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章 北疆烽火 3
賈琮沉聲道:“看來琮要披掛出征了。”
蘇燦等人也點頭道:“所謂打虎親兄弟,我等兄弟自當同行。”
賈政也面色沉重地點點頭:“琮哥兒,如今你既是武舉,又是武勳子弟,更蒙聖上厚愛,斷沒有不去的道理,只是沙場之上,刀槍無眼,切切小心謹慎。”
賈琮點頭道:“老爺放心,琮豈是臨陣脫逃之輩。此去,必不教祖宗蒙羞。”說完看着蘇燦道:“各位兄弟,這幾日就住在府裏罷,三日後我等一同出征。”
衆人忙答應下來,自去客棧收拾行李。
後堂姊妹們見外男走了,忙出來,個個含淚看着賈琮,特別是林黛玉,梨花帶雨的樣子,讓人心中不由得一痛。
賈琮強笑道:“你們哭什麼,好像我要去捐軀了一般。”
寶釵、黛玉忙斥道:“不許胡說。”
賈母嘆道:“咱們這等人家就是這般了,祖宗留下的富貴都是一刀一槍拼殺出來的,如今琮哥兒身負皇命,自當繼承祖志,報效朝廷。
你們也莫要太擔心了,朝廷九邊何等穩固,遼東鎮足足三四十萬人馬,哪就輪到他們這羣武進士去廝殺了?”
賈政忙陪笑道:“老太太說的是,武舉們都是軍中未來的棟樑,豈會白白損耗在戰場上,不過是去邊軍裏,跟着將軍們學些行軍打仗的學問,幫着參贊軍務罷了,就好比是官員的師爺幕僚,不過是出出主意,打打下手而已。”
衆姊妹這才略微放下心來,看着賈琮兀自有些不捨。
賈琮微微一笑,拱手道:“姊妹們莫要擔心,琮的武藝伱們還不知道?昨兒在擂臺上敗盡天下英雄,區區幾個韃-子,能拿我如何?不過是給我積累軍功罷了。”
寶釵嗔道:“你還嬉皮笑臉,兵者國之大事、死生之地,豈容兒戲。”
賈琮忙道:“寶姐姐放心,我自理會的。”
薛姨媽笑道:“方纔老太太和老爺已說的明白,你們幾個就別太擔心了,聽說遼東那地方冬天可冷,我那裏有幾件兩面發燒的熊皮褥子,給琮哥兒帶上禦寒。”
“我那裏還有兩件鶴氅斗篷,也帶上。”王熙鳳忙道。
老太太和王夫人、邢夫人、李紈等也各自表示了,又命鴛鴦給他收拾打點好。
如今賈琮雖看不上這些東西,畢竟是一片好意,拱手笑道:“謝過老太太、太太、嫂嫂們厚賜,琮還有點事需要安排,先告退。”說完向寶釵、黛玉點點頭,扭頭出去。
到了前院,在抱廈坐定,命旺財把賈芸叫來,又命燕雙鷹立刻把莊子裏的親兵召來。
旺財、燕雙鷹不敢耽擱,匆匆領命而去。
賈琮又寫了一張字條,命小廝火速送到王進家中。
不多時,賈芸匆匆趕到,磕頭見禮。
賈琮道:“芸哥兒,如今北疆不靖,聖上有旨,今科中試武舉皆赴遼東戍邊,三日後便走。待會我的親兵來了,你負責帶他們去置辦些軍中所需物事,戰馬、兵器、盔甲、衣物、帳篷、糧草、藥物等等一概買最好的,別給我省錢,此其一。”
“其二,生意上的事你自己看着辦,薛大哥是不中用的,若有什麼可去尋陳國舅商議,若入股的那些世交,趁我不在要鬧幺蛾子,憑他是誰,一概不理。
若府裏的大老爺、太太們甚至老太太要強令你,只往陳國舅頭上推便是。”賈琮說着解下腰間神仙酒坊東主的玉佩,遞給賈芸。
賈芸躬身接過,沉聲道:“侄兒萬死不敢辜負三叔的信重。”
賈琮點點頭,想了想,道:“其三,若我不測,我的這份家業,憑你是守不住的。
你可盡數獻與二皇子與十皇子,只請他們看在我救過如意公主的情分上,答應務必庇護寶姑娘、林姑娘、環哥兒、晴雯、茜雪五人,並以公開酒坊釀酒之祕要挾,想來他們不敢輕易毀諾。”
賈芸心中大驚,忙跪下泣道:“三叔萬萬不可出此不祥之言。”
賈琮搖頭道:“戰場上的事誰說的清?常言道,瓦罐不離井邊破,將軍難免陣上亡。我說的你可記下?”
