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堂之上1

作者:金桂載酒
西苑不僅是皇家御園,且是當今皇上的靜修處,最需幽靜。是以除內閣大臣和詞臣在直廬當值之外,無論是皇親國戚還是內外臣工,不經皇上召見或首輔批准,一律不得踏進內院,就算有事奏請也只能進入直廬,且進了內院門須一律步行,不得騎馬或乘轎。

  就在今早下朝時,高閣老讓人知會申行逸,讓他今天忙完後,來西苑找他。是以當天下午,申行逸堪堪忙完禮部衙門裏的一些要緊事務,又把剩餘的都託給了同僚處理。

  他下了衙,披着黃昏霞色腳步匆匆地來到了西苑,一進門就是三步並作兩步地向太液池西南岸的首輔直廬走去。

  他一路上都在猜度高閣老找他是因何事。他剛到京中不久,對京中許多人事都不太瞭解。

  這幾日的交際中,也從同在京中爲官的同年口中,只將朝中的一些官員關係打聽了個大概。

  兵部尚書霍圳在這次俺答汗封貢的事情上表現奇差,被內閣問責,連貶五級。

  內閣閣老黃淮被人批鬥尸位素餐,不幹實事,再加上他的位子被很多人盯着,一番去皮見骨的攻訐下來,他無臉再待下去,自己奏清致仕回鄉了。

  另一件大事,那就是和蒙古人的邊境問題。

  本來已經雙方已經息戰,誰知蒙古人竟然背盟,行刺當今聖上,此事一出,不少官員紛紛上摺子支持討伐蒙古,肅清漠北。

  皇上批准後,邊境尚未舉兵討伐,軍營中居然先發生了士兵譁變事件,這對國體不可謂不嚴重。

  萬幸的是邊境發生的一事,讓國家面臨的危難出現了轉機,那就是俺答汗的外孫上門投誠一事。

  宣大總督洪大瓦將人押送京中後,在高閣老的主張下,封了耶律單凌爲順義王,幫助他奪回了汗位,因此,和俺答人暫時恢復了和平。

  但是今年草原上各部都發生了大規模的牛羊口蹄疫事件,這讓蒙古人很難度過即將到來的冬季。

  便有蒙古外使上表聖上,能否賞賜他們一萬擔糧食,五百斤臘肉,五百斤鹽巴,以增進雙方關係。

  內閣大學士們用一種體面不傷感情的方式委婉拒絕了。

  蒙古外使被拒絕後,又提出了恢復邊境的互市貿易,他們以皮貨、野味、中藥蟲草等等,跟漢人換鹽巴和糧食。

  以前也互市過,但是由於各種誠信原因,僅持續了互市一年就關閉了。

  但是草原上的瘟疫不是假的,蒙古人確實沒有食物過冬了,把他們逼到一定程度,說不定又爬上馬背,舉兵犯我邊境百姓,燒殺搶掠,弄得民不聊生。

  內閣次輔高肅卿上位第一件事,就是上疏提出和俺答人互市一事,但是遭到了朝中一大半人的反對。

  但高閣老找自己有什麼事情,申行逸有些摸不着頭腦,難不成是拉攏自己站到支持互市的陣營中,但是他一個四品言官的態度又有幾分重量?

  高閣老是聖上的講經師傅,關係非同一般,想必即使羣臣反對,聖上也會批准的。

  所以也有可能是讓自己參與推行互市?那這樣看來,高閣老有些不擅長識人用人,自己在金陵當了二十年的無事忙,若是任命自己去辦着件事,和指派一個缺少閱歷的年輕官員沒有什麼區別。

  ……

  高肅卿的直廬是四合院式的建築,進首門左側是茶室,乃侯見者臨時等候之所,申行逸一進直廬茶室,就看見裏面站了不少的人,皆在排隊等候。

  屋中的四個角落處,各站着一名太監,給有需要的大臣添水倒茶。

  左間是班房,放了七八張書案,供官員書寫,十餘名身穿緋紅官服的臣工,俯首桌案,全神貫注地處理着內閣堆壓着的公文。

  依大明制,凡四品以上官員纔可以着緋,也就是說,這些人皆是四品大員。

  此刻卻在這間班房裏如同小吏一般低頭忙碌。

  過了好一會兒,一人跨步走出屋內,幾步來到申行逸面前,擺了一個請的手勢。

  申行逸回禮,邁步隨他進去,轉身時,總覺得自己的後背灼灼,像是有十幾隻眼睛注視着自己。

  他剛走,屋裏響起了細微的竊竊私語聲,官員甲用下巴指了指方纔從面前走過去的人影,問道:“不會吧,首府大人該不會有意將他補兵部尚書一職吧?”

  官員乙搖了搖頭,篤定道:“不可能,王世幀是閣老的門生,前不久就被調回京中了,這是什麼用意,你看不明白嗎?”

  官員甲一臉疑惑道:“那首輔大人此舉何意?”

  今天閣老已經和幾個意見不同的閣員因爲兵部尚書的人選吵了一下午了。

  官員乙搖了搖頭,“不可知,但我認爲,首輔大人應該早就有人選了,雖不確定是誰,但一定不是他。”

  ……

  “行逸兄?”身材略胖的工部給事中張景程看見申行逸,吃了一驚,“你來內閣這裏有甚事?”

  高閣老上位後,兵部尚書空出來了,所以很多人都趨之若鶩地來拜碼頭。

  申行逸循聲看去,想解釋一下自己的來意,待看清來人後,眼睛一亮,居然在這裏碰到了自己的昔日同年張景程,笑着走過去問道:“景程兄也在?”

  張景程抖了抖手中的塘報,說道:“我來給閣老送急遞。”

  倆人便一同在茶房坐下,申行逸問道:“前方有甚消息?”

  “虜酋俺答正集結大軍,欲入寇大同,宣大總督缺員,吏部好不容易物色到人選,可一直沒有批下來。刻下前線告急,而掌軍令的總督卻遲遲不能到任,大同、宣府的塘報十萬火急往兵部報,真是火燒眉毛呀!”

  張景程見閣老屋裏關着門,裏面人影幢幢,想來閣老現在還沒時間接見自己,邊和多年未見的舊友攀談起來。

  他又抖出一份塘報,“再看看這個,福建總兵戚將軍八百里加急呈來的,海賊林道乾率戰船五十餘艘,以南澳爲基地,巧福建詔安、五都等地,賊勢甚盛,可兵部題覆到了內閣,一概都壓下來了!”說着,他搖頭長嘆。

  “喔呀!”申行逸露出驚訝的表情,剛要說話,張景程又指了指門外忙碌的那些大臣說道:“你看這些人,每日忙得從早到晚都住在內閣值房,家裏老婆孩子都快記不清他們長什麼樣子了。”

  “公忠體國,朝中有忠臣,是我大明王朝一幸事啊!”申行逸感嘆道。

  張景程又說:“再說工部的事,水利爲民生大計,然如何疏通漕河,朝野一直爭論不休。無奈之下,大司空只好命人制定兩套截然不同的方案,謁請上裁。這都快入冬了,是進入河工,徵徭役的最佳時機,可方案尚未批下來呢。

  若不趕快動工,怕是今年的漕運要誤事,我北京師的百姓、遼邊的將士,怕是餓殍遍野!”

  。

看小說網

看小說網是您最喜歡的免費小說閱讀網站。提供海量全本小說免費閱讀,所有小說無廣告干擾,是您值得收藏的小說網站。

網站導航

熱門分類

© 2023 看小說網 版權所有

首頁 分類 排行 書架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