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6 第 136 章
梁大總管在旁邊的偏殿裏候着,聽見康熙傳喚,便匆匆忙忙地跑了過來。康熙吩咐道:“到外面去傳話,說雲主子月份大了,行動不便,亦不方便招待客人。往常要是有人來拜訪——尤其是榮國府裏的那幾位,不管是宮女還是他們家太太,都一併推辭,就說是朕的命令。”
梁大總管道了聲嗻,便到外面去安排了。
康熙這才返回到屋裏,在江菱的身側躺下,剛剛眼裏的那一抹暗沉之色,漸漸變得無影無蹤。江菱的腰身已經相當粗重,躺在康熙身側的時候,明顯有一種艱難的錯覺。康熙側過身,凝望了她很長一段時間,才慢慢地闔眼睡去。
此後一連兩個月,江菱都過得相當安穩。
自從那位王太醫離開之後,例行問診的那三個太醫兢兢業業的,沒出過什麼大差錯。到了後來,康熙甚至額外指了第四個太醫,時不時到江菱宮裏給她鬆鬆筋骨,據說是聖手中的聖手,即便是康熙皇帝本人,亦費了很大的力氣,纔將此人請到太醫院裏。
江菱比前面的小半年,還要謹慎行事,連平素最喜歡的事情,都漸漸地不大做了。
上個月,王夫人進宮了一回,但在賈元春宮裏坐了一會兒便走了,沒來長春宮。
賈元春自從被康熙禁足,便一直拘束着。連那些偶爾會來套話的宮女,都不再來了。
江菱初時不解,後來才知道,康熙又給外面下了死命令,說孩子的月份大了,不能讓江菱有過多的情緒波動,因此那些來來往往的應酬,一併都給她提前辭掉,倒是讓她的耳旁清靜了不少。
同時,江菱還讓嬤嬤們到內務府裏篩選了一遍,揀定兩個身家清白,家庭和睦,平素沒有壞心思,亦跟王家沒有什麼牽連的穩婆,好好地保護起來。雖然不敢肯定,留下來的穩婆里人人都沒有壞心眼,但還是要儘量去做到最好的。
·
兩個多月之前,賈璉嚐到了那件事情的甜頭,便一直堅持不懈地給賈寶玉製造小麻煩。
雖然這些小麻煩,不至於讓賈寶玉和榮國府傷筋動骨,但是在上司們眼裏,賈寶玉漸漸變成了一個“辦不了差、不懂事兒、性情雖好但卻軟弱、喜歡風花雪月的富貴閒散公子哥兒”,慢慢地,上司們不大喜歡給他辦差了。
賈寶玉本來就是個富貴閒散的性情,在閒下來之後,非但沒有感覺到哀愁,反倒高興了不少。
現在哀愁的,是王夫人。
王夫人爲了給賈寶玉疏通門路、鋪平前程,把能用的辦法都用盡了。
一開始給高官夫人們贈送禮物,讓賈政在外面交遊,以及請自己的兩位兄長,用昔日的門生和同僚來給賈寶玉疏通門路,但基本是無甚用處。反倒是賈寶玉自己,經常是一件事情辦不完,又從天而降了一樁小麻煩,心裏相當的不痛快。這些麻煩都非常小,但偏偏又讓寶二爺覺得煩躁,還能讓二房的太太和老爺半夜睡不着覺,同時又追不到賈璉身上。當然,賈璉表面上還得做出一副義憤填膺的樣子,替賈寶玉四處奔走,但單單是領着差使不幹事罷了。
最後,王夫人無計可施,便唯有動用賈元春這最後一招棋。
但賈元春還在宮裏禁足,又因爲上回王太醫的事情,被看得嚴嚴實實的,什麼事情都做不了。王夫人試了幾回,見不到結果,便索性在外面用賈元春的名頭,辦成了幾件事兒。
問題是,前面幾次堵窟窿的時候,王夫人的私房體己,都用得差不多了。
便在這時候,一個極重要的問題,浮到了水面上。
賈母一輩子活了七八十年,屋裏的體己不少,積攢的財貨甚至比榮國府的幾位太太們都要多。老太太的白事一過,便有管家去問詢兩位太太,這些財貨到底應該放在公中,還是應該按照慣例,散給榮國府的幾個老爺和小少爺,又或者乾脆直接歸到族裏。第一句話惹怒了所有人,第二句話則激怒了幾位太太和奶奶,第三句話,則將隔壁的寧國府,都一起牽連進來了。
赦大老爺以爲,自個兒親孃的東西,當然應該由長房和二房平分,別人想都別想。
賈璉和賈政亦支持賈赦的觀點,賈政甚至以爲,即便是將老太太的遺產交到公中,亦沒有什麼大礙,橫豎都是自己家裏的人。賈寶玉當然是萬事不管的,賈蘭和賈環年紀太小,忽略不計。
但是大太太和二太太卻不樂意了。
邢夫人雖然平時喜歡把干係撇乾淨,但卻希望能給自己,還有自己的孃家留點兒體己。孃家幫不上什麼太大的忙,她便只能幫襯着孃家了。至於王夫人,本來因爲自己喫齋唸佛,倒是沒有什麼太大的財欲,但因爲這段時間,替賈寶玉上上下下疏通門路,自己的體己都快要用光了,手頭有些緊,便想着能否從老太太遺留的東西里下手。
薛寶釵雖然在管家,但因爲嫁到府裏的時日尚短,賈寶玉又是個撒手掌櫃,因此略過。
李紈倒是同先前一樣,關起門來過自己的小日子,亦略過。
