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6章 匪患四起
“喬千戶和卑職都以爲,恐怕是有人故意爲之,以圖擾亂大局。”溫有方道。
賈琮微微點頭,道:“總督府知道了麼?”
“不知。”
“速速知會顧總督,說我待會去總督府詳談。”
“是。另外,喬、空、解三位千戶已點齊人馬,聽候大人下令。”
“嗯,着喬尹緊盯金陵地面,金陵決不可亂!可便宜行事。着空、解二人先去總督府候命。”
“卑職遵命!”溫有方領命而去。
“取我披掛,點二百人馬,留一半人好生看家。”賈琮道。
“是,三爺。”燕雙鷹躬身退下。
賈琮叫鳳姐兒等人出來坐下,衆人默默無言,知道賈琮又要出兵了。
沉思半晌,賈琮忽然展顏一笑,道:“給我盛飯來,先喫飽再去殺賊。”
晴雯忙給他端來一大碗飯。
衆女看着賈琮就着微涼的菜餚大喫大喝,無不面露憂色。
“琮哥兒……你慢些喫,仔細噎着。”寶釵輕聲道。
賈琮含胡不清地道:“各地百姓正在受難,容不得我遲延。”
風捲殘雲般喫過飯,賈琮擦了擦嘴,道:“寶姐姐,這幾日你就住在這裏,以策萬全。”
寶釵忙點頭:“你放心罷,我理會的。”
賈琮看了諸女一眼,點頭道:“不必擔心,不過是一幫草寇土匪,不值一提。我去了,你們保重。”
“你千萬小心。”衆女叮囑道。
“嗯,放心。”賈琮也不廢話,起身便走。
走到門口,忽然回身叮囑:“對了,我不在金陵,若不見我親筆書信,你們不許去任何地方,謹防有詐。”
“放心罷,我們就在家裏等你回來。”寶釵道。
“嗯,那我就放心了。”賈琮笑道,大步而去。
——
兩江總督衙門
顧濤已得到消息,火速召集巡撫陳中建、布政使翁運之、按察使譚曜、南省總兵官王舜等人商議。
忽聽賈琮來訪,忙命請進。
見賈琮一身戎裝,鐵甲生寒,神色冷峻,衆人忙起身見禮。
賈琮一擺手,走到顧濤下首坐下,道:“虛禮就免了,各位大人可有高見?”
布政使翁運之捻鬚而起,指着大堂中間的江南地形沙盤,道:“適才我等已與制臺大任商議,愚以爲,匪患驟然爆發,事先全無徵兆。
如今敵情不明,還需緊守要地,以不變應萬變方爲上策。”
總兵官王舜道:“藩臺之言甚是,爲今之計,當先保金陵、揚州、蘇州、泰州、淮安等要害之地不失,命各州縣緊閉城門,固守不出。
待查明敵情,再徐徐圖之。”說着在沙盤上的要緊處插上小旗。
按察使譚曜點頭道:“此乃穩妥之法。只要這幾處不失,江南就不會亂。”
顧濤皺眉道:“士孺兄可有高見?”
巡撫陳中建淡淡道:“諸位同僚所言,餘以爲乃老成持重之言,江南之地,當以穩爲上。
若此地大亂,則國朝震動。所謂盜匪,不過是疥癬之疾,何足爲慮?”
“如此一來,豈不等若縱賊行兇?匪寇在外肆虐,我等豈能碌碌無爲?斷乎不可!”顧濤冷聲道。
翁運之道:“制臺大人此言差矣,我等力保要害膏腴之地不失,又怎是碌碌無爲?
盜匪之患,由來已久,彼輩劫掠一番自去,何必大動干戈?
若因此而使要地空虛,若有閃失,爲禍非小!我等一片公心,望大人三思。”
賈琮再也忍不住,冷笑道:“一羣蠢豬!”
“蕩寇伯此言何意?”
“賈提督何以如此無禮?”
“賈大人若有高見不妨直說,何必惡語相向。”
衆人皆皺眉。
賈琮哂道:“幾個盜匪就把你們嚇得固守不出,把無數百姓扔給賊寇殺戮,你們也配當父母官?”
“笑話,事有輕重緩急,豈能因小失大。”
“我等顧全大局,豈會逞一時意氣?”
衆人齊聲駁斥。
“都他媽閉嘴!”
賈琮一拍桌子,轉頭看着顧濤,沉聲道:“制臺大人,若遲疑不決,坐視匪患愈演愈烈,則江南糜爛,大局潰敗,何以對天子?”
顧濤點點頭,知他說的是新法之事,斷然道:“王總兵,本督命你即刻點兵,戡平匪患!”
