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9章 金殿自辯
“稟大人,這兩日平民百姓的保證金徵收了不少,權貴之家所得寥寥。”範鳴道。
賈琮冷笑道:“想來這些人是看近日朝堂風向對我不利,都假裝沒事兒人一般,一起反我。
命南北鎮撫司,把卷宗翻出來,凡是不交錢的,挨家挨戶去投帖,敬酒不喫喫罰酒!咱既不打人,也不抓人,文明執法,文明辦差。”
“是。大人英明。”
“另外,對一些拒不交錢又沒什麼根底的富戶,就不要客氣了,抓幾家出頭鳥,給我查實嚴辦,以儆效尤。
我就不信這些人一點毛病都沒有。”賈琮冷冷道。
“是。”雷泰躬身道。
“近日朝堂上可有什麼動向?”
“稟大人,這幾日朝裏吵得不可開交,這些貪官們三人成虎,打着人多勢衆、法不責衆的主意,都拼命上本彈劾大人和本衛。
不過昨日戴總管傳話出來,說這些摺子都攔住了,皇上也希望此法推行,只是衆怒難犯。”雷泰道。
賈琮皺眉道:“馮胖子、忠信郡王就沒什麼動作?”
“宗室方面忠順、忠貞、忠承親王鬧得最兇,不過應者不多,畢竟宗室裏面還是窮人多。
忠信王爺這幾日聯絡了許多宗親,替大人說話,聲勢足以壓過忠順一黨。”
“朝堂上除了戶部外,各部院官員不論新舊,都糾集在一起,反對此法。六位大學士也無可奈何。
不過從前日開始,馮侍郎看明瞭風向,已開始發力,都察院一百多位御史、翰林院數十翰林並六科給事中,聯名上書,支持此法。
另外國子監、欽天監、太常寺、太僕寺、光祿寺、鴻臚寺等清水衙門也紛紛上書,爲‘良善保證金’正名,聲勢頗大,到也可以抗衡。”雷泰道。
“勳貴方面呢?”
“按大人的示下,分別去打了招呼。四大王爺並六家國公府,及潭府相熟的侯伯府邸都帶頭交了。只是……”
“只是什麼?”
“保齡侯、忠靖侯兩家沒交,弟兄們也不敢貿然得罪。”
賈琮冷哼一聲,“先放着,這兩家想來是覺得少了,想交多的。”
“是。另外實權侯伯一系,無一人繳納,且頻頻上書攻訐大人。”
賈琮正要說話,忽聽外面校尉稟告。
“稟大人,宮中天使降臨,請大人即刻入宮自辯!”
賈琮早有準備,隨來人進宮。
此時已是巳正,早朝卻還未散,幾幫人在金殿上鬧了幾個時辰,吵得烏煙瘴氣,一地雞毛。
事關大家切身利益,什麼政務都放了一邊,都要先把此事弄明白。
翰林院掌院學士吳江遊,白鬚飄飄,頂在最前,憑着早上提前喝的蔘湯堅持到現在,引經據典,舌戰羣臣,屹立不倒。
“陛下,臣以爲,良善保證金之法極好。取利不多,好處極大,於百姓看似小損,其實大益。
一者,以往保甲之法,無利益約束,但有犯案,謊稱不知,也就矇混過去。如今有了保證金,誰敢作奸犯科、藏污納垢?
二者,此法不分高低貴賤,一視同仁,利大者多繳,利小者少繳,公平合理。
三者,百姓只想安居樂業,有此法保障,即便受害,亦可得賠償。故百姓商家無不踊躍繳納。
反而是滿朝諸公,重利失義,不如升斗小民多矣。臣百思不得其解。”
刑部右侍郎陸捷冷笑道:“吳大人此言差矣。錦衣衛乃天子親軍,司職查辦大案要案,與平民百姓何干?
即便要收這個保證金,也應由順天府、步軍統領衙門、刑部來收,方名正言順。
分明是賈琮操弄錦衣衛權柄,巧立名目,橫徵暴斂,我等若袖手旁觀,豈不愧對陛下聖恩?”
“陸大人此言極是。賈琮貪得無厭,利慾薰心,肆意妄爲,辜負聖恩,錦衣衛豈能落於此等人之手?臣請陛下另擇賢良,嚴懲賈琮。”忠順親王道。
“臣等附議。”十來個宗室王爺齊聲道。
忠信郡王忙出班道:“臣有異議。保證金收繳之後,並不歸賈琮個人,諸位參賈琮橫徵暴斂,所謂何事?所謂保證金者,保證也。
即良善者自證清白之行。若神京衆商家都以此作保,豈不天下太平?
若各位不願繳這銀子,試問,各位家中的鋪子出了婁子,各位願擔責乎?”
“臣等附議。”忠信王說完,數十個宗室齊聲道。
右都督、關陽侯李猛冷聲道:“啓奏聖上,若此例一開,過兩日賈琮又變個花樣,另外搞個什麼保證金出來,神京百姓也要交?
此等無法無理無據的苛捐雜稅,全憑一小兒拍腦門子而定,實非國家社稷之福,請陛下三思。”
衆勳貴紛紛附和。
牛繼宗冷笑道:“關陽侯此言差矣。方纔衆位大人、王爺已分說清楚,這保證金,一不歸蕩寇伯私用,二乃保障京師平安,爾等說來說去不交,是何意?
