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8章 先抑後揚 3
下首坐的孫熾撇撇嘴,不伏氣地道:“母后忒偏心,對琮哥兒比對我這個親兒子還好。我的戰甲也破了,沒見母后想着賞我。”
陳皇后瞪了他一眼,斥道:“混賬,你的事兒還沒了呢。倒敢開口討賞,本宮先賞你幾十板子,你才知道好歹。”
孫熾卻素來不怕皇后,笑道:“誰不知道母后的慈母心腸,孩兒皮糙肉厚,捱打也不怕,只怕打在兒身,痛在娘心,還是暫且記下罷,反正父皇那裏也記了四十板子。”
皇后對這個天生憊賴的小兒子着實沒辦法,按他的話說,我又不想坐大位,何必見了父皇母后像老鼠見了貓?因這份粗豪憨直,反而更得帝后喜愛。
因撫額苦笑道:“元妃妹妹,伱看本宮養的什麼不肖子。這麼大了,不說替父母分憂,反倒一天到晚闖禍。”
元妃道:“娘娘此言,臣妾可不敢苟同了。十皇子身爲天潢貴胄,卻屢次披堅執銳,身先士卒。勒石烏桓,立下赫赫戰功,忠孝勇武之名,天下皆知,青史罕有。
若這還叫不肖,那天底下的百姓,都願自家孩子‘不肖’了。”
孫熾哈哈一笑,起身拱手道:“謝母妃仗義執言。沒想到您也知道勒石烏桓的事兒。”
元妃笑道:“如今神京城裏誰人不知你們這番壯舉?”
孫熾正待吹噓兩句,忽想到那塊有些尷尬的記功石,臉色一僵,心中不由得把賈琮大罵了幾百遍。
陳皇后見他神色有異,忙問道:“難道勒石烏桓是謠傳?”
孫熾苦笑道:“事情倒是真的,只是兒臣估計千百年後的人看見,非但不會景仰,反而會嘲笑。”
衆人奇道:“這是爲何?勒石記功何等壯烈,誰會嘲笑?”
孫熾搖頭不語,欲哭無淚。
見他閉嘴不說,皇后的好奇心也起來了,把臉一沉,喝道:“混賬,再不說清楚,仔細着。”
孫熾被逼的沒辦法,只好把賈琮的“特立獨行”說了一遍。
皇后、元妃、如意三人聽完,呆了半晌,竟有這種操作……
噗嗤一聲三人同時笑起來。
皇后捂着肚子笑倒在紫檀龍鳳紋榻上,什麼儀態都顧不得了,多年來第一次開懷大笑。
如意公主更是在鳳榻上滾來滾去,笑得肚子痛。
元妃則是又好氣又好笑,若不是自家兄弟出醜,她真想狠狠笑一回。
孫熾一臉生無可戀的表情,垂頭喪氣坐在椅內,完了完了,一世英名定要毀在賈琮這混蛋手裏。
“嗯?娘娘因何發笑?”賈琮在宮人服侍下換了身行頭出來,見皇后、如意兩人笑得打跌,差點驚掉了下巴,皇后不是最重儀態風姿麼?
