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一章 破綻重重的火旗

作者:南宮我夢
婦孺營們婦人不少,只四面旗幟,最遲兩天就能縫完。

  再說李孟羲設計的旗面,圖形簡潔,沒有描龍畫鳳的,不復雜,縫起來很快。

  當夜晚降臨,李孟羲喫完飯過去木匠營看火把架做的怎樣了。

  旗幟系統夜晚的標識,需要特製的火把架來充當。

  魯犁他們效率夠快,火把架已經做成了。

  跟着魯犁在木匠營稍走幾步,來到目的地,一堆雜木之中,李孟羲在地上看到了一根電線杆子一樣的東西,這東西有一根長長的的杆部,木杆有鴨蛋那麼粗,上面樹皮還沒剝去,看起來像是細的楊樹的樹幹。

  在木杆另一頭,是一大坨方形的類似是路燈架子的東西,最上邊是防雨的平木板,木板下邊四角,則有幾個半環形的看樣子是插火把的插環。

  火把架做好了,自然要看看效果。

  火把架看來很沉,魯犁把火把架拖起時,顯得艱難。

  接過旁邊人的火把,四個火把插在前後左右四個插環上,火把架上火算是完成了。

  然後把架子豎起來之後,近兩丈長的木杆上,四個火把被舉的高高的,亮眼的光瞬間在地上照出了一大片光亮。

  四個火把加一起是如此的明亮,又因爲被高高舉起,光線傳播的路徑更開闊,一瞬間,木工營地所有光亮都被火把架給奪去了。

  好奇的木匠們放下手中的活,都圍過來,擡着頭,對這一架非常高的火把架指指點點,不一會兒四周就圍滿了人。

  李孟羲仰頭去看,圍着火把架轉了一圈,他看到火把架高處,插在底座上的火把斜着指向外面,不管從哪個方向看,最少能看到一個火把,這麼一看,這火把架還真的像前世十字路口的的路燈了,十字路口的的路燈也是每個方向都有。

  這樣的一個火把架,每個方向都有火把,用來作爲夜間標識,太合適了。

  在火把上方,是一塊小傘那麼大的薄木板,牢牢地擋在火把上面。

  “魯犁,把架子稍斜一下。”李孟羲說着。

  “往……往哪斜?”雙手扶着架子正往上看的魯犁,低頭疑惑的問。

  “往哪斜都行。”李孟羲回道。

  李孟羲說把火把架子斜一下,魯犁就照辦。

  魯犁抱着木杆,小心翼翼的往一邊斜了一下,李孟羲就看到,火把架就這麼輕輕斜了一下,其中一根火把歪了一下,眼看就要掉了。

  現在做的這個兩丈高的長火把架,跟之前做的那些一人高的矮火把架的用處是不同的。

  矮的火把架,是紮營的時候,插在營地一圈,每隔十來步釘一個,然後架子插上火把,矮木頭架的作用類似於路燈,把營地圍了一圈,能防備敵人偷襲的同時,也能安定營里民夫們的士氣。

  而高的火把架不同,高的火把架,是代替各營的營旗用的,營旗白天能看見,而晚上旗子就看不見了。

  所以李孟羲想到,用火光的信號,來代替旗子,在晚上依然可以起到標識作用。

  高的火把架其實等同於軍旗,因爲等同於軍旗,所以需要有機動性的要求,要求人可以拿的動纔行。

  扛旗的旗兵在扛着火把架的時候,難免晃盪,底座要是不緊,火把容易晃盪着就掉下來了。

  而且,扛着火把架走動,架子難免會傾斜,平日沒什麼,下雨的時候,架子一斜,火把就暴露在雨中了。

  再看魯犁扶架子喫力的模樣,看樣子一個人是無法輕鬆舉着火把架走動的同時,還保持架子豎直的。

  李孟羲本以爲,只要火把架不太沉,就完全可以當做夜晚時的軍旗。

  然而實際情況是,不管火把架怎麼做,頂端有一大坨東西,必然會很沉,必然不便。

  李孟羲已經發現至少兩個問題了,一個是上邊的火把不牢固,晃兩下火把就要掉了。

  二是,有些沉了,不如布制的軍旗那樣輕便。

  第二問題,可能不太好解決,李孟羲看到火把架已經夠簡潔了,不好再減輕重量,除非用小燈泡,燈泡比火把輕,除非防雨的用防雨布,防雨布也比薄木板輕。

  然而以現在的條件,絕無可能去用燈泡和防雨布的。

  第一個問題,火把不穩的問題,應該是能解決的。

  魯犁正扶着架子,緩緩把架子放倒在地,問到,“營正,這架子算是做好了不?”

