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六章 《孫子》十三篇

作者:南宮我夢
關張二個義弟,軍師都評點完了,該輪到自己了吧,劉備有些期待的看着李孟羲。

  “到玄德公了。”李孟羲笑了笑。

  他清了清嗓子,身體直了直,正色說到,“玄德公爲人親和,愛士卒,恤百姓,禮賢下士,仁以待人。和玄德公相識以來,孟羲學得多矣。”

  “至於公之不足之處,”說到這裏,李孟羲擡頭看着劉備,“玄德公志扶社稷於將傾,此任重而道遠,非是志堅毅、才超羣之士可能爲。”

  “公爲我軍主帥,可我觀玄德公與我一般,皆拙於兵略。即如此,爲何不見玄德公學也?”

  “且看關將軍,關將軍兵書讀盡,也不整日研討陣略?”

  “君爲一軍主帥,卻不懂兵略,大爲不妥。”

  李孟羲以【人鏡】的職責,直言劉備只短,並真誠建議劉備認真開始跟關羽學兵法。不然,早晚有一天,劉備會再做出紮營八百里的蠢事來。

  氣氛沉默了,死寂一般。

  許久,劉備嘆息,“想我自黃巾事起,朝思暮想得人才以成大事。不想盡日思盼人才,卻獨忘了學以自強。”

  劉備搖頭,自嘲的笑了笑,“唉,若非孟羲提點,備猶在夢中。”

  這便是,李孟羲認爲的劉備的不足之處。

  說罷,劉備看向關羽,笑着,“雲長,羲兒所說,你也聽到了吧,這以後,大哥得跟你學兵法了。雲長啊,你且不可藏私不教!”

  “大哥言重了!”關羽臉一紅,忙就應下。

  既然大哥求教,關羽擡頭看了一眼月相,天色還早。

  “現下有空。羲兒,大哥,今夜我便把《孫子》教你二人。”關羽肅然說到。

  說話間,關羽抖了抖衣袍下襬,把衣服抻平,連身體也片刻間坐正了,闆闆正正的如同塑像。

  關羽這個狀態,李孟羲很熟。這廝一讀春秋,氣場就變得超凡入聖了,關羽對待看書和學習態度的認真程度,比砍人還認真無數倍。

  關羽突然認真,李孟羲受他影響,腰身不由得一直。

  “大哥。”關羽正色,攤掌引向李孟羲,要劉備坐他對面,也就是李孟羲身邊。

  沒有座位,大家都是撿幾塊木柴墊在地上坐着。

  見李孟羲和劉備都坐定,連磚頭也學着他們的樣子,手放在膝蓋上一本正經。

  關羽頭微擡,仰視夜空,丹鳳目微眯,沉思半晌。

  等完全回憶了一遍《孫子》原文,關羽再度睜開眼睛,目光掃過劉備李孟羲以及磚頭,一大兩小的三人,他清了清嗓子,沉聲講到:“

  《孫子》,爲春秋之時,兵家先聖孫武所做,其全篇字目六千一百一十,十三篇。

  其總綱十三篇爲:

  始計第一

  作戰第二

  謀攻第三

  軍形第四

  兵勢第五

  虛實第六

  軍爭第七

  九變第八

  行軍第九

  地形第十

  九地第十一

  火攻第十二

  用間第十三”

  說完,關羽停下,看着劉備和李孟羲。

  “你們先把總目背下,等熟記之後,再講兵法。”

  ——

  好嘛!

  李孟羲眼睛豁然睜大,他終於想起來了!當時請求關羽教自己兵法,《孫子兵法》關羽一直沒教。直到現在,關羽終於想起來教了!

  李孟羲都懷疑。如果不是今晚劉備求教,關羽不一定啥時候想起來。

  要問,李孟羲爲啥不主動問呢?好嘛,他還以爲關羽有自己個的打算呢。

  再說了,這段時間研究陣法,研究攻守城之術,不管李孟羲還是關羽,都把《孫子兵法》給忘的一乾二淨,想不起來。

  學兵略,怎能把《孫子兵法》給忘了!

  關羽把孫子十三篇的題目唸了一遍,就說讓背。

  李孟羲撓頭想了一下,只能想起兵法十三篇這五個字,其他的……報告老師,沒記住。

  劉備其實啥也沒記住,但是劉備很不好意思說沒記住,哪怕關羽是他義弟。

  若沒有李孟羲,劉備會一直裝作記住了,然後裝下去。

  “關將軍,我沒記住,能再說一遍嗎?”李孟羲毫無心理負擔,直接就沒記住,讓關羽再講一遍。

  看到李孟羲開口了,不用自己問了,劉備暗舒一口氣,瞪大了眼睛坐直了身體豎着耳朵等在關羽再講。

  關羽斜睥了李孟羲一眼,緩緩開口,“始計第一,作戰第二,謀攻第三,軍形第四……”

  關羽又說了一遍,李孟羲聽的用心,記得也用心。然而,他畢竟只是智商一般的普通人,沒有過目不忘之能。

  “始計第一,作戰第二,謀攻……”李孟羲小聲默唸了好幾遍,眉頭緊皺。

  古人奇怪的語言習慣,把第一第二放後面,讀起來太拗口了,劉備關羽他們這兩個古人習慣還是不習慣李孟羲不知道,但就李孟羲自己而言,帶上第一第二,影響背誦效率。

  於是李孟羲自作主張的把第一第二去了。

  “始計,作戰,謀攻,軍……軍形,兵勢,虛實,軍爭,……軍爭……”

  李孟羲就記住這麼多,而已。

  “關將軍,軍爭之後,什麼來着?”李孟羲臉色平靜,厚着臉皮問。

  關羽張了張嘴,他低眉看了李孟羲一眼,“軍爭第七,九變第八。”

  “好的。”李孟羲點了點頭,同時嘴裏快速唸了幾遍軍徵九變,軍徵九變,軍徵九變……

  覺得記熟了之後,李孟羲又問,“再後邊呢?”

