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視黃巾爲賊,視黃巾爲民

作者:南宮我夢
“玄德公當真以爲,掃清天下黃巾,天下就能太平?”

  稚嫩的聲音幽幽說到。

  “如何不能?”劉備詫異。

  “那若是我說,黃巾之亂,是亂世之始,大漢將亡,又該如何?”李孟羲面色沉浸,毫不畏懼的擡頭看着劉備。

  眼見劉備面色由靜轉怒,“哼!”劉備冷哼一聲,拂袖而去。

  劉備生氣,一氣之下離開了。

  李孟羲看着劉備氣呼呼離開的背影,不由撓頭。

  本欲暢論天下大勢,把未來局勢告知劉備,以早做打算。

  可說漢室將亡,此話於劉備面前說出,似乎欠缺妥當。

  劉備爲漢室宗親,志在掃清黃巾,扶漢室江山,當其面,言曰漢室將亡,不異於當面辱罵。

  李孟羲自付,幸好劉備脾氣好,要是別人,自己可能就因爲這一句話而遭至殺身大禍。

  莽撞了,李孟羲懊悔。

  應當吸取教訓,不可妄議天下大勢。

  收回心神,李孟羲看着大石上展開的輿圖,他把輿圖收起,小心的捲起,然後塞到袖子裏。

  鳳鳴山,黃巾舊寨之中。

  劉備從外走到黃巾營寨的議事廳之中,他面色不愉,任誰都看的見的。

  張飛見劉備如此,大爲疑惑,大勝一場,本該高高興興,可剛纔還好好的,爲何大哥出去轉了轉,再回來,便生悶氣。

  “大哥,何事鬱悶?”抱着酒罈的張飛把酒罈遞過來,關切問到。

  劉備看了酒罈一眼,本欲張口說些什麼,轉念一想,覺得以三弟這暴脾氣,還是不說好了。

  “唉,無事。”劉備嘆氣,說罷,走到廳中矮几一側坐下,眉頭不展。

  劉備這一副長吁短嘆的模樣,讓張飛覺得很不爽利。

  抱着酒罈,狠狠灌了幾口酒。

  酒水順着張飛鋼針似的鬍鬚流了下來。

  走到矮几旁,張飛也挨着矮几跪坐着,他探着身子,環眼圓睜,“大哥,有事便說!你我兄弟,何必見外?”

  “唉!”劉備只是嘆氣,他擡頭,看着張飛,試探着問,“三弟,你說,若是打完黃巾,天下可能太平?”

  “殺盡黃巾賊,如何不太平?”張飛眼睛大瞪,手拍矮几,聲音洪亮的答到。

  劉備想起方纔,李孟羲突然的驚人之語。

  想到一時氣憤,一氣離開,未能深究。

  想到李孟羲曾得異人傳授學問,莫非,李孟羲那授業恩師,世外高人,對天下大勢,有所看法不成。

  劉備於是,決定得空便一問究竟。

  ——

  涿郡四境黃巾,鄧茂程遠志部,有兵力數萬人。

  潰黃巾易,而滅黃巾甚難。

  三日之內,前後兩戰,先後斬黃巾三百餘,俘虜千人。

  可黃巾潰兵四散,數萬黃巾,殲滅只千餘人,還有數萬,逃遁諸郡,若不剿清,旬月之後,黃巾嘯聚,豈不又捲土重來。

  劉備軍率軍回趕,準備趕回縣城。

  半途,紮營之時,劉備和關張二人,談及黃巾之事,頭痛不已。

  一旁,李孟羲帶着弟弟,聽得分明。

  “玄德公,某有一言,不當講與否?”

