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五章 無題

作者:南宮我夢
行軍途中,很多事情是不能預先預料到的。

  一輛滿載糧食的架子車壞到了半路上。

  關羽前去查看,李孟羲也跟着過去了。

  只見那輛糧車已卸了牲口,車一邊高一邊低,幾袋子糧食滾在地上,其中一個袋子一經摔破了,糧食撒了一地。

  【推薦下,咪咪閱讀追書真的好用,這裏下載大家去快可以試試吧。】

  離得還遠便能看到車一邊的車輪壞了,走過去才發現,不僅是車輪壞了,連車軸也斷了。

  對漢末很多東西很陌生,但對架子車不在此列。

  架子車亦或者說是板車,一直到後世農村裏還常見。

  李孟羲好奇的想更進一步看個究竟。

  關羽在跟負責這輛糧車的鄉勇商量該怎麼辦,李孟羲拉着弟弟,他們兩個蹲在那裏好奇的扒拉着車輪在那裏研究。

  前世,哪怕是在農村,李孟羲見得架子車車身大多是木頭的,但是車輪都是鐵軸橡膠的車輪。

  木頭的車輪,倒是沒見過。

  現在面前的散架的車輪,就是木頭的。

  李孟羲好奇的原因就在這裏。

  仔細看木車輪的構造,此時車輪整個散架了,裂成好幾塊。

  車輪的構造像是用四個圓弧湊成的整個車輪轂。

  一想,好像用木頭加工的話,把車輪分開四部分做,的確比做囫圇車輪簡單的多。

  最原始的車輪,把一顆比較大的樹幹鋸一塊,然後就能當車輪了。

  但是這樣的車輪不僅重,而且大小形狀不可控。

  再高級一點的技術,就是用方木條完成車輪轂,輪轂中間還有木輻條,這些輻條是起支撐車輪轂的作用,就跟前世的自行車鋼筋輻條一個原理的。

  木加工技術做出的車輪相比原始車輪,大小就可以隨意做了,不再受制於樹幹的直徑,而且輕便結實。

  李孟羲瞅了一會兒,就覺得這車輪結構有點複雜。

  眼瞅也沒備用車輪啊,這車輪壞了,一車糧食咋辦。

  據李孟羲所知,出兵之時,帶的一百多輛車,全都裝的滿滿當當,沒有空車的。

  李孟羲想不到解決辦法,他去看關羽怎麼處理。

  關羽直接叫後邊的行軍隊伍停下,讓鄉勇們過來,把糧食擡到別的車上扔上去。

  人多力量大,不一會兒,一車糧食就搬完了。

  “羲兒。走吧。”關羽招呼還在那看的李孟羲,叫他走。

  “這車不要了?”李孟羲驚訝的指着路邊停的糧車。

  這車雖說一個輪壞了,車輪軸也斷了,但車身和另一個輪還是好的啊,這就扔了?不是錢的嗎?

  關羽無聲的笑了笑,“出時未帶木匠,修也沒法修。走吧。”

  李孟羲看樣子是心疼車,關羽覺得好笑。

  奧,是因爲出來的時候沒帶木匠啊。

  李孟羲恍然。

  “那咋個不帶木匠呢?要是有木匠這車能修好不,得多大會兒修?”李孟羲順勢又問。

  關羽無言。

  ——

  行軍沒多久呢,車就折了一輛。

  等回到車廂裏,繼續跟着行軍,李孟羲腦海裏想的全都是木匠的事。

  行軍得帶木匠的啊。

  因爲剛不就是車壞了嗎。

  可是關羽爲啥不走之前就帶木匠呢?

  是沒預料到嗎?

  這往後,路程遠着呢,指不定啥時候又有車壞了。

  還有,這走的前不着村,後不着店的,上哪裏去招木匠去。

  再有,假如車輪壞了,木匠們是咋個修車輪的,修的快不快,還是得等半天才能修好。

  這和行軍相關的問題,李孟羲一點都不清楚。

  ——

  教鄉勇學字這項工作一經開始,就完全不可能停下了。

  往上來說,劉備關羽對此時分外看重。

  自從開始教鄉勇們學字,每此一紮完營,劉備和關羽就開始張羅着召集軍官們學習。

  這個勢頭下,誰說不學了是找刺激。

  往下來說,能有學字的機會,士卒們都很珍惜機會,態度極端正。

  的確有一少部分有見識的人,或者多少識點字的人,質疑李孟羲教的奇怪的符號是不是字,但經過劉備的解釋之後,鄉勇們就都明白了,他們學的奇怪的符號是多麼了不得的東西。

  於是一個個學習勁頭十足。

  當日初教字,是以帥旗背面作爲黑板,用石灰水來寫的。

  但一是,會把旗幟弄髒,二是,旗子也不好固定,還得由人拿着,不方便。

  所以就改進了。

  李孟羲找到一個特別好看的盾牌。

  那個盾牌是軍中找到的最好最大的一個盾,被稱爲“犀面大盾”這個盾精緻的不像話,盾面是弧形,盾上還塗着一些黑色的漆,漆面很完整和光滑,在太陽下,漆面隱約有些黑中帶七彩的色澤。

  據說,這玩意兒是漆器,裏邊加了什麼螺的粉末,所以纔是顯示出白色的色澤。

  反正,這是從黃巾軍中繳獲的高檔武器,不同於一般武器,這玩意兒是禮器來的。

  盾夠大,尤其是,盾面光滑,盾面還是黑色的,太適合用來當黑板了。

  於是,這面盾就成了專用的黑板。

  盾上,從0到9,寫了十個數字。

  李孟羲依然是軍中教習,教學工作全賴他開展。

  按常例,李孟羲從頭到尾把九個數字提問一遍,鄉勇們對答流暢。

  然後,再不按順序,隨意挑了一個。

  鄉勇們依然能立刻就答了出來。

  很好,說明鄉勇們把十個數字的字形全記住了。

  軍中統共有十一個百夫長,關羽因有人記不住字,第一天就罷黜其中六人。

  餘下還有五個。

  若說殺雞儆猴,又或者抓典型,拿百夫長開刀立威是最好的。

  李孟羲從關羽這裏學到了這一點。

  所以,每次例行提問時,他必然要把剩下的五個百夫長叫出來,挨個問。

  這不,五個百夫長又被李孟羲叫了出來,有些忐忑的接受李孟羲的提問。

  “這是幾?”李孟羲拿棍,指着盾面上的一個數字。

  被提問到的那個百夫長是個面上髭鬚滿面的有些兇相的中年人,但此時,這人緊張不已,額上冒汗。

  “是……是五!”百夫長緊張的有些結巴。

  “嗯,對了。這個呢?”

  “是七。”

  ……

  每次被李孟羲提問,百夫長們壓力山大,莫名其妙心驚膽戰的。

  講道理,他們跟關羽在陣上跟人廝殺都沒這麼緊張過。

  學生怕提問,是紮根於基因中的。

  :https://www.bie5.cc。:https://m.bie5.cc

看小說網

看小說網是您最喜歡的免費小說閱讀網站。提供海量全本小說免費閱讀,所有小說無廣告干擾,是您值得收藏的小說網站。

網站導航

熱門分類

© 2023 看小說網 版權所有

首頁 分類 排行 書架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