  李孟羲頻繁的問,把劉備的思路打攪了。

  可憐劉備快三十了,記憶能力比不過李孟羲,又被李孟羲一打攪,差點全忘了。

  關羽覺得李孟羲學習態度不端正,皺眉從頭把孫子十三篇綱目從頭到下唸了一遍。

  李孟羲趁機梳理了一遍,終於能一遍記住所有十三個目錄。

  李孟羲嘴裏低聲快速的默唸着,一邊背誦,李孟羲一邊抽空觀察了下自己的“同學”劉備,一看,李孟羲就佩服劉備。

  你看人家,嘴也不張,動也不動,面無表情的坐在那裏,人家會默背,不愧是劉備。

  不管劉備,李孟羲背自己的。

  片刻後。大致三四分鐘後,李孟羲停下了。

  “關將軍,我會背了。”李孟羲跟關羽說着。

  關羽眼睛把李孟羲一掃,簡單的回了一個字,手一伸,“背。”提示開始。

  “始計,作戰,謀攻。

  “軍形,兵勢,虛實,

  “軍爭,九變。”

  “行軍。”

  “地形,九地。”

  “火攻,用間。”

  李孟羲很流暢的背完了。

  除了沒有後邊的第一第二這些順序詞,一字不差。

  關羽正襟危坐,手捋長髯,滿意的朝李孟羲點了點頭。

  背完了,李孟羲就在一邊等劉備。

  時間,一分一秒的過去了,篝火中的火苗,在夜風中輕輕搖擺着,過了很長時間。

  劉備依然一動不動。

  李孟羲詫異了,頻頻向劉備看去,關羽也欲言又止看向劉備。

  兩人的目光,讓劉備如芒在背。

  巨大的心理壓力之下,劉備終於撐不住了。

  “某,某其實……未……未能記住。”劉備手用力抓着腿上的衣服,他難以啓齒,結結巴巴的,眼淚瞬間就流了下來,聲音帶着啜泣。

  臥槽,哭了?

  李孟羲錯愕。

  劉備好像也感覺到了因爲背不出就哭有點丟人,他用袖子擦着眼淚,一邊擠出了笑,又哭又笑的。

  關羽小聲嘆氣。

  方纔劉備遲遲沒有說話,關羽已經猜到了實情。

  “區區幾十言,讓備爲難成了這個樣子。哎,”劉備垂淚,“某還如孟羲你一孩童,唉。”

  連兵法都背不會,還如何談扶社稷之將傾,劉備頓覺頹喪。

  李孟羲從錯愕中緩過神來,他有些想笑,劉備果然如傳說那樣,動不動就哭了,這麼大的人了,因爲不會背書,還哭鼻子。

  強忍住笑意,李孟羲趕忙安慰到,“玄德公莫哭,怕甚?有我和關將軍一併教你,還怕記不住區區幾十言?”

  【推薦下,咪咪閱讀追書真的好用,這裏下載大家去快可以試試吧。】

  說着,李孟羲轉頭看着關羽,“關將軍,沒有書簡,記憶艱難,總綱不過三五十字,不妨寫於地上,供玄德公誦記。”

  李孟羲一提議,關羽刷的一聲站了起來。

  也從篝火裏抽了根木柴,關羽噌的一聲抽出腰間短刀,半跪在地上,用短刀在地上刻字。

  地上有一些稀落的雜草,李孟羲忙幫着把草拔出來。

  磚頭可算有活幹了,搶着拔草。

  爲了自己的事,雲長孟羲和磚頭忙成了一片,劉備心裏一熱,一珠熱淚又從眼角滑了出來,劉備忙伸手去擦。

  十三篇總綱,幾十個字而已,關羽拿短刀在地上剜刻一番,便把總綱全刻在了地上。

  “大哥,總綱已完。”關羽收刀入鞘,上前拉住劉備的手,把劉備請到了地上的字跡前。

  關羽手持火把,李孟羲手持一火把,磚頭也手持一火把,三人圍着地上的一小片字跡,火把的亮光把地上的字跡照的一清二楚。

  劉備見這陣勢,心裏又是一暖。

  “其實玄德公,十三個綱目,這樣記更好記。”李孟羲把自己的經驗傾囊相授。

  “孫武寫兵法十三篇,第一篇爲何在上,最後一篇爲何在下,其實這不是亂排的。”

  “先看前三綱目,始計,作戰,謀攻。

  正所謂上兵伐謀,戰未起,已始計於廟算。

  故,始計,作戰,謀攻,此三目在全篇首列。”

  “而後再三目,軍形,兵勢,虛實。

  單看綱目,語義相近,可簡裏爲——形勢虛實。”

  “再往後,軍爭,九變,九變我不知道什麼意思,不管,單記吧。”

  “再往下,是行軍。”

  “行軍得注意什麼?得注意【地形】,故行軍第九,地形第十,那地形有多少種呢,所以,接着,【九地】”

  “正所謂兵法之道,以正和,以奇勝。

  綱目前十一,皆是用正兵之道。

  最後火攻,用間,爲奇攻之法,故放最後。”

  “所以十三篇綱目排列,有其規律。這麼一看,是否一目瞭然了?”

  李孟羲丟掉手裏的小木棍說到。

  :https://www.bie5.cc。:https://m.bie5.cc

看小說網

看小說網是您最喜歡的免費小說閱讀網站。提供海量全本小說免費閱讀,所有小說無廣告干擾,是您值得收藏的小說網站。

網站導航

熱門分類

© 2023 看小說網 版權所有

首頁 分類 排行 書架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