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一章 我們義軍,不打新兵(上)

作者:南宮我夢
李孟羲帶着弟弟在戰兵營遊蕩,今晚事情的發展基本符合李孟羲的預料,老兵們和新加入的黃巾渠帥王路部的降兵圍着篝火談笑風生,過了今夜,大概新老戰兵之間,關係會拉近一大段。

  李孟羲看哪裏熱鬧,就帶弟弟過去加入進去,七嘴八舌的談一會兒,然後讓人先聊着,他帶着弟弟去別的地方了。

  李孟羲在軍中很有人望,戰兵們對李孟羲的善意完全表達在磚頭那裏。

  戰兵們見了磚頭,這個拉過去捏捏臉蛋,那個摸摸頭,手裏要是有好喫的,也拿給磚頭喫,磚頭受歡迎極了。

  義軍本有的戰兵再加上此次招募的近千黃巾兵,關羽部有步卒,弓弩,騎兵,三部,步卒五百,弓弩三百,騎兵二十餘,關羽所轄之兵,得到降兵補充之後,兵力超過八百人,佔據義軍總兵力將近半數之多。

  劉備義軍的鄉勇和黃巾降兵大致屬於同類,都是勞苦大衆,有很多共同語言,他們聊起來比李孟羲想象的熱絡的多,但也有例外。

  李孟羲遇到了一隊人,圍着篝火,不怎麼說話,和其他各處熱鬧的氣氛截然不搭。

  李孟羲還以爲這隊人老兵和降兵鬧什麼矛盾了呢,走近一看,竟然看到了狗子。

  “狗子,咋不聊了?”李孟羲走來。

  見到李孟羲,狗子忙起身,“聊……聊完了。”狗子結巴的說着。

  李孟羲頓時就樂了。

  聊天能把天聊完,真是個人才。

  李孟羲於是加入到了冷場的不能再冷場的狗子這一夥,把氣氛又聊的熱絡起來了。

  不知到了什麼點,弟弟哈欠連連,李孟羲和衆人告辭,帶弟弟回去睡覺去了。

  劉備義軍對黃巾降兵來說,有一些新奇的地方,比如四下遠看,能看到四周一個接一個,排成一排的火把。

  有新兵就把這個問題問了出來。

  “那是咱軍師布的陣法。”伍長轉頭看了一眼夜色中如牆而列的火把,“夜裏烏漆麻黑的,要是沒個亮兒,賊人摸上來也不知道。”

  “看見沒,有火在那,只要看見火還在,就沒事,安心睡覺。”

  新兵一看,四向火牆真的是一個角都不缺。

  “那火滅了咋辦?”新兵問。

  “有人看着換呢,滅不了。”

  “下雨了咋辦?”話匣子新兵又問。

  “下雨也淋不着。”伍長不耐的解釋,“那上面蓋着蓋兒呢。”

  “那風大吹滅了呢?”

  伍長都煩了,看了新兵一眼,“松木火把,風吹不滅!”伍長沒好氣的回到。

  “咱軍師本事大着呢,你能想到的事,人家能想不到?不過……,真有想法,還是得說,萬一是有用,說不定能得賞。”

  話嘮新兵又纏着伍長問,怎麼叫有想法就能得賞。

  伍長耐着性子,解釋了義軍的規矩,說戰兵營練兵的時候,多自個兒琢磨陣法,有一二建言,就給百夫長提,百夫長再提給將軍,真有用,真能有賞。

  又比如,把背囊琢磨出來個更好的綁法,也能得賞

  義軍這個規定,太新奇了,簡直聞所未聞。

  能想出怎麼用繩子把背囊綁的更牢靠,這也能得賞?就這麼簡簡單單,綁個繩子,就有一斤肉?

