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情之所起
賈琮湊在她耳邊道:“妹妹怎麼知道我饞你?”
黛玉忍着羞意,低聲道:“看你不正經的眼神兒,還用說麼。”
賈琮大笑,在她臉蛋上親了一口,道:“顰兒果然目光如炬,哥哥可饞了你十好幾年了。”
“呸,又說胡話,十幾年前,伱我都還不知在哪呢。”黛玉嗔道。
賈琮也不解釋,笑道:“說了你也不懂,說正事,從何時起對哥哥芳心暗許的?”
黛玉羞怯地瞟了他一眼,腦中閃過許多畫面,過往賈琮的形象早已模糊不清,直到一個清晰的深深刻在心底的人兒浮現出來,莫非自己從那時起便喜歡上了琮哥哥?
想到這裏,黛玉忍不住輕聲道:“最是人間留不住,朱顏辭鏡花辭樹。”
咦?賈琮愕然,自己有那麼大魅力麼?第一次見就俘獲了黛玉芳心?忍不住問道:“顰兒,莫非元宵節那晚你便知道這詩是我做的?”
黛玉偎在他懷裏,掩嘴笑道:“雖然當時我也不敢相信,可除此之外還有別的解釋麼?什麼先國公託夢所作,也只能哄哄老太太罷了,分明是你現編出來,騙取晴雯的。”
賈琮笑道:“莫非區區一首詞便讓顰兒傾心於我,我是該笑還是該嘆呢?”
黛玉呸了一聲,輕聲道:“琮哥哥,那《蝶戀花》詞雖好,我也只是佩服。後來看到你寫的‘古之所謂豪傑之士者,必有過人之節’,又看到你寫的《詠蛙詩》,我才知道你志存高遠,不是尋常紈絝子弟。”
“那時你就看上哥哥了?”賈琮笑道。
“呸,你想得美呢。”黛玉啐了一口,又羞羞地道:“不過是覺得你挺與衆不同罷了,竟用一首詩,騙了寶姐姐200銀子,好不要臉。”
賈琮哈哈大笑:“這不是情勢所迫麼?”
黛玉仰頭看着他,笑道:“後來又看到你屢次頂撞老太太、大老爺他們,我心裏想着,你也太膽大包天了,不過也暗自佩服你一身傲骨,就像你說的,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薦軒轅。”說着癡癡望着賈琮,倒把他看得有些不好意思。
“後來呢?”
“後來……”黛玉輕咬櫻脣,含羞道:“後來你這個討厭鬼便總是出現在人家心裏,趕也趕不走,看書也罷、喫飯也罷、走路也罷、睡覺也罷,總會突然跳出來,擾得我好煩,寶玉問我,我卻不知如何與他說。”
賈琮笑道:“這次回去,寶玉定要悲痛欲絕了。”
黛玉白他一眼,柔聲道:“琮哥哥,我自始至終心裏就你一個人兒,寶玉雖是骨肉至親,卻也顧不得了。
若好便罷,若他要胡鬧,我便搬出榮府去,住我媽媽給我留的宅子,何必寄人籬下,受白眼閒氣。如今我有爹爹、有你,便夠了,只是這般卻不能時時和你相見了。”
賈琮道:“不至於,我自會護着你。”
心中慶幸自己穿越的時機還比較早,原著中寶黛愛情主要是從黛玉自揚州返回,特別是衆人搬進大觀園以後,日夜耳鬢廝磨才萌發的。
若自己遲來兩年,按這個時代女孩子從一而終的死腦筋,即便自己能寫再好的詩詞,也最多讓黛玉欣賞佩服,要讓她移情別戀於自己,卻是難了。
“我自然知道琮哥哥厲害,身手又好,又會夜探人家小姐閨房,又會寫情詩騙女孩子……”
黛玉眼中露出一絲促狹笑意,忽地有些不忿地道:“你可知道我那時看到你寫給寶姐姐的詩,心裏好難受,你這個狠心的小賊,爲何對寶姐姐那麼好,對人家不屑一顧。”
賈琮忙喊冤道:“我什麼時候對你不屑一顧?”
