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章 遊騎四出

作者:南宮我夢
李孟羲說不懂地理,倒也正常,劉備想起當日鳳鳴山,李孟羲把幽州冀州幷州位置都給記錯了。

  一想就坦然了。

  這麼點兒個娃娃,有點不足這才正常,不然真個啥都知道,豈不逆天了。

  只是,一個不懂地理的軍師……

  由劉關張三人通宵達旦的討論軍情,小小的一盞油燈,牛油熬幹了兩次。

  李孟羲困的實在不行,本來是打哈欠打瞌睡,劉備讓他睡,他也不去,非硬撐着。

  然後是手撐着,再然後,趴在石桌上睡着了。

  劉關張看他一不小心就睡着了,指着小聲笑了。

  第二天,是五月初四,李孟羲一睜開眼,錯愕發現,天亮了。

  昨夜不是討論軍情來的嗎,後邊發生了什麼,記不得了。

  李孟羲再一看,弟弟也不見了,不在牀上。

  李孟羲撓頭,翻身起牀。

  等李孟羲匆匆出去,早有張飛家僕人等着,說飯備着。

  這讓李孟羲感覺像是過着有下人伺候的少爺生活。

  早飯,千篇一律的粥,餅,水煮菜。

  因爲炊具的緣故,漢代食物的料理方式,多數是煮,要麼燉。

  像張飛家這樣,粥都是精糧,一點麩子不摻的,已經是上層人士的生活了。

  毫無意外,有一隻雞蛋給自己留着的。

  每天和弟弟都有一顆雞蛋喫,很不錯了。

  太陽已升起,當李孟羲於亭子下,找到劉備,劉備正站在亭子下,看着打穀場裏玩鬧的孩子們,一臉笑意。

  小朋友們玩耍着,歡聲笑語一片。

  最多的遊戲,是李孟羲教小朋友們的老鷹抓小雞的遊戲。

  除此以外,還有一些小孩子滿地亂爬,在找螞蟻洞或者小蟲子玩。

  李孟羲就看到,小磚就和幾個小朋友趴地上玩的投入。

  這得多髒啊,本想,把弟弟叫起來,又一想,玩就玩嘛,大不了洗手的時候,洗乾淨一點就成。

  見劉備孤身一人在亭子下,李孟羲走過去,見面第一句沒打招呼,而先談工作。

  “玄德公,關將軍和三將軍何在?”

  “二弟領哨騎已出,至於三弟,領兵於城前駐紮,以張聲勢。”

  劉備笑着答到。

  張飛帶兵,在城外,幹嘛?何爲張聲勢?

  李孟羲一時不解其意。

  隨後,細問之後,劉備看了李孟羲一眼,而後解釋,“我等奪了豪強之糧,城中豪強,必恨我。

  今招撫黃巾,精兵盡出,實爲外強中乾。

  若爲豪強知曉,彼必趁機發難。

  故,某令翼德,令壯丁假爲鄉勇,領兩百人於城外走動,以迷豪強之目,使其以爲我精兵尚在,不敢輕舉妄動。”

  劉備這麼一解釋,李孟羲眼睛亮了。

  高啊!

  此節倒未想到。

  若按李孟羲的佈置,直接讓關張兩個猛將直接帶兵出去了,而不能料到豪強會萬一發難得防備着點。

  謀事不嚴,不知人心險惡,李孟羲無論如何,尚十分稚嫩,哪裏像劉關張這樣民間混了二十餘年的人一樣老到。

  關張未同出,有張飛在,便可保後方無憂了。

  只是,招撫之事,全壓在關羽身上。

  李孟羲倒不怕關羽陣上翻車,也不然關羽滅不了黃巾,只怕招撫一事。

  何爲招撫?不殺不屠。

  關羽對黃巾流民,態度雖不如張飛那般惡劣,但是依然敵視黃巾,不知關羽此行,能把多少流民帶回來。

  李孟羲打眼四處望去,身處張飛家莊園裏,亭子是高處,四周一片防房屋和麥田盡收眼底。

  一眼望去,麥田麥浪青黃,似乎……好像到收麥子的季節了?

