逆轉。

  但沒想到,偏偏今日太后駕臨大觀園,將這東西給攥在了手心裏。

  一時間王夫人腦海裏一片空白,什麼都想不起來了,甚至想不起自己身在何處,亦想不起太后拿到這兩個小人之後,又將會如何處置自己,還有跟前的這個女人,還有……賈貴妃。

  “王夫人。”太后的語氣裏隱含着慍怒之意,“哀家需要你的解釋。”

  王夫人猛然一驚,直愣愣地擡頭看着太后。太后今天是微服,手腕上掛着兩串佛珠,顯然是爲了獨自到城郊寺廟裏還願,才做了這副打扮。但不知道途中被誰攔住,將太后引到這大觀園裏來了。王夫人猶自掙扎,忽然聽見屋子裏砰地一聲響,一個人踉踉蹌蹌地跑出來,跪在太后腳邊連連叩首:“太后,太后恕罪,此事與我母親無關,俱是我一人想出來的,還望太后……”

  “元春!”王夫人喝止了她,一生中從未這樣快過。

  “啓稟太后。”王夫人擡着頭,語速極快地說道,“人是臣婦找來的,東西亦是臣婦置辦好的,與貴妃娘娘沒有半點干係。今天上午,貴妃娘娘推說頭疼,在屋裏歇息,臣婦便擅自讓人進了園子,欲替貴妃娘娘借福改命,消除貴妃的頑疾,但不知道太后親臨,還望太后恕罪。”

  言罷深深地叩首下去,額頭貼着冰涼的地板,幾片雪花飄落到了身上。

  “娘,我……”

  “太后娘娘。”王夫人一字一句地擲地有聲,“此事俱由臣婦一人所爲,與貴妃娘娘全無干系。還請太后明鑑,莫要牽連了無辜之人,使得親者痛、仇者快,亦墮了太后的英明。”

  一霎間的靜謐,整座院落裏寂靜無聲,唯有滿目殘雪飄飄悠悠地落下。

  太后笑了:“你說此事是你一人所爲,貴妃毫不知情?”

  王夫人咬牙道:“正是。”

  太后緩緩點了點頭,眼裏隱有些憐惜之意,續道:“賈府王氏心性歹毒,爲人陰損,欲借他人福運爲己用。先:污衊宮裏人八字有恙,兩罪並罰,着拘禁於府,虢奪誥命,一世白身。然則憐其拳拳愛女之心,這拘禁,便算了罷。”她捏着手裏的兩個小人,又厭惡地望了賈元春一眼,才道,“巫蠱之禍,古已有之,素來爲天家所不容。賈貴妃雖不知情,但仍有連帶之責,着……削貴妃位,降爲庶妃,責其在宮中閉門思過,罰抄佛門謁語三千,非死不得出宮門。”

  一字字地說完之後,太后纔將手裏的小人交到嬤嬤們手裏,道:“毀了罷。”

  要是讓皇帝看到這些東西,免不了又是一場龍顏大怒。

  嬤嬤道了聲嗻,當着所有人的面,將兩個小人毀去了。那個神神叨叨的女人,亦被兩個粗壯的婆子給拖了下去,不知去到了哪裏。王夫人面色灰敗,叩首謝過太后恩典,又擡頭望了賈元春一眼,賈元春同樣是容色慘淡,與昨日鮮亮的顏色判若兩人。

  太后漠然吩咐道:“回宮。”

  賈元春踉蹌着被兩個嬤嬤扶起來,與她一同回府的女官、奶孃、丫鬟、嬤嬤們,當然還有抱琴,個個都容色慘淡地跟在太后身側,與太后一起回宮。任她們怎麼想,都想不出來,太后爲何會駕臨大觀園,直接去到賈元春的住處,將東西搜了個正着。

  當晚的榮國府,只能用慘淡灰敗四字來形容。

  賈母聽聞太后的懲罰,差點兒背過氣去,賈赦和賈政兩個連連替她拍後背順氣,才勉勉強強地緩過勁來。邢夫人和王熙鳳兩個一左一右地站在一旁,看着下首的王夫人,久久不語。薛寶釵和李紈則站在更下首,低垂着頭,表情隱隱有些悲哀。

  “家門不幸!家門不幸!”賈母連連捶着牀道。

  但不管如何,王夫人都是他們府裏娶回來的高門大婦,如無七出之條,是斷斷不能休棄的。因此現在,賈母也只能是連連捶牀,指着王夫人咒罵幾回,一泄心底的怨憤。

  “娘。”賈政道,“您慢着點兒。”

  賈母又恨恨地瞪了王夫人一眼,恨恨道:“要不是她出的歪點子,太后何至於駕臨大觀園,將元春帶了回去!貶謫爲庶妃,她這一輩子可算是毀了,非但……等等,我依稀記得,現在皇上的後宮之中,並未有封妃之人?”

  王夫人終於擡起頭,眼裏有了幾分神采:“回老太太,確是未有封妃之人。”

  “好。”賈母連連點頭道,“政兒你過來。現在年關將近,等過些日子便是初春了。你讓幾個交好的宗室,給皇上聯名上摺子,稱後宮女子侍奉皇上日久,理當拔擢,恰好今年(明年)是個黃道吉日,應當將後宮諸女子齊齊往上拔擢一級。”說到這裏,賈母又狠狠地剜了王夫人一眼,才道,“貴妃庶妃,一字之差,天壤之別。你看着辦。”

  賈政道了聲是,忽然又有些爲難道:“但我們家裏初逢大難,忽然向皇上提議封妃,是否……”

  賈母怒斥道:“愚蠢!”

