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章 蓋世奇功
皇宮大內,養心殿。
此時殿內一片歡聲笑語,不知道的,只怕還以爲到了什麼茶館酒舍。
熙豐帝見大臣時素來沉穆端肅,喜怒不形於色,以保持高高在上的帝王風範。今兒實在忍不住,也同幾位內閣大學士開懷大笑起來,也算破天荒“與民同樂”一回。
體仁閣大學士霍鵬笑道:“不承望如海兄在揚州城不聲不響就弄出這般大的陣仗,事先也沒打招呼,真乃不鳴則已一鳴驚人也。”
東閣大學士董儀笑道:“如海兄快刀斬亂麻,自行決斷這般大事,顯然乃不欲朝堂爭論不休,坐失良機,故把自身榮辱置於度外,真乃國士也!”
這兩人都是今上潛邸之臣,與林如海素來交好,自然要爲自己人說話。
熙豐帝微微一笑,捻鬚點頭,對林如海更着重了幾分。
另外幾位大學士陪着笑,心中卻有些苦,他們是太上皇提拔的老臣,本就不得天子信任,如今林如海突然立下這般蓋世奇功,越發顯得尷尬,褒獎不是,畢竟大家陣營不同;貶損也不是,畢竟這是實實在在的真金白銀。
武英殿大學士宋睿道:“陛下,此番林大人雖使巧計弄來了大筆銀子,解了朝廷燃眉之急,可朝野間頗有議論,說他篡改了太上皇的鹽法,不忠不孝;又視朝廷鹽課如私產,擅自將數百萬兩白銀分發各地衙門或留作私用,着實大膽妄爲了些。”
文華殿大學士蘇浩初點頭道:“這般重大的政務,林大人不經報請陛下並軍機處,便獨斷專行,結果雖好,可若日後各省封疆大吏、朝廷重臣也這般有樣學樣,則中樞威望何存,天下豈不大亂了?”
這兩人是舊黨旗幟,無論如何都要壓一壓林如海,否則新黨勢力崛起,舊黨一脈可就沒立錐之地了。
熙豐帝笑道:“諸位愛卿所言各有道理,天地尚且有缺,世間豈有完滿之事。如今林愛卿收上來這麼大筆鹽課,兩淮之地也平穩如初,實乃國家之幸也。師愛卿、江愛卿,你們以爲如何?”
見皇帝定了調子,他們若還不懂事,也坐不到內閣大學士這個位置了。
文淵閣大學士江風笑道:“老臣以爲,林大人這次立下奇功,當好生嘉獎纔是,雖有小過,瑕不掩瑜嘛。”
保和殿大學士、首輔大臣師志澤,雖已是古稀之年,身子卻十分硬朗,雙目似閉非閉,不時閃動精芒,顯示出其智力思維水平並未因年老而衰退。
只聽他緩緩開口道:“陛下,老臣以爲林鹽院此番驚天手筆,聚來海量財源,對朝廷着實是大功一件,怎麼賞賜都不爲過。然此風不可長,此例不可開,否則終究會造成塌天大禍,到時候恐怕再多的銀子也填不上。”
舊黨諸人忙隨聲附和
“春雨公此言差矣,前兒天天聽你說朝政艱難,修河道要錢、賑濟災民要錢、九邊糧餉要錢、京官們的俸祿要錢、平定土司戡亂要錢,處處都要銀子,可戶部又拿不出銀子。
如今林大人在揚州一口氣兒把金山銀海給您老弄來了,倒有了罪過。江中堂,你管着戶部,伱說林大人是有功還是有過。”
霍鵬四十幾歲,正是年富力強,精力旺盛的時候,再加上脾氣素來火爆,又是今上寵臣,哪會把這風燭殘年的首輔放在眼裏。大家道不同,不相爲謀。
江風是個老油子,素來把中庸之道掛在嘴邊,笑道:“以老朽淺見,巴不得天下官員都如林大人一般能幹,則朝廷豈會有缺銀之苦?恐怕連帶着各位的餉銀也可以望上再漲一漲。”
衆人聞言大笑。
