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六章 董公,觀我陣勢如何?

作者:南宮我夢
十月五,大軍連日行軍,任縣在望。

  依盧植所留輿圖,盧植掃蕩地方,蕩清了鉅鹿郡大半地域,把黃巾趕至任縣以東南,任縣、平鄉、廣宗一帶。

  已至賊情相接之地,大軍行速放緩,前後銜緊,不急不緩的如同一個巨人,緩緩壓去。

  大軍行進途中,前驅的張飛關羽部,忽然撞到了一隊來路不明的騎兵。

  騎兵十來多人,呼喝嗷聲,正穿田過埂的圍追着一隻雉雞。

  雉雞被追的咕咕急叫,撲棱棱的飛過田埂,慌不擇路的往這邊飛來了。

  張飛就要搭弓射雞,關羽叫住了張飛,要他莫要節外生枝。

  那夥騎兵,眼看雉雞要飛,馬上騎兵毫不猶豫的挽弓搭箭,三四十步遠的距離,弓弦箭支接二連三咻咻飛來。

  正急飛的雉雞,被飛來一支箭擦着翅膀飛過,羽毛亂飛。

  雉雞受驚,咕咕亂叫,不待雉雞飛遠,更多箭支接二連三的飛來,噗的一聲,一隻羽箭正中雉雞脖子,穿頸而過,雉雞嘎的一聲沒了聲息。

  不待雉雞落地,噗噗又兩支箭接踵而來,結連竟又射中,其餘緊跟而來的箭支咻咻貼着雉雞飛過。

  雉雞啪嗒一聲落地砸在田埂上,又從田埂滾至到了路中。

  踏踏馬蹄聲接近,最當先的騎兵馬速不減,馬匹高大彪悍,一道黑影撞來,在接近地上雉雞時,馬上騎士一手抱着馬脖子,身體忽然一斜,一個海底撈月,手抄着地面一抓便輕巧的把雉雞抓到了手中。

  雉雞到手,“籲~”馬上騎士復又翻身上馬,一拉繮繩,戰馬希律律一聲仰頭擡蹄人立而起,正好停到了道中。

  騎士停穩,這纔看向另一邊的關張二人和之後長長的人馬隊伍。

  “毋那漢子,可是誰家來討賊的義軍?”騎兵在馬上朝關張喊話,騎兵話說中帶着西北的羌胡口音,語調稍古怪。

  關羽凝目打量這夥騎兵須臾,見其隊中旗手所舉的隊旗中,上繡一個“董”字,再結合軍情稍一思索,關羽便猜到了八分。

  關羽在馬上,遙遙抱拳一禮,“敢問,諸位可是西涼董公麾下?”

  騎士撥馬轉向,“正是!走,我與你引見我家將軍!駕!”

  說完,西涼騎兵也不管關張二人願不願去見董卓,便自替關張二人及義軍做了決定。

  關張二人相視一眼,回想方纔西涼騎兵馳射雉雞的表現,“西涼鐵騎,天下聞名,名不虛傳。”關羽道。

  關張二人,弓馬嫺熟,見識自是不凡。

  方纔那隊西涼騎小隊追雉雞,十來騎,成偃月陣朝雉雞合圍,配合之熟練,令人側目。

  而後,雉雞將飛之時,西涼騎隊彎弓就射,傾刻之間,箭支連急,區區十騎彎弓,急射之下,竟有如箭雨之密。

  尤其是,雉雞又在急飛,又是在馬上馳射,三四十步遠,有前後三箭,連續射中,其餘箭支就是未中,也擦着雉雞而過,偏不了多遠。

  若是隻一箭射中,還算不得什麼,可能是這一隊西涼騎軍中,正巧有一善射之人。

  可瞬息三箭中地,就不得了了,以小見大,只這一隊偶遇的西涼騎就個個善射,可見,西涼軍真乃勁旅。

  關張二人回去找劉備,細說前邊遇到了董卓部騎兵,要劉備定奪。

  劉備略作思考,決定找軍師商議一下爲好。

  ——

  後軍,劉關張和李孟羲匯合。

  聽到劉備說,前邊董卓不遠,朝廷大軍在前。

  李孟羲點了點頭。

  “我看,去與董卓會師之事,當從長計議。

  董卓乃西北強閥,朝廷要員。

  而我軍,玄德公你只一屆白身。

  那董卓不因此輕人,倒也罷了。

  可他萬一以官身壓我,我一客軍,如何自處?

