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府來禮,做足賈敏面子。 作者:未知 第二天,林緋玉便開始跟着青蘿識字、背三字經。她以前在現代跟着爸爸習武的時候,爲了靜心也曾練習過書法,寫過繁體字帖,如今看着書上的字雖然不能認全,但學起來還是很快的,她以後要一直在古代生存,用的就一直是古代的繁體字,必須要適應,沒有什麼不情願的,因此也學得格外用心。 不過在表面上她一直控制着速度,一天只認幾個字,拿毛筆寫出來也是歪歪扭扭的,讓青蘿認爲她十分聰慧,但還算不上天賦異稟。背誦方面她就背得比較快了,三字經朗朗上口,背起來並不難,她與林如海見面次數不算多,想獲得其好感度,聰慧懂事、健康活潑就是最好的表現方式。 林如海公務繁忙,在外經常要和那些官場上的老油條們周旋,唯一能輕鬆的時候就是散值歸家了,往日裏林黛玉體弱,周圍伺候的下人都小心翼翼的,他習慣了每次見面問問她的身體,不與她說太久的話以免她身子勞累,也習慣了時不時就聽到黛玉的咳嗽聲,滿心擔憂。現下林緋玉的出現微妙的滿足了他慈父的心理,也許日後他再有別的子女,會漸漸轉移對林緋玉的關注,但現在,他對林緋玉這個會與他說笑的庶女還是很關心的。 林如海坐在賈敏的對面,用杯蓋輕輕的撇開茶葉,喝了口熱茶,他靠在椅背上微眯起眼品了品,點頭笑道:“這茶不錯,香氣濃郁,大內兄有心了。” 賈敏笑了起來,“大哥最是喜歡享受,尤其對喫穿擺設的品鑑甚是挑剔。” 林如海想起那位不學無術的大內兄賈赦,心裏嘆息了一聲,此人雖荒唐,但若能保家族不衰也算運氣了。聖人年紀漸大,義忠親王也開始暗中活動拉攏朝臣,目前朝中正是暗潮洶涌的時候,賈府身爲八公之一,襲爵人卻是個紈絝子弟,整日裏流連花叢、把玩古董,從不參與朝事,如此倒正好避開了奪位之爭,興許能使賈府平穩度過。 至於那二內兄,正直迂腐、不諳世情,爲官多年還停留在工部主事的位置上不曾晉升,京中遍地英才,恐怕賈政還入不了幾方權勢的眼。他放下茶盞看了賈敏一眼,這些話他不能同賈敏多說,一是免得她憂心成疾,二是揚州與京城相距甚遠,通信不便,若被人發現他們議論朝廷之事,後果不堪設想。所幸賈府沒什麼人與義忠親王有牽扯,倒也不用特地提起。 “大內兄對此確實比旁人通曉得多,對了,還不到年關,今年岳家的年禮爲何送得如此早,可是京中有何變故?”他雖與京中一些知交好友常常通信,但賈府的事倒沒有交流過,對賈府的現狀也不甚明瞭,故,關心的問道,“夫人,若是兩位內兄有何難處,但說無妨,有能幫上忙的地方爲夫自當盡力。” 賈敏笑容一頓,很快又恢復過來,只是心裏的喜悅散了不少,今年的年禮不只送得早,還比往年厚了一成,沒什麼特別的原因,只是母親憐惜她想爲她做些面子罷了。 林緋玉之事終歸是她心裏一根刺,看着林母與林如海對林緋玉的喜愛,她心裏憋悶,更悔恨在懷有黛玉的時候沒好好安胎,沒給黛玉一個健康的身體,此事無人可以傾訴,最後在委屈之時,她給寵愛自己的母親去了封信,將心中的怨懟都訴於紙上,沒想到母親怕她在林府難堪,立刻加厚了禮派人送來,將她大家貴女的背景趁得足足的,讓府中下人不敢非議。 她想了一瞬,看着林如海笑道:“老爺多慮了,母親信上說家中一切安好,還叫我勿要惦念呢,許是今年禮備得早就提前送來了,路途遙遠,也免得寒冬時運送不便。” 