王熙鳳從前因爲管過家,對府裏的事情,尤其是老太太遺留的東西,心裏門兒清。因爲在年前,戶部清查過一次賬目,府裏的鋪子關停了不少,有些利錢也收不回來,便想着能不能在這些財貨裏勻一點兒出來。在這一點上,倒是同邢夫人和王夫人,貼合上了。
至於寧國府……
還是因爲管家當初的那句話,“歸到族裏”,便也牽扯了進來。要是歸到族裏,而不是歸到榮國府的公賬,那寧國府自然也有一份兒。再加上上回寧國府元氣大傷,亦需要一些血液來補充,因此…
這一筆賬,全都被擺在了檯面上,衆人紛爭不休。
王夫人因爲要忙着賈寶玉的事情,又因爲老太太遺留下來的這些東西,非但忙得焦頭爛額,甚至有些疲於奔命了,江菱在宮裏的那些人和事兒,便慢慢地沒有心思去管。再加上賈元春在宮裏禁足,抱琴和幾個榮國府出身丫鬟,被攔在長春宮外,居然讓江菱清靜了不少時日。
直到江菱接近臨盆,王夫人才想起來,居然還有江菱這麼一樁事兒。
·
時間已經來不及了。
因爲行事警惕的緣故,江菱非但讓人時時盯着那些穩婆,還名正言順地(她已經接近臨盆,需要穩婆在宮裏隨時待命)讓穩婆們住在長春宮裏,但凡有一點風吹草動,都棄之不用。不管王夫人費了多大的心思,都沒辦法把人送進來,生生咬碎了一口銀牙。
賈元春那邊倒是想動手,但自己人卻出不去。
更有甚者,江菱將長春宮裏的消息封鎖的嚴嚴實實,即便插上了翅膀,都飛不出去。
在夢境裏,江菱偶爾還會問問榮國府裏的人,有時是賈璉,有時是薛寶釵,有時是榮國府的管事媳婦兒或是丫鬟小廝,二太太這些日子在做什麼,可曾打過宮裏人的主意。如果聽到二太太在爲了寶二爺的事情煩心,又或是二太太又跟大太太鬧起來了,江菱便能略略安心;要是聽到二太太這些天,跟王大人通過信,又或是在外面找了幾個老婆子,便立刻想出相應的法子來應對,讓王夫人氣得不行,又生生摔碎了好幾套杯盞。
等到產期將近的時候,江菱非但嚴密地封鎖了宮裏的消息,還編造了幾個假的預產期,以混淆旁人的視線。在傳出來的小道消息裏,江菱聽過不下七八個版本,但沒一個都是對的。
長春宮裏封鎖得嚴實,連太皇太后那邊,都額外指了兩個貼身的宮女,連同蘇麻喇姑一起到江菱宮裏候着,嬤嬤們照顧不好。江菱試探着問了問蘇麻喇姑,蘇麻喇姑道:“宮裏三年多不曾有皇子皇女降生,雲主子這一胎是個吉兆,因此太皇太后便命我到跟前看顧着。”
江菱心裏暗暗鬆了口氣。
不管太皇太后以什麼理由,將蘇麻喇姑派到自己宮裏來,都是給自己加上了一道保險。
這樣一來,不管王夫人是想要讓她難產,去母留子,還是用個死胎替換了孩子,操作的難度都會被放大十倍;再加上那些穩婆,都處在江菱嚴密的監視之下(連夢境亦在監視),這些操作的難度,又從十倍放大到了百倍,即便王夫人有通天之能,成功的機率也微乎其微了。
而且榮國府已經上了康熙的黑名單,這段時間嚴禁出入宮闈,連探視都不允,更別提送些什麼奇奇怪怪的人進宮,又或是在產房裏做些什麼手腳。
因此,江菱在這段時間裏,倒是十分的安全。
從臨盆到生產的那幾天,江菱的日子一天比一天難熬,甚至有了一種度日如年的錯覺。
平時她非但不能隨意看書寫字,而且連每天走動的步數,都是太醫們嚴格制定好的,既能讓江菱鬆鬆筋骨,不至於將來難產,又不會傷到腹中的孩子。不過,江菱還是平平安安地熬了下來。
等到孩子平安出世,她的身子恢復之後,便不用再像現在這樣束手束腳了。
但現在,還是要謹遵醫囑的。
這些天,康熙亦多了一項樂趣,時不時跑到江菱宮裏,給腹中的孩子念一些奇奇怪怪的東西。孩子偶爾會朝他的手掌心踹上一腳,江菱不疼,但卻有一種極其奇妙的滋味,難以用言語來描述。
江菱有一次問康熙,他平素給孩子唸的那些,都是什麼意思?
康熙笑笑,道:“等他長大了便會知曉。”
江菱無奈至極。
但因爲康熙不說,她便也拿他沒有辦法。
後來蘇麻喇姑偶然聽到了兩句,便跟江菱解釋道,這是一些祈福或是期望的話,讓孩子平平安安地出世,健康長大,將來矯健且聰穎,是天上賜下來的孩子。至於別的意思……
江菱聽不出來。蘇麻喇姑也沒有提到過。
時間慢慢地到了七月,天氣變得酷熱,距離江菱生產的日子,亦只剩下一兩日的時間。太醫院裏唯二的兩位女醫師,都住到了長春宮裏,等待江菱生產。江菱隱隱有一種預感,孩子快要降生了。
事實證明,她的預感相當準確。166閱讀網
推薦都市大神老施新書
:https://www.zibq.cc。:https://m.zibq.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