元妃恨鐵不成鋼地白了他一眼,還自稱天下第一才子,這麼幾個字都不會寫。
皇后笑得喘不過氣,在女官人等攙扶下坐起來,看着賈琮莫名其妙的表情,差點又笑起來,忙揮手命他退下,生怕多看他一眼,又會爆笑。
賈琮看了孫熾一眼,見他惡狠狠瞪過來,心中納悶,搞什麼飛機。只得跟着太監出來。
經過軍機處,賈琮想起霍鵬的叮囑,忙站定,道:“公公,方纔霍相命我出來後去恭聆教誨,您看。”說着抽出一張百兩銀票塞到他手裏。
那太監不動聲色攏在袖內,笑道:“這有何難,伯爺稍待,奴才去通稟一聲。”說着熟門熟路進了軍機處的值房。
不多時兩個身穿紫色朝服的一品大員聯袂而出,見到賈琮恭敬地候在門口,都微微一笑,朝他點了點頭。
其中一人賈琮第一次見,不敢亂稱呼,不過看補子就知道是朝堂大佬,忙躬身道:“下官賈琮見過兩位老大人。”如今他已是超品伯爵,除了帝后,也不必再跪拜誰。
霍鵬笑道:“給你介紹一下,這位是東閣大學士董儀,字子規,號老梅居士。”
董儀大約半百年紀,三綹長鬚,面容古拙,目光銳利,身材高瘦,氣度懾人,上下打量了賈琮一眼,微笑道:“果然是少年俊秀。”
賈琮忙道:“晚生不敢當董相誇讚。”
霍鵬道:“這裏不是說話的地方,去那邊。”說完當先領路,穿過兩個角門,到了西側造辦處隔壁的一所院落裏。
因值房裏太過狹窄,人多眼雜,故又單給內閣大學士們設了休息室和會客室。
霍鵬打發賈琮坐下,命小吏上茶來。
賈琮略一謙遜,坐在下首。
霍鵬笑道:“我二人與如海兄是多年的老交情,就託大稱你一聲賢侄了。”
賈琮受寵若驚,忙拱手道:“霍相擡愛,小侄愧不敢當。”
“誒,賢侄過謙了。觀揚州、遼東之行,賢侄奇思妙想,魄力決斷,堪爲朝廷砥柱,我們是深爲佩服的。”霍鵬擺手道。
賈琮心中一動,給我帶高帽子?
“霍相過譽了,小侄不過仰仗陛下天威,胡打亂衝,碰巧而已,實在當不得什麼。”
“少年人若無銳氣,還叫什麼少年。”董儀笑道,忽地口風一轉,“琮哥兒,你爲何在遼東行新法?”說完審視地看着賈琮。
賈琮坦然迎着他的目光,道:“琮任守備以後,略一查問,便發現諸多弊病,其最大者便是巨量土地集中在少數人手中,而這些人又不納糧上稅。
賦稅大多落到窮苦人的頭上,以至於民不聊生,府庫空虛。琮爲了過幾天喫喝不愁的好日子,迫於無奈而行新法。”
兩人一看便知他所言非虛,齊聲撫掌笑道:“說得好,一語中的。”
霍鵬道:“窺一斑而知全豹。遼東一衛尚且如此,其餘各省不問可知矣。賢侄覺得這新法好不好?”
賈琮道:“新法自然好,我在遼海衛一行新法,陳腐之氣便一掃而空,窮苦百姓不必餓肚子,府庫裏也有的是錢糧。只是……”
“只是什麼?”董儀道。
“只是行新法難啊。琮在遼東殺了兩家最大的士紳大戶,才把新法推行下去。
兩位老大人都知道,琮多少還有些背景根基,加之邊關不同於內地,這才頂住了反噬,若是尋常官員如何敢這般行事?”
霍鵬道:“此言甚善。正因爲此,新法推動極難。也只有賢侄這般勇決果毅之士,方可行之。也不枉我們兩人在金殿上爲賢侄據理力爭。”
董儀道:“方纔賢侄奏對那兩句話,說出了吾等心聲,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新法利國利民,分明是萬世良法,憑他多少頑固阻撓,予與如海、翼雲等人窮盡一生,也不過這句話罷了。”霍鵬字翼雲。
賈琮暗歎大學士消息靈通,忙道:“老大人謬獎了,小侄不過誤打誤撞,哪想得這般深遠。”
霍鵬笑道:“今日請賢侄一敘,不過聽聽賢侄對新法的心得,不必謙遜,暢所欲言便是。”
賈琮想了想,道:“以琮愚見,新法之要害在於損權貴而肥貧民,廢特權而均徭賦,必遭權貴牴觸。”
“說得好,一針見血。”霍鵬拍案笑道,“賢侄是如何做的呢?”
