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二章 無題(二)

作者:南宮我夢
白日,自漁網之後,是有擒將術,李孟羲現在再來彙總白日的東西,他疑惑了。

  是怎麼從漁網聯繫到擒將術的?

  想了好大一會兒,李孟羲終於記起了。

  是劉備說的,劉備說,漁網可守城用。

  也不知,劉備是有着怎樣的生活經歷,纔會想到拿漁網來守城呢。

  難不成,劉備是有用漁網網人敲悶棍的經歷?

  總之,李孟羲只想到漁網用來網魚,引起了漁網其他用途的,是劉備劉玄德。

  然後纔是,在抓有些戰鬥力強悍的猛將時,可以用漁網往猛將身上扔,一捉一個準。

  然後是關羽提了一個更犀利和具有操作性的抓將方法——用絆馬索去撞。

  李孟羲提筆寫下。

  “擒將術,士卒扯長繩,兩人一組,持繩向敵將纏裹,繩直攔橫衝而來,敵將縱有呂布之勇,必被擒下。

  同時,還可用漁網協助。

  還可用繩套。”

  “軍中輔助裝備,騎兵可隨身攜帶繩套,此其一,可用於抓捕敵潰兵,其二,戰後,戰場之上馬匹四散奔逃,繩套抓馬便利。”

  “於拔寨之時,繩套亦有大用。

  三兩人,拋繩套拋至敵寨牆木頭凸起處,待勾掛住,餘者三五人,奮力一拽,敵寨木牆轟然坍塌一片。

  此拔寨之法迅疾,快人力衝撞數倍。

  由此又反之【建寨之法】。

  古之營寨,多爲木頭排釘而成牆。寨牆建起時,可把木樁釘爲一般高齊,平齊無凸起借力處。

  如此,敵攻寨之時,縱想以繩套勾掛拉牆,敵無可借力勾掛處。

  由此再知,我攻寨之時,敵寨牆若平齊歸整,我繩套無可借力之處,此時,可做【抓鉤】。

  抓鉤有刃,可鉤入木中,一鉤而入,衆人拋鉤搭牆,再用力拖拽,敵牆瞬息傾崩。”

  “由抓鉤知,軍中當有特種軍備。”

  “抓鉤之物,不必士卒人人配備,若人人配備,則拖累矣。

  可使百人之中只一兩人配備抓鉤,足以拔寨時用。”

  “抓鉤兵腰繫抓鉤,則不便再攜箭筒。

  爲盡人力之用,又便於抓鉤之【技術軍士】於百夫長身旁時時聽用,抓鉤軍士,可同時擔任百夫長之刀盾親兵。”

  “由此引申而出,軍中軍制問題。

  漢之軍制,一百夫長,轄什長十人,編制臃腫,不便管理。

  以三三製爲最佳軍制。

  可於伯長什長之間,再設一職。

  以都伯爲百人管制之官,以伯長,管三什。

  一都伯轄三伯長,正巧,每百人,三伯九十人,餘十人,爲都伯親率。

  此十人,恰巧可安排技術軍士如抓鉤手,旗手,醫官,糧草官,神射手,傳令兵,親兵等,此十人,由都伯親自指揮。

  恰好,特種軍士由都伯親領,便於指揮。”

  “由軍制,三三軍制爲,班,排,連,營,團,旅,師,軍。

  結合漢之軍制,伍,什,什後爲伯,伯等同於排,之後爲都伯,都伯等同於連。

  再之後,漢軍制伯後爲何,暫不知。”

  “由技術軍士知,軍中需各類特種裝備,此特種裝備,不必人人裝備,不必每一伯皆裝備,可按權重,分爲,連級裝備,營級裝備,團級裝備,等。”

  “按此法,捕魚之漁網,可作爲連級(即都伯級)裝備,一都之中,一人背大網一副。

  平日,遇水網魚,稍補軍糧之缺。

  糧草被劫,山窮水盡時,有網,遇水則可絕地求生。

  於戰時,漁網亦可爲抓捕敵悍將之捕將用具。”

  “半營級裝備,爲強弩手所帶之特種箭頭。箭頭鉤狀,可繫繩索,以攀爬之渡崖之用。”

  “營級裝備,爲蜈蚣掛山梯。

  此梯,三百人一副則足用。”

  “若問團級裝備,則千人之伍,可帶軍號響箭等。”

  寫完了,似乎是沒有別的了。

  關羽劉備兩人認爲份量十足的掛山梯,在李孟羲這裏,不過是一小小造物而已。

  若說強大的軍事裝備,那可太多了,都說不完。

  於李孟羲而言,技術裝備不是難點,難點是能想起這些技術裝備,並把各類技術裝備妥善安排好,優化軍隊構架,並弄清楚每一個細節爲什麼這麼做,這是最重要的。

  李孟羲都寫完爬到車裏睡覺了,關羽劉備二人,還是圍着篝火說李孟羲說過的事兒。

  李孟羲那會兒說,做一些帶鉤的弩箭箭頭,用強弩,甚至牀弩,把弩箭和繩索一起射到山崖對面去,然後找一輕靈士卒爬過去,然後,就用繩索,在那頭開始搭橋。

  此法能變天塹爲通途,讓劉備關羽兩人思路大開。

  夜都很深了,兩人拿着弓弩箭頭,嘀嘀咕咕的討論說用弩發射鉤爪可不可行。

  他兩人討論的結果是,不太行。

  一是,強弩勁力或許不足,二是,鐵鉤怕是不經拽,以劉備關羽二人的經驗,鐵鉤一拉咯嘣一聲就斷。

  其實李孟羲的思路沒錯,劉備關羽二人所想,更是沒錯。

  李孟羲所知的弩弓和鉤爪箭頭,是有現實裝備的,特種兵們和武裝警察們就裝備這樣的裝備爬山爬樓。

  李孟羲所在的二十一世紀,材料科學已極度發達,爪鉤可以做的很輕,能被弓弩發射很遠,而且爪鉤是用高性能鋼材做的,別說人的重量拉不斷了,吊一輛車也拉不斷。

  劉備關羽二人從他們的角度來思考,也對,漢末,鋼鐵強度不夠,要想爪鉤結實,就得做的又粗壯又大,做的大了,自然發射不遠。

  再者,鋼材質量不好,就是容易咯嘣一下就斷。

  故而,劉備關羽二人覺得,抓鉤這個方法,風險不小。

  打仗本就伴隨危險,有時,哪怕就百分之九十九的危險,只要有百分之的度過懸崖的可能,就值得一試。

  或許就百分之一的可能,就是不世之功。

  再說,鋼鐵材質問題,放古代會是問題,放漢末也是問題,可李孟羲都帶來灌鋼法了,鍊鋼技術在不久之後就將迎來巨大的變革,脆而易斷的生鐵鉤,會變成鋼鉤。

  沒有蜈蚣掛山梯又沒有用弩發射抓鉤的鄧艾尚且能偷渡陰平,劉備軍的攀山越嶺的能力,必然比鄧艾更強。

  第三百六十二章無題(二)

  :https://www.bie5.cc。:https://m.bie5.cc

看小說網

看小說網是您最喜歡的免費小說閱讀網站。提供海量全本小說免費閱讀,所有小說無廣告干擾,是您值得收藏的小說網站。

網站導航

熱門分類

© 2023 看小說網 版權所有

首頁 分類 排行 書架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