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四章 中間陣與錯列變陣法(二合一)

作者:南宮我夢
看鄉勇們拿着兵器互相打鬥,這是人家在操練,小弟李磚以爲別人“打架”,他看的可開心了,時不時發出咯咯的笑聲。

  和弟弟不同,李孟羲對一邊倒的對練沒什麼興趣,他的目光更多的是在看勢均力敵的對戰。

  比如說,戈對刀盾,或者是長槍對戈,或是長戈對啄,這幾組對戰纔是戰場上的最常見到的。

  而連個盾也不拿,拎着一把小破刀就敢硬懟長槍大戟的人,就李孟羲所知,在漢末三國,只有一個這樣的猛人。

  此人不是呂布,更不是關張趙馬黃,乃是東吳名將,丁奉。

  細說“丁奉雪中奮短兵”,此事是說東吳平北將軍丁奉在嚴寒大雪之時,令部將及衆軍脫去衣甲,卸了頭盔,不用長槍大戟,只帶短刀,迎戰魏兵,使魏兵輕敵,最終殺魏兵措手不及,大獲全勝。

  丁奉是個十足的狠人。

  訓練終歸只是訓練,跟實戰有相當大的差別。

  刀盾兵還好,用刀背就不會傷到人了;槍兵把槍倒拿,槍尾在前,槍頭在後,普通士兵的槍都是一頭有刃,槍尾捅不傷人,而用槍尾也並不影響使用感。

  可把戈倒拿算怎麼回事?

  戈刃比槍頭重很多,戈的重心很靠前,把戈反着拿用柄去捅人手感差到爆,後邊跟墜個磚頭一樣。

  再說,戈的用法跟槍區別挺大的,就李孟羲看着一會兒,戈的用法,怎麼跟斧頭一樣,從上往下鑿一下,揮砍一下,戳一下,勾住別人盾,就跟鉤子一樣,能把別人的盾給勾歪。

  李孟羲看到有位仁兄就是拿着戈尾和一名刀盾兵你戳我一下,我砍你下,玩的不亦樂乎,一點不嚴肅。

  李孟羲看的皺眉,但並不想發表意見,鄉勇們拿的都是真兵器,萬一傷着就是人命,因此他們訓練時畏畏縮縮的很正常。

  高強度訓練不是不能,而是得不償失。

  關羽沒有就士兵們的訓練態度發火,看來他也認爲是正常的。

  待鄉勇們捉對對練了幾十分鐘之後,伙伕們把飯煮好了。

  喫飯的時候,關羽特地叫李孟羲一起。

  關羽是想,趁機給李孟羲講一下方纔操練的那些陣法,方陣圓陣等各陣的特點極用法。

  飯間無話。

  李孟羲安安靜靜的喝粥,並用筷子夾着一根水煮青菜,嘎吱嘎吱的咬着喫。

  李孟羲喫飯時,顯得有些心不在焉的。

  方纔,早上看關羽演練陣法,實則是李孟羲第一次接觸到古代軍陣。

  怎麼說呢,關羽操練的陣法,確實有門道,兵種之間配合嚴謹,各類陣法形式多變。

  然而,李孟羲看完有些意猶未盡之感。

  而且,可能是因爲訓練仍然不夠的原因,在操練之時,複雜的陣法變幻,時有錯漏。

  喫着飯,李孟羲回想着早晨所見,因爲在想事,粥一不注意就喝完了。

  兩下都有話要說,關羽看李孟羲喫完,放下了碗,關羽也才吃了一碗粥,但就要湊李孟羲的時間,先給李孟羲講一下,陣略的學問。

  沒想到,未等關羽說出問題,李孟羲就已經先一步開口。

  “我觀將軍今晨演陣,似有不足之處。”李孟羲神情泰然,語氣平靜。

  關羽訝然,一雙丹鳳目似驚又愕,好一會兒,關羽纔回過神來。

  好嘛,說某的陣法有不足,羲兒竟識得陣法?關羽分外好奇。

  似笑非笑的看着李孟羲看了片刻,關羽撫須,頷首,“你且說。”示意李孟羲說說看。

  李孟羲自然不會怯場,有啥說啥,心直口快。

  他撓了撓頭,皺眉略一思索,而後擡頭目視關羽,正色說到,“今晨觀將軍演陣,將軍的方陣、圓陣,陣法嚴整,軍士從容不亂,而獨錐形陣不甚精熟。”