熙豐帝也笑着搖了搖頭,道:“好了,此事終歸是件大好事。擬旨,待揚州12000萬兩鹽課運來,各部歷年積壓之事,凡是因缺銀當辦而未辦的,皆報軍機處。諸位愛卿擬個章程上來,朕閱後即行。
至於林愛卿,過不能掩功,有大功不賞,豈非朕賞罰不明?賜光祿大夫銜、金魚袋。
另擬旨,傳諭各省封疆、重臣,凡百要務重事必須奏準後施行,若擅作主張而弄巧成拙者,嚴懲不貸。若遇緊急要務,不及奏請者,以公心便宜行事,審慎爲之,朕不罪也。”
“陛下聖明。”衆人忙躬身行禮。暗道林如海這回是撈着了,現任的巡鹽御史不過七品官,而光祿大夫雖是閒職,卻是從一品的殊榮。
陛下顯然是在暗示,其回京之後,絕不會低於從一品的官職,說白了就是部堂起步,甚至直接進內閣也不無可能。
“去罷。”熙豐帝擺擺手,自回長春宮,與皇后商議此事,這是他登基前就有的習慣,但凡有重大事情,都要聽聽皇后的主意。
“陛下今兒可是撿到寶了?”陳皇后笑道。
熙豐帝笑道:“知我者皇后也。”
當下把林如海在揚州辦的大事說了一遍,又道:“此事林愛卿的密摺裏說得明白,實因賈琮這小子腦瓜子靈,想出了這個妙法,又多方奔走,方做成此事。朕還不知怎麼賞這小子,皇后可有主意?”
陳皇后微笑道:“臣妾看陛下的意思,可是要着意栽培這個‘子龍’”
熙豐帝笑道:“子龍者,不過是一時戲言,賈琮這小子是個人才,腦筋靈活,門第又好,若踏踏實實給朕效忠,他日定不止趙雲那點成就。”
陳皇后點頭道:“那便是了,如今他年歲尚小,卻不好直接重賞於他,以免過猶不及,像甘羅那般發跡太早不是好事。”
“皇后所言有理。”熙豐帝點點頭。
“依臣妾愚見,如今榮國府的大姑娘賈元春正在宮中爲貴人,何不加恩於她,既顯示了陛下恩寵,又不惹人注目,豈不兩便。”陳皇后道。
熙豐帝略一沉吟,點點頭。
“且賈貴人素來賢淑知禮,性秉溫莊,又工詩文,不如就破格選爲鳳藻宮尚書,加封賢德妃罷。”陳皇后道。
“善。就這麼定了,着人去賈府傳旨罷。”熙豐帝笑道。
“臣妾遵旨,並替元妃妹妹謝過陛下恩典。”陳皇后盈盈拜下。
熙豐帝走後,陳皇后細細思量一番,道:“小安子,把如意傳來。”
長春宮首領太監安文堯忙應聲去了。
不一刻,如意公主駕到,如今她還未及笄,住在宮裏,一傳便來,翻過年去便要出宮住公主府去了。
國朝規制,及笄公主都會單獨賜予府邸。
“給母后請安,母后召兒臣有何吩咐?”如意公主笑着行禮道。
陳皇后拉着她的手,坐到炕上,笑道:“如意,你可知道賈琮這小子又在揚州立下大功,陛下不好賞他,故加恩於他家大姐姐,說話便要派小安子去傳旨。
母后想派你一起去,代我看望看望榮國老夫人,感謝她爲朝廷教養的好孩子,你可願去?”
如意公主一蹦三尺高,道:“孩兒願去,願去。”
陳皇后笑道:“先說好,如今賈琮也回京了,你去了可不許胡鬧,對榮國夫人不許輕慢了。”
“母后放心罷,如意定不辱使命。”如意公主漆黑的大眼睛亂轉,嬌聲道。
生怕皇后改變主意似的,撅着嘴催促道:“安總管,你快着些,太陽都要下山了。”
安文堯看了看還未過午的日頭,苦笑行禮道:“請公主殿下稍待,這就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