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第 15 章

作者:千山不關
此時薛虯尚且不知自己的計劃能如此順利,將事情安排下去後,他便從書架的上層拿下兩個匣子,叫錦書分別給薛母和寶釵送去。

  錦書先到薛母處,薛母已經去掉簪環、換上寢衣,只待收拾停妥便要歇息,聽到小丫頭說錦書來了,連忙讓人請她進來:“這麼晚過來,可是虯兒有事?”

  “大爺無事,只是讓奴婢送東西過來。”錦書行了禮,將其中一個匣子奉上。

  薛母疑惑地打開,便見裏頭是一套頭面。樣式並不複雜,但是配色十分別致。主體是打磨得圓潤通透的黃翡,其間以小些的綠翡點綴,黃翡的溫潤柔和與綠翡的鮮豔奪目交相輝映,令這套頭面既鮮亮又雅正。

  更妙的是,寶石四周鑲嵌的不是常見的金銀,而是另外一種寶石。

  薛母叫人取來眼鏡,戴上細看片刻:“是金剛石!”

  薛家也做珠寶生意,故而對金剛石並不陌生。

  因金剛石質地堅硬,常被用做切割玉石的工具。近些年也有人用金剛石做首飾,不過並不常見。不想薛虯用它作爲點綴,令原本就珠光寶氣的頭面更加光彩奪目,若是到了日頭底下,必定更加好看!

  錦書笑眯眯道:“大爺說鄭家送來的頭面不好,配不上太太的氣度,倒是這套正合適。”

  “淨胡說!人家送來的也是極好的,哪裏就配不上我了?”

  雖然這麼說,薛母臉上卻滿是笑意。兒子孝順,做母親的哪有不高興的?更何況這套頭面的確極美,薛母十分喜歡。

  她叫人把東西收起來,打算過年的時候再戴。錦書告退:“奴婢還要往姑娘那邊去。”

  “去吧!”薛母聞言更加高興,厚賞了錦書,讓她出去了。

  錦書捧着另一隻匣子到了寶釵住處,寶釵還未曾歇息,正在燈下看書。錦書將在薛母處說的話重複了一遍,打開匣子給寶釵看。

  《紅樓夢》原著裏說寶釵不愛花兒粉兒,其實不然。女孩子沒有不愛美的,寶釵也不能免俗,她只是不愛富貴繁複,偏愛素雅的打扮罷了。

  薛虯給寶釵的便是一套珍珠頭面,珍珠並不很大,但是圓潤細膩,更難得的是泛着淡淡粉紅之色,雅緻中不乏少女的柔媚活潑。

  寶釵果然很喜歡,笑問道:“這成色的珍珠可不好找,哥哥從何處尋來的?”

  “是從幾個洋人手裏買的,統共就這麼些,全給姑娘製成頭面了。”錦書回話道。

  寶釵拿起項鍊細看,見設計獨特、做工精緻,便問:“家裏又來好銀匠了嗎?”

  這個錦書也不知道,寶釵也沒有追問。

  卻不知此物雖爲銀匠所制,圖紙卻來自於薛虯。

  在他的那個夢裏,他也是出身百年世家,自小被當做繼承人培養,父母對他沒多少感情,但是要求十分嚴格,豪門繼承人需要的技能必須會,非必需的技能也要會,薛虯沒有直接學設計,但是學過繪畫和珠寶鑑賞,畫幾套首飾出來並不難。

  他用了幾日功夫,將後世的一些巧思與大慶審美相結合,又找大匠加以潤色,做成了這麼幾套頭面。

  這兩套專爲薛母和寶釵所制,另有幾套卻是打算送去銀樓售賣的。

  薛家也有銀樓,只是不比專研此道的鄭家紅火。都說新官上任三把火,薛虯已經點了兩把,這便是第三把。

  一來,若能把不溫不火的銀樓盤活,底下人和金陵百姓會對他更有信心。二來,也是對鄭家無禮的一點小小回報。

  鄭家銀樓之所以受歡迎,不外是養着幾個好銀匠,總有新鮮款式的緣故。但這時候首飾發展已至瓶頸,再怎麼琢磨都差別不大,哪裏比得上薛虯站在巨人肩膀上,來自數百年後的樣式?

  薛虯本來沒打算用這個法子,薛家產業頗多,能燒這把火的地方多的是,但鄭家不給薛虯體面,也就不能怪薛虯不給他們體面了。

  次日,薛家銀樓推出新的款式,很快引起騷動。而薛虯和寶釵則帶着厚禮,登上了去孫府的馬車。

  孫家收了拜帖,早就做好了準備,薛虯和寶釵一到,就被引到孫老的住處。

  孫老已經年近八十,然而看起來不過六十來歲,精神矍鑠,耳聰目明。他夫人早逝,兒子在京都做御醫,自己一個人帶着兩個孫子生活,不過他沉迷醫術,倒不覺得日子難熬。

  見到二人進來,他先捋着鬍鬚上下打量薛虯片刻:“氣色比數月前更好了,過來我給你把把脈。”

  薛虯依言坐下,伸出手讓孫老把脈。

  孫老凝神細聽,片刻後收回手,目中滿是讚歎與恍惚:“一絲病竈也無,那靈應觀果真如此神異!”