  李孟羲能倒出各陣法名稱,關羽已經側目,待李孟羲再說出錐陣的不足,一言說出了問題所在,關羽更是驚訝無比。

  果然,李孟羲對軍陣一道有所涉獵,竟不是一無所知。

  識陣略,如何自說不懂兵法?關羽目露疑惑,他有些搞不懂李孟羲了。

  李孟羲早前說,不懂兵法。可他分明知曉方陣圓陣這些陣法知識。

  實則,方陣圓陣這些簡單陣法的知識,對古人來說,普通百姓可能一輩子接觸不到。

  但是,李孟羲一個來自後世的人,來自一個信息發達的時代,各種古裝電影電視劇中,見的最多的就是方陣圓陣。

  因爲,這倆陣,視覺效果容易出來且排練難度低啊。

  李孟羲能叫出陣法的名字,不代表,他懂得更多。

  李孟羲繼續說,“某思慮良久,以爲,問題有三。

  其一爲軍士訓練日短,陣法不熟。將軍演陣時,至錐陣,錯亂百出。

  其二爲軍士職責混亂,站位不清。變陣之時,我觀某些軍士,慌張而不知所向。

  其三爲陣法轉變突兀,徒增繁瑣。自圓陣變錐陣……某看不懂,圓陣是是如何變成了錐陣。”

  如是三條,條例清晰,條條言之有物。

  關羽丹鳳目微睜,心下大奇,不由拊掌,“且一一細說。”

  李孟羲摸了摸鼻子,整理了思路。

  “將軍諸陣皆成,唯獨錐陣,不甚齊整。我有兩法,可助將軍。”李孟羲自顧說着,他沒注意到,關羽驚詫莫名的眼神。

  【認識十年的老書友給我推薦的追書app,咪咪閱讀!真特麼好用,開車、睡前都靠這個朗讀聽書打發時間,這裏可以下載】

  “其一:可把錐形陣可分爲兩部分,”說着李孟羲低頭在地上四下看了看,他撿起一根草棍,在地上畫了起來,“將軍可選出特定的十來人,要變陣時,只這這十來人變爲錐形,而其他人則緊跟小錐陣之後,不用變陣。如此一來,不必全營皆動,而錐形陣瞬息可成。”

  第一策,第一個建議。

  李孟羲一邊說着,一邊按自己的觀察思考和理解,在地上畫出了圖解。

  和關羽全營齊動的變陣方法不同,李孟羲退而求其次,不求把整個陣變成一個大三角(錐形),只要有一小部分精銳組成了三角形的突出部,再之後後續跟進的人是不是錐形陣就不重要了。

  小錐陣後邊跟着方陣也行,後邊的人烏泱泱的一片不成陣其實勉強也行。

  錐形陣的要義在李孟羲的理解來看,是把攻擊力量集中一點,以點破面,因此,整個錐形陣最核心的關鍵就是錐形陣的尖角部分。

  李孟羲建議變大錐形陣爲小錐形陣,不僅顧及了錐形陣的特點,還讓變陣難度直降。

  坐在李孟羲李孟羲對面,關羽目光盯着地上李孟羲畫的簡圖,圖很簡單,不過是一個三角形後跟着一個長方形而已。

  圖簡單,關羽卻皺眉沉思,思索着看了很久。

  關羽熟讀兵書戰策,比李孟羲更懂陣法。

  錐形陣長於進攻,破陣之時,尖錐破開敵陣,後續的兵力要立刻跟上打開缺口。谷

  尖錐要足夠犀利,必選批甲執銳之雄壯之士,不然不足以破陣,這是其一,後續力量也要銜接緊密,不然縱是甲士破開敵陣,後方士兵沒跟上去,容易功虧一簣。

  半晌後,關羽一臉鄭重的看了李孟羲一眼,“化大爲小,此法可行。”

  好嘛,這個取巧的變陣方法被關羽認可了。

  李孟羲摸了摸鼻子,他擡腳在地上來來回蹭了幾下,地上畫的三角形和長方形的痕跡被他幾腳給踩沒了。

  “第二種。”李孟羲低頭再畫。

  “從圓陣變爲錐形陣……我看不懂將軍麾下軍士是如何變得,軍士走位太繁雜了。”

  “而若是再加一陣,由圓陣變回方陣,由方陣變爲錐形陣,”說着,李孟羲用草棍畫了一道道等長的線段,“我觀方陣變圓陣極易,圓陣變方陣極易,方陣變錐陣亦易,可見關鍵,在於方陣。若方陣有九列縱陣,可讓其中一列不動,以爲中列,左右各四列依次排列。”

  李孟羲在地上畫了一道指長的線段。

  “左一縱列,以中列隊首爲基,向後錯開一步。”在第一條線段左邊,李孟羲挨着畫了第二道等長的線段,第二道線段比第一條線段向後了約一釐米的長度。

  “接着左二縱列,以左一爲基,再向後錯開一步。”

  “左三以左二爲基,再錯一步。”

  “左四再錯左三一步。”

  “而後,右翼亦如此。”

  “如此錐形陣之錐部突出,錐形陣數息便成。”

