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四章 以人爲鏡

作者:南宮我夢
因爲李孟羲的一句驚人之語,關羽心中擾擾,練兵之事也無心往下了。

  這日的奔襲操練,虎頭蛇尾的結束了。

  “羲兒,你我夜裏再聊。”

  “奧……”李孟羲奇怪的撓頭。

  晚上。

  篝火旁。

  火烤兔肉,香氣瀰漫。

  李孟羲手裏拿着個兔腿,啊嗚啊嗚喫的開心。肉老香了。

  劉備邊翻着篝火,邊打量李孟羲許久,欲言又止半晌,終於,忍不住開口。

  “羲兒,以銅爲鏡,可以正衣冠;

  以史爲鏡,可以知興替。

  此語似是語義未盡,不知餘下,還有何言?”劉備問到。

  李孟羲聞言驚訝,劉備是問的這個,唐太宗李世民的名言。

  李孟羲正色回到,“以銅爲鏡,可以正衣冠;

  以史爲鏡,可以知興替;

  以人爲鏡,可以知得失。”

  “以人爲鏡,可以知得失。以人爲鏡,可以知得失……”劉備喃喃自語,把最後一句默唸了數遍。

  忽然劉備撫衣退步,雙腳併攏,朝李孟羲鄭重的攏手下拜,劉備神色激動,“孟羲一語,此真堪真知灼見,千古不易之理!

  今聽君一席話,讓人頓生感慨。

  衣有鏡,衣冠可以照而正之;史有書,興替亦可讀而知之。

  人有錯失,卻焉能自知?

  幸遇孟羲,一雙慧眼如炬,願請孟羲爲備之人鏡,今後備但有毫微之錯,敢請不吝指出!

  孟羲可願?”

  劉備言辭懇切,語氣誠卑。

  而李孟羲,被嚇到了。

  李孟羲看了看神情激動的劉備,又看了看站了起來在劉備身後肅立的關雲長,李孟羲無意識的把嘴巴里的兔肉又嚼了一下。

  還算李孟羲情商勉強,他嚯的一下起身,手裏還拿着兔腿,就立刻拿着兔腿做了個拱手禮,深深躬身下拜。

  他動作像是上香,手中兔腿便是香。

  禮畢,李孟羲思路急轉,順着劉備的話說道,“玄德公欲以孟羲爲人鏡,孟羲誠惶誠恐!

  人無完人,孟羲又豈能無錯?

  孟羲但有錯失,也請玄德公不吝指教!

  君與我互指彼錯,即如此,

  你我何不,互爲人鏡?”李孟羲順着劉備的話,打蛇隨棍上。

  李孟羲的話剛說完,劉備神色激動不已,上來雙手握住李孟羲的手,劉備聲音顫抖,“好!好!你我互爲人鏡!互爲人鏡!”

  立於劉備身後,關羽長看着這交心的一幕,心裏也不由暗道一個“好”字。

  男兒義氣相投,當如是也!

  劉備握着李孟羲的手,激動的都不知說什麼好了。

  劉備這個失態的樣子,李孟羲上一次見,還是那日中軍大帳,直言大漢天命已失之時。

  好不容易,劉備情緒稍穩,鬆開了李孟羲但手,李孟羲感到手被捏的發疼。

  【推薦下,咪咪閱讀追書真的好用,這裏下載大家去快可以試試吧。】

  劉備的手勁極大,力氣不遜關張二人。

  他們古人情緒容易激動,得體諒,李孟羲心裏暗道。

  坐下來,李孟羲繼續喫兔肉,他們古人一激動就割自己的肉下酒也只是平常,李孟羲是現代人,連扶個摔倒的老太太都不敢扶,熱血一點兒也沒有,所以他一點兒也不激動。

  劉備坐下,只覺胸中一股浩然,縈繞不散。

  李孟羲一句“互爲人鏡”,讓劉備心潮澎湃,遲遲無法平靜下來。

  想到互爲人鏡,想到李孟羲說互相直言彼此錯失,劉備不由得就向李孟羲看去。

  以往,劉備看李孟羲,十二分尊敬,帶着光環去看。

  即爲人鏡,當照出人之錯失,劉備而今再看李孟羲,是帶着挑毛病的態度看的。

  這一看,一眼便看出了李孟羲的差錯。

  回想剛纔,李孟羲口中咬肉,手拿兔腿,就這麼做了拱手禮。

  若是孔夫子在世,看李孟羲如此,不得活活氣死。

  劉備不由搖頭。

  即互爲人鏡,李孟羲有錯,自當替他指出。

  劉備笑着搖了搖頭,他清了清嗓子,正色說道,“羲兒。”

  “啊?”李孟羲塞滿了肉,含糊不清的啊了一句。

  “羲兒豈不聞,人無禮,則不立也?