  他其實不大相信,相比於神鬼妖魔,他寧願相信是觀主偷偷給薛虯用了藥。只是若果真有此神藥,靈應觀沒必要藏着掖着,孫老將靈應觀的丸藥研究了遍,也沒發現哪一味有如此效果。

  可把老頭糾結壞了!

  給薛虯把完脈,孫老又對寶釵招手:“我再瞧瞧你。”

  是的,薛虯讓寶釵同來,就是爲了請孫老看病的。

  寶釵身子還算康健,唯有一處不妥,便是從孃胎裏帶出來的熱毒,不犯也就罷了,一旦發作便咳嗽不止,十分磨人。

  好在此病並非不能治,孫老治不了薛虯,卻能治得了寶釵。又是湯藥又是藥膳地調養了幾年,倒也慢慢好了,這幾年已經很少復發。不過以防萬一,隔一段時日還是要複查一次。

  說到寶釵的病,薛虯便想起原著中的冷香丸。前幾年的確有個癩頭和尚找到薛家,說有海上仙方可治府上姑娘的病,還給了“不離不棄,芳齡永繼”八個字,讓刻在金鎖上叫寶釵隨身戴着。

  不過彼時寶釵的病已經好多了,薛父根本沒把此人的話當真,客客氣氣將人送出去,轉頭就將此事拋到了腦後。

  孫老給寶釵把完脈,笑呵呵道:“不錯不錯,調養得很好。”

  薛虯和寶釵也跟着笑了出來。

  孫老收起脈枕,問道:“聽說你們要去京都了?”

  “是。”薛虯頷首,“孫伯父也在京都,您可要與我們同行?”

  孫老擺擺手:“我受不了船上的顛簸,且也舍不下我的藥舍,便不去了。不過可以多配些藥給你們帶着路上用。”

  又看向寶釵:“你伯父在太醫院還算有點本事,寶丫頭有什麼難處便去找他。”

  豈止有點本事,孫老的兒子孫書言已經是左院判,太醫院的二把手。

  寶釵柔聲應了。

  二人陪孫老說了會兒話,又一起吃了頓飯,這才起身告辭。臨走之前薛虯提醒道:“過年了,城中難免亂些,無事您就不要出門了。”

  孫老若有所思,點頭應了。

  與此同時,京都榮國府。

  王夫人收到了金陵來信,她不認識字,讓小丫頭念給她聽。

  聽到薛蟠當街將人打成了重傷,王夫人垂下眼瞼,掩飾住那一絲不屑。她一向不喜薛蟠,覺得他浪蕩無能,遠不如她的寶玉乖巧。

  只是此事甚大,倒不曾收到薛母求助。

  很快她就明白了,原是薛虯回來了,找人醫好了那馮公子,與對方和解了。

  王夫人愣了一下:“這孩子倒有成算。”

  從前王子騰也誇過薛虯,王夫人還不以爲意,如今看來的確有獨到之處。又不由想起長子賈珠,少不得抹一場淚。

  待聽到薛夫人拒絕上京,王夫人臉色緩緩沉了下來。

  她盛情邀請薛母和寶釵來榮國府小住,自然不僅是爲了姐妹之情,主要還是爲了寶玉。

  兩年前小姑子賈敏病逝,她的獨女林黛玉被接到榮國府教養,和寶玉一同養在老太太院子裏,兩個孩子朝夕相處,竟似有了些情分,老太太也有意撮合兩個玉兒。

  這可戳到了王夫人的廢管子,她從前便與賈敏不對付,更不喜賈敏的女兒,更何況林黛玉是個病秧子,性子又矯情做作(王夫人視角,與作者無關),她纔不想要個這樣的兒媳婦。

  王夫人不敢直接跟老太太提,也怕寶玉和林黛玉再這樣相處下去不好收場,便想着將寶釵接過來。寶釵容貌品格不比黛玉差,寶玉見了必定喜歡,能分散些他放在黛玉身上的心思。

  自然,王夫人也沒想着叫寶玉娶寶釵,寶玉是公府嫡孫,長得好又聰明,還是銜玉而生的天命之人,即便不能尚公主,娶個郡主縣主總使得,寶釵不過商戶之女,哪裏配得上寶玉?

  等到寶玉娶了好媳婦,她做主給寶釵找個寒門進士,也算不辜負她了。

  可惜了,她們不肯來。

  那也罷了,未必非寶釵不可,聽說老太太遣人去接史湘雲去了,那也是個瘋丫頭,王夫人一點也不喜歡,不過寶玉喜歡和她說話,偶爾還能和林黛玉嗆嗆兩句,也還算不錯。

  王夫人心裏想着,拿着信紙往賈母所在的榮慶堂去了。

  。

看小說網

看小說網是您最喜歡的免費小說閱讀網站。提供海量全本小說免費閱讀,所有小說無廣告干擾,是您值得收藏的小說網站。

網站導航

熱門分類

© 2023 看小說網 版權所有

首頁 分類 排行 書架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