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觀敵之法:黃巾篇

作者:南宮我夢
這一番分析,分析的頭頭是道,邏輯嚴謹,大大高出關羽對李孟羲的期望。

  雖說,李孟羲自言不通軍略,但他一番見解,數百鄉勇之中難有人有這般水準。

  李孟羲問,昨夜爲何不一道行軍,以至軍力兩分。

  關羽搖頭。“我軍中多有俘虜。夜路難行,若帶俘虜趕路,稍有不甚,俘虜夜逃,再生嘯變,得不償失。

  故,大哥和三弟,各帶百五十人,先於敵山左右埋伏,而我部待天明再行。”

  關羽耐心的跟李孟羲解釋着此中門道。

  李孟羲恍然大悟,原來如此,把俘虜給忘了。

  可不嗎,夜裏黑燈瞎火的,如果俘虜想逃,趁夜摸黑趁看守不注意,一下就溜走了。

  一個俘虜逃,更多的俘虜也跟着逃,很快,俘虜躁動,便成不可收拾之狀。

  如果只是逃了點俘虜,算不上多大的損失,但是在求生的慾望之下,溫順的俘虜爲了活下去,會爆發出十足的勇氣,會有膽量奪走鄉勇們的刀反殺鄉勇。

  俘虜躁動,俘虜再搶刀兵器,炸營立刻跟着就來了。

  俘虜多,而看押俘虜的人手少。

  俘虜集中一起,鄉勇執兵在兩側看守,萬一行軍半途,俘虜躁動,突然發難,鄉勇們不僅要以少打多,還要以散打整。

  俘虜們在一起,鄉勇們爲了以有限的人手看住俘虜,人手不得不散的很開,突遇混亂,鄉勇們並不佔據多大的優勢。

  再萬一,俘虜中萬一藏着那種能以一敵百,能徒手掙斷繩索然後手奪刀,殺散看守的猛人,繼而憑藉武力,迅速聚攏一夥人,以滾雪球之勢,反殺了劉備軍這幾百鄉勇都有可能。

  君子不立危牆之下,領兵打仗,也應把危險扼殺在萌芽之中。

  關羽不愧熟讀兵書,他一番提點,李孟羲受益良多。

  看來,古代戰場,俘虜管理之事,應慎重對待。

  若無俘虜,或是俘虜管理的比較好,比如有足夠的繩索鐵銬木枷之類的,能有限限制俘虜的行動,縱然沒人管一時半會兒俘虜也逃不了。

  而要是,像目前這樣,義軍沒帶足夠的繩索,俘虜只是趕到一起,用人看着,如此粗放的管理,得時刻防備着。

  軍中有俘虜和沒有俘虜,行軍是兩種情況。

  沒有俘虜,夜晚行軍無妨,就比如昨夜後半夜連夜帶領離開的劉備張飛部。

  而帶着俘虜,俘虜又沒有很好管理,夜裏行軍,是爲禁忌。關羽部便夜裏不動,寧可天亮再動。

  關羽于軍略一道,很有水平,李孟羲心裏佩服。

  今日就要打仗了。

  打仗與自己無關,心知自己肯定不用上陣殺敵,李孟羲不擔心自己的安危,但李孟羲好奇,臨戰時,鄉勇們的反應。

  鄉勇,做爲鄉間豪強私募的武力,其軍紀士氣良莠不齊,怕死畏戰是常態。

  李孟羲此時想到了戰前動員,尤其是像鄉勇這些,特別需要戰前鼓舞士氣。

  李孟羲有心想問,關羽是如何做的,猶豫了下,並未把問題說出來。

  因爲正喫飯呢。

  喫飯說什麼話。

  關羽飯量極大,一個人吃了六個餅子,然後,瓦罐裏的粥,他一碗接一碗,一個人喝了七八碗粥,還說八成飽。

  李孟羲知道今日既然要打仗,勢必早匆忙拔營,李孟羲催促弟弟快些喫。

  早飯喫完後,李孟羲帶着弟弟回到糧車上。

  關羽聚集營中士兵,也不多話,對着衆多鄉勇說到,“今日黃巾作戰,敗則人人受罰,勝則一人肉半斤。

  斬首一級者,賞錢一貫。酒肉三斤!”