王舜皺眉道:“制臺大人,江南之兵素來孱弱,士氣不振,守城尚可,若是野戰,殊無把握。
若因此而損兵折將事小,而金陵、蘇州、揚州等要地危矣!請制臺三思。”
“請制臺三思,切莫逞一時之勇。”衆人一齊勸道。
顧濤雖老於政務,卻從來沒打過仗,對兵事不太瞭然,聞言也有些動搖,望向賈琮。
賈琮朝他點點頭,總算明白顧濤爲何多年無寸功,有這羣舊黨掣肘,實難施展拳腳。
因說道:“制臺大人放心,區區匪患,琮翻手平之!王總兵,既然總督大人有令,你還不速速調兵,莫非要擁兵自重?”
王舜淡淡道:“本官身負一省安危,怎敢捨本逐末?
總督大人鈞令,自當遵從,可撫臺、藩臺大人皆有異議,可見此事還需商議,豈能妄動?
此乃地方之事,賈伯爺似無權干涉,何不使錦衣衛速速打探來消息,也使我等不必盲人摸象了。”
賈琮仰天大笑,倏地戟指喝道:“本督身負辯忠奸、誅不臣、平叛亂之責,你敢說我無權干涉?找死!”
說着一步搶上,手中刀芒爆射,如半輪圓月橫空。
嗤!一聲輕響,一顆頭顱飛起,鮮血如噴泉,直衝屋頂。
衆人無不大驚失色,紛紛退開。
啪!一顆頭顱落到沙盤上,目中還帶着一絲驚駭、一絲難以置信,顯然沒想到賈琮一言不合就要殺人。
“你……你要造反?!”陳中建等人顫聲道,一省總兵,二品武官,說殺就殺,跟造反也差不多了。
賈琮冷笑道:“我手持王命旗牌,殺個把內地總兵算什麼?不伏,去參我!”
“好好!你狠,你狠。”陳中建等人咬牙切齒地道。
賈琮哂道:“你們幾個想清楚,遼王都參不倒我,東廠北堂聯手亦奈何我不得,你們算老幾?
我沒來查你們,就該燒高香了,還敢在我面前大呼小叫。給我滾!”
“好,好!”陳中建等人拂袖而去。
“慢!”顧濤忽然開口,淡淡道:“來人,把諸位大人送下去歇息,匪患未平之前,本督還有諸多要事,要時時與各位大人商議。”這是變相軟禁了。
“制臺大人要關押我等?”陳中建皺眉道,畢竟他也是有王命旗牌的封疆大吏。
顧濤笑道:“豈敢豈敢,士孺兄言重了,只是此事重大,本督還需時時請教,故留諸位小住幾日,若有得罪之處,還望海涵。”
說完一擺手,自有軍士上門,將幾人帶走。
賈琮點頭道:“還是制臺大人慮事周全,若讓這幾個人出去攪風攪雨,匪患難平。”
顧濤苦笑道:“老弟,老哥不擅兵事,全仰仗賢弟了。若匪患鬧大,恐怕你我兩人前途堪憂,朝中舊黨絕不會放過我等。”
“大人放心,琮定當竭力而爲。”
“你放手而爲罷。”
賈琮點點頭,喝道:“來人!”
喬尹、空性、解輝三人進來,抱拳道:“請提督大人吩咐。”
“即刻持王命旗牌去總兵衙門,把虎符取來,阻攔者一律格殺。另着副總兵、各參將、遊擊、金陵守備來見。”
“是!”
“有方,你詳細說說匪患情況。”
“是。”溫有方走到沙盤前,道:“稟大人、顧總督,據報,大約兩日前數股倭寇海盜約三千餘人,分別從淮安府、揚州府沿海各處登陸,行動如風,已洗劫了蛤蜊港、廟灣鎮、喻口鎮、羊寨鄉、馬邏鄉、劉家莊等地……
大河幫水匪兩千餘人,則沿着運河南下,洗劫三義鎮、馬頭鎮、清江浦等地,直指揚州……
太湖水匪近三千人,左右出擊,爲害蘇州、常州,已劫掠了吳縣木瀆、橫塘、光福三鎮並宜興湖鎮、張渚鎮……
另有野牛嶺、老虎崖、黑風寨等綠林強盜共計兩千餘人,突襲廣德州,劫掠陳陽、廣安、桃州三鎮……殺人無數,屍橫遍野。”
顧濤隨着溫有方在沙盤上指點,心中已有判斷,冷笑道:“老夫斷言,此乃人禍也!”
賈琮道:“此事蹊蹺,先不管其他,戡亂要緊。”
顧濤點點頭:“賢弟乃沙場猛將,縱橫千里,勒石烏桓,但有高見,老夫無不從命。”
“謝大人信重,琮以爲若要平叛,須得八個字。”
“哪八個字?”