“侄兒記下了。”賈芸紅着眼,答應下來。
下午,兵部果然放榜,本次會考共錄取武舉貢士186名,賈琮被第78名取中,不高不低,也不打眼,正合適。
與皇榜一同貼出來的還有今上的詔書,命這批武貢士赴疆場效力,以軍功定三甲排名。三日後校場集結,隨大軍出發。
——
熙豐六年,九月十日。
古道凝雲,晴空赫然,一騎快馬,捲起黃塵滾滾,從北邊官道上飛馳而至。
“八百里加急!八百里加急!”馬上騎士背插紅旗,馬鞭對着人羣左右亂抽,連聲大喝:“八百里加急!御賜金牌,阻者死,逆者亡!”
城門軍士忙呼喝進出百姓,讓開道路。便見煙塵滾滾,騎者早已向着皇城飛去。
榮慶堂
賈母設宴,爲賈琮等人出征餞行。
今日,遼東鎮八百里加急信使已趕到神京,帶來了噩耗,草原韃-子派出數支輕騎扣邊試探,輕易劫掠百里之地,如今稍退,正集結大軍,欲大舉進犯。
席上老太太、太太們並賈政、賈璉、賈蓉等都在強顏歡笑,唯有賈琮神色淡然,反正已經把身後事安排了,正好輕裝上陣,往遼東走一趟,會一會只在歷史書裏聽說過的草原鐵騎。
賈政笑道:“今次朝廷派出的援軍是鎮國府牛世兄掛帥,想來定會照拂琮哥兒他們。”
蘇燦笑道:“政老爺怎麼忘了遼東乃是尊府的地盤,琮哥兒去了遼東還用得着擔心麼?便是我等也跟着沾光。”
賈政一愣,一時倒沒反應過來。他素日來對這些事情不在意。
蘇燦道:“如今遼東鎮節度使、遼東將軍、總兵楊雄當年與家父一般,也出自榮府門下,如今琮哥兒去了,豈有不加意照看的?”
賈政對當年的人事不太熟悉,忙望向賈母。
賈母想了想,笑道:“對對對,是有這麼回事。我聽先國公說過,楊雄打仗悍勇,有一回給人在眉心射了一箭,留下個大瘡疤,好像多了隻眼睛,從此後就有個諢號叫‘二郎真君’,當年他還只是代善手底下的遊擊,現在都當上總兵官了?”
“正是,老太太好記性。”蘇燦笑道。
“這就好辦了,便請老爺寫一封書信,帶給他。”賈母笑道。
“是。”賈政忙答應。
忽聽一小廝飛報:“老太太、老爺、太太,皇后娘娘忽然派來了天使傳諭。”
衆人吃了一驚,這天都快黑了,傳什麼諭,不敢耽擱,忙命大開中門,擺設香案,在榮禧堂迎接。
只見一身着黃袍的首領太監帶着幾個小太監進來。
賈政等人忙迎上去,拱手道:“安公公,如何勞您大駕降臨敝府?”