  李孟羲不置可否。

  “魯犁,我說一下,這架子,是當軍旗用的。你想啊,萬一哪天晚上敵軍襲營,烏漆麻黑的,將旗也看不見,那主將還怎麼聚攏人手禦敵?

  所以,咱用用火把當旗子用,你們想嘛,既然是旗子,就得扛着跟主將走,主將走哪,架子就得跟到哪。這萬一再亂一點,磕磕碰碰的,火把要是插不緊,不就掉了?

  火把掉了沒多大事,可萬一因此讓光亮沒了,我軍不知向哪集結,被敵軍趁黑衝殺,各個擊破,豈不危急?”

  木匠們軍事素質不高,李孟羲並不因爲這些木匠能力不行而對其有絲毫輕視,認真講解着其中關鍵。

  聽李孟羲這麼一講,魯犁不由就往火把架子上看。

  這火把架到底結實不,萬一真跟軍師說的那樣,敵軍突然襲營,這火把架子成爲了軍中最顯眼的光亮,如果扶架子的旗手一不小心被軍射死了,架子倒了,啪的一聲摔在地上,萬一架子一摔散架了,那可好,急切之間修不好架子了,營裏一時半會又沒有其他能舉在高處的光亮,那可咋辦。

  想到這裏,魯犁復又擡起,他抱着木架子下邊的木杆,一陣狠晃,經他這一陣亂晃,架子上的火把,四個被晃掉三個,剩下一個也歪歪斜斜的掛在上邊,眼看也要掉。

  看來是插火把的木頭底座做的太大了,火把插進去插的不夠緊。

  還有,這木頭架子,到底摔一下會摔壞不?

  魯犁於是揮手趕人,把一邊的人趕開之後,然後鬆手,把木架子往沒人的那一側一推,架子倒地,然後咔嚓一聲響。

  聽聲音就知道,這玩意兒摔壞了。

  魯犁走過去看,支撐火把架的木杆,直接從榫接的地方摔斷了。

  魯犁撓了撓頭,轉身看着走來的李孟羲,“軍師,俺再重新做一個。”

  “嗯。”李孟羲點頭。

  然後,李孟羲就拉着弟弟,隨便找了一個木匠營的車子,坐在車子邊,安安靜靜的看着木匠們忙碌。

  當有了一個能幹的團隊之後,李孟羲發現很省事的。

  根本不用李孟羲操心,魯犁自己考慮到火把架的堅固與否的問題,然後,魯犁還會親自檢驗一下質量,摔壞了之後,魯犁又自己去找人,準備做出更堅固的架子來。

  木匠們討論了一番,都認爲,杆子得找一個粗的杆子,不然還是會容易摔壞。

  木匠們只用思考一部分問題就好了,而魯犁需要考慮的更全面。

  用粗的木槓固然好,也很結實,可如此一來,架子就會很沉,一個人扛不住,扶都不好扶,如何能像軍旗一樣跟着主將靈活移動呢。

  魯犁拿不定主意了,只好找李孟羲問。

  李孟羲皺眉想了一會兒,“重點就重點吧。”李孟羲說着,“但也別太重了,最好能一個人扶穩,兩個人能扛起快走,要是倒了,兩個人一個擡尾,一個擡中間,得能一下把架子擡起來。”

  李孟羲給了魯犁新的指標。

  指標包含了火把架的三種使用情況——第一種靜止狀況,架子豎在地上,一個士兵扶着架子,就能把架子扶的穩穩當當。

  情況二,實戰中,就算一旁圍着架子擠滿了人,敵我雙方擠在一起廝殺,不停的有人撞到架子,架子依然可以穩當。

  架子重一點無妨,一個人擡不動,兩個人擡着走也是可以的——但不能再重了,兩個人擡還可以一起發力,三個人一起擡,就不容易力量往一起使了。

  每多一個人,就可能產生更多的失誤。

  所以,架子再重,也不能重的要超過兩個人去擡,此是極限。

  情況三,萬一架子不小心倒了,需要很快扶起來,按架子一頭重一頭輕的構造,單憑一個人想擡起來不容易,而要是有另一個人,稍走兩步,在木杆中間稍微用下力,把架子擡高一點,就可以輕易擡起。