  李孟羲突然記起,如今是五月。

  “農家少閒月,五月人倍忙。”李孟羲嘀咕着唸叨一句,他聯想到了這句詩,然後記起五月就是收麥子的季節了。

  “麥子快熟了。”李孟羲自言自語着。

  一旁,劉備面帶驚訝,看着李孟羲良久。

  知道李孟羲察覺到不對。

  轉頭,看向劉備,問劉備怎麼了。

  “田家少閒月,五月人倍忙。羲兒,此話倒是貼切無比,每至五月,麥豆皆熟,農人倍忙。”劉備誇讚到。

  【講真,最近一直用咪咪閱讀看書追更,換源切換,朗讀音色多,安卓蘋果均可。】

  田家少閒月,這是首詩來着……

  李孟羲回想片刻,而後,目視着一眼無跡的麥田,緩緩開口。

  “田家少閒月,五月人倍忙。

  夜來南風起,小麥覆隴黃。

  婦姑荷簞食,童稚攜壺漿,

  相隨餉田去,丁壯在南岡。

  足蒸暑土氣,背灼炎天光,

  力盡不知熱,但惜夏日長。

  復有貧婦人,抱子在其旁,

  右手秉遺穗,左臂懸敝筐。

  聽其相顧言,聞者爲悲傷。

  家田輸稅盡,拾此充飢腸。

  今我何功德,曾不事農桑。

  吏祿三百石,歲晏有餘糧。

  念此私自愧,盡日不能忘。”

  李孟羲吐字清晰,抑揚頓挫頓挫的唸完。

  劉備眼睛睜大,驚訝無比的盯着李孟羲。

  李孟羲念(背)的長詩,聽了一遍,未完全記住,但字字珠璣,狠狠地驚豔了劉備。

  然後,劉備拔腿就匆匆走了。

  李孟羲錯愕。

  不對啊,臨時想起來了這首《觀刈麥》,背出來是想裝下高深莫測,詩背完了,劉備咋個跑了?

  李孟羲摸不着頭腦之時,匆匆離去的劉備,手拿紙筆,去而復返。

  劉備是讓李孟羲把剛說的那麼老長一首記不住的長詩給寫下來。

  在教育和學習資源匱乏的古代,古人對知識十分重視。

  毛筆在手,粗糙的草紙攤開在石桌之上。

  李孟羲提筆醞釀着要寫。

  筆停在半途,李孟羲猶豫了。

  倒不是怕字醜,字是說的過去的。

  小學,村裏的老師還讓每週拿毛筆寫大字,寫了三年,毛筆字不說好看,至少是不難看的。

  猶豫的原因是,字,漢代的繁體字,可能要出差錯。

  可是,要不寫吧,萬一被劉備認爲是不會寫字咋辦。

  動筆,寫了開頭兩個字,田,和家,簡體繁體一樣的。

  然後,李孟羲把筆交給劉備,推脫讓劉備寫。

  李孟羲遮掩的完美,即寫了字,字體偏宋體,字形還算工整,沾個優美的邊。

  這字跡一出手,便及格了。

  然後,李孟羲背誦,劉備手書。

  唐白居易所寫的詩,跨越時光,來到了漢末。

  劉備仁義爲本,能察民間疾苦,這首寫百姓疾苦的詩,完全對了劉備胃口。

  :https://www.bie5.cc。:https://m.bie5.cc

看小說網

看小說網是您最喜歡的免費小說閱讀網站。提供海量全本小說免費閱讀,所有小說無廣告干擾,是您值得收藏的小說網站。

網站導航

熱門分類

© 2023 看小說網 版權所有

首頁 分類 排行 書架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