長春宮首領太監安文堯邊走邊道:“娘娘派我來給貴府琮三爺送點東西。”
“臣賈琮在。”賈琮忙出列。
安文堯點點頭,面南而立,拂塵一擺,道:“皇后娘娘慈諭。”衆人忙跪了一地。
“榮國府賈琮,少年俊傑,允文允武,忠烈純孝,本宮甚愛之,特賜寶甲一副,以壯出征行色。”
衆人忙磕頭謝恩。
“平身。”
衆人這纔起來,看着幾個太監捧過來的寶甲,心中暗歎,琮哥兒聖眷優隆。
“三爺,娘娘對勳貴宗親中的佳子弟向來青眼有加,望你莫要辜負了娘娘的厚愛。”安文堯笑道。
賈琮忙躬身道:“請公公上覆娘娘,琮謝過娘娘慈恩,此去定不懼矢石、披堅執銳、奮勇殺敵,方可報娘娘厚愛於萬一。”
“琮三爺的意思,咱家定會稟明娘娘。”安文堯笑着走了。
賈璉忙追上去遞了紅包。
賈琮轉頭看向分置托盤中的寶甲,頭盔、護項、護膊、戰袍、護胸、銅鏡、戰裙、戰靴俱全,旁邊貼了個籤子,上書:內造百鍊龍鱗明光鎧。
還有個托盤放了一副內穿的金絲編織軟甲。心中甚喜,對武將來說,坐騎是第一位的,其次便是鎧甲,最後纔是兵器,如今皇后娘娘這般貼心賞賜寶甲,活命的機會又大了幾分。
次日,賈琮帶着賈芸先去拜訪了陳國舅,談了談生意的事。又去了二皇子、十皇子府邸辭行。
敘談了一番,賈琮告辭,孫熾拉着他神祕兮兮地道:“你先去遼東,說不定我隨後就來。”
“嗯?兵兇戰危之地,你去幹什麼?”賈琮愕然。
孫熾嘿嘿一笑,搖頭不語,岔開話題道:“昨兒的寶甲可收到了?又是哥哥我給你挑的,如何?”
“極好極好,琮謝過兄長。”
“謝我-幹什麼,嘿嘿,你可知道這寶甲其實是如意送給你的,不過借了母后的名頭。”孫熾低聲笑道。
賈琮一呆,如意公主這麼好心?莫非是看了自己的詩,良心發現了?
“請兄長替琮謝過公主殿下罷。”賈琮道。
孫熾搖頭道:“要謝你親自去謝,我可不當這傳聲筒,給,這是如意給你的。”說着掏出一個信封,露出一個曖昧表情。
賈琮有些好奇接過,不知道如意會和自己說什麼,沒好氣地道:“熾哥兒你做什麼這麼看我,大丈夫事無不可對人言,我與公主光風霽月,哪有什麼。”當即撕開信封,裏面只有一句話。
“賈琮:你可別忘了,還欠我一件事兒沒辦,我命你全須全尾、齊齊整整的回來踐諾,聽到沒有?別以爲跑到遼東去我就管不了你,若敢忘了,我就寫信給遼王叔,讓他好生治你,哼。如意。”
孫熾很無恥地探過頭來掃了一眼,哈哈大笑,道:“果然是如意的口氣,琮哥兒你被她惦記上,可要倒黴了。”
賈琮苦笑搖頭,道:“遼王是誰?”
孫熾道:“虧你還是武勳子弟,這都不知?當年太祖平定天下,爲防九邊動盪,便將最傑出的九位皇子分封爲九大塞王,永鎮九邊,遼東鎮自然是遼王的地盤。”
賈琮皺了皺眉:“這樣一來,遼東兵事到底是總兵官說了算,還是遼王說了算?”
孫熾撓了撓頭,道:“平日裏自然是總兵說了算,可若有重大軍務,還是遼王說了算罷。”
賈琮直覺感到不對,這豈不就是地方割據?
“那遼東數十萬邊軍究竟聽誰的?錢糧從哪裏撥?”
“這……我怎麼知道?我又沒去過遼東,操這些閒心做什麼,你又不是大都督、內閣軍機。”孫熾擺手笑道。
賈琮嘆道:“熾哥兒,這可不是閒操心,平日裏風平浪靜倒也罷了,如今敵寇來襲,若令出多門,必有大患。”
孫熾指着他笑道:“你都想到的問題,朝堂諸公想不到?父皇想不到?放心罷,朝廷自有安排。”
賈琮點點頭,拱手而去,忽地回頭道:“熾哥兒,我如今還有一件事放不下,求你關照。”
“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