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姑娘們行個善舉

作者:歷史的怪圈
榮國府。

  寶釵、黛玉、湘雲、迎春、探春、惜春幾位姑娘,在後院穿堂處,搭了個簡易的廊臺,作爲募捐之用。

  此處是西間與正院的連通之處,平日裏,小姐丫鬟和嬤嬤婆子們,都會從這裏經過。

  沒多一會兒,募捐處就已聚集了不少人,這些人大多都不識字,只好奇的盯着廊臺和幾位小姐打量。

  “不知幾位姑娘,今兒個是唱哪出?”丫鬟平兒疑惑問道。

  她方纔替王熙鳳送賬冊到王夫人處,回返時看到穿堂邊多了個廊臺,便留步停下看看。

  湘雲見圍觀的人多了起來,爛漫妙眸閃了閃,踏前一步,擡眸朗聲說道:“這幾日的大雪,讓京城遭了災,城外現在有大量流民,衣不蔽體,食不果腹,我們今日在此設置了募捐臺,希望大家可以捐些兒餘錢舊衣,幫那些災民渡過難關,捐多捐少,全憑自願,我在這裏謝謝大家。”

  話語方落,寶釵黛玉幾人便上前,帶頭捐了些銀錢物什,寶釵捐的多些,有二十兩,黛玉、湘雲和三春捐了些碎銀,以及平日極少用的首飾,也值五六兩。

  寶釵之前存了不少體己錢,捐二十兩算剛好,若是再多,怕是會給其他人帶來壓力,想着私下裏還可再往沈沅那兒捐些。

  黛玉、湘雲和三春,月錢都是二兩,平日還要額外喫穿用度,存不下多少,捐出五六兩,也算盡到了心意。

  圍觀的丫鬟婆子們,聽了湘雲的話,又見着幾個姑娘的行爲,也就明白了姑娘們的用意。

  “姑娘們可真是善心菩薩,城外的饑民,我也聽人說起過,那真真是可憐兒,今兒個我也算得着了機會,行個善舉。”

  平兒素來是個貼心和善的,等幾個姑娘們捐完,她也上去捐了二兩銀錢。

  但並非所有人都有這份善心,圍觀的丫鬟婆子,或猶疑,或冷眼,並未再有人上前捐贈。

  不時還能聽到下面有人低聲議論。

  “還真是新鮮事兒,哪個平民家沒遭過災?不都是聽天由命,熬過來的。”

  “就是,我們家那年遭了蝗災,四處流轉,喫野菜啃樹皮,那時也未見有人幫過。”

  “誰說不是,府上幾個姑娘不食人間煙火,今兒個她們在這裏過家家,我們就不必摻和頑鬧了。”

  “你們......”

  湘雲聽了丫鬟婆子們的議論,忽覺很生氣,櫻脣抿了抿,竟一時不知該如何反駁。

  一旁的黛玉見了,罥煙眉微蹙了蹙,上前輕撫湘雲的手,寬慰了幾句。

  隨後,她擡起螓首,看向方纔議論的幾個丫鬟婆子,眸光清澈,纖聲道:“既說家中曾遭過災,應當更能感同身受纔是,如何就覺得那些災民只該自生自滅?而且既是募捐,捐或不捐,全憑大家自個兒的心意,何必在這裏說些個涼薄的話?”

  那幾人聽聞黛玉駁斥,心中雖仍有不服,卻也不好再去頂姑娘的嘴,只能暗自憤憤幾句。

  有些人的涼薄,是刻在骨子裏的,她們並不會因爲旁人一兩句話就改變。

  黛玉自也明白,只心中輕嘆,亦不再多說。

  “林丫頭說的好!”

  未見其人,先聞其聲,衆人擡頭看去,只見王熙鳳不知何時,撫掌走了過來。

  “既是自願,我也來種個善因。”王熙鳳說着,行至廊臺旁,放下五兩銀錢。

  隨後,她轉身看向圍觀的丫鬟婆子,厲聲道:“願捐的留下表些心意。不願捐的,就趕緊散了,辦自個兒的差事去,在這幹磨什麼嘴皮?”

  王熙鳳作爲賈府的實際管理者,素來是個有威嚴的。

  方纔嚼舌的幾個丫鬟婆子聽了,愣了愣,很快便縮着脖子離開了這裏。

  剩下的人多少都有些兒善心,剛纔就是有心捐助的,現在被王熙鳳一帶,也不再猶疑,紛紛上前捐了點兒,既表了心意,還能讓這位璉二奶奶高看一眼。

  榮慶堂,大廳。

  賈母坐於羅漢榻上,左右坐着賈赦和賈政,二人過來給老太太問安。

  卻見丫鬟鴛鴦進來稟報。

  “老太太,寶姑娘和林姑娘她們幾個,在東西穿堂那設了個募捐臺,說是要爲城外遭受雪災的饑民籌措錢糧,璉二奶奶也在那捐了銀錢。”

  賈母稍愣了一下,看着鴛鴦,確認道:“你是說玉兒她們在府裏爲災民籌錢?”

  鴛鴦點了點頭,又將方纔所見,細細說了一遍。

  “不過是幾個丫頭在那頑鬧,打發時間罷了。”賈赦不以爲意道。

  這位榮府大老爺,自鴛鴦進入大廳開始,視線就沒離開過少女的身子。

  他目光灼灼的盯着這個面容清秀,身材凹凸有致的俏麗丫鬟,眸光彷彿被吸住了一般,毫不掩飾心中的火熱與貪婪。

  咳咳

  賈政察覺到賈赦有些失態,輕咳了幾聲,算是給兄長提個醒。

  他思忖稍許,隨後對賈母說道:“說起募捐,兒子這兩天倒是聽到了一個消息。

  說是沈沅和翰墨齋聯名,號召京城百姓捐贈救災,沈沅還寫了個募捐書。”

  “哦?竟有此事?”賈母有些好奇。

  “應不會有假,兒子放衙回來的路上,親眼看到街邊還貼着那募捐書。”

  賈母聞言,思忖一下,擡眸看向鴛鴦,吩咐道:“我也拿出五百兩來,你替我帶過去給玉兒她們,就說這是我捐助給災民的。”

  鴛鴦面露驚訝之色,老太太這是何意?捐了五百兩銀錢,支持幾位姑娘們募捐,如此,全府上下,誰還敢說姑娘們在頑鬧過家家?

  這位老太太雖一心高樂,最終眼睜睜看着賈府敗亡,但平日裏,也會憐貧惜弱,人都是複雜的,這並不矛盾。

  或許老太太還有其他盤算,希望藉此改善下賈府在外的名聲。

  在沈沅和翰墨齋的倡議下,京城各界都踊躍捐贈,尤其是舊衣與米糧,解了燃眉之急,挽救了無數災民的性命,爲朝廷救災爭取了寶貴的時間。

  元禎十六年冬月的這場雪災,不僅讓沈沅之名在整個神京家喻戶曉,也讓他的名字,深深印刻在了十數萬災民心中。

  此刻沒有人能意識到,這件事在將來會對大周產生怎樣的影響.....

  。

看小說網

看小說網是您最喜歡的免費小說閱讀網站。提供海量全本小說免費閱讀,所有小說無廣告干擾,是您值得收藏的小說網站。

網站導航

熱門分類

© 2023 看小說網 版權所有

首頁 分類 排行 書架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