  再者,董卓替接盧師軍權,盧師剛走,董卓便大肆排除異己,以其人秉性,傾軋朝廷軍將且肆無忌憚,我等無一官半職在身,他董卓豈會放過你我?

  固然,我兵馬強盛,料董卓也不敢明火執仗。

  可他萬一拿我等填旋啃硬,耗我軍力,他董卓在後坐享其成,此時,依他令還是不依?

  董卓畢竟爲官軍統帥,他令下,我等不從令,落欺上犯下之名;若從令,我軍力殘損,殘損若甚,被董卓盡吞矣。”

  說到這裏,劉關張都是臉色凝重。

  “故,待與官軍會師之時,玄德公切記,與董卓說明,我部單走,和官軍各打各的。至於推脫說辭……”

  “就說我部人羸馬弱,不堪驅使。”劉備接話道。

  “對!”李孟羲笑了,“就說人羸馬弱,不堪驅使。”

  “除此之外,還有一事。”李孟羲眉頭微皺。

  “某答應盧師,若有機會,接洽盧師舊部至我軍中。

  此事稍有難處。

  見董卓,該如何說?

  若直說要帶走盧師舊部,那董卓或不肯放人。

  此時,不妨【明修棧道】。”

  “如何明修棧道(如何明修棧道)”劉關張皆是好奇。

  李孟羲道,“我等見董卓,可先以強硬之姿,假裝,憤指董卓奪權,假意召集盧師舊部奪權。

  此時,董卓驚怒也。

  而後,董卓與我,雙方必是一陣劍拔弩張。

  待後,我假裝退一步,不要兵權,只說要盧師舊部諸將官。

  想必董卓此時,爲抓大,則能放小,於是,我軍可得償所願。

  此便爲,明修棧道。

  明面,我欲奪軍權。

  暗裏,我奪軍權爲虛,接濟盧師舊部爲真。

  此法,要怒董卓,險也。

  至於取捨,憑玄德公定奪。”

  劉備思索片刻,看了一左一右的關張二人一眼,“就用此法。”

  老師所託之事,劉備斷無退避的可能。

  方略定下。

  此計妙在,拿捏人性。譬如你說,這屋子太暗,須在這裏開一個窗,大家一定不允許的。但如果你主張拆掉屋頂他們就來調和,願意開窗了。

  跟董卓說,讓董卓教盧植舊部,董卓不允,但如果說要董卓臉兵權,則董卓就願意把盧植舊部交出了。

  因要和董卓針鋒相對,爲防止董卓怒而走險,李孟羲決定,張牙舞爪,盡展軍力,讓董卓投鼠忌器,不敢輕動。

  然後,縱是吵起來,董卓瞻前顧後,不敢走險。

  行進過程中的大軍停下了。當日青雲山攻山之戰時,因爲兵力不夠,沒有足夠的兵力假做援軍以爲攻心之策,李孟羲推遲了攻山戰,戰前磨槍,硬是臨時把民夫拉起來,匆匆排了隊列,草草練了行進。