“琮想着,區區遼海衛能有多大的權貴?即便有,楊總兵也能壓下來,故而放膽而行,先斬其首腦,滅其妄想,餘者傳檄可定。”
霍鵬、董儀二人相視而笑,道:“擒賊先擒王,雖粗糙些,因地制宜,未嘗不可。”
賈琮赧然道:“不瞞兩位老大人,琮也知道這等雕蟲小技,也只能在邊衛行之,別說挪到內地,即便在遼東也無法通行,只因遼王便是最大的權貴。”他順手給遼王上點眼藥。
霍鵬微微一笑,事涉遼王他倒不好表態,道:“賢侄有此見識,如海兄當老懷大慰矣。”
董儀點頭道:“賢侄不單力推新法,卓有成效,更大公無私,以身爲範,開勳貴革故鼎新之先河,此陛下所以重之也,切記切記。”
“琮謹記老大人教誨。”
——
榮慶堂,今日除賈赦告病外,其餘老爺、太太、小姐們都在,早已得小廝傳報,親眼見忠信郡王領着賈琮進宮面聖去了。
雖早得了戴權的消息,可畢竟未十分準,賈母等人還是有些惴惴不安,出身勳貴之家哪裏不知道私自調兵出征是什麼大罪?雖說打贏了,可功也不能抵過。
賈母等閤家人等心中皆惶惶不定,不住的使人飛馬來往報信。
有兩個時辰工夫,忽見一管家喘吁吁跑進儀門報信。
“稟老太太,宮裏傳出消息,今兒十皇子殿下和琮三爺陛見,皇上怒斥十皇子不知孝道,插手軍務,膽大妄爲,廷杖四十。”
啊?賈母等人都吃了一驚,連嫡出皇子都被打了,琮哥兒還能落着好兒?
忽然又有個管事神色驚慌跑進來。
“稟老太太,宮裏傳出消息,說,說……”
“說什麼,快說!”鳳姐兒厲聲喝道。
那管事吞了口唾沫,道:“皇上訓斥說,‘賈琮,你既知私自領軍出征是大罪,爲何明知故犯?你以爲上個狗屁不通的‘遺折’朕就饒過你了?’”
啊……賈母眼前一黑,倒在黃花梨有束腰馬蹄腿攢萬字紋羅漢牀上。
“老太太,老太太!”鴛鴦忙把她扶着,掐人中灌參茶,好一會才救醒。
“咱們賈家是做了什麼孽呀?”賈母捶胸頓足哭着,過了一會,又道:“快去打聽打聽,如何懲處,會不會連累家裏。”
“是。”
又過了半晌,賴大等三四個管家飛馬而回,一路跑進來,稟道:“老太太大喜!琮三爺加官進爵!”
賈母像打了強心針般,倏地站起,顫巍巍指着賴大道:“怎麼回事?快說!”
賴大稟道:“小的們只在西華門外伺候,裏頭的信息一概不能得知。後來還是戴公公出來道喜,說聖上敕封琮三爺爲一等蕩寇伯,加錦衣衛同知,領南鎮撫司事。”
“不是說十皇子殿下都被打了?聖上還要治琮哥兒的罪?”王熙鳳急道。
“回二奶奶,戴公公說,十皇子殿下的廷杖記下了,皇上也確實罵了琮三爺兩句,不過念着三爺勞苦功高,還是賜了爵,賞了官。”
“真是混賬!”衆人如何還猜不透是宮裏的太監耍手段,一個消息拆成幾個賣,好多得些銀錢。
鳳姐反應最快,高聲笑道:“哎呦,忙了這半天,總算是有個準信兒了,恭喜老祖宗,賀喜老祖宗,又教出個伯爵孫兒,祖宗們在天上也要感念老太太的功勳了。
有這麼好的孫兒,平日家還只管刻薄我們,好生偏心,我不伏,我要去祠堂裏告祖宗去。”說着便往外走。
衆人忙拉着她,笑道:“老太太立下這般奇功,如今祖宗可不聽你告狀了。”
賈母大笑道:“快給我撕了她的嘴,這潑皮就知道整日氣我。今兒竟還要去祖宗面前告我的刁狀了。”
衆人笑成一團,一掃方纔沉重不安之氣。
273章審覈中,稍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