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八章 斥候的情報支持

作者:南宮我夢
天光放亮之時,一夜未睡的關羽,把眼前的半碗殘酒端起來一飲而盡,起身站起,“傳令兵!”關羽叫到。

  一旁守候的傳令兵立刻前來聽命。

  “天亮了,讓漁營收網,撤。”

  網了一夜的魚,好多人在冷水裏泡了一夜,從水裏爬上來的時候,在這秋季的早晨,好多人凍的嘴脣發白。

  關羽見到漁夫們的悽慘狀況,不由皺眉。

  雖說,漁營是李孟羲管的,但義軍無有什麼山頭派系,反而,現在已經養成了互相挑錯指正的風氣。

  關羽想到,可能是李孟羲忘了天氣寒涼,給疏忽了。

  春夏時節,漁夫泡一夜水,或許沒事,但如今入秋了,天氣涼了,再往水裏一泡一夜,人受不了的。

  想到此節,關羽覺得應該給李孟羲提一下。

  漁營在收拾東西,昨夜是第一個徹夜忙碌的夜晚,昨一夜,撒網次數太多,以至於,有兩張網都給用壞了,給扯破了。

  夜裏的時候,沒認真清點到底網了多少魚,現在天矇矇亮,認真一清點才發現,魚太多了,漁隊拉來的一輛車和背來的十幾只大簍子,遠裝不完魚獲。

  事情彙報到關羽這裏,關羽略做思考,決定把這處村落的板車簍子之類的,都買了,盛魚。

  既然要買東西,那別的也多少買點,殺魚的剪刀不夠,也得買。

  漁隊的網也不足,得用麻編,生麻用處也不小,還得編十幾丈的長繩,萬一哪天要搭浮橋,得有足夠結實的長繩用。

  所以,這村裏如果有漚好的生麻,買半車走也是好的。

  關羽作爲軍中主要將領之一,軍中各項事宜,他總歸大體知道不少。

  李孟羲的遊騎商隊要買的東西都有哪些,軍中缺乏的東西又有哪些,絕大多數普通士兵不知道,漁營滿營人,也無人知道應該買什麼,幸好關羽跟着過來照看了一下,關羽在,東西就買的妥當了。

  李孟羲在軍中養雞鴨了,苦愁雞鴨不夠,關羽就想着,看能再買幾隻雞鴨不。

  正這麼想着,“咯咯咯~”

  大公雞洪亮的啼叫,從村那頭傳來。

  關羽就知道,這村裏,能買到雞鴨。

  一切收拾妥當,又採買一番,漁營在村人老少相送下,滿載漁獲離開了。

  離開時,漁隊來時的一輛車,變成了四輛,其中一輛,放漁網,另外三輛,堆滿了殺好洗淨的魚,滿滿三車。

  怕魚掉,車上是用席子給圍起來的,圍成了封閉的車斗的形狀,就這樣,車子軲轆轆行進時,還是時不時有魚從車上掉下來。

  車上裝的魚,漁營背來的大簍子,其中四個簍子,裝的全是魚鰓魚腸魚內臟等,裝了滿滿四簍。

  單單魚鰓魚內臟這些雜碎,就不下兩百斤,可想而知,昨夜一整夜忙碌,收穫有多大。

  走在回去的路上,關羽看着渾身溼漉漉的,凍的瑟瑟發抖的漁營衆人,心有不忍。

  關羽叫住漁營的隊長,說到,“漁營咱軍師管着,應該無甚差錯。

  可你們幾十人,若白天趕路,夜裏忙碌一夜,可有時間休息?”

  漁營的隊長說,“今個俺們三十人夜裏幹,明個煥別個三十人,一換一夜,一夜幹,一夜睡覺。”

  聞言,關羽點了點頭,原來有安排的。

  這就好,不然,魚營晝夜勞累,睡覺的時間都沒,鐵打的也扛不了幾天。

  捕魚地點離紮營處四里多,當漁營滿載魚獲回來時,天才剛亮明堂,軍營這邊,剛開始生火做飯,營中方纔熱鬧起來。

  李孟羲穿好衣服起牀時,正撞見關羽拉着魚回來。

  他驚訝極了,三大車魚,得多少?