  然後,攻山半途,黃巾半山營寨被攻破,黃巾惶惶之際,民夫假做的援軍,排着一個個還算整齊的方塊陣型,緩緩壓來。

  關上黃巾一看山腳,以爲義軍援兵到了,頓時士氣降到冰點,黃巾降了。

  如果說,早前青雲山攻山之時,一切生疏,那麼現在,不管是李孟羲,還是義軍,再臨時拉隊列,都熟練的多。

  第一,經過青雲山那次臨戰方纔整列隊形,現在民夫們多了一次經驗。

  其次,李孟羲劉備關羽幾人,當時第一次匆匆拉隊列,很多地方沒有注意到,但在戰後,各處疏漏都總結完善了,有了一套完整的“欺詐”法。

  第三,如今軍中,第一批四十新兵已經在幾天前練好了,這四十人,每人又分管四十,也練了好幾天了。

  別的不說,能站齊了,比青雲山時,能齊十倍不止。

  第四,青雲山時,義軍幾千,如今,義軍萬餘,人更多了。

  從任何一方面去看,義軍如今再用列陣攻心法,效用是當初百倍。

  大軍停到半道,不消兩刻,拉好了隊形。

  最前的,關羽部,八百戰兵。

  而後,是新兵,四十個完成了基本隊列訓練的新兵,再各領四十人隊。

  共計,千六百人。

  這是軍中第二部分能齊隊列的兵力。

  再之後,第三部分,民夫青壯兩千多。

  這部分是最麻煩的,得派伍長什長過去把人排隊,再按個頭高低拉好,然後列隊列。

  伍長什長們帶着走個幾趟,能稍微齊了。能走齊,就夠用了。

  再之後,把軍中所有長短兵器,全部下發。

  短兵,發給列陣時要站在前邊的人手裏。

  長杆,則發給後排的人。

  這是因爲,按當時總結,“刀盾布前,前可見兵。

  長杆或長竹亦或長棍,布後,此因爲,其一,後陣遠,敵軍不能看清到底是槍還是竹棍。

  其二,槍陣近則視之稀疏,遠則如林之齊,其勢盛也。”

  因此,從視覺效果來看,槍兵放後排,更能虛張聲勢。

  一切準備妥當,針對董卓佈下了攻心陣勢之後,大軍這才緩緩往前。

  任縣縣城,董卓以縣城爲本部,大軍駐紮於此。

  董卓聽聞斥候來報,有一支義軍領人馬趕來,不知人數多少。

  董卓沒當回事,只當,又是幾百人的連弓弩都找不出幾張小股鄉勇。

  兩個時辰後,到下午。

  劉玄德部接近任縣縣城時,驚動了斥候,斥候見劉備部人馬烏泱泱一片,趕忙又去稟報董卓,說來了一部義軍,人馬少說幾千。

  董卓一聽,終於捨得挪挪腳了。

  官道之上,劉關張三人並駕齊驅,氣淡神閒的駐馬等着。

  在三人身後,預備好演陣的幾千人,緊跟其後。

  片刻之後,前方大道上,馬蹄隆隆,煙塵滾滾。

  “哈哈!何處英雄前來襄助,董卓遲迎矣!”

  人未到,人聲先到。

  一隊旌旗招展的西涼騎士,爲首的一匹高頭大馬,戰馬極雄壯,配銀轡馬金鈴,馬鎧如銀。

  馬上一人,身披甲冑,領掛花錦披風,觀之體態胖大,大腹便便,顯得有些臃腫。

  這便是西涼董卓。

  董卓滿臉富態,臉上掛笑,看似面善,實則兩下會面的瞬間,一雙快被肥肉擠沒的雙眼,便不着痕跡的把劉關張三人從頭到尾打量了一番。

  董卓畢竟官高,劉關張三人下馬行禮。

  “見過董帥。”三人拱手見禮。

  董卓哈哈一笑,翻身也下馬,董卓看着腰粗如桶,翻身下馬的動作竟然敏捷。

  跨步走來,董卓滿面熱切,“三位英雄不必多禮!義士從何而來啊?”說話間,董卓手虛扶劉關張一下,一雙眼卻越過劉關張三人,往三人之後的兵馬瞄去。

  劉備收禮,直身正色道,“我等乃涿州義軍,聞冀州張角反亂,特領兵馬前來討賊。”

  “真義士也!”董卓恭維道,眼仍在往劉備身後兵士身上看。

  一切都被劉備衆人算計到了,好東西得拿來充門面,因此,軍中甲冑最好的士卒,全都放在了前面。

  董卓拿眼偷掃,董卓目光所能看到的,稱得上——甲明兵亮,比西涼軍精銳也不遑多讓。

  董卓一看歡喜。

  “不知義士,現居何職?此番前來,領兵馬多少?”董卓滿臉堆笑。

  劉備正色道,“我等兄弟,皆是白身。戰兵只四千耳。”

  董卓一聽劉備三人只是白身,臉上立刻就閃過一抹不屑,然後又很好的隱藏過去了。

  但劉備帶了幾千戰兵,雖是白身,值得拉攏。

  董卓有了計較,忽然表現的非常熱絡,熱情無比的抓起劉備的手,“走走走,義士奔波勞累,隨我入城,好好給諸位接風洗塵。”

