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一章 一步之謀

作者:南宮我夢
從砍伐樹木到木材熱處理,讓木頭彎起來,需要時間,這是再多人都沒辦法加速的工序過程。

  所以,如果要在戰時製作巨型輪轂,可能會趕不上。

  車輪是最花時間最難做,且是車輛最關鍵的部分。

  而像車架,就好做多了。

  李孟羲於是想到,是否可以先把巨型車輪做好,然後隨軍帶着,等需要攻城的時候,可以用現成的大車輪,快速製造出輪轂巨大通行性很好的攻城椎。

  這個方法很可行。

  攻城需要不了幾個攻城椎,一輛攻城椎需要四個輪轂,帶上十二個成品輪轂,便足夠快速製造所用了。

  車輪可以用板車載着,一輛板車最少能裝兩個輪子吧?

  想着,李孟羲突然拍了下腦袋。

  雖然方法極好,但是無法操作,軍中現在板車急缺,哪有空閒的車奢侈的來放車輪。

  李孟羲這時突然感到軍隊運力的重要性,也深切的明白戰爭打的就是後勤這句話,有多麼正確。

  木匠營只是看到李孟羲站着發了好一會兒呆,他們卻不知道,李孟羲已經在發呆這會兒,把好多關鍵問題想明白了。

  需要個超大的車輪,李孟羲擡頭看着城門洞想着,至少半徑得是現在板車車輪的兩倍纔行。

  攻城椎到這兒,沒多少大問題了。

  李孟羲找來水袋,爬上攻城椎,往攻城椎上倒水,然後指着滲水的棚頂,耐心的給這些技術人員講解着,如果是熱油滲下來,就要命了。

  所以,攻城椎外面或者裏面,應該用皮革擋上一層,才萬無一失。

  攻城椎沒什麼大問題了,李孟羲下令讓一夜沒睡木匠們好好休息去。

  城上城下,新的一天開始,鄉勇們攻守正酣。

  李孟羲走到城門洞之中,他看了一眼城門洞的寬高,又回頭看了一眼幾乎和城門同寬高的攻城椎。

  突然李孟羲又想到了一個問題。

  攻城椎從城外推到城門洞中是一個過程,撞城門,是另一個過程。

  城門被撞破後,是第三個過程。

  那麼攻城椎是大點好呢,跟城門洞一樣寬,可以替攻城椎後的人遮擋來自城門裏的攻擊;還是窄點好呢,可以讓我方攻城椎緩慢前進之時,攻城之士同時從攻城椎兩邊向前殺出。

  到底,哪種情形更好?

  若是大城,城門洞應該很寬,或許無法做到和城門洞一樣寬的攻城椎,但這不是問題,可以數個攻城椎一起推進去砸城門,幾輛攻城椎並排完全可以把城門洞堵滿。

  李孟羲一個人站在城門洞中,對城上城下的廝殺聲充耳未聞,他眉頭緊皺,小小年紀,臉上浮現着和年齡完全不符的認真。

  李孟羲在腦海中推演着畫面。

  畫面一:

  如果我軍攻城和城門洞一樣寬,那麼砸破城之後,畫面是這樣的——城門砸開後,兩軍在城門洞中碰面,有着攻城錐的格擋,雙方誰都無法攻擊到誰。

  所以攻城方會拼命推着攻城椎往裏邊推,守城方會拼命往外推。

  自然,在這角力之中,比拼的是力氣和人數,誰能推過對方就贏。

  想到這兒,李孟羲突然想到,可以給攻城椎加個棘輪,棘輪這玩意兒是定向活動裝置,車輪向前轉能撞,向後推就卡死了。

  所以有了荊輪,向前推阻力是滾動摩擦,敵軍想把我們的攻城椎往外推的時候,他們的阻力是滑動摩擦。

  滾動摩擦一般約爲滑動摩擦的三分之一左右。

  也就是說,小小的一個結構,讓我軍瞬間有了三倍於滑動摩擦力的人力優勢。

  荊輪這玩意兒春秋時期就有,能做。

  就算難做,前邊說過,準備的是成品車輪,直接做好,攻城的時候用,不會耽誤時間。

  李孟羲認真在心裏記下了棘輪這個小構造,準備有空就找人做吧。

  然後,畫面二:

  若攻城椎比城門洞過道窄很多,雙方士兵可以從攻城椎左右向對方廝殺,這種情況下,與攻城椎本身的關係就不大了,而應該考慮士兵的武備和戰術安排,看在城門洞的狹小空間之中,是用長兵好,還是用短兵好。

  這跟攻城類似,都是狹小的空間了。

  李孟羲想了好久,站着跟木頭一樣,劉備來了他都不知道。

  到底,破城之後,短兵相接這一個小小的過程,攻城椎是把城門洞堵滿好呢,還是不堵滿好呢,甚至是砸破城門之後,就把攻城椎推出去別擋路呢?