“動如雷霆,賞罰分明!”
“嗯,此言甚善,願聞其詳。”顧濤捻鬚點頭。
“琮以爲……”
兩人商議半晌,門外十數人求見,正是總兵衙門的剩餘將領。
顧濤傳見。
衆人一進門,便見總兵大人的人頭擺在桌上,滿地鮮血,慌忙跪倒:“末將參見總督大人。”
“如今江南匪患四起,本督已全權託付賈提督戡亂,特召爾等前來聽令。”顧濤道。
“末將遵命。”衆人齊聲道。
賈琮冷冷一笑,把玩着喬尹呈上的調兵令符,道:“王舜違抗軍令,已被本督斬殺,爾等可識得我?”
“末將參見賈提督。”衆人忙磕頭。
“本督如今要下令平亂,有不伏號令的麼?”
“末將等謹遵大人鈞令。”
“好!”賈琮喝道:“副總兵何在!”
“末將在!”
“我命你坐鎮總兵衙門,籌措糧草,籌備軍械,調動兵馬,協助總督大人鎮守南省各地!但有差池,斬!
下令各地方衛所,守土有責,畏敵避戰者,百戶官以上皆斬!斬賊首一級者,賞銀十兩。斬十級者,職升一級。”
“末將得令!”
“參將何在!”
“末將在!”四個參將忙躬身道。
“你帶三千人急赴廣德州支援剿匪,空性率所部緹騎監軍,但有貪生怕死者,皆斬!”
“末將得令!”
“你帶三千人赴常州、蘇州剿滅太湖水匪,解輝率所部緹騎監軍,但有貪生怕死者,皆斬!”
“末將得令!”
“你二人各帶三千人,隨我北上揚州、淮安,剿滅大河幫水匪並倭寇海賊!”
“末將得令!”
“現在金陵還剩多少兵力?”
副總兵忙道:“除去方纔大人調動的兵力,還剩二萬人。另外,金陵守備衙門還有三千餘人。”
“他媽的,金陵國朝要害腹地,就剩這點人了?你們喫空餉也喫的太過了。”賈琮怒極。
衆將忙道:“稟大人,都是王總兵貪得無厭,末將等屢勸不止,實在慚愧。”
如今王舜已死,死無對證,他不背鍋誰背鍋?也算犧牲小你,成全大我。
賈琮氣笑了,道:“你們讓老王頂缸,我也不理論,若平亂不力,你們知道後果!”
衆將心中一凜,忙道:“末將定當捨命殺賊,報效朝廷。”
“也罷,傳我軍令,留三千人守衛金陵,其餘人都給我派出去,設關卡扼守各地水陸要道,來往人員,皆嚴加盤查。
若使賊寇從關卡逃竄,彼處守關百戶官以上,皆斬!
着人巡守長江兩岸,若北岸之敵渡江南竄,或南岸之敵渡江北上,守江百戶官以上者皆斬!”
“末將得令!”副總兵忙躬身道。
“喬尹,着錦衣衛各地衛所,全力查訪匪寇消息,速報各處,延誤軍情者,斬!”
“是!卑職遵命。”
“各去傳令!一個時辰後,整軍出發!”賈琮擺手,把衆將打發了。
“是!”衆人齊聲道。
顧濤見賈琮指揮若定,頗有大將之風,想到他過往戰績,心中更寬,笑道:“有賢弟在,老夫高枕無憂矣。”
賈琮道:“制臺大人過獎了。俗話說,沒有家親引不出外鬼來。
此次匪患猛烈,所到之處,勢如劈竹,準確避開了官軍鎮守之地,顯然有人通風報信,且此人深諳江南守軍虛實,不是一般人。”
顧濤點頭道:“英雄所見略同。”
“故琮擔心,我若去後,有人在金陵作亂,則大人危矣、金陵危矣、江南危矣。”賈琮沉聲道。
顧濤悚然一驚,他倒沒慮及這一層,若真發生此事,後果不堪設想,略一沉吟道:“如今金陵還有數千兵馬,城高牆厚,賊子敢爾?”
賈琮搖頭道:“最堅固的堡壘總是從內部被攻破的。”
顧濤皺了皺眉,緩緩點頭,此事不得不防。
賈琮道:“金陵世家大族何其多,這些人若是聯合,其禍非小,琮已命錦衣衛嚴加防範,大人切切小心。”
顧濤沉聲道:“賢弟金玉良言,老夫自當小心行事。”
“制臺保重,琮去也。”賈琮點點頭,顧濤一代名臣,自然知道怎麼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