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章 新兵練新兵,難在進度

作者:南宮我夢
李孟羲遍轉了四十處練兵場,他發現了一個問題。

  問題不在李孟羲所擔心的青巾兵能力方面,卻在一個李孟羲未曾料到的方面。

  【推薦下,野果閱讀追書真的好用,這裏下載大家去快可以試試吧。】

  新兵練新兵,能力不是問題,四十個青巾兵,經過長達一個月的訓練,他們每個人都被訓斥不止一次。

  俗話說,久病成良醫,新兵容易在哪裏出錯,訓練的時候哪一點最難,青巾兵們有着深刻的切身體會,知道的一清二楚。

  不用青巾兵們有多高的水平,只要他們能按照接受過的隊列訓練,照貓畫虎從頭到尾在新兵們身上過一遍,就能把新兵訓練的差不多。

  問題出在節奏上。

  轉了兩圈,李孟羲發現,從細節來看,從單個動作來看,青巾兵們都沒太大問題。

  問題在節奏上。

  有的教官,都開始訓練轉向了,有的教官還在不嫌厭煩的只練集合解散。

  自然,區區幾天,就練到了轉向,進度趕的太快,新兵們接受能力有限,不好;同樣,都好幾天了,還在練集合解散,進度一點沒有推進,這也太慢了,也不好。

  李孟羲回想自己練兵時,在算着進度,時間卡的剛剛好,一步步,由難到易,剛好一個月,把隊列訓練基本完成。

  想來青巾兵衆人,只能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只能效法,而不能知隊列精義,不能全局把控整個訓練計劃,所以進度就把握不好。

  心裏有了計較,李孟羲決定改變這一現狀。

  深夜,天不早了。

  那邊劉備下令,讓停止訓練。

  訓練場中,新兵們散開,各自回去了。

  新兵們都走,青巾兵們不忘把火把架子上的火把一個一個取下來踩滅,並把火把架子也一根根從地裏拔出來收好,放在各隊的板車上。

  如前所說,李孟羲發現板車是鍛鍊組織能力的絕佳訓練輔助物。

  漁營和屠匠營草建之時,都是先分出一輛板車,然後圍繞此一輛板車,誰來拉車,誰來替換,車上放什麼東西,誰放誰不放等等方面,鍛鍊了隊伍。

  有此經驗在,練兵的一個重要目的,是藉助訓練時培養起的紀律和組織,建立起民夫營的組織架構,不然,民夫營沒個架構,連分魚都沒法分。

  有鑑於此,軍中湊出了四十一輛板車,四十新兵隊,再加一隊女兵,每隊一輛板車。

  板車只一輛,運載力微乎其微,重要的是,以板車爲磨練組織能力。

  板車分發下去的那一刻,一個青巾兵,帶四十新兵,便順勢編成了一隊,等於是,已經開始把民夫營逐步建立起架構了。

  青巾兵們把火把滅了之後,堆地上,火把架子丟車上,不一會兒收拾妥當。

  之所以火把暫時不往車上放,而且火把收起來的時候,還要儘可能的分開丟在地上,這是因爲,有次出了問題,火把滅了,火星還在,然後就堆板車上了,沒想到火星復燃,把板車燒了個窟窿。

  有此教訓在,就禁止再把火把往車上放。火把踩滅之後丟在地上,就算是復燃,也才着一根柴而已。

  軍營重地,防火是重事。

  營中易燃的東西可太多了,帳篷是刷了桐油的,一根火箭,一點火星碰到,轟的一下就着了,還有糧草,糧食或許沒那麼容易着火,倒是,草料,餵馬匹牲口的乾草料,一點火星也照。

  要是紮營再不對,草木枯黃時節,紮營荒草灘中,一個用火不當,火把草叢一引燃,藉着風,呼啦一下火勢席捲全營,有十萬大軍也瞬息灰飛煙滅。

  練兵結束,李孟羲把青巾兵衆人特意叫一起,交代衆人要把握好練兵節奏。

  “某說一下,隊列要從易到難,何最易?立正最易。何最難?變隊最難。

  故,立正最先,變隊最後。

  難易前後,諸位記清,就按如下序列。

  一爲明站位,練集散。

  二爲,看齊,對正,報數。

  三爲,立正。

  四爲,左右轉向,後轉向。

  五爲,原地踏步。

  六爲,起步直走,行走間立定。

  七爲,起步走,直走並帶轉彎走。

  八爲,跑步走直走,跑步間立定。

  九爲,跑步走直走轉彎走。

  十爲,隊列靜止變幻,和行進間變幻,此一條,暫不練。

  但以上九條,按部就班,一步步來,大致三天練一個,一月,恰好練完,明不明白?”

