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九章 屯田七策(上)

作者:南宮我夢
七月初二。

  細數時間,李孟羲意外來到漢末已經近三個月。

  這三個月以來,好像啥也沒幹,又好像,做了好多事。

  不過是,先帶着年幼的弟弟從亂軍中逃離,然後故意停在道旁,當劉備義軍從旁經過,主動結識關羽,然後,得以趁機投靠義軍。

  而後,于軍中初見劉玄德,胡亂編了個身份,再一番高談闊論,大談天下之勢,由是,語出驚人,辨倒劉關張三人,更因此以不滿十歲之身,被劉備拜領軍師。

  再之後,看到軍中黃巾俘虜雜然一片,臨時起意去俘虜營中一看究竟,恰巧在俘虜營中碰到了欺辱婦人的地痞,碰到了得急病的嬰兒,還看到了黃巾俘虜比比皆是的仇視目光。

  李孟羲深思熟慮之後,把俘虜安置三策呈於劉備,並當夜,爲救治嬰兒,第一次試製蒸溜酒。

  回涿州半道,又建議劉玄德發俘虜遣散糧,願投義軍者,前過既往不咎,願歸鄉者,發半月之糧。

  單此一策,便盡收俘虜之心。

  回涿州,四境黃巾未清,有招撫徵繳兩法。

  李孟羲爲百姓計,力勸劉備儘可能招撫黃巾,畢竟,黃巾流民多是窮苦百姓。

  可如此以來,招撫黃巾,必多需糧草,糧食從何而來?

  爲決此難題,李孟羲便想到了借官府之力,徵富戶之糧。

  可謀事不備,差點被縣丞誆騙,幸得劉玄德提點,這纔將計就計,待縣丞張榜徵糧之後,強奪豪強之糧,招撫之糧,立時不缺。

  更關鍵的一點,招撫之策,幾乎是李孟羲一人完善,遊騎四出,關羽領兵也出,一邊招撫良善之衆,一邊征討頑固之敵。

  【認識十年的老書友給我推薦的追書app,咪咪閱讀!真特麼好用,開車、睡前都靠這個朗讀聽書打發時間,這裏可以下載】

  最終,區區三二十遊騎招撫的黃巾流民,竟跟關羽各處攻山拔寨抓的俘虜,人數不相上下。

  至於,招撫流程的細則,就更加幾乎是李孟羲一人安排的。

  粥棚二十有餘,一天最多可施粥流民幾千人人次。

  考慮到流民可能缺碗,更是早備好了幾百只碗。

  更不用說直到分粥的時候才發現,要把熱粥加水弄涼,要按人頭分粥,要盯着,避免有人侵佔婦孺兒童的口糧,這些細緻之處,全都是李孟羲在實踐中觀察發現的。

  再有拉生石灰滿地撒,怕生瘟疫;特意把醫官召集起來,排成一排,給流民看病;再後邊趕去河裏洗澡,洗完河灘邊升起火堆烤衣服,種種佈置,讓瘟疫爆發的可能性降到了很低的程度。

  實則,當流民飢腸轆轆的來到涿州城下,然後不管大人小孩兒,都立刻喝到了不涼不燙的溫粥,然後又立刻被醫官挨個瞧病,那時起,劉備便已盡得流民之心。

  對了,還有故意放任黃巾探子湊近打探而不去驚擾這一個小計策,就不提了。

  近一月忙碌,招撫流民兩萬餘衆,如何安置流民,便又是燃眉之急。

  李孟羲便以屯田之策相陳。

  預備屯田之時,又發現鋤頭,房屋,炊具等物都急缺。

  李孟羲便又竭力促成了窯場開工造陶器,還有到處收購鋤頭,以及先一步派遊騎去打探可屯田之處,等等事宜。

  這其中,還間或夾雜着其他的事,比如,李孟羲委託匠人們前後做了好幾套蒸溜器,改進數次,邊摸索邊改進,終於,試製了一套堪用的蒸溜器。

  至於,幾日前,李孟羲想到的給田塊編號一一對應的方法,還有由此延伸出來的鬼穀神算術,以及把算數方法教給劉關張三人,則是不值一提的小事了。

  且看,不知不覺中,李孟羲已幹了那麼多事,自遇李孟羲以來,劉備義軍所行之事,全都可見李孟羲的身影。

  更確切的說,大的戰略方向,是李孟羲制定的,具體的細節,更是李孟羲完善的。

  如此一個涉事無鉅細皆能有補益的智謀之士,如何不能任軍師一職?谷

  誰又敢說不配?

  七月二日這天,屯田大業轟轟烈烈的展開了。

  一大早,要出去屯田流民們吃了一頓很飽的飯,甚至,劉備還特意在前一天,殺了兩頭肥豬,好好犒勞民夫們一頓,爲衆人壯行。

  飯足肉飽之後,或百人,或二百人,或三百人,一夥夥流民們各自背後揹着一個小陶甕,又揹着兩雙麥秸編成的草鞋,每人肩上扛着半袋子夠喫一個月的糧食,手中還每人拿着一把鋤頭,跟着遊騎,從張飛家莊園,從破破爛爛的樹枝編成的破棚子中,魚貫而出。

  涿州城有人看見,有扛着鋤頭的人,排着長長的隊伍,東南西北的走,不知道去幹嘛的。

  屯田正式一開始,便是全員出動。

  一天,八千餘人就一股腦全派了出去。

  因爲物資早準備夠了,又因爲,能屯田的荒山野嶺,騎兵們早就探好了,摸清了方位,萬事俱備,只欠功成。

  領流民去各處屯田,相關事宜由關羽負責。

  而莊園內,亭子下,李孟羲和劉玄德於石桌旁,在談論着什麼。

  只見,李孟羲手拿筆,面前一張大紙,邊談邊寫。

  見他時而皺眉,時而停下問詢,一副投入模樣。

  許久之後,李孟羲停下了筆,吹乾墨跡。

  “好了,屯田全策已成。”

  李孟羲把這段時間想到的屯田之策,整理完畢。

  劉備看去,見紙張之上,寫着滿滿當當的字。

  ——

  屯田之法,涉選地,安置,管束,屯墾等諸事。

  屯田策第一,選地。

  選地:屯田之地,方圓蓋闊,不亦大,不亦狹。

  以百人屯田,治田百畝爲佳。

  一者,此去屯田,爲免與鄉人紛爭,只尋荒灘野谷等無主之地,即爲荒灘野谷,必爲偏僻處,大逾百里之地,難尋也。

  二者,狹小地塊,或畝數十幾或畝數幾十,雖多矣,然地小則屯丁必少,一處屯田之處,非百丁不能有自保之力。

  故,屯田之所,必選可耕墾百畝,置百丁之地。

  又有,起居所需,屋舍隨地可蓋,然,用水不便。

  若開井,一者,水脈難找,二者,挖井費時日久。

  故,屯田之所,必選於近水之處,或臨河,或臨湖,或臨溪。

  屯田策第二:置物。

  屯田所需,耕鋤,陶甕,地尺,界磚,屋舍,牀褥,柴薪。

  耕鋤:耕鋤尋購月餘,人手一具,已足。

  陶甕:甕以周徑一尺三寸,高四寸,底闊口窄之小甕爲最佳。

  :https://www.bie5.cc。:https://m.bie5.cc

看小說網

看小說網是您最喜歡的免費小說閱讀網站。提供海量全本小說免費閱讀,所有小說無廣告干擾,是您值得收藏的小說網站。

網站導航

熱門分類

© 2023 看小說網 版權所有

首頁 分類 排行 書架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