  那副架勢,絲毫沒有一點架子,很平易近人禮賢下士的模樣。

  若不是劉備早知董卓品性,還真被董卓熱情滿滿的樣子騙過去了。

  “董帥勿急,”劉備不着痕跡的抽出了被董卓抓住的手,正色道,“備請董帥觀我部演陣,也好請董帥評判一番,看我義軍,能不能堪戰,會不會誤了朝廷戰事。”

  董卓一愣,然後很快反應過來,“好好好!那就隨你一觀。”

  ——

  任縣城北城樓,劉備張飛,隨董卓登上城樓。

  城外,城前大片開闊地。

  關羽領一衆騎兵,縱馬至城下,提刀握拳朝城樓喊到,“涿州義軍四千人齊至,請董帥觀兵!”

  說罷,接過旗手手中大旗,用力揮舞。

  城上,劉備面帶淺笑,指着遠陣,指給董卓看。

  戰兵出陣。

  一個個小方塊,快速朝城下移動。

  當先爲,爲關羽部戰兵,八百人,成百人隊八個,前四後四。

  此八百戰兵,個個有甲,人皆拿刀持盾,邊走,邊拿刀拍盾,口中“喝、喝!”爲號。

  戰兵至至城前,“止!”關羽猛揮旗幟,聲如洪鐘。

  “殺!殺!殺!”

  站定,八百戰兵連喊三聲殺字,聲浪高傲,氣勢如洪。

  城樓之上,董卓神色稍肅。

  城下,演陣繼續。

  再之後,是四十方陣,單陣四十人,共計一千六百四十人,八陣一排並列,前後五排,壓着步子踏着整齊的步子,步調轟然,齊如鼓點。

  等此四十陣,走至八百戰兵隊後,“止!”關羽又高喝下令。

  轟!

  止令一下,一千六百人,同時把腳很用力的往地上一跺。

  千六百人的用力跺腳聲匯聚一起,聲勢不小,城上董卓及董卓麾下諸將,又是一凜。

  劉備悄悄觀察着董卓,見董卓如此,劉備隱祕了笑了下。

  這一個齊跺腳的動作,特意臨時加上,爲的,就是個聲勢。

  城下,關羽拿眼把陣列一掃,“對齊!”他又下一令。

  隊列微微動了。

  十數秒後,八百加一千六百,整個兩三千人,陣勢大爲改觀,整齊了不少,一個一個方塊,如若磚砌。

  號旗又揮,最後是各什長伍長領着的民夫隊列。

  民夫隊列走的更慢,並且,人人手持長杆,前邊的還是槍戈,後排的,有木杆,有樁子,有竹子,不一而足。

  前邊的關羽的八百戰兵手中本來的長兵,也全集中到後排了。

  城樓上,董卓眼見,劉備軍後陣,槍如林立,望之整肅,軍勢凜然,董卓不由轉頭看了劉備一眼。心說,得此強兵爲助力,大好。

  諸陣整畢,先戰兵,後隊列兵,又民夫槍陣,黔驢三技已窮,再往下,就沒東西了。

  劉備適時站出來,指着城外四千大軍,道,“董帥觀我軍兵如何?”

  董卓滿臉堆笑,“此真堪精兵也!”

  說罷,就拉劉備下城,董卓打定主意要好好拉攏劉備,得其強軍爲助。

  而劉備,則自有算計。

  劉備身後,跟着張飛。

  董卓諸將和張飛跟在董卓劉備二人身後一併下樓之時,張飛晃膀擠開了擋路的董卓部將一人,緊跟劉備身後。

  那西涼將,生的高大彪悍,被張飛一擠,立刻怒目而視。

  張飛豹眼一瞪,西涼將氣勢上壓不過張飛,一眼敗下陣來。

  :https://www.bie5.cc。:https://m.bie5.cc

看小說網

看小說網是您最喜歡的免費小說閱讀網站。提供海量全本小說免費閱讀,所有小說無廣告干擾,是您值得收藏的小說網站。

網站導航

熱門分類

© 2023 看小說網 版權所有

首頁 分類 排行 書架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