  鄉勇們都是鄉下粗人,說別的,鄉勇們也不感冒,唯獨酒肉錢財,鄉勇們最爲看重。

  關羽學問不淺,文章詞藻冠冕堂皇凜然大義,不是說不出來,而是知道說大義無大用,故此,只談酒肉。

  這便是關羽水平所在。

  李孟羲還想着戰前動員什麼的,關羽果然在戰前動員了。

  想來,古代出徵,也有祭天誓師什麼的,古人又不傻,動員大會,鼓舞士氣之類的,古人一點不陌生。

  尤其是,熟讀兵書的關羽。

  拔營,行軍。

  李孟羲所在的糧草後隊,幾十輛糧車,這些所有糧車,幾乎全是人拉人拽,僅有少部分是牲口拉着的。

  糧車相當一部分是日前從黃巾那裏繳獲來的,黃巾糧車不少,然而,沒有牲口。

  滿滿一車糧,人拉着艱難,然而,數萬黃巾,除了有戰馬,除戰馬之外,黃巾軍中一個牲口也沒有。

  沒有拉車的牛,也沒有騾子,更沒有豬羊牲口。

  很容易就想明白,牲口被黃巾給吃了,黃巾缺乏紀律,哪裏見了牲口能忍得住不喫,能餓着肚子留牲口來拉車呢。

  路又不好,糧車拉着很累,前邊一個鄉勇用力的曳着車把,前邊還有兩個鄉勇用繩索拽着,後邊還有鄉勇在後邊推。

  一輛車,連拉帶推,得數個人。

  坐在糧車上的李孟羲都有些不好意思了。

  要是有一頭牛,斷然不會如此喫力。李孟羲想着。

  黃巾跨州越境,攻掠無數,劫掠的牲口絕對不少,然而,黃巾軍首領大多短視,缺乏自制,牲口殺吃了而想不到留着拉車運糧草。

  後勤薄弱,戰力又強到哪裏去。

  連牲口都不知道留下,更勿論能有主動建設軍隊的意識。

  所以,歷代農民起義,第一批揭竿而起的大多都是最底層的百姓,這些百姓起兵造反,往往沒有方向,沒有規劃,沒有長遠目標,更沒有建設經營能力。

  然後,這第一批造反的人,又將面臨着王朝末年,被官府最後的軍事力量的圍剿,首當其衝。

  所以,大凡第一個造反的人,大多不會成功。

  比如反秦的陳勝吳廣,比如漢末張角。

  農民起義,一波打崩舊朝廷倒還好,萬一沒有一波打崩,後續就得需要經營發展聚集軍力,纔可繼續與朝廷抗衡,而有經營能力的起義軍首領,又有幾人。

  如今,李孟羲見黃巾連頭牛都不知道留,由此可見,黃巾首領,大多如此水平。

  保存牲口尚且不知,後勤亦不知,如何能知道建設軍隊爲何物。

  黃巾不堪。

  由此,李孟羲覺得,若是遇到哪支黃巾軍中有不少牲口,這支黃巾軍肯定很難打。

  不喫牲口,說明黃巾首領有見識,有手段,同樣說明麾下黃巾聽其令,有章法,紀律還算可以。

  這樣一支黃巾軍,絕非鄧茂程遠志之流可比。

  黃巾精銳與否,可能不在觀其兵甲,而在觀其軍中是否有牲口。

  畢竟,繳獲兵甲或許碰巧遇到了某個縣城有武庫,就能立刻兵銳甲亮。

  而要軍中有牲口,必要有一個有遠謀,兼能御下的首領,且此部黃巾,軍紀尚可。缺一不可。但凡缺了一點,哪怕黃巾首領有遠見,不讓喫牛,但是管不住手下流民,流民還是把牛吃了,這樣,黃巾軍中依然沒有牛。

  故,但凡黃巾軍中牛騾衆多,此部黃巾,必是大敵。

  初十八這天。

  李孟羲見軍中糧車無有牲口拖拽,又想到黃巾數萬,無一頭牲口,由此,想到了觀敵之法。

  觀敵之法:黃巾篇。

  觀黃巾之法,黃巾銳者,以有牛騾者爲最銳,陣勢齊整者,次之,甲明矛亮者,再次,人多勢衆者,再次。

  【推薦下,咪咪閱讀追書真的好用,這裏下載大家去快可以試試吧。】

  餘者不足慮。

  南宮我夢說

  沒人看嗎

  :https://www.bie5.cc。:https://m.bie5.cc

看小說網

看小說網是您最喜歡的免費小說閱讀網站。提供海量全本小說免費閱讀,所有小說無廣告干擾,是您值得收藏的小說網站。

網站導航

熱門分類

© 2023 看小說網 版權所有

首頁 分類 排行 書架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