  劉關張目光不約而同轉來看向李孟羲。

  三人這纔想起李孟羲在一旁呆着。

  “羲兒,但講無妨。”劉備因爲之前,覺得給李孟羲甩臉色,很不妥當。

  因此,他這時爲了緩和一些兩人間的尷尬,特意語氣極柔和,臉上笑意燦爛至極,爲的就是讓李孟羲大膽言說。

  李孟羲走來,跪坐矮几對側,和劉備相對而坐。

  矮几有面,劉關張三人再加李孟羲,剛好,一人一邊。

  “黃巾潰而不滅,確是麻煩。”

  “依我看,把黃巾當賊,黃巾剿之不盡;若把黃巾當民,不剿而清。”

  李孟羲短短數言說出,劉關張三人,皆是眼前一亮。

  劉備隱約知道李孟羲說的什麼意思了,關羽也若有所思,張飛瞪大着眼睛瞅着李孟羲。

  這幾句話,若是大人來說,也足夠引人深思,而以李孟羲小小的年紀說出來,更是有語出驚人之效。

  (嗨,這娃娃有趣。)張飛突然摸着鬍子嘿嘿一笑。

  劉備手指輕彈矮几,思索片刻之後,沉吟到,“羲兒,不妨細說,把黃巾當賊,當如何?”

  “把黃巾當賊,那麼,數萬黃巾,皆是賊寇。賊寇,自然是興兵圍剿,一日不成,便剿十日,十日不成,便剿月餘。

  如此,積小成多,早晚功成。”

  “況且,黃巾即潰,無有糧草,余月之後,數萬黃巾,七成已爲餓殍。”

  “只是,”李孟羲話鋒一轉,”黃巾無糧,必劫掠地方。潰兵無力攻城,則鄉野必爲其禍。

  【認識十年的老書友給我推薦的追書app,咪咪閱讀!真特麼好用,開車、睡前都靠這個朗讀聽書打發時間,這裏可以下載】

  玄德公起義軍爲保境安民,百姓遭禍,豈非與玄德公願違?”

  李孟羲話說完,劉備眉頭緊皺,愁思不解。

  確如李孟羲所言,黃巾潰兵四散奔逃,清剿黃巾必費時日久方能盡其功。

  確如李孟羲所言,潰兵就算不剿,黃巾糧草不繼,月餘之後,黃巾不攻自滅。

  可是,黃巾已潰敗,無力攻城,爲劫軍糧,騷擾地方,百姓遭禍,實非所願。

  沉思良久,無有對策。

  劉備擡頭,凝視着李孟羲的雙眼,黝黑乾瘦的少年,一雙眼睛,靈動有光。

  “若把黃巾當民,又待如何?”劉備又問。

  “若把黃巾當作百姓,那百姓遭災,無糧果腹,該如何?”李孟羲反問。

  “自然是發糧救濟。”劉備答到。

  “正是如此。”李孟羲點頭,“黃巾軍中,多是窮苦百姓。爲何百姓造反,良善從賊?

  因天災連年,田畝絕收,朝堂混亂,政令不行,賦稅甚重,民無活路。

  正所謂,官逼民反,民不得不反也。

  黃巾造反,非是想有反心,非是欲亂天下,而只爲求活而已。”

  “清剿之法,費時費力,難有成效。玄德公不妨試用招拂之法,令傳四境,言曰【但棄兵投降者,前罪既往不咎。】

  如此,黃巾潰兵來降者多矣,玄德公可不戰而盡全功。”

  “所需,只是些許糧食。”

  好一個不戰而勝,好一個只需些許糧食。

  劉備苦笑,這些許糧食,便恰是爲難之處。

  天災連年,黃巾沒喫的,義軍又能有多少糧草存餘。

  李孟羲的安撫之策,確爲上策,然,巧婦難爲無米之炊也。

  :https://www.bie5.cc。:https://m.bie5.cc

看小說網

看小說網是您最喜歡的免費小說閱讀網站。提供海量全本小說免費閱讀,所有小說無廣告干擾,是您值得收藏的小說網站。

網站導航

熱門分類

© 2023 看小說網 版權所有

首頁 分類 排行 書架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