  與人相談,豈可口中咬肉,使話語含糊不清?此無禮也。

  拱手致禮,又豈可手拿兔腿而再致禮,此無禮甚也。

  昔日周公一沐三捉髮,一飯三吐哺,起以待士,猶恐失天下之賢人。

  今雖缺禮儀,自家兄弟,無有責怪。可若他日,左右無親近,孟羲啊,若不知禮儀,你又該如何自處?”

  劉備苦口婆心,說是指錯,實爲教導。

  李孟羲看着劉備,一臉愕然,他突然就覺得嘴裏的肉不香了。他心裏在想,我只是恭維你劉玄德一下,說咱倆互爲人鏡,你不會真的整天盯着我挑我毛病吧?不會吧。

  以人爲鏡的故事的另一個主角魏徵,李孟羲可清楚的知道,唐太宗整天被魏徵給煩得要死,好幾次恨不得殺掉魏徵。

  不過轉念一想,意識一時恍然,李孟羲想到前世,想到一些不愉快的記憶。

  前世小爺是留守兒童,留守兒童又怎地,國家發展了,喫穿不缺,餓不着渴不着。

  可有爹生,沒爹養,說的就是小爺咱。

  若像野草一樣的瘋長,也確實如野草一樣的長,可能長壞,也可能也會長好。

  但有些東西,沒人教,確實不是事。

  李孟羲恍然想起,那是次宴席,跟爺爺一起去的。

  別人在說話,李孟羲看到了爺爺,立刻就往爺爺邊上坐了。

  然後就被人破口大罵,說這是你坐的,你這娃一點眼色沒有?一點輩分不講,上那麼多年學白上了啊?

  當時十五六歲,的確不小了嘛,可就是不懂酒席禮儀。

  爲什麼要朝爺爺那裏坐,想的簡單而已,從小到大,只要有酒席,跟爺爺一起去,就是跟爺爺坐一起的。

  可是忘了,自己長大了,得懂禮儀了。

  別人正在排位子,不看人一下就走過去坐爺爺身邊,這一坐,就坐了上風,坐了不該坐的位置,的確很不禮貌。

  然後李孟羲從那之後,很害怕去酒席之類的場合。能不去,就再也不去了。

  想及前世種種,李孟羲神色黯然。

  李孟羲呆呆的一句話不說,他情緒失落,讓劉備有些嚇到了。

  劉備反思,羲兒他還是個孩子,禮數只是稍有不足而已,自己是否過於言重了?

  正當劉備手足無措,不知是去安慰李孟羲,還是怎麼好的時候。

  李孟羲從走神中回緩過來,李孟羲嚯的一下站起,側臉朝着篝火呸的一口吐掉嘴裏的肉,手中的腿兔隨手丟掉,李孟羲後退半步,然後站定,認真的拱手,朝劉備重施一禮。

  劉備忙起身,關羽也忙起身。

  一禮畢,李孟羲神色鄭重,“別人說我李孟羲有爹生沒爹養,三兩粗淺學問,皆從老師而來,爲人處世,則一概不通。

  今幸遇玄德公,玄德公願以道理教我,孟羲不勝感激!

  來日方長,敢請玄德公不辭辛勞,嚴加教導!”

  說完,李孟羲又施一禮。

  李孟羲這次說的不是恭維之語,而是肺腑之言,他想到了前世一些不堪的回憶,認識到自己很嚴重的不足,李孟羲是真心希望劉備能夠像一位嚴師那樣,嚴厲教導。

  劉備忐忑的一顆心放下了,他忙伸手去扶李孟羲,一時也不知說什麼好了。

  竟以小人之心,度了君子之腹,劉備感慨。本來以爲李孟羲不想聽指責批評的話,不想卻小看李孟羲了,人家人雖小,卻氣量寬宏,乃凜凜君子也。

  :https://www.bie5.cc。:https://m.bie5.cc

看小說網

看小說網是您最喜歡的免費小說閱讀網站。提供海量全本小說免費閱讀,所有小說無廣告干擾,是您值得收藏的小說網站。

網站導航

熱門分類

© 2023 看小說網 版權所有

首頁 分類 排行 書架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