  說完了。

  李孟羲在地上畫了九條長短一樣的線段。

  以中間爲基準,左右兩側每條線段都向後錯開同樣的距離,這樣就突出了錐形。

  李孟羲撓了撓頭,他覺得乾巴巴的線段看起來太抽象了,於是他又動手用了兩條直線把各線段的頂點連了起來。

  他這麼一連,規整的等邊三角形的形狀赫然出現。

  關羽撫着長鬚的手停在鬍鬚一半,不動了。

  關羽目不轉睛的盯着陣圖,他陷入沉思,如同一尊塑像。

  “將軍以爲如何?”李孟羲問。

  關羽沉浸在思考中,還未回過神來。

  李孟羲於是安靜的等着。

  關羽內心此時如翻江倒海般翻騰不已。

  圓陣變錐陣很複雜,每每兩陣之間轉變時,總是看起來亂糟糟的,遲遲找不到解決辦法,不想今日被李孟羲一策解決。

  在本來的圓陣變錐陣之間,多加了由圓陣變方陣的過程,雖然多變一陣,可變陣反而神奇的變得簡單多了。

  關羽從沉思中迴轉過來,他停在長髯上的手終於再動了,看着李孟羲,關羽眼神略複雜。

  李孟羲前策提議變大錐陣爲小錐陣,關羽本以爲已是絕佳良策,沒想到第二策一出,遠勝前策。

  先說前策,錐形陣變陣的由全營的人變爲少數指定的人,人少,變陣自然飛快。

  可依然有一個問題。即,破陣,我軍必多有死傷,一次破陣,負責破陣的錐形部分就消耗殆盡。

  下次要再組錐形陣,還得繼續指派特定的人,並且再訓練。人再少,錐形陣也要訓練站位和兵器配合等。

  如此以來,每一戰過後,錐形陣都要重新訓練錐鋒,這樣會很花費很多精力。

  再看李孟羲第二策,首先是隻是簡單的加了方陣,就讓變陣過程中的混亂問題迎刃而解。

  再接着,李孟羲所說的錯列變陣法,遠勝前策的錐形小陣。

  錯列法不用再特定指定人,也不用每戰有損耗之後再訓練“錐部”,只要讓每列前後錯開一定的距離,必然還是錐形陣。

  就算人員損耗嚴重,每列前面的人死傷殆盡,下次再變錐形陣,一錯列,錐形陣就又成了。

  而且關羽敏銳的發現,李孟羲的錯列法讓錐形陣可以有更多靈活的變化。

  既然是錯列,每列錯開的距離就可以規定是錯開一人距離,還是兩人距離,還是三人。

  錯開人數的越多,陣就越尖銳,反之,錐形陣的陣尖就更厚重。

  甚至可以,數列錯開,再數列不錯開,若是縱列足夠,豈不是可以組成有數個錐部的特殊錐形陣?

  小小的普通錐陣,變成變形金剛了。

  越細思,關羽越覺得很多思路被打開了。他不由得雙手摩擦着雙掌,一副躍躍欲試的模樣。

  見關羽已經回過神的樣子,李孟羲再次進言,“我觀方陣最爲規整,由方陣變爲其他陣型,也最爲簡易和迅疾。”

  “或可令方陣爲“中間陣”,繁複之陣互相變化多有不易,不妨都可先變爲方陣,再行變幻。”

  “好!”關羽拊掌大讚。

  關羽負責訓練義軍時日已不短,不僅圓陣變錐形陣容易產生混亂,錐形陣變魚鱗陣一樣混亂,雁行陣再變錐形陣同樣如此。

  如今被李孟羲一語挑明關鍵,衆多問題迎刃而解。

  設方陣爲中間陣,此策爲最上上之策,短短六七言,足可爲諸般軍陣變幻之要旨。

  與此相比,李孟羲所說的錯列法,不過能用於一二軍陣罷了。

  一個足以成爲總綱,是戰略高度,一個只是戰術高度,自不可同日而語。

  關羽被狠狠震驚了。

  正因爲熟讀兵書,關羽才清楚的知道,李孟羲眼光是何等的高明。

  關羽猶豫再三,他看着低頭拿着草棍在地上畫陣圖的李孟羲,他遲疑問到,“羲兒,你當真,未學兵法?”

  “沒學過啊。”李孟羲擡頭,有些疑惑疑惑。

  “那爲何,你知變陣以方陣爲宗?”關羽不可置信一臉懷疑的看重李孟羲。

  “剛想得到啊。”李孟羲一臉疑惑的說到,怎麼,哪裏有問題嗎。

  奧,剛想到的……

  關羽驚訝的差點拽斷了一根鬍子。

  你看了一遍操練,就想到了改進陣法,這……

  難道是天縱之才?!

  :https://www.bie5.cc。:https://m.bie5.cc

看小說網

看小說網是您最喜歡的免費小說閱讀網站。提供海量全本小說免費閱讀,所有小說無廣告干擾,是您值得收藏的小說網站。

網站導航

熱門分類

© 2023 看小說網 版權所有

首頁 分類 排行 書架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