  “明白!”青巾兵衆人齊聲回答,在安靜的夜裏,很引人注意。

  李孟羲又特意挨個問練兵次序,青巾兵衆人雖回答的磕磕絆絆,但他們畢竟經歷過整套的訓練過程,邊想邊回答,就能回答個八九不離十。

  “解散!”李孟羲下令。

  衆人四散。

  李孟羲打了個哈欠,揉了揉臉頰,回去,李孟羲草草寫下了今日所得,所得就一條,“以新兵練新兵,難不在新兵不知如何操練,而在新兵不能把控練兵節奏。

  故,步軍隊列操練法當明細章程,一者使諸教官有法度可依,二則利於推廣。”

  按說,今日義軍幹了很多各種意義的大事,既挖了官軍牆角,挖走了盧植幾百舊部,又好好算計了董卓這個未來強閥一把,件件都是大事。

  可於李孟羲而言,這麼些大事,在他眼裏,彷彿還不如細化了操練守則這一件小事重要。李孟羲能認真把練兵守則給記下來,董卓什麼的,他竟然給忘了,幾乎都沒想起來白天去算計董卓的事了。

  論實際來說,挖官軍牆角也好,算計董卓也好,大事的確是大事,可真的什麼都學不到。

  不知不覺,和初入漢末那時相比,如今,連鼎鼎有名的歷史人物董卓也不太能引起李孟羲興趣了,氣魄不覺間已經養成。

  ——

  放眼天下,劉備義軍是截然不同的存在。

  不同在於,來投的盧植舊部,他們在盧植軍中也好,在董卓軍中也好,沒有太大區別。

  但一來劉備軍中,這些官軍軍將們便感覺到了極大的差別。

  夜裏義軍練兵呼喝聲陣陣是一處,盧植舊部入各營各什,負責的什長伯長,先來問缺東西不缺,然後,缺被褥,抱來被褥,缺碗筷,就抱來碗筷,如果誰缺草鞋,那更好了,軍中草鞋都氾濫了。

  最讓諸軍將感到不同一般的是,第二天早晨開飯時,人家說有軍令,讓新人先盛飯。

  新人,最新的就是來投的盧植舊部。

  有人不好意思,盛粥的時候,稀稀的舀了一勺半勺就不舀了,義軍什長往往一把奪過勺子,很給盛了一碗稠的。

  一勺稠粥,不算什麼,但此中善意,令衆軍將心中一暖。

  所有盧植舊部,每一個人,都受此善待,沒有一處意外。

  不僅是軍中有嚴令,更有新人入軍,軍法官們特意到處巡視,就盯着哪部不按軍令辦事。

  義軍有極其違和的一點,那就是,有相當一部分伍什,當什長的,身上的甲寒酸的不行,甚至沒有甲冑,但是,普通士卒,身上甲好的不行。

  前邊招降青雲山黃巾之時,爲盡收軍心,特意不收黃巾大小頭目的鎧甲兵器,當時做法,沿用到現在,盧植舊部來投,就更不可能把人家身上甲扒了的。

  於是,戰兵營中,衣甲雜亂,想從鎧甲來區分誰是軍官,根本不可能。這從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些許識別困難。

  :https://www.bie5.cc。:https://m.bie5.cc

看小說網

看小說網是您最喜歡的免費小說閱讀網站。提供海量全本小說免費閱讀,所有小說無廣告干擾,是您值得收藏的小說網站。

網站導航

熱門分類

© 2023 看小說網 版權所有

首頁 分類 排行 書架 我的