  李孟羲眉頭都快皺成川字了。

  很久之後,李孟羲有了點感悟。

  其實完全可以實際情況實際分析。

  假設如果我方是黃巾軍,我方攻城,守城門洞的假設是漢末第一強軍陷陣營,那麼攻城椎應該是哪種?

  答案是,此時,攻城椎應該是把城門洞堵滿。

  如果不堵滿,讓陷陣營從一邊殺出來,我軍黃巾直接被趕出來了。

  所以,應用巨大的攻城椎,或者好幾輛攻城椎並駕齊驅,把城門洞堵住,然後向前推。

  這樣,隔着牆一般的巨型攻城椎,雙方只能推着攻城椎,單純的比拼力量了。

  如此,縱然是陷陣營精兵,也沒了絲毫優勢,會被人數衆多的黃巾軍給擠回去的。

  【推薦下,咪咪閱讀追書真的好用,這裏下載大家去快可以試試吧。】

  陷陣營又怎麼了?你隔着攻城椎捅死我呀!

  所以,我軍精銳程度遠不及敵軍的情況下,應該靠攻城椎開路,靠角力把敵軍從城門洞擠出去。

  再換一種情況,我軍是陷陣營,守城門洞的是黃巾軍。

  那就不能再把城門洞堵住了,應該保證破城之後,城門洞前後暢通,發揮我軍陷陣營的戰力優勢,短兵相接,直接打崩敵軍。

  由此而推之,若換成守城呢。

  若我軍是陷陣營,我軍守城,若是黃巾軍推着一個巨型攻城椎推着擠進來了,那一定要快點把攻城椎破壞掉,可以讓一邊人推,一邊人用斧頭砍,便推邊破壞攻城椎,等用斧頭砍出了一條路,那就衝出去,殺崩黃巾軍。

  而若是我軍是黃巾,我軍守城,敵軍陷陣營,已經殺到城門洞了。

  短兵相接肯定瞬間我軍就沒了。可以用巨型攻城椎堵在城門洞裏,推着攻城椎玩命把敵軍往外擠。

  陷陣營又怎麼了,來隔着攻城椎捅死我呀。

  於是,這個不要臉的戰法之下,一個奇蹟般的戰績出現了——一夥連甲都沒有的黃巾軍,在城門洞中,扛了恐怖無比的陷陣營幾個時辰之後,把陷陣營擠出去了。

  簡直醉了。

  由此,思路延伸,李孟羲想到了一個應該有用的守城武器。

  一輛或者多輛前邊都是刀劍的盾車,堵在城門洞裏,士兵們推着刀車把破門的攻城敵軍往外擠。

  這或許可以彌補我軍士兵戰力的不足,守住城池。作戰需要甲冑,需要士氣,需要士兵的廝殺技巧,而推盾車,民夫都乾的來。

  而且在李孟羲記憶中,某些影視劇中,的確有用盾車堵城門洞的吧。

  一切想通了,李孟羲緩了口氣,眼睛一擡,李孟羲看到了身前站着的一個人影。

  劉備,什麼時候來了?李孟羲愕然。

  “孟羲,見你入神許久,可又有奇謀?”劉備笑着問。

  “略有所得。”李孟羲沉吟。

  然後,在城上城下的廝殺聲之中,李孟羲把方纔所得一一給劉備講來。

  劉備聽着,眼睛越瞪越大,滿臉的不可思議。

  等李孟羲講完,劉備看着腳下,神色震驚。

  就在這城門前後,就一步路,竟有如此多的學問。

  李孟羲一步可思七謀。

  劉備感慨萬千,他日,李孟羲必能成爲名將。

  劉備自思與李孟羲相比,自慚形穢。

  人與人之間果然是不同的,劉備心折。

  限定場景在城門洞中,攻城椎特定環境特定的用法;攻城椎改進之棘輪;守城器械之刀車。

  一步之間,步步爲謀。

  這漢末亂世,名謀勇將輩出。

  而今,一個有趣的傢伙來了,這滿天下的豪傑英雄,當不會寂寞了。

  :https://www.bie5.cc。:https://m.bie5.cc

看小說網

看小說網是您最喜歡的免費小說閱讀網站。提供海量全本小說免費閱讀,所有小說無廣告干擾,是您值得收藏的小說網站。

網站導航

熱門分類

© 2023 看小說網 版權所有

首頁 分類 排行 書架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