林如海不疑有他,點了點頭叮囑道:“你與岳母多年不得相見,心中想必牽掛得緊,咱們不能在她老人家跟前盡孝,便在禮品上再加兩成吧,記得多加些養身藥材進去,給岳母補補身子。” 賈敏微笑着應下,“我知道了老爺,待我擬好了禮單再給老爺過目。” 林如海擺擺手笑道:“這些你看着辦就好,不用給我看了。” 賈敏笑着點頭,這些本就是當家主母的事情,林如海能過問幾句就算有心了,“今兒個在這用飯嗎?我讓小廚房做幾道您愛喫的小菜。” 林如海擡頭看了看天色,點頭道:“嗯,就在這喫吧,挑兩道清爽可口的給母親送過去,她這兩日身上乏,沒什麼胃口,換換菜色也許能多進些飯。” “哎,我這就去安排。” 賈敏起身到門外吩咐秋菊備菜,細細想了兩道清爽的菜叮囑秋菊親自送去林母的怡秋院,心裏卻沒報什麼希望,她不是第一次給林母送喫食了,林母初時還會和藹的誇她孝順細心,這幾年卻因着子嗣之事對她的孝心視而不見了。 林如海想着飯菜還要一會兒時間,這幾日林母身子不好不便打擾,也不知道林緋玉的三字經學得怎麼樣了,便高聲叫了如安進來,捋着鬍子說道:“你去請大姑娘過來,我看看她書背得如何。” 賈敏返回屋內時正好聽到了他的話,臉上的表情淡了下來,如安眼角瞥到賈敏不虞,連忙應了聲“是”,垂着頭行禮退下,向怡秋院的方向走去。 林如海笑道:“前些日子我給了緋玉一本三字經,叫她跟着青蘿學,趁這會兒有時間考考她,你也跟着我一起聽聽,這孩子之前在莊子上無人教導,日後還要你多費心,總歸是我林家的孩子,要叫你一聲母親的。” 賈敏坐回位子,點了點頭,“老爺說的是,是我疏忽了,母親身體違和,照顧緋玉太過勞累了,合該我多注意些纔是。” 這話回的合情合理,林如海也沒有多想,他的心思大多用在官場上,對賈敏細膩的心思並不能理解,在他看來,家和萬事興,一家人若相處得生分了,那便是禍之伊始。林家子嗣稀薄,他現在一子也無,沒有爭財奪產的隱患,更應好好教育緋玉和黛玉,兩姐妹日後嫁人也可互相幫扶一下,不至於無人可依。 如安快步走進了林緋玉的小院子,紫竹正坐在屋檐下手指飛快的打着絡子,聽見聲響一擡頭見是她,當即站了起來,結結巴巴的道:“如……如……如安姐……”說完頓時通紅了臉,恨不得鑽進地縫裏去!怎麼每次見到姐姐都緊張的不會說話! 如安看紫竹羞得滿臉通紅,頭低得不能再低了,心裏一軟,恍惚想起了年幼時跟在她身後的那個軟軟的小妹。 這時青蘿掀了簾子出來,手裏提着茶壺準備叫小丫鬟去換水,意外的看到如安站在那裏,一見兩人的樣子還以爲是紫竹失了禮數,忙上前幾步笑道:“如安姐來啦,可是老爺有什麼吩咐?這小丫頭以前是莊子上的,才學了規矩沒幾日,要是有不懂事的地方,如安姐別見怪。” 紫竹扭了扭手中的絡子,暗恨自己小家子氣,難怪姐姐不想與她相認。如安看了她一眼,對青蘿笑道:“老爺在太太那裏,請大姑娘過去呢。” 青蘿拉着如安往廊下走,笑道:“走這一遭也累了,先坐下歇歇,我們姑娘還得換身衣裳,”復又低聲問了句,“如安姐可知道是什麼事兒?” 如安坐在矮凳上,輕聲笑道:“沒什麼大事兒,是老爺想要考考姑娘的學問呢,我過來的時候太太剛備了飯,興許還要留大姑娘在那一起用飯的。” 青蘿這才放下心,轉身喊了墜兒把手中的茶壺遞給她,“快去給如安姐端杯茶來,順便把這茶壺拿下去,等姑娘回來再衝泡。” 如安推辭了兩句,青蘿笑着拍了拍她的手,“這都是應該的,如安姐稍作一會兒,我進去回了姑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