  【講真,最近一直用咪咪閱讀看書追更,換源切換,朗讀音色多,安卓蘋果均可。】

  而在伍長的回答中,就是這樣。

  話嘮新兵心思活泛開了,決定以後多長個心眼,琢磨琢磨有啥能得賞的地方。

  話嘮新兵,難免最後把話題扯到軍師上了。

  “軍師啊……就是站在將軍身邊,那個半大孩子。”

  伍長隨口回答。

  新兵愣了,他懷疑自己聽錯了。

  “就那麼高一點,那個小娃?”新兵極不禮貌的用手比了枕頭那麼寬一點的距離,意思說就那麼高一點的孩子,竟然是軍師。

  伍長瞪了新兵一眼,“怎地?”

  “沒怎地……”話嘮看出伍長不耐煩了,不再問了。

  義軍的軍師,是個小孩兒,真是奇事。

  李孟羲把弟弟送回睡覺,他把弟弟哄睡了,給弟弟掖好被子,他自己並沒有睡,坐在車邊,藉着車把上插着的火把,在刻竹簡。

  今日,所得依然頗多,可堪一記之處,比比皆是。

  回想白天,白天經歷的最重要的事,自然是攻山之戰,這是李孟羲所親身經歷的第二戰,回顧作戰始終,李孟羲眉頭微微皺起。

  李孟羲想到,真正開戰之前,關羽帶着自己去山腳下觀察地勢,到後邊,想讓民夫營虛張聲勢之時,因爲民夫不熟隊列,隊列間協調變換不能配合,因此只能根據山道最窄處能並排容納的隊列,來選擇多少隊列同排。

  此時,卻忘記了山道多寬了,還是關羽提醒,才知道山道多寬。

  想到這裏,李孟羲提筆寫下。

  “臨戰,當觀地勢軍情。

  地勢觀山勢高矮,地勢起伏,詳記山道寬窄,如此,排兵佈陣方能合於地利。”

  這是第一點,觀察地勢,可不是隨意看一眼就行了,得看看山高低起伏咋樣,看山道險阻如何,寬窄幾何,能容納多少兵力通過。等等。

  又想到,因爲兵力不太夠,想到了虛張聲勢攻心之法,李孟羲便接着寫到。

  “疊浪攻心術,意指,攻城圍寨之戰,我方縱有百萬兵力,難以同時投入,此時,不妨以統籌之法,次第投放。

  先兩萬攻城,攻城數日,守城方苦戰得見,攻城兵力日日損耗,喜以爲曙光可見。

  此時,再派四萬至城下。

  又數日,守城方又苦戰數日,再派八萬至城下。

  相比兵力盡拉至城下,此一浪高於一浪投入兵力之法,如同繫頸之繩,步步勒緊,可有攻心之效。”

  “又知,若攻心勸降,何時爲最佳時機?

  戰未起勸降,或妥,或亦不妥。

  戰中,若我頹敗之際勸降,不妥,值我頹敗之際,我一勸降,敵則知我力逮,若機敏者,必順勢傾軋而來。

  若敵頹敗我軍勢盛,此敵正軍心動盪惶惶不安之際,此時勸降,成算多矣。

  若敵頹敗,軍心動盪,此時又恰再有我生力軍前來,敵軍士氣更落,勸降成算更多。

  如今日攻山,關張二將剛拔半山黃巾分寨,黃巾倉惶逃入關隘之中,此時,數千民夫列陣至山下,“降者免死”之聲,呼如山崩。

  敵剛逢頹敗,士氣正落,我大軍又至,兩下相加,敵軍戰心頓無,敵將於是請降。

  若無攻心之策,雖破半山分寨,然還有關隘難攻,若攻關隘,死數百人不定可破關。

  攻心計成,少傷亡數百精兵。”

  :https://www.bie5.cc。:https://m.bie5.cc

看小說網

看小說網是您最喜歡的免費小說閱讀網站。提供海量全本小說免費閱讀,所有小說無廣告干擾,是您值得收藏的小說網站。

網站導航

熱門分類

© 2023 看小說網 版權所有

首頁 分類 排行 書架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