  去哪裏捕魚去了,能抓這麼多。

  “許有個小兩千斤。”關羽答到。

  “兩千啊?!”李孟羲驚訝了。

  魚肉不同於牛肉豬肉等,魚肉水分多,乾重不大。

  如果說,一斤牛肉,能等同四斤糧的話,那麼一斤魚,頂多等同一斤半糧。

  一斤糧食,不多,成年人一天只吃一斤糧,是萬萬喫不飽的。

  可一天一斤糧,也能勉強維持着最低所需,不至人餓死。

  小兩千斤魚意味着,這小兩千斤魚拿來補充口糧,能供起兩千民夫的一日口糧。

  軍中現在全軍人數也就萬人,昨夜一夜,網到了兩千斤魚,這意味着,只捕魚這一項,就足以解決五分之一的口糧。

  沒想到不久前隨便一個想法誕生,就省下多達兩千人的口糧。

  關羽把昨夜捕魚遇到的事,說給李孟羲。

  關羽說,現在入秋了,漁營下水圍魚,人會凍出病的。

  這個問題,李孟羲思考了一下,覺得的確把這個問題疏忽了,但問題不大。

  漁營之所以需要下水,是因爲魚鷹舟不夠,魚鷹舟才兩隻,只能供兩個人深入水面撒網捕魚。

  現在魚鷹舟技術也成熟了,很快就有新的魚鷹舟不停的做出來,到一人一艘魚鷹舟的時候,就不需要有人下水了,大家都踩着魚鷹舟,在水面捕魚就夠了。

  李孟羲這麼一說,關羽一想也是,船夠了,沒必要下水了。

  “還有一事。”關羽眉頭一皺,道,“昨夜漁營所去之村落處,村中可買來板車雞鴨等物。

  此事本該是遊騎商隊之責,可商隊爲何未前去採買?若非漁營至,豈不錯過?”

  關羽這麼一問,把李孟羲問住了。

  李孟羲思索片刻,眉頭漸漸皺緊,思索之下,李孟羲發現此事還不簡單。

  遊騎商隊爲什麼沒有去漁營去的那個村落買東西,明明那個村落能買到不少物資的。

  疏忽可能在傍晚紮營這段時間。

  一般紮營的時候,遊騎商隊就停止一天的採買活動了。

  其實,傍晚之時,遊騎商隊是依然可以出去買一趟的。

  漁隊靠步行都能離營個四五里,遊騎商隊有騎兵有馬車,機動能力數倍漁營,四五里對遊騎商隊來說不是問題。

  問題其一,是在這兒。遊騎商隊未完全充足利用起時間。

  紮營至天黑這一段大致有半個至一個時辰的時間,遊騎商隊完全可以給利用起來的。而以往,每紮營,遊騎商隊就歸營不動了。

  問題其二,可能更嚴重。

  漁隊是如何知道哪裏有水有漁甚至有村落有鄉人挖的魚塘呢?

  是斥候,張飛領着軍中一半以上的騎兵散出去各處偵查,順便就把水源地給摸清了。

  因爲漁營需要斥候的情報支持,所以每日傍晚,專門有一名斥候領着漁營去水源地。

  遊騎商隊則沒有得到斥候的情報支持。

  遊騎商隊本身就有馬,其本身就能完成搜尋與探查之職,因此,之前就未考慮到這一點。

  遊騎商隊只兩隊,共計六匹馬,兩輛馬車而已,因爲遊騎商隊三個騎兵並一輛馬車要一起行動,因此,整個遊騎商隊的偵查與搜索能力,只相當於兩個斥候而已,其搜尋村落和補給點的能力,其實很有限。

  斥候會把情報與劉玄德交流,與關羽交流,與漁隊做部分交流,卻沒和遊騎商隊交流。

  如果,斥候順便給遊騎商隊以情報支持的話,那麼,遊騎商隊就不用自己去找村落了,幾十騎斥候,遇到村落補給點的概率,是遊騎商隊的幾十倍。

  這意味着,遊騎商隊的採買效率,可以提高几十倍。

  幾十倍意味着,本來一個月才能買到三十輛板車,平均一天一輛,提高了幾十倍效率,一個月,能買幾百輛。

  義軍板車急缺的現在,月補幾百輛板車,直接解了燃眉之急。

  再有,就拿家禽家畜來說,也是遠遠不夠的,平均一天,遊騎還買不到一隻雞鴨。

  提高几十倍效率後,意味着,遊騎本一天可以採買四次,變成一天可採買二十次,日有十隻雞鴨進賬,半個月,立刻就能讓軍中的蓄養規模直接成氣候。

  類此種種。

  遊騎商隊若能提高几十倍效率,那麼遊騎商隊將直接一躍遠超過木匠營,成爲軍中最重要的後勤隊伍。

  此是一個嚴重疏忽,一是對於情報的利用度不夠,二是斥候與軍中其他部分合作不夠。

  幸好關羽看到了這一點,說了出來,讓李孟羲後知後覺的能亡羊補牢。

  想通了這一切,李孟羲把自己所想告訴關羽。

  “關將軍,還勞轉告三將軍,勞他回來一趟,也好商議斥候與遊騎商隊聯絡事宜。”

  關羽點頭,“正該如此。”

  :https://www.bie5.cc。:https://m.bie5.cc

看小說網

看小說網是您最喜歡的免費小說閱讀網站。提供海量全本小說免費閱讀,所有小說無廣告干擾,是您值得收藏的小說網站。

網站導航

熱門分類

© 2023 看小說網 版權所有

首頁 分類 排行 書架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