  賈政諾諾。

  賈母連連順了幾回氣,才道:“所以我才叫你,要等到明年初春的時候,再跟皇上提及此事。等兩三個月之後,皇上多半已經忘了此事。雖然你媳婦乾的蠢事兒不少,但總有一件事是聰明的:將過錯都攬在了自己身上,惹得太后憐惜,在園子裏將東西盡數毀去,沒有呈遞到皇上跟前。等明年二三月間,你們再聯絡宗室,將後宮諸女子往上拔擢一級,常在爲貴人,貴人爲嬪,嬪爲妃,庶妃爲貴妃,便能將元春的位子,悄無聲息地拔擢回去。剛纔我已說過,貴妃庶妃不過一字之差,實則是天壤之別。”

  榮禧堂裏一時靜謐,唯餘下畢畢剝剝的炭火之聲。

  賈母略喘了一口氣道:“我們家走到今天這個地步,已經是危危欲墜,稍有差錯便會萬劫不復。你,”她指了指王夫人,怒道,“從今往後鎖在屋裏,不要再出來了。那些亂七八糟的仙姑和法事,趁早給收了個乾淨,莫要再給府裏惹出禍端。”

  王夫人灰敗着臉色,道:“是。”

  當下彩雲和彩霞扶着王夫人回屋,其餘人等留在榮禧堂裏商議大事。王夫人走出榮禧堂的時候,回頭望了一眼,眼裏亦帶着些陰狠的勁兒。

  “二太太……”彩雲亦小心翼翼地喚了一聲。

  王夫人堵了一口氣在胸口,道:“沒什麼,回去罷。”

  ·

  當天晚上,這個消息便從親信嬤嬤們口中,傳到了江菱的耳朵裏。

  江菱聽罷嬤嬤們之言,長長地鬆了一口氣:“……好在平安無事。”嬤嬤們在外面散佈消息的時候,她真是替嬤嬤們捏了一把汗。但好在嬤嬤們機靈,稍微散佈了一下消息,便回到城郊的宅子裏去了,連那些傳話的閒漢都沒認出他們來。

  太后駕臨大觀園,找到仙姑和那兩個小人,都與嬤嬤們沒有什麼干係。

  “但可惜那兩個小人,都在大觀園裏被銷燬了。”嬤嬤道,“要是呈遞到皇上的御案前,定然又是一場腥風血雨。說到底,還是太后憐惜王夫人的拳拳愛女之心,將此事遮瞞了下來。”

  江菱緩緩地吐出一口氣來,道:“不及,來日方長。”

  正在說話間,忽然外面又有小太監通傳,說是太后的賞賜到了。

  江菱同嬤嬤們對望一眼,都在對方的眼睛裏看到了訝異。

  但不管如何,太后派人過來,還是要到前面去迎接的。當下嬤嬤們扶着江菱,走到了長春宮的正殿前,盈盈下拜,聽見那位小太監念道:“太后懿旨,雲嬪性嫺淑雅,撫育皇子/女有功,賞賜玉如意一對,百子千福金線鮫紗屏風一雙,蜀錦、雲錦各二十匹,珍珠瑪瑙翡翠金玉若干,顏真卿真跡一件,其餘字畫各若干……”

  一件件東西流水價似的擡了進來,排開在江菱的跟前,讓人眼花繚亂。

  江菱有些驚訝,但仍舊照常接了懿旨,正待問那位小太監一些什麼,卻沒料到小太監宣完旨,便離去了。嬤嬤們讓人將東西擡到了庫房裏,亦朝江菱了一眼,笑道:“這是在給主子壓驚了。”

  江菱微微地笑了一下:“原來如此。”

  太后的東西剛剛被鎖在了庫房裏,太皇太后的東西又來了,但卻是一串紅珊瑚珠子,珠子上面刻着佛經,顯然是珍貴之物。送珠子前來的人是蘇麻喇姑,她念完了太皇太后讓江菱靜養的懿旨,又笑道:“今日太后出宮還願,剛好想到雲主子,便讓人送了這些物件兒過來。太皇太后聞說此事,便取了自己戴的一串佛珠,贈予雲主子,讓主子在宮裏好好地養胎,什麼都不要多想。”

  翻譯過來就是,太后知道這件事情,太皇太后也知道,但不希望讓江菱知道。

  再仔細地推想一下,應該還有一種“此事到此爲止”的意思。

  江菱推算了一下,再過幾天便是年關,太皇太后應該不想在這時候鬧起一場風波,便釋然了。

  那串珠子被江菱好好地鎖在了匣子裏,讓嬤嬤們貼身收着。

  此後接連幾天,宮裏宮外都是風平浪靜的。再過幾天便是大年夜,江菱亦不想在此時多生事端。剛好在十二月十五的時候,林黛玉進宮了一趟,說自己這兩天清靜多了,跟着太妃在園子裏靜養,居然連賈府的影子都見不到。往常府裏那些唧唧喳喳的小丫鬟,也都安靜了不少。

  當年的最末一旬,北靜王終於將清查完的賬目,呈遞到康熙的御案前。

  康熙看完之後,僅僅批覆了四個字:照章辦事。便再沒有下文了。當天下了很大的雪,幾乎半個京城的人都縮在屋裏不出來。北靜王帶着人來到寧國府前,點名要見他們府裏的老太爺。166閱讀網

  推薦都市大神老施新書

  :https://www.zibq.cc。:https://m.zibq.cc

看小說網

看小說網是您最喜歡的免費小說閱讀網站。提供海量全本小說免費閱讀,所有小說無廣告干擾,是您值得收藏的小說網站。

網站導航

熱門分類

© 2023 看小說網 版權所有

首頁 分類 排行 書架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