  要是重到得三四個人擡,就太麻煩了。

  架子可以重一點,一個人扶不住擡不起,可以兩人,但兩人就夠了,不能再重的三人擡不起。

  魯犁得到了李孟羲的答覆,安心回去繼續做架子去了。

  按魯犁的行事風格,其實木匠們的做事風格,在文安縣城攻城前的那一夜就形成了。

  當時第一次做攻城器械,木匠們一邊做,一邊想怎麼做能做好,同時做好還得去驗證做的好不好。

  做工程器械時,木匠們其實已經參與到了涉及研發,施工,品控,改進的一整套流程,這在木匠們之前的人生之中,是絕無僅有的經歷。

  現在義軍的匠人們,哪怕木匠們去其他任何一個諸侯的匠做營裏,也絕無可能有人會像李孟羲一樣重視匠人們的智慧,並能集思廣益。

  木匠們在義軍這裏,確切的說,是在李孟羲手下,能得到足夠的尊重,他們的潛力也將被最大的發揮出來。

  木架子結構並不太複雜,半個時辰都沒用,新的架子就已經做好了。

  魯犁老老實實按李孟羲所提的三點去測試架子。

  魯犁把新做的架子再一次推倒,啪的一聲,架子拍在了地上,沒壞。

  然後,看架子倒了擡起來容易擡不。

  魯犁抱着架子尾端,想把架子抱起來,並不能抱動。

  招呼一個木匠往木杆中間稍擡了一下,魯犁一用力,杆子就豎起來了。

  然後還得怎麼着來着?魯犁撓了撓頭想着。

  對,還有得看看兩個人擡着能不能走的快。

  接着,魯犁讓人跟他一起,一左一右的舉着架子,開始跑了起來。

  木匠營亂七八糟的,能跑動範圍不大,在有限的空間裏,魯犁和人擡着木頭架子旁若無人的一圈圈的跑,看起來有些滑稽。

  魯犁老實的到了這種程度,他把李孟羲的命令,完全一本正經的執行了下去,李孟羲說得看看倆人擡起,能不能走的快,魯犁於是便真的兩個人擡着木架子從走開始,越走越快,然後開始跑,然後試出來了,走和跑都不成問題。

  也就魯犁了,要是聰明的點的人,肯定不會像傻子一樣扛着架子轉圈,頂多倆人稍微擡一下,能擡動就算交差了。

  李孟羲不是一般的聰明人,和技術或者說和手工業相關的,沒人比來自工業時代的李孟羲更能把握全局,李孟羲提出的很多建議也好下達的命令也好,有一條算一條,全都非常正確,因此,不需要一個聰明人去對李孟羲的話妄加揣測,只需要一個人把命令百分之百的執行下去就能把事情辦的非常漂亮。

  魯犁作爲匠營副官,再合適不過了。

  魯犁在測試木架最後一項,也就是李孟羲提的,看一個人能不能扶穩。

  魯犁雙手扶着木架,左右的輕晃,然後加大力度晃,好險架子被他晃的往一邊一歪,就要倒地,魯犁連忙伸出手一抱,把架子抱住,雙腿夾着架子,堪堪護住,沒讓倒下去。

  最後一項也測試完了。

  魯犁慢慢把架子扶正,皺眉低頭看了架子一眼,魯犁感覺放地上放不穩當。

  低頭一看,原來架子木杆尾端是削成尖狀的,魯犁感覺,或許不削尖能放的更穩,若能把尾端鋸成平的,然後架子直接放在平地上,一個手就能扶住,不像尖的,放地上總是往一邊歪。

  就這麼一個簡單的問題,讓魯犁想不出究竟了,魯犁決定一會兒還去問軍師去,軍師會有辦法。

  魯犁擡起頭,看着沒插火把一片黑木架子,魯犁不由得想,要是火把插上去,架子摔地上,火把會不會掉呢?

  李孟羲都疏忽了這個情況,而魯犁想到了。

  於是,魯犁往架子上插了四個火把,火把插上之後,然後跟前面一樣,把架子推倒摔在地上。

  啪的一聲,火把架子砸在地上。

  又出現問題了,火把杵在地上一別,把插火把的底座給弄劈了。

  本來已經做的差不多了的架子,因爲魯犁這一下臨時起意一試,前功盡棄了。

  “重做。”魯犁毫不猶豫的沉聲令下。

  :https://www.bie5.cc。:https://m.bie5.cc

看小說網

看小說網是您最喜歡的免費小說閱讀網站。提供海量全本小說免費閱讀,所有小說無廣告干擾,是您值得收藏的小說網站。

網站導航

熱門分類

© 2023 看小說網 版權所有

首頁 分類 排行 書架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