黛玉嗔道:“還不承認,你每次看寶姐姐的眼神兒,像要吞了她一般,瞎子都看出來了。對人家就是淡淡的、生疏的,好像我得罪了你似的。”
“休得誇大其詞。”賈琮苦笑。
黛玉哼了一聲,道:“從看到那《夜探寶釵抒懷》起,人家就知道被你害慘了。”
“我何時害了妹妹。”
“你害得我喫飯喫不下、睡覺睡不好,有冤無處訴,有苦說不出,有愁解不了,還不慘?”黛玉幽幽嘆道。
賈琮深感她情深義重,不覺抱緊了些,笑道:“那現在顰兒總得償所願了罷?”
黛玉羞澀地埋頭在他懷裏,嗔道:“你再欺負我,我便告爹爹去。”
賈琮心中柔情萬縷,挑起黛玉嬌俏的下巴,道:“顰兒,你好美。我想親親你,可以麼?”
黛玉清澈見底的美目中又羞又喜,看着賈琮輕輕“嗯”了一聲。
——
次日一早,賈琮就看到了林如海派人送來的節略,經連夜審訊,幾個活口已然招認,他們是大河幫衆,受幫主段天雷指使,潛入鹽院衙門妄圖刺殺朝廷命官,阻礙重修綱冊。
現在,顧總督已下令兩江地區全力搜剿大河幫。衙門裏的內應也被抓獲了,難逃一死。
昨日參戰官兵、衙役皆受了賞賜,死傷者也從優撫卹。
賈琮冷哼一聲,什麼狗屁幫會,竟敢挑釁朝廷,不自量力。
忽見賈璉驚慌失措跑來,道:“三弟,院裏好多血,你可看到了?”他在瘦西湖上夜夜笙歌,今兒一早纔回來,倒懵然不知躲過了一場殺劫。
賈琮見他腳步虛浮的樣子,笑道:“璉二哥在瘦西湖上可頑的高興?”
賈璉嘿嘿一笑,道:“託三弟的福,還行還行。”
這些日子,他跟着賈琮沾光,禮物、銀票收了不少,天天逛瘦西湖都有人搶着買單,樂得他不知如何是好,只想常住揚州了。
賈琮點點頭道:“璉二哥自去歇着吧,不過是幾個蟊賊。”
賈璉點點頭,他知道此事不該自己過問,忙告辭回房去了。
賈琮在院子里正練功,忽有丫頭來報,說許多鹽商上門請安。
賈琮微微一笑,換了衣服,自去大堂接見他們。
看着正堂上密密麻麻一百多號人,揚州城有頭有臉的鹽商全來了,徐清正陪着他們說話。
賈琮拱了拱手,朗聲道:“各位賢達,今兒來的這麼齊,可是有事?”
江別鶴排衆而出,關切道:“聽聞昨晚有賊子夜襲衙門,鹽院大人和三爺可安好?我等聞聽此信,心急如焚,不約而同來給二位大人請安。”
衆人忙點頭附和。
賈琮笑道:“多謝諸位高義,不過是幾個小蟊賊,早已打發了,鹽院大人毫髮無損,小弟自然也沒事。”
衆人均長鬆了口氣,紛紛念阿彌陀佛,贊鹽院吉人天相,又怒罵賊子大膽,好似殺父之仇一般,紛紛表示要捐資,助官府剿殺匪患。
賈琮心中暗笑,知道這些人是生怕被鹽院誤會幕後黑手是他們,故而均拼命表現出義憤填膺的樣子。既然要送錢,那自然接着。
“如此便謝過各位一腔報國之志了。”
衆人忙道:“鹽院大人是我等父母,如今父母遇刺,我等豈不憤慨?應該的應該的。”
“諸位放心,鹽務大事不會因此改期,今兒衙門裏事情頗多,就不留了。咱明日萬殊園再見。”賈琮道。
衆人得了準信,忙告辭離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