皇上,臣家世受皇恩,奈何資質魯鈍、才力平庸,不能報天子隆恩於萬一。
臣與各家心懷忠義的勳貴們商議,在朝堂大事上,咱不能爲陛下分憂,若能爲安定神京出一份力,也算略盡忠孝,因此不管別家交不交,這個錢臣是交定了。”
“臣等附議。忠孝之心臣等不敢或忘,自願繳納保證金,保神京一方平安。”十幾家勳貴一齊出班奏道。
無恥!誰不知道你們和賈家的關係。
衆反對派無不心中大罵,這羣混賬把交錢和忠孝掛鉤,好像不交錢就不忠不孝,這卻不好辯駁了,稍不注意便得罪了陛下。
忽聽門口太監啓道:“一等蕩寇伯、錦衣衛指揮使賈琮覲見。”
“宣。”
“宣。”
“宣。”
聲音一層層傳出去,賈琮趨進殿內,上前叩首見禮。
“臣賈琮參見陛下。”
“平身。賈琮,今日衆卿都在議論你搞的‘良善保證金’,說你搜刮、斂財、擅權的大有人在,伱自辯罷。”熙豐帝道。
“是,臣遵旨。”賈琮起身,四下看了看,見兩個死胖子都一副勞苦功高的樣子,忍不住翻了翻白眼。
“啓奏陛下,此法是琮近日獨創,諸位大人、親貴們不太明白,對琮頗有誤解,這不足爲奇。此法設立初衷有三。”
“一是讓各家店鋪東主表明心跡,自證清白。越是大鋪子,越需要。原因很簡單……”
賈琮說着拿出一冊卷宗,念道:“琮舉個例子,諸位大人一聽便明。
去年五月十八日,永平坊和生典掌櫃欺詐典客,虛寫當票,吞沒客人一對官窯青花五彩稚雞碗,這對碗價值不過200銀子。
因事涉勳貴,苦主來錦衣衛求告。試問,我是否該把這筆賬算到關陽侯府身上呢?”說到這裏,聲音轉冷。
許多親貴、官員都知道和生典是關陽侯李家的產業,一起看向他。
李猛嗤笑道:“莫非你要說本侯貪圖200銀子,去欺騙一個百姓,砸自家的招牌?
你問問衆位大人,誰相信?但有一人相信,本侯認罪伏法如何?”
“我相信。”馮遠舉手,一本正經地道。
“我也相信。”忠信郡王不甘人後,也點頭道。
不少人嗤一聲笑出來。
“你……”李猛被噎得說不出話來,又不願因這點小事,得罪兩個無恥胖子,一張臉登時漲成豬肝色。
賈琮冷笑道:“你說不是便不是,還要錦衣衛何用?你名下的產業,魚肉百姓,耍奸欺詐,莫不是與你一點干係都沒有?”
這……反對一黨都有些不好反駁,賈琮的話也確實在理。
“故琮想出了這個法子,讓各位東主可用保證金證明,不屑於爲蠅頭小利作奸犯科。
譬如那和生典,應繳6000餘兩銀子,若關陽侯繳了這筆錢,誰又會相信他會貪小而棄大?這便是證據。
以後再發生這樣的事,便可斷定是下人私自爲之,與關陽侯無干。”
“諸位以爲如何?”
“好!此法甚妙。”吳江遊、向策等官員無不撫掌讚歎。
“至於其二,便是讓各家東主有個顧忌,想着自家還有不少錢在錦衣衛手裏,得把自家管事、下人們看好了,莫讓他們胡作非爲,不然這錢就拿不回來了。
如此一來,京中各家商鋪豈不更加誠實本分,百姓得利,朝廷也少煩惱。”
“說得好!有理!”牛繼宗、柳芳等勳貴忙附和道。
“其三,普通百姓若遭權貴富豪不法侵害,倘去打官司,極難打贏,往往久拖無果或賠償姍姍來遲。
若有保證金,則錦衣衛可先行代償原告,再去催收被告,想來被告也不敢和錦衣衛拖延時間。
如此,正義伸張,百姓息訟,不是好事麼?”
馮遠、忠信郡王兩人齊聲道:“確是利國利民的好事。”
熙豐帝點點頭,賈琮這小子鬼主意倒是不少,淡淡道:“衆卿家,若有異議,但說無妨。”
忠順親王冷笑道:“陛下,賈琮巧言令色,無非就是要斂財,全神京商鋪無數,若是收齊,不知是何等財富,賈琮得了這筆錢,如何使用,誰又清楚?
稍微動動手腳,便可賺得盆滿鉢滿。他只叫我等自證清白,不知他的清白誰來證明?如何服衆?”
賈琮笑道:“王爺所言倒也有理,不過琮既然敢提出此法,自然有所憑依。
稟皇上,所謂良善保證金,乃是保護良善之人,錦衣衛收取之後,只會用作保一方平安的差事,琮豈敢私吞?陛下可派戶部定期查賬。
若各位王爺、大人覺得琮私吞了,不妨把你們名下的生意轉讓了,若琮不能把保證金原封不動退給你們,再請陛下治我一個虧空貪墨之罪不遲,琮絕無二話。”
衆人暗罵無恥,若要證明他貪污,必須先捨棄生意,若不捨棄生意,保證金